新时期文学的逻辑起点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新时期文学”是一个所指与能指极为混乱的概念,迄今为止,学界起码有8种能指:1976四五运动开始、1976年10月开始、1978开始、1985截止、1989截止、1992截止、2000截止。由于新世纪文学概念的兴起,有人又把1993年以后的文学归入“新世纪文学”。混乱的使用让我们不得不回顾“新时期”概念的知识原典。“新时期”最初始用于1977年8月12日华国锋在十一届一中全会的报告, 报告宣布“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胜利结束,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然后,文学界始用并沿用这一概念至今。“新时期”本是一个政治历史时期概念,由于文学价值观的相异,而变异为上述多种能指,这些价值差异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学阶段加以区别,因此,本文仍然在原典意义上采用这一概念。
  1949年到1976年这27年的“当代文学”,在政治文化、知识分子功能、传播机制上有其共性。新时期文学开始变异。这个变是渐进的。新时期文学的整体形态,在上世纪80年代文学中已经基本定型。80年代文学有三种历时形态。一是1985年以前的政治、社会、伦理反思文学;二是1985年及其后的多元新潮文学,即现代派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市民文学;三是1989年后的传媒时代文学,即新写实文学、电视剧文学、媒体作家文学。80年代这三种文学奠定了新时期文学的基本价值形态。由此看来,80年代的文学,在以下四个方面对整个新时期文学作了奠基。
  第一,价值观上经历了人道主义到存在主义的探索,体现为从“政治文学”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新政治诉求,到社会文学、伦理文学、女性文学的人本主义深入探寻对政治文学的消融。继之体现为“85新潮”的现代派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以存在主义思潮为基本价值观,用文学的方式根本颠覆了“当代文学”的“政治文学”体系,并建立了存在主义的有效传播,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这也成为90年代以来到今天的新时期文学价值论上的基本特征。这是由80年代奠基的。
  新时期文学首先是从政治文学角度反对“27年文学”的。1980年以前的政治反思文学就是对“文革”政治的批判及其新政治文学的提倡。这些文学有一个共性:用一种新的政治概念来代替旧的政治概念,在这个前提下对人进行思索,宣传人道主义的思潮,但这个宣传是不自觉的,也是不深入的。
  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提出,在1980年后的社会反思的文学中逐渐成为主流声音。
  伦理反思成为这个人道主义潮流的最高潮。张洁《爱,是不能被忘记的》尖锐地描写了女作家钟雨同一位文艺工作的老干部发生的一场精神恋爱,小说最先遭到了围攻。这个围攻,正是批评家中的“政治文学”观与前卫作家的“人的文学”观的冲突。这个冲突因为恩格斯“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的语录而作结,从而引发了1980年代以后文学创作的深层人道主义转向。涉及离异、贞操、人体模特、爱情观念,私生子、改嫁等伦理道德问题。在这方面,女性文学体现了较为深入的人性思考及其痛苦。
  1985年的“85新潮”,是新时期文学的华彩乐章。“85新潮”的意义,怎么评价也不为过。最具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彻底宣告了“27年文学”“政治文学”模式的终结,宣告了新时期文学的人性深度时代的到来。
  “85新潮”,在形式上讲,是现代派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女性文学的合谋,在这个合谋中,最重要的思想意义是,存在主义思潮在全中国的启蒙与推广,它取得了不亚于“85前”的人道主义传播的效果,它直接影响了今天中国人的行为模式,通过85新潮及其后来的传承,存在主义事实上已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人主要的生活方式。“85新潮”文学,宣传了存在主义思想,把人道主义的老调一下“挤成三代以上的古人”。这个存在主义,一是萨特的人生哲学,二是海德格尔的自然主义,三是现象学。前者在现代派文学中延伸,中者在寻根派文学中复活,后者在先锋小说中得到方法论的体现。
  上述人道主义的命题、存在主义的命题,成为了90年代文学直至新世纪文学不绝的命题,成为了80年代文学对新时期文学最重要的逻辑起点。
  第二,方法论上经历了从“本质论”到“现象论”上的革命。80年代文学经历了方法论的洗礼,这个方法论的内涵各异,但主要在于从本质的人到现象的人的变化。文学研究的本质论模式式微,新方法层出不穷。艺术思维与艺术叙事经历了从本质的人到现象的人的变异,实现了从古典思维到现代思维的飞跃,建设了新的叙事体系,体现为对传统现实主义、深度消平、宏大叙事之解构。这场源于西方现象学、解构主义的革命,是对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全知型写法的颠覆,奠基了整个新时期直到今天的思维与叙事革命,建立了新的叙事体系。这也是新时期文学的逻辑起点。
  《文艺报》组织的人物性格讨论,《文学评论》组织的“文学研究新方法讨论”,是方法论革命的始作俑者。学界讨论的林林总总的方法甚至加上了系统论控制论诸方法的这些方法,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对传统方法的解构。
