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人是悬挂于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文化动物。文化是律动着的人类生命之流。广义的“文化”与历史学家所说的“文明”大致同义(本文把“广义的文化”看作“文明”的同义词),指人类超越动物界而取得的一切成就。学界认为文化大致包含三个层面:器物、制度和观念。笔者主张把文化分析得更细致一些,分为七个维度:器物、制度、技术、风俗、艺术、理念和语言。如此划分决不意指文化真的可以被切割成七块,实际上文化是整体性的,其各个维度始终处于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可清晰地发现现代文化的整体功能和发展方向,能较全面地认识人类正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亦能较清楚地展望人类文明的前景。本文将用文化分析的方法说明,现代文明是不可存续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一、现代文化的特征和整体功能
  现代文化是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典范的,也可称之为资本主义文化或工业文明。它发端于欧洲17、18世纪,当前正在全球扩展。能在全球扩展的文明或文化,只有这一种。可通过表1清楚地审视现代文化的各维度。
  表1
     器物  工业体系生产的工业品,其特点是难降解,           容易污染环境    技术   以现代科学为知识资源的征服性技术,有           强大的征服力现  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法制,激励人们追求代         自我利益最大化,要求尊重人权文  风俗   不断变化的、祛道德的时尚,消费主义时化         尚,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    艺术   商业化的大众艺术    理念   个人主义、快乐主义、物质主义、经济主义、           消费主义、科学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语言   英语是准国际语言

  现代文化的各个维度互相关联、互相支持(不排除偶尔的相互冲突),形成了巨大的整体功能和征服力量。这里所说的“征服力量”既指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征服力量,又指对自然的征服力量。在殖民主义时期,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竞相征服前现代化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现代文化对自然的征服力量则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个人主义使人们重视个人权利,却使人们比较容易忽视对他人、社会和世界的责任。实际上,个人主义严重遮蔽了人们的视界,使人们无法认清人类应对地球生物圈所负的责任。快乐主义、经济主义的实质是物质主义。快乐主义要求人们把感性快乐当作人类追求的终极的善,经济主义要求人们把经济增长当作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物质主义则要求人们超越基本需要① 的界限,以无限追求物质财富的方式追求人生意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道德关系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物之间没有道德关系,人类道德与自然之整体秩序也没有任何关系。对自然事物,人类能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必有任何道德顾忌。科学主义则告诉我们,只有实证科学提供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世界就是科学所描述的那个样子。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知识将越来越逼近对全部世界奥秘的把握,从而人类将越来越能够在宇宙中为所欲为。
  现代社会制度,即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法治,就是根据如上理念设置的。② 它力图保障人权,激励人们追求“消极自由”,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激励人们拼命赚钱,及时消费,一言以蔽之,它激励人们的物质贪欲。制度的激励作用不同于单纯意识形态的劝诱,制度的激励作用与其规范、惩戒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制度一边激励着时代的弄潮儿们拼命赚钱、及时消费,一边胁迫那些能享受“孔颜之乐”的人们就范,如果他们过于顽固,会被毫不留情地排挤到社会的边缘。
  这种视经济增长为最高目标的文化,势必极端重视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同时推动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内容的快速变化,于是现代社会再也不能保持传统社会的那种有浓郁道德意蕴的、长期不变的风俗。事实上,现代风俗就表现为不断变化的时尚,它从属于“资本的逻辑”,商家和媒体强有力地操纵着时尚,从而使时尚成为商业促销的背景条件。如中国人本不过什么圣诞节、情人节,但如今的商家和媒体每年都会制造圣诞节、情人节气氛,以达到促销的目的。在传统社会,风俗是“内在制度”,③ 是维系道德的重要机制。现代风俗因沦为商业促销的背景条件而呈现较强的祛道德倾向,即现代时尚与道德无关了,于是风俗不再具有维系道德的作用了。在现代时尚的催促之下,人们不可能再像传统社会的人们那样勤俭节约,如一件衣服即使穿破了,还要派做它用。现代人的消费必须紧跟时尚,衣服穿上一两年就必须更新。消费社会不接受勤俭节约的守财奴,因为他们不能有效地为经济增长做贡献,能赚会花的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是不落后于时尚的人。
