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中研究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笔者提出将各国银行体制确立为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对象,并在国内外第一次对银行体制这一基本概念的涵义作了确切的界定,指出银行体制系由发展战略、构造方式、组织形式、框架结构、业务分工、监督管理、运行机制、运行环境(包括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和总体效应九大金融相关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从而同人们经常混用的“体系”、“制度”这些相近概念严格地区别开来,也比结构主义的“结构”和制度学派的“政治文化因素”有更深更广的涵义。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多层次、多角度、综合性、纵横交错、动静态结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全方位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对象是各国银行体制
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制度的发展、银行体制的形成、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和扩散功能的深化及日益广泛性,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共同特征。庞大的银行体系构成当代各国宏观经济控制调节的基础,成为社会经济的调节机构和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成为“万能的垄断者”。银行体系的巨大功能,它的精巧结构和绝妙无比的运行机制与运转方式,早已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探索和研究,尽管世界各国的银行体制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然而并非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在各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中显示了错落有致的特点和最基本的规律性。正是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对象。
比较银行学是运用比较方法对国别或不同类型国家群体的银行体制进行系统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比较研究,揭示其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经济金融环境中的运行机制和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性与特殊规律的新兴、综合性边缘科学。这里需要强调以下几点:(1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对象是银行体制。银行体制这一范畴,并不是若干金融相关因素的简单总和,而是这些相关因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适应的有机整体。(2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法,但并不排斥其他方法,如归纳法和演绎法等。(3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特点在于系统性、多角度、多层次、动态和静态的有机结合。(4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各国银行体制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经济金融环境中运行机制和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具体来说,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比较研究若干具有类型代表性国家及国家群体银行体制的运行机制、发展演变的基本特征和制约影响这一发展演变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金融环境。(2)比较研究各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演变、组织形式、 权力结构、职能特点、货币政策、与政府关系的实质和类型、对金融体系监督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表现形态,以及赖以存在与运行的一般和特殊条件。(3)比较研究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外部机构设置类型、业务分工制度、集中垄断的形式和程度、银行与企业及政府关系的类型和利弊优劣。(4 )比较研究各国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程度、机构类型、所有制形式、业务方式和地位作用。(5)比较研究若干全球性金融机构的宗旨职能、组织结构、 资金来源、业务特征及作用。(6 )从总体上比较研究各国银行体制的构造方式、结构模式和内外部效应。(7 )集中研究探讨中国金融理论的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原则、若干战略模式选择和种种可能的对策。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对象是各国的银行体制。
银行体制的九大构成要素如下:
——发展战略模式。就战略模式的本来意义而言,战略是指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与策略;模式是指某种标准的系统而稳定的形式和样式。一国金融发展战略模式是指一国金融发展全局或总体的标准、稳定的计划与策略形式。它由以下一些问题构成:(1 )金融总体发展战略模式的制定和选择,包括金融“超前型”、“常规型”和“滞后型”三种发展战略模式的制定和选择;(2 )对外金融发展战略模式的制定和选择,包括一国对外金融开放或封闭战略模式的选择、引进,及利用外资战略、国际收支结构及调整战略、汇率调整战略及外汇管理战略和银行体制国际化发展战略;(3 )关于自然金融倾斜发展战略和人为金融倾斜发展战略的选择。就世界各国金融业和金融业务方式的历史发展而言,一般是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先有短期金融业务,后有长期金融业务。在间接金融与短期金融之间,直接金融与长期金融之间,有一种大体上的对应关系,这两组对应因素不仅在产生发展的时间上明显地一个在前,另一个在后,远不是平衡的,而且在总的业务量或市场占有率方面,也远不是均衡的,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间接金融所占的比重大大超过直接金融,即使是直接金融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将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间这种不平衡发展和不均衡发展称之为金融倾斜。