  “85新潮”对中国文学的写法作了一个根本的革命。80年代中期,以马原1984年的《拉萨河的女神》为界,稍后又有莫言、残雪、洪峰、格非、北村等人在语言、生存等方面的探索为后继,至80年代末中国大陆所出现的“先锋小说”的“后现代性”,这种写法源于80年代对西方现象学、解构主义思潮的引入,出乎引入者理论家预料的是,创作中的体现生动有趣得多。这直接形成了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本质论的破灭与现象论的发烧。这当然与理论界的后现代性是有异的,创作中的体现另具一格。但由于马原等人在叙事上的捣乱,形成了小说叙事上的革命。他们摒弃传统小说遵奉的“真实观念”,将小说叙述行为的虚构过程和实质暴露无遗,彻底摧毁了小说的“似真幻觉”和深度模式,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真实观和叙事的权威性及深度模式的双重解构。当他们的形式实验越来越背离读者关注现实人生的审美期待而受到新写实小说的反拨后,一部分先锋作家便改变了叙事策略:把叙述视点转向历史,由文本的游戏转向历史的游戏,于是又有了后来的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出现。这场革命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是一种写法上的变革,事实上它是整个文学观念变革,特别是后现代观念引入后的文体体现。特别有意义的是,这是对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全知型写法的颠覆。这构成了直到今天的叙事革命。这个革命的奠基,也是起于85新潮的。
  第三,体制论上实现了从体制的人到非体制的革命,从体制解体到市民重构,实现文学人格重建。1985年前后,与此前文学区别的是,体制的解构与重构。知识分子功能与人物形象体系,经历了体制的人到市民的人的嬗变,实现了从体制解体到市民重构的文学人格重建。一指作家队伍变异,王朔、梁左等的出现,二指出现了自由职业者、小工商业者、游民、消费者等市民形象,加以后来的新写实主义零度情感摹写,构成新市民之痞气、世俗气、市井气、琐屑性等。这个变化直接影响到90年代文学,本点是对“当代文学”的体制性摧毁文化。在作家层面上的传统知识分子功能阉割的问题逐渐解构了。这是新时期文学第三个逻辑起点。
  80年代文学最重要的变化,还在于出现了体制外建构。这一方面指的是作家队伍的变异,王朔、梁左等“写字师傅”“文学策划师”等的出现,各级作协的专业作家的终止;另一方面,在于与“当代文学”绝对相异的人物群像里,出现了自由职业者、小工商业者等体制外市民形象,这些形象,由于部分新写实主义作家的零度情感摹写,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新市民人格建构。这些形象,带有王朔式的痞气和野气,带有新写实小说中的世俗气与市井气,与主流文坛格格不入,以致在很长时间得不到主流话语的承认。这也是80年代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贡献,这个贡献,就是对上述此前文学体制性的摧毁。这也成为了80年代以后至今的重要的文学形象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社会学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生产、经营、交换、消费,中国式市民社会重新兴起。中国市民社会与主流社会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冲突。存在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市民社会的本性,它是由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个人、群体社团和利益集团组成的,是作为私人进行活动的,因而具有天然的、本能的生存需要。其意识形态表现为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在文化上表现为满足休闲、消费、享乐以至纵欲等需要。作为公共秩序维护者的国家权力出于社会整体发展的考虑,自然允许市民社会的存在,但也不可能在价值观念上完全认同于市民社会。二者之间就必然存在冲突。同时,市民社会的世俗性、功利性、文化需求也为崇尚精神追求的精英文化所不齿,因此,二者之间也存在冲突。王朔等的小说就隐含了这种冲突。
  在市民建构中,80年代末期的另一拨新写实作家更是推波助澜,让市民文化越来越市井化。新写实小说在80年代中后期的出现并非一个偶然现象。后来的新写实小说的“零度”叙事对90年代小说叙事的民间化和世俗化倾向的出现以及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和新生代小说的叙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体制后的市民形象由此成为新的人物形象的主流。
  第四,传播方式的革命。文学不再只是一种纸质传播,进入传媒时代后,勃起了新的文学——传媒体系。80年代末期初期市场化渐进,领先声的作家通过传媒,始构传媒与文学共谋的媒体文学现象。一批作家变异为媒体作家、一批学者变异为媒体学者。这是80年代末期文学对包括90年代后的新时期文学体系最大的变异,这种变异至今咄咄逼人,让文学不断边缘化、消费化,实现了中国文学的传播方式革命。
  上述深刻变异,构成了新时期迄今为止的文学新貌。可见,80年代文学是新时期、新世纪文学的逻辑起点。新时期文学的整体建构,逻辑起点在80年代已经基本奠定。

文艺报京③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曹万生20072007
作者:文艺报京③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曹万生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1:45:08

[新一篇] 新時期我國認識論研究評述

[舊一篇] 新時期雜文概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