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背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忠诚:超越契约的期望
  员工的忠诚表现:一、当组织有难时,员工是否积极救助。二、当有更好机会出现时,员工是否“喜新厌旧”。如对方提供超过原工资50%的条件时,员工还坚守岗位,说明原位置对他的吸引力还比较大。假如对方开出的价码是原工资的两倍或是数倍甚至十倍,如果他还“岿然不动”,恐怕令人难以想像。
  实际上,企业期望员工“忠诚”,员工也期望企业有相应回报等。忠诚问题属于超出经济契约的一种心理期望,这种期望具有“互动”的性质,只有在双方彼此满足的情况下才会有效。从法学角度研究,其实就是体现“权利与义务对等”精神。
  无奈:相对忠诚的选择
  根据调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希望忠诚组织;另一种是无奈的选择,要求保证一定的服务期,比如至少两年、三年。然而,在此期间,企业却可以因为自身原因如经营不善,效益下滑等或员工业绩不佳,降低员工工资或在一段时间内不涨工资甚至辞退员工。这就打破了最初的经济契约。由此可见,当初订立的合同就是不对称的。
  企业和员工的经济合同是有时效性的,除非你终生雇佣他。这就好比你乘公共汽车,碰到一个乘客恰好与你有一段同路,你与他有了一些共同历程,可你怎能要求他跟你乘完全程?同样,你要求招来的员工从此对你忠诚,这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并且,甚至你还不能保证你的公司永远存在。
  实际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与员工的忠诚度密切相关。只有员工关心组织,作出超出组织期望值的贡献,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正因为如此,企业亦必须善待员工,使权利与义务对称,双方才能既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又达到内部双赢。
  美国着名的盖尔公司曾经对美国一亿员工进行了工作态度普查,发现敬业的员工大概占26%;敷衍了事的约占19%,两者之间的部分占55%。为此,盖尔公司的分析结论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质是提高敬业群体在全体员工中的比例。
  品质:影响忠诚的因素
  忠诚度与心理品质不无关系。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有经济趋向的人,往往是一切以钱为中心,为了钱,什么都可以干;而社交倾向的人,则会顾忌某种行为是否伤害朋友,如果损害朋友利益,给再多钱都不干。显然,后者忠诚度指数更高。
  从个性心理来看,一些个性微量因素与忠诚度有关,比如处世比较谨慎,待人比较重感情的人,更易产生忠诚;而喜欢冒险,爱好尝试新事物的人,他就往往不拘泥于一种格局,崇尚“人挪活、树挪死”。当然,价值观也好,个性心理也好,它跟环境的作用,组织提供的条件和背景都是互动的。
  走出“忠诚”误区
  高层员工流失,是现代企业里常见的现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才施展才能的平台更广阔了。在这种背景下,人员的流动是必然的事情。据调查CEO的服务期并不长,在1-3年范围内平均1.7年。但是,由于我们无论从普通老百姓到高层管理者,都没有从心理上准备好去适应这种变化,因而不能理智地对待人才流动现象。实际上,一个聪明的管理者,面对员工跳槽现象,应该冷静反思:是否我的管理有缺陷之处?是否我未能让他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是否我的企业已出现了发展危机?
  (王垒口述,记者西川采访)
英才LL京F1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2002 作者:英才LL京F1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1:41:06

[新一篇] 中層危機

[舊一篇] 為什么我國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而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卻日益嚴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