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城市化是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转变的过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本文以杭州为例,就大都市郊区城市化模式作以如下探讨。
一、郊区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郊区城市化过程呈现出加速的趋势,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城郊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郊区城市化缺乏长远的思路和统一的规划。目前,政府部门对于郊区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区域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对郊区城市化的进程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以制定各种有利的引导政策。其结果是导致了郊区发展的失控,郊区城市化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并使大都市地区的整体结构和形态受到破坏。
2.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失衡。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城市的郊区。从杭州郊区来看,余杭市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已达到63.6%,而同期的城市化水平只有25.8%。萧山市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已达到57.8%,而城市化水平仅为33.4%。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造成了工业化的后劲不足,并反过来影响到城镇建设的发展速度。
3.郊区人口和产业的布局极其分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郊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一种及其分散的状况,“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就是这一现象的形象概括。郊区农居点的分布局限于行政村甚至是村民小组的范围,郊区农民建房热的持续升温,使这一分散趋势有增无减。人口和产业的过度分散,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4.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滞后,生态环境恶化。大都市郊区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的同时,各种必要的配套设施滞后。由于郊区地域空间分散,交通和给排水设施的配套十分困难,商业、服务业网点也难以顾及。乡镇工业发展的负面效应是破坏了生态环境,杭州郊区这一问题十分突出,城市西部地区受到留下镇、余杭镇的一批小水泥厂的大气污染;钱塘江水质受到富阳市造纸工业废水的影响;钱塘江南岸水系被萧山丝绸印染行业的废水所污染。
二、郊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1.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发展处于产业和职能结构的调整时期,原来聚集于中心城市的人口、工业、商业设施逐步向城郊地区扩散,促进了郊区的城市化发展。
中心城市向郊区的扩散有以下几种模式:(1)卫星城、 开发区型。如50年代上海的金山、嘉定、松江,北京新一轮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良乡、昌平等郊区卫星城镇;90年代以后,杭州城郊出现的各种国家级、省级、县级的开发区。(2)“摊大饼”蔓延型。 在一般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就是这种由核心而边缘的“摊大饼”扩展模式。杭州主城的建设用地解放初期不足30平方公里,到1980年已扩展为52.37 平方公里,1995年已经形成面积达107.46平方公里的大城市。(3 )城市工业在郊区的布点及与乡镇企业的联营。50年代形成的城市工业有相当一部分布置在郊区,如杭州分布于萧山的齿轮箱厂、发电设备厂,余杭的武林机器厂,城市北郊的汽轮机厂等。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工业加强了与郊区乡村的协作与联营,并逐步向郊区转移,形成了郊区分散布局的大量乡镇工业。
2.郊区农村的集聚机制。相对于一般农村地区而言,郊区农村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这种优势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信息、通信、科技、教育、资金以及劳动者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郊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用地的集聚。这一集聚过程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和推动:(1 )农村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杭州市1996年乡镇工业企业已达到68 329家,分布于城区外围及七个县(市)中,产值总计达到846.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8.13%。乡镇企业的崛起,客观上形成了人口、产业集聚的要求。(2)农村基本建设的全面铺开。目前, 广大郊区农村正经历着大面积、大规模的建设过程,如农村的建房热,乡镇工业的建设,第三产业的发展。郊区建设用地向主城边缘、小城镇、开发区周围、交通干线两侧扩展的趋势十分明显。(3)广大农民对城市生活方式的追求。 郊区农村和中心城市虽然近在咫尺,但是城乡差异十分明显。这种差距的存在,成为推动郊区农村集聚的动力。
郊区农村虽然具备集聚的能量,但是受到户籍制度和行政界限的制约,集聚过程无法系统地、大规模地展开,只能实现有限规模的、局部地区的集聚。
三、以乡镇为基本地域单元的郊区城市化模式构想