显然,这种金融倾斜并不是任何人为设计或构造的结果,而是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储蓄量、收入分配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及发展的产物。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国家都顺应历史发展,听其自然,顺应和维持这种金融倾斜局面而不加人为推动或抑制,这就是自然金融倾斜发展战略。与这一发展战略相对应的是人为金融倾斜发展战略,即通过政府自觉的法律约束或政策行动积极推进或抑制直接金融的发展,从而缩小或增大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间的倾斜度的一种发展战略。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全球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历史性巨大变化的结果,产生了原有的自然金融倾斜的“逆转”,即直接金融所占的比例日益加大,乃至接近或大大超过间接金融所占的比例。这种历史性的逆转是经济金融化、社会资产金融化和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的反映。
——组织形式。银行体系的组织形式是指银行体系中的各类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各种专业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部组织形式的类型、设置原则、各自特点和优劣。
——框架结构。银行体系的框架结构是指:(1 )银行体系的总体框架,即各金融机构的类型构成、彼此间的关系与联系方式;(2) 各类金融机构的数量和地理分布;(3)资产与负债的不同类型、 特点和构成比例;(4)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资本归属、 同政府关系的实质与联系方式;(5)银行与工商企业的联系方式和依赖程度, 这实质是一种产业结构;(6)政府同银行的关系与联系方式。
——业务分工。银行体系的业务分工是指各种金融业务在银行体系成员之间分离或结合的制度,其中包括:中央银行业务职能与一般商业银行业务职能的分离或结合;银行业务与非银行金融业务的分离或结合;长短期金融业务的分离或结合;间接金融业务与直接金融业务的分离或结合;政府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业务与一般商业性盈利金融业务的分离或结合等等。根据这些内容,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专业化银行制度、综合化银行制度和专业化综合化混合型银行制度及专业化银行制度基础上的适度业务交叉。这种业务分工制度的形成,或者是由于历史的习惯和自然的演变,或者是由于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强制。
——监督管理。银行监督管理制度包括:(1 )一国金融监督管理当局对银行体系监督管理的体制、原则、方法与内容;(2 )各种金融法律规则和政策方针的保护、强制、约束和诱导;(3 )广义地说还包括对金融市场期货市场监督管理的体制、原则、方法和内容;(4 )对外汇与外债监督管理的体制、原则、方法和内容;(5 )对国际银行的监督管理及国际合作。
——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说,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是相同的,即均为利益驱动机制、价值规律机制、竞争淘汰机制,这是最基本的运行机制。除了这些经济性的运行机制以外,还有国家各种行政监督管理机制和法律的强制与保护机制。在实际运行中,这三种机制是同时交叉作用的。
——构造方式。银行体系的构造方式是指一国银行体系各单元或细胞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基本方式和构造机制的总和。从全球历史的观点看,各国银行体系的构造方式可以分为自然构造方式和人为构造方式两种,而每一种构造方式又可分为银行体系的初始构造和再构造两个层次,即自然初始构造和自然再构造及人为初始构造和人为再构造。对银行体系构造方式的研究构成比较银行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广阔的视野范围和漫长的时间序列中,各国银行体制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表现得鲜明、强烈而稳定。在国别和国家群体银行体制特征的研究中,我们之所以普遍广泛地进行了构造方式特点的研究,其原因盖源于此。在比较银行学中,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银行体制自然构造的范例,而苏联银行体制模式的构造方式又是人为构造的典型。
——运行环境。任何银行体系的产生、发展、演变与运行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银行的性质、职能与作用、业务种类和发展水平、数量、机构设置和总体规模、运行机制和方式、作用强度等都同一定的运行环境密切联系。
经济环境是银行体系运行的最间接最基础的条件。它包括:(1 )生产力的一般发展水平;(2 )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3)经济管理机制的基本类型,即市场经济、 中央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4)经济实体的成熟程度——经济细胞具有内在动力、 外在压力和活力,是理智的、行为规范和对利益调整反应灵敏的独立经济法人;(5)竞争的一般环境和竞争实现的程度。
金融环境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经济环境的范畴,并且是经济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这里之所以将其从经济环境中单列出来,意在强调。金融环境大体包括:(1)一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 包括货币广泛化和货币深化两个层次,通过货币化比率来衡量货币广泛化的程度;通过货币的功能深化来衡量货币深化。这是最为基本的金融环境。在这里强调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有两个方面含义:其一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的发展水平同商品经济及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是同一或同步,但仍然有一个货币化程度或低的问题;其二是说,经济发展水平同经济的货币程度不同步的情况,例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可能很高,然而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却很低。(2 )货币信用制度和银行体系的发达程度。货币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不仅指信用形式的种类和各自的发展、运用程度,而且包括各种不同信用形式彼此相互替代或转换的可能性的大小。银行体系发达程度的衡量标准包括:整个银行体系的发达程度、总规模、总能量;中央银行的专业化程度、货币政策的种类和效能、影响宏观经济的能力;商业银行、各类专业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各自的发展水平;各类金融机构彼此协调适应的程度。(3 )金融机制的发育程度。最根本的是金融行为人对经济利益、利率等信号反应的灵敏程度,对金融杠杆的适应性和弹性及选择竞争程度。(4 )金融市场的发达完善程度。包括金融市场的层次、结构和规模;金融资产形式的多样化及不同金融资产相互替代转换的可能性和灵活性、渠道、风险和成本;各种金融交易信号的反应灵敏度和传递速度。
