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研促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0)04—0014—02
  我校原是一所薄弱校。近年来,我们针对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科研促管理,向管理要质量”的工作思路,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校情”的教学管理之路。
      教学常规管理改革
    1.变滞后管理为超前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过去的教学常规管理主要是对教师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出了问题再亡羊补牢。如果我们把管理工作做在前面,教师在工作中就会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把滞后管理变为超前管理。例如:过去,我们是在开学初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由于教师上课时要使用教案,所以,每次收上来后又匆匆发回去,教案检查流于形式。现在,我们把检查教案变为检查教材分析,要求教师在假期对新学期的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写出书面材料),以教材分析指导教学。对于教案,我们只进行阶段性检查。
  加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管理,即把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是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例如:我校为巩固教学基本功达标自检工作取得的成果,要求每个教研组推荐两节研究示范课。在组织教师听评研究示范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请有关专家进行理论讲座,武装教师的头脑;另一方面抓住好的典型,进行阶段性讲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由于实施了动态管理,所以此项工作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变“被动执行”为“主动研究”
  过去,教师往往是被动地执行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有的甚至是在应付差事。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主动地执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呢?我们的做法是:改变一些原有的管理方法,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1)作出教材分析,把备课过程当作研究过程。 我们要求教师做到:①不仅要掌握教材中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而且要熟悉全学年教材的结构体系、本学科各年级教材间的联系及本学科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之间的联系;只有掌握了教材的结构体系、顺序安排、编写特点,才能恰当地处理教材。②除了要对教学目标、知识结构体系、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外,还要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特点等进行分析;要把分析教材内容与分析学生特点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2)把教案编写过程变为教学设计过程。 我们要求教师以“过程设计”的形式编写教案。这种教案采取表格形式,强调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过程”主要是指教师讲授、媒体使用、学生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协调统一的实施过程。“设计”主要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选择方法、使用媒体、安排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3)把分析试题的过程变为分析学情和研究教学的过程。 试题分析主要是将学生的答题情况或带有倾向性的错误作系统的分析,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供依据。
  我们对试题分析的要求是“三张表格一总结”。第一张表格是原始分数统计表。教师把每个学生答每道题的情况以“1”和“0”的形式记录下来。第二张表是原始分数汇总表。各班教师在此表中不但要统计每道试题答对和答错的人数,而且要分析每道试题的考试目标以及学生出错的原因。这张表可以反映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第三张表是年级考试结果统计表。我们把一个年级各班学生错答某题的百分比列表进行比较,以此观察整个年级的教学情况。“一总结”,是根据以上三张表,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班级教学情况、年级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从中发现各自的问题,制定措施,把教学向前推进一步。
      课堂教学管理改革
    1.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特别提倡教师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其主要形式有:
  (1)打破班级界限,分层次教学。 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把学生分为“学习较顺利”和“学习有困难”两个层次。在某两个学科的教学中,将某两个班的学生重新组合,分层次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所以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
  (2)同一班级内的教学分层。 我们主要使用“分层测试卡”进行教学分层,用不同层次的测试卡来检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每层学生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教学分层还体现在教师在讲解和提问时,注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强化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应。
  (3)辅导分层。在课后辅导中, 我们注意对优秀生进行“提高性”辅导,对后进生进行“补习性”辅导。有的教师还把后进生进行再分层(如分为有学习愿望但基础较差和不愿学习且成绩较差两个层次),针对他们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辅导方式。
    2.实行课堂教学质量的量化管理
  如何实行课堂教学质量的量化管理?过去,我们的做法是看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这种做法不但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不科学的。现在,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以一个集体在原有基础上进步的幅度为标准,考查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具体做法是:①制定统一的学生分类标准。②对(一个集体中)学生此次考试的成绩或本学期的操行评定进行分析,按照统一的分类标准,将这一集体中的每个学生都归入不同的等级。③将该集体中各个等级人数的分布情况进行前后比较,以各等级人数变化的情况计算出集体进步的幅度,以此评价教师(包括班主任)的工作。
    3.运用双向反馈表,建立监督机制
  过去,我校只建立了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反馈表。学校要求教师认真记录学生学习的情况,每月公布违纪学生的名单。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这种单向监督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发挥学生对教师的监督作用,我们又建立了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表。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的满意程度,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和教师的责任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科研促教学改革
    1.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
  实践经验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线教师在教科研方面的优势。我们要求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时,既要注意培养自己以研究者的眼光发现和审视当前的教育现象、对现存理论的科学性进行检验的能力(实践证明,教师掌握了教育理论,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会更敏感,解决问题会更有创见),又要注意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及时将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一般来说,教师所进行的科研是一种特定的教育科学研究,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以科研促教学改革
  走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改革的道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为此,我们要求各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抓住本学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研究促改革。比如,过去我校的生源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不得不延长辅导课的时间。结果,师生疲于补课,而效果却并不理想。1998年期末考试后,我们对通过电脑派位进入我校的初一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原来的“双优生”或“单优生”现在退步了,学习和纪律方面都较差的学生也没有明显提高。这使我们认识到,打疲劳战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带着问题搞教科研、搞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数学组教师从分析“学情”(包括分析学生在小学时的学习情况、在家复习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入手,寻找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并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外语组教师根据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按学习水平把学生分为A、B两个班,分层次教学。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A班学生补充新的内容;而对B班学生,则着眼于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项实验现已取得初步成果。
  近两年来,我校坚持以科研促管理、促改革,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教师基本上能够做到“备课时想学生,上课时看学生,考试时研究学生”。教师的变化也带来了学生的变化。尤其是后进生不再认为自己是被遗忘的角落。他们有的开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的从强制自己坐在教室,向想从课堂上学到一点东西转变。尤其在我们开展的课堂教学情况双向反馈活动中,学生们认真填写每一项内容,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学生们逐渐感到:自己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
  (本文作者还有:梁维琪、李增彬、李蒂雅)
中小学管理京14~15G30中小学管理郭友/李京生20002000针对薄弱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科研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办学质量提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教科研郭友/李京生等,北京市新街口中学,北京 西城区 100035 作者:中小学管理京14~15G30中小学管理郭友/李京生20002000针对薄弱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科研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办学质量提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教科研

网载 2013-09-10 21:33:28

[新一篇] 以人為本:生產力發展的起始點和歸宿點

[舊一篇] 以色列兒童的早期發展與父母的參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