1.村级经济在郊区农村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对郊区城市化模式的影响。现阶段郊区农村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经济成份:乡镇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1996年,在杭州市区所属郊区农村中,这三类经济成份的产值分别达到67.3亿元、173.19亿元、20.54亿元, 村级集体经济占了总量的66.35%,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和近郊的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特征密切相关的。近郊地区地处城郊结合部,通过80年代以来村级集体企业的发展,90年代以来的城市建设土地征用,积累了相当规模的集体资产,由于耕地减少,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已经从农业转向村办的二三产业,村级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大都市郊区的村级经济将长期保持强大的活力,并将对郊区城市化产生持续的影响。其原因在于:(1 )村的社会地域组织形式是数千年来我国社会结构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基层社区组织,其社区归属性、认同感强,容易形成具有共同利益的经济集团,可以在郊区城市化过程中,有组织、有秩序地实现人口、产业结构的平稳转化。(2)村级经济对广大村民具有直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乡镇级企业名义上属全乡共有,但实际上和广大村民并不产生联系;个体企业只涉及到少数人,并不能代表大多数村民的利益。只有村级集体经济,长期以来一直和本村的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管理人员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干部兼任,能较大程度上接受群众监督,体现广大村民的意志。(3)村级社会经济体系规模适宜, 有利于形成新的独立城市型社区组织和产业经济集团。杭州郊区的行政村一般拥有1200~2600人,1.1~1.4平方公里的用地,这样规模的社区组织和用地面积,适宜于一二三产业的兼顾和协调发展,有利于郊区第一产业空间的长期保留,并形成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保持职住相对平衡的城市化地区。
村级经济体系和社区组织在我国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显着的,郊区普遍出现了乡镇企业和农居点以村为基本单位进行发展和建设的情况。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庄通过村域范围的规划和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局部地区分工明确、形态完整,集生活、生产、休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化地区,如杭州郊区的东冠村。这样的发展模式,是在当前我国行政体制分割明显,跨村的土地置换困难的情况下出现的,尽管这种模式是现阶段郊区发展建设中比较规范的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形象,但它所体现的仅仅是一种局部的合理性。从大都市地区的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这样的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高效发展。
2.以乡镇为基本地域单元的郊区城市化模式。郊区城市化对于郊区基本的集聚单元有一定的规模要求,集聚规模过大等于重建一个大中城市,或形成连绵的城市地区,难以避免城市病的困扰;集聚规模过小,集聚效应差,各种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无法满足城市化的要求,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不可能出现根本性的转变。
19世纪英国社会空想家与乌托邦主义者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着名的“花园城市”规划理论中,提出了5 万人口的理想城市规模和城市占地1/6,永久性绿地和农田占地5/6的“花园城市”模式构想。在城市规模无限制发展、交通过度拥挤、大城市病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霍华德的这一思想被英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在实践中所采用,以解决各种城市问题。其具体做法是在大都市郊区建设一批5~10万人口规模的新市镇,以实现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部分职能(如人口、产业、商业)的郊区化。以香港为例,由于其地域狭小、人口众多,人口和建筑密度之高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但50年代以来的新市镇建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矛盾。目前香港已在郊区地带建设了八个新市镇,新市镇的用地大致为4.5~24平方公里,人口为11~70万人,1992年新市镇的总用地达到 98.70平方公里,容纳人口240万人。
根据我国的国情,郊区城镇的集聚规模达到5~10万人,5~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以及20~40平方公里的总用地(包括外围的绿地和农业用地)是比较合适的。这大约相当于一个比较大的乡镇的规模。我国大都市的结构形态正由单核集聚模式向多中心组团模式转化,根据这一特点,实施以乡镇为基本地域单元的郊区城市化模式,把郊区本身的发展和城市向郊区的扩散,集中体现在郊区新城上(环绕中心城区的若干乡镇建成区)。这样,既能满足现状郊区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操作,又可以确保将来形成合理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形态。
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为:(1)以一个乡镇(20~40 平方公里地域范围)作为郊区城市化的基本地域单元,中心部分5~10 平方公里形成由生活区、工业区、公共中心等用地组成的郊区新城,外围15~30平方公里保留为永久性的林地、草地、第一产业区,共同组成三类产业均衡发展、职住基本平衡、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地域综合体。(2)现有的村庄保留原有的人口构成和土地数量, 转化为相对独立的企业集团和社区群体,并在所属的乡镇范围内通过土地调配和置换,在规划确定的工业区、生活区、公共设施区和第一产业区内获得相应规模的土地空间,按规划要求进行基本建设和经营管理。这样既保持了布局的整体性和规划的统一性,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村级经济和社区的独立性、积极性。(3)在大都市范围内, 根据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统一构思和布局,合理进行郊区新城的选址和布点,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郊区新城为外围、多中心网络状的大都市圈。
学术交流哈尔滨130~132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徐萍平19991999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贸学院 作者:学术交流哈尔滨130~132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徐萍平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