社会环境构成银行体系运行的基本背景,它比其他条件更为持久和稳定地制约和影响银行体系的发展演变。社会环境包括复杂的众多内容:(1)一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或层次;(2)国土、资源和人口的规模、总量及结构;(3)社会历史演变特点、 传统乃至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4)社会政治稳定状况、政治结构和政治制度、 开放程度;(5)有关的法律规则和各种政策的调整、制约、 保护程度和完善程度;(6)社会商品意识、金融意识的普及与强化程度, 对经济金融风险及利益调节变化的反应灵敏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而社会心理通常带有历史文化的承袭性、传统思维的习惯性因人而异的主观随意性等特点;(7)交通、通讯发展水平和信息搜集、分析、 扩散和反馈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银行体系的运行环境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立体环境。这一环境的构成要素具体形成无数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并孕育成了各国银行体系发展演变及其特征的多样性和民族性。不仅如此,即使是大体相同的环境,也会引出极为不同的结果。这就很值得人们深思。对银行体制发展演变及正常运行的社会、经济和金融环境比较分析构成比较银行学的一个特点和重要内容。因为正是这种具体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才使人们得以清楚地看到那些制约和影响银行体制发展演变的诸环境因素是如何通过各国不同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作用和影响,尤其是使人们得以判断和衡量这些复杂的因素制约和影响银行体制发展演变的程度和方式。
——总体效应。银行体系的总体效应是指一国银行体系的总体效率和构成要素间的协调与吻合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银行体系整体同社会环境相互协调适应的程度,同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相互协调适应的程度,即外部效应;(2)银行体系内部各构成要素, 即中央银行同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相互协调适应吻合的程度,即内部效应;(3)银行体系总体及各类金融机构系统自身的功能、 效率与效益。
在阐述了各国银行体制的九大构成要素的基本涵义和内容以后,应特别注重这些要素间的联系、影响与制约,以及各构成要素间的整体性特征(整体结构、整体协调与整体效应)和各要素自身多层次的个体性特征。按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例如,组织形式、框架结构、监督管理这些要素相对比较简单一些,它所反映的层面也相对较浅;而发展战略、运行机制、构造方式、运转环境和总体效应这些要素就要相对复杂一些,它们所反映的层面也相对较深。业务分工制度这一要素,从表现看似乎较浅,好象仅是解决各类金融机构可以从事和不可以从事某种具体金融业务的问题,但在金融领域,业务分工制度是直接对一国产业结构、产业政策、银企关系、竞争与垄断,对一国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问题,也是直接涉及一国金融安排稳定、有效有序的重大问题,近百年来,始终是各国经济、金融、立法及管理当局密切关注的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深层次要素。最后,在九大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并对其它八大要素有决定和重大影响作用的要素,是运行环境这一基础要素。运行环境又可分解为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及社会环境这样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细分为更多的子要素,这都是由它本身的基础核心地位和科学分析的客观需要决定的。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从形式上看,比较银行学中运用了大量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和社会历史资料,个别学者也认为史料太多,建议加以修改。从形式上乍一看,似乎是这样的,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这恰恰是比较银行学的特点和优点,为什么这样说呢?简而言之,例如构造方式、运行环境这些因素的具体分析一刻也离不开一国的经济史、金融史和社会发展史的有关资料。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方法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学所使用的一般研究方法,即抽象与具体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微观与宏观相统一、一般与特殊相统一及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等辩证研究方法。例如,银行体制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是运用抽象的研究方法对各有关构成要素高度抽象和综合的结果,而对各国银行体制特征的比较研究和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体制的总体横向比较研究,则是对这一抽象的具体运用与结合。银行体系的发展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和由小到大的逻辑发展进程,这就要求对银行体系的理论研究必须同客观历史的实际发展相吻合,即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只要逻辑的推理是科学的严密的,历史的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则此二者的研究结果 就会是高度吻合的,而且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具有丰富多彩、生动鲜明和充满说服力的特征。不仅如此,这种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还使许多经济金融理论的基本原则再现在不同国家各自特定的具体历史环境中,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种活生生的立体画面。
