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型社会被逐渐现代型的社会所代替。社会进入了动荡期、振奋期、发展期。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中国宗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基督教为例,最初基督教同奴隶制经济相适应,起着维护奴隶制社会的作用;随着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制经济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了向封建等级制相适应的封建教阶制;随着封建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基督教成为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经济建立之后,基督教发生了一系列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变革,成为广大信徒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团体。不仅基督教如此,其它宗教也不例外。
宗教不但对社会经济具有适应性,而且对其它社会条件也具有相应的适应性。在中国历史上,明末天主教传教士利马窦所以结交徐光启等士大夫,就是为了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金尼阁编写了《西儒耳目资》,是为了适应中国的语言环境;明末清初,回族伊斯兰教中兴起了“以儒诠经”活动,是为了适应中国的哲学环境。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宗教对于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存在,具有内在的适应机制,这种适应机制是社会转型时期世界宗教潮流乃至于中国宗教世俗化的内在根据。
2
世俗化自然是对神圣化而言。世俗化即非神圣化,“可以理解为宗教徒由于被世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所吸引而对宗教产生淡漠的一种潮流。其结果使得宗教的价值减弱,神圣性衰退,从而由出世转为入世,由彼岸回到此岸,由追求永恒的天国和幻想的来世,转而面对现实的社会和今世的人生。”(注:林兆荣:《市场经济与中国宗教走向探索》,《世界宗教研究》,1993(2)。)
宗教世俗化是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条件下,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新教通过16、17世纪宗教改革形成了新的教义。它的教义不仅谈及未来和彼岸,而且更多地涉及社会现实问题。马丁·路德提倡基督徒要在现世的活动中为上帝服务,在现世实现自己的拯救和人生价值;闵采尔提出“既无所谓来世的天堂”,“亦无所谓来世的地狱”,天堂要建立在现实世界上;加尔文鼓励人们自我奋斗,去追求无穷无尽的财富,说财富是蒙上帝之恩而获得成功的标志,认为通过改造社会在现世建立上帝之国,就是荣耀上帝。马丁·路德、闵采尔和加尔文通过教义改革促进宗教世俗化,对其它教派以及世界其他宗教世俗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宗教的走向表明,传统宗教“江河日下”,宗教神权淡##世界的宗教潮流。
3
同世界宗教潮流一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世俗化也成为当代中国宗教的主要走向。
人所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是重人性轻神性,宗教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也没有像西欧和阿拉伯世界那样的宗教狂热,这是中国宗教更易世俗化的特殊原因。宗教世俗化,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迁,它冲击并改变着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冲击并改变着宗教徒的经济观念和信仰观念,在这个冲击下,中国宗教加速了世俗化进程,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形式。
首先,对世俗生活的向往高于信仰追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出巨大的经济强制力,推动人们努力工作,提高效率。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教徒们自然要考虑现实生活境遇,当他们遇到工作、生产与宗教活动不能兼顾时,宁肯暂时放弃宗教生活,以坚持工作和生产为主。如果说在平均主义大锅饭时代,教徒们在自然经济求生的同时,还有一定的闲裕能涉身于宗教生活的话,而今为了增大赢得物质财富以改善世俗生活的比重,则必须将信仰活动作为世俗生活之余的个人精神追求###正如他们所说,作为教徒我们盼望进入天国,作为人我们盼望国家富强,盼望现实生活更美好。然而,在信仰的双重性中,他们更注重釉世俗生活的追求。
其次,将商品经济活动和价值观念引入宗教殿堂并将寺观文化商品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徒们认识到经济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他们希望摆脱贫困,发财致富,世俗的商品经济活动和价值观念已成为教徒们的经济行为和价值观念。基督教在“自养名义”下,兴办经济实体,从事各种商品经济活动。有的教会办起了“三自企业”、“三自商店”、“三自医院”,有的教会还办起了各种外语学校、电脑操作班、体育强身班等,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曾以超然世外、“不食人间烟火”而着称的佛教,而今既念好佛经,更念好生意经。过去多数寺庙基本是一方净土,出家者超脱世俗欲念,清净修行,绝不从事任何商品经济活动。而今日之中国寺庙,还有几处不食人间烟火?尤其是处于游圣地的寺观,对经济活动大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就连着名的少林寺也办起了多种赢利性的经济实体。对此,暂不去评论是与非,但这种现状确实令宗教在世俗化的路上走出很远。
再次,宗教道德社会化、情感化。宗教道德包括神道和人道两个###分,神道即调整教徒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人道即调整教徒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以尊神为核心的神道是难以讲人道的,各宗教为了自己的神主,不惜大批残害异教徒,进行无休止的宗教战争,甚至不惜用野蛮的人祭和自残等等,这种人道从属于神道的传统宗教道德,在当代中国,则被神道从属于人道的宗教道德所代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神的观念相对减弱,宗教神秘效应相对降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逐步升华,宗教道德扩展着社会的涵盖面,教徒们躬行着乐善助人的世俗人伦,以“劝善向上”的道德推行慈善事业,在经济活动中奉行诚信行为,以此广泛地影响社会,使宗教道德社会化,成为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如果说以人道服从神道的传统宗教道德是宗教道德神化,而今以神道服从人道的宗教道德则是宗教道德情感化,教友之间的友爱、诚实、扶助、信赖超过了对神的崇拜、敬仰、畏惧、服从,教徒们主要不是坚信神的存在和威灵,而是更注重于情感的寄托和交流。
中国宗教世俗化的独特形式,无疑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宗教领域中的一种反映。必须看到,宗教世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负面现象,则必须运用社会主义的精神价值和法制予以消解和清除。
值得提出的是,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宗教出现世俗化倾向,除了宗教具有内在的适应机制外,还有其具体的社会根据。世俗化并不会导致宗教的完结,从而使社会成为无宗教的社会。正如西方一些社会学家和宗教学家所说,世俗化过程有一种“自我限制”特征,宗教本身的世俗化若超过一定限度,也就不成为宗教了。
黑龙江社会科学哈尔滨75~76B9宗教冯丹19991999冯丹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马列教研部副教授 作者:黑龙江社会科学哈尔滨75~76B9宗教冯丹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