比较银行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比较银行学把比较法系统运用于国别和国际间银行体制的比较研究中,所谓比较,既在异也在同,但重在异而不在同。所以,比较研究的结果只能是异同并得。差异性和多样性是对比的前提,比较研究所强调的是特殊性和差别,但这并不是对比的目的。表面不同的事物蕴含着某些共性的一般规律,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或小同而大异,或小异而大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就是比较研究的基本立足点。由于比较法是从特殊到特殊的逻辑分析过程,所以,它既能挖掘不同事物间的共性,又能鉴别不同事物的特殊性,它比归纳法、演绎法更适合于发掘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
概括地说,比较银行学既比较异同,也比较优劣;既纵向比较,也横向比较,纵横交错比较;既静态比较,也动态比较,且常常动态静态交错比较;既比较个性,也比较共性。在上述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比较研究中,阐明各国银行体制发展演变的共同规律、特点和趋势,以及这些共同规律、特点和趋势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经济金融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与不同作用形式,从而在揭示各国银行体制发展演变一般规律的同时,也揭示在不同国家作用的特殊规律,在无限丰富和复杂的特殊性比较中揭示出各国银行体制发展的强烈共性和最一般的发展趋势。如果说普遍性和共性是直接地展现各国银行体制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共同趋势,那么无限多样和鲜明的差异则以生动具体的特殊表现形式直接地贯穿于各国银行体制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共同趋势之中。
形式为内容服务,手段为目的服务。比较银行学较高起点的选择,以如下的假设为前提:(1 )假设我们的读者已具备了初步的或相当的经济金融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2 )社会上公开发表的大量专业文章和着作,既为作者也为读者奠定了深入学习研究的坚实基础。比较银行学比较方法的大量的、持续的、系统的、纵横交错和动静态结合的多角度多层次运用,是作为一种分析和研究工具,服务于本学科的如下具体目的:第一,本学科以各国和各类银行体制的特征为研究起点,但不停留在这一层次上;第二,以特征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经济、金融和社会环境;第三,分析这些特征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为“优”,何种环境和条件下为“劣”。
对待民族文化、外国文化的态度
比较银行学以各国的银行体制为其特有研究对象,所以我们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始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外国经验与外国文化问题,这既是一个政治性、政策性问题,也是一个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这方面有了不少的进步,但波动性很大,或过之,或不及,或盲目全面引进,或一概排斥打击,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此类问题。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在《比较银行学》的绪论中特别提出了处理民族遗产、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关系方面的原则与方法。现转述如下:“中国要现代化,但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或外国化。现代化必须中国化,民族化。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切国家和民族都面临的传统的共同的问题。通过对各国银行体制的比较研究,我们看到,各国经济体制、银行体制方面的相互吸引、借鉴、渗透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美国银行体制中吸取英国的地方不少,但美国与英国银行体制的差别是重大的。近现代日本银行体制是明治维新后特派伊藤博文赴美专门考察后大体效仿美国的体制建立的。但从始至今,日本银行体制表现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征。例如,反弹琵琶的金融超前发展战略银行对工商企业压倒性的优势和支配权,特殊银行的建立,政府系统金融机构的活动和财政投资贷款,政府对金融机构的严格控制和窗口指导,都是日本适应本国环境的创造,并非搬自美国。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有勇气承认别国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这是充满自信的表现;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有能力吸收、接收和消化别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经验,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而不被同化、异化或弱化,这是强而有力的表现,对外国的文化和经验,凡健康有用者一律拿来,为我所用,不分青红皂白的一概排斥,闭关锁国肯定要不得;然而不辨良莠真伪和适用条件,全盘盲目照抄照搬,也不可取。学习研究外国,切忌只有因袭而无创造,只见别人而无自己。正是遵循上述原则,所以比较银行学特别着力研究和分析形成各国银行体制特征的特殊环境、特殊原因或特殊条件,以便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运用,人类的活动空间扩大了,彼此的距离大大缩小了;随着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迈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高度信息化、信用化和金融化的市场经济阶段,各民族、各国间的经济、金融、社会生活方面的相互吸引、渗透、影响、融合与借监明显加快,范围更为广阔,程度更为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民族文化遗产与外国文化、外国经验的关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显然我们需要以全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别人,审视我们自己,以崭新的姿态面向未来,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
财经科学成都6~10F62金融与保险白钦先19991999白钦先,教授 辽宁大学 沈阳 110036 作者:财经科学成都6~10F62金融与保险白钦先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