  现代艺术也从属于商业,它帮助商家包装商品和服务,它以商业化的方式创作并传播,其从业者更看重的是艺术实践之外在的善——金钱,而不是内在的善。④ 它在满足人们的娱乐、休闲和审美需要的同时,传播着现代文化的理念,如快乐主义、消费主义、经济主义等。法国着名社会学家波德里亚曾以耶路撒冷一次商业性的艺术展为例,概括了艺术的商业化特征,艺术作品在商场中展出,“艺术作品摆脱了几个世纪以来被人们当作唯一物品和特权时刻而被限制于其中的处境”。艺术品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了,因为它可以被大量复制,从而可以满足“大众消费”的需要。“艺术也浸泡在工业时代之中”。⑤ 现代艺术就浸泡在商业的海洋之中。
  现代技术以现代科学为知识资源,科学在文化中处于理念层面。现代科学设定主客二分,把非人事物设定为没有主体性的对象,人作为认知主体是疏离于认知对象的。现代科学奉行还原论的方法,重分析,而不重综合(或综合不够)。还原论的科学认为,认知了物理世界的基本构成单元,如基本粒子、场等,便从根本上认知了世界,任何知识探究都应该以物理学为榜样。以这样的科学为知识资源的技术是征服性的技术,即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为目标的技术。其特征是能运用巨大的能量(如发射航天飞机),能进行准确的控制,能消灭不合人意的自然物(如杀虫剂),能产生巨大的毁灭生命的结果(如核武器),甚至能毁灭地球生物圈。
  与所有的前现代文化对比,现代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能最有效率地追求富强。在现代文化中,科技与经济相互推动、相互作用。在今日的全球化过程中,各民族国家竞相追求富强,形成了全球化的竞争漩涡,它不容任何民族国家袖手旁观。对每个国家来讲,求富似乎是根本目标,争强则是战略手段。沿袭于殖民主义时期的现代国际格局,要求每个民族国家以军事上的强保障其经济上的富。美国军事上的超强恰是其经济上的富有的有力保障。于是,现代文化就这样运作着:在和平时期,各民族国家通过国际竞争,尽力谋求经济增长,这种人类共同体内部的暂时和平是以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盘剥为前提的。各国日益庞大的工业体系日夜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工业品,人类生活处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之中。在这样的世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随着污染物和人工制品的积累、扩散,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日益被挤占,地球的生态健康日益恶化。现代文化无法避免战争,民主法治可以比较好地协调一个国家内部各阶级、阶层的矛盾,把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式交往大致约束在彼此不相伤害的冲突限度之内。但迄今为止,民主法治还没有推广于国际关系中,在国际上,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正打着维护正义和反恐的旗号,利用自己的军事强势干着强盗勾当。世界性战争的危险仍潜存着,核战争对人类生存乃至于地球生物圈的威胁仍潜存着。
  二、对比传统中国文化看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的基本功能就是激励各民族国家无止境地追求富强,这也是现代文化各维度互相协调、互相支持而产生的整体功能。但这种整体功能正剧烈地破坏着地球的生态健康。如果人类文化本来就是对自然生存状态的超越,那么只有现代文化才有明确的反自然意识,从而表现出最强烈的反自然倾向,并造成了最为严重的生态破坏——全球性的生态破坏。
  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从表2可更清楚地看出现代文化的反自然倾向。
  表2
    器物  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其特点是较为亲自然,          不太污染环境    技术  农耕技术和手工技术中  制度  封建制度国  风俗  长期不变的乡风民俗、封建礼教文  艺术  精英艺术、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化  理念  以儒学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天人合一,致中          和,畏天命,“存天理,灭人欲”    语言  汉语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没有明确的主客体的区分。在儒家看来,“天地之间,非独人为至灵,自家心便是草木鸟兽之心也,但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尔”。⑥“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同流”。“天人无间断”。⑦ 也就是说,并非仅人有灵性,草木鸟兽也有灵性;人与非人事物是处于一个连续统之中的,人与万物一起生灭不已,协同进化。儒家认为,人不是游离于自然之外的,更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就生活在自然之中。程颐说:“人之在天地,如鱼在水,不知有水,只待出水,方知动不得。”⑧ 即根本不能设想人游离于自然之外,或超越于自然之上。
  儒家也不像现代思想那样设定事实与价值、自然规律与社会规范的截然二分。在儒家看来,人道与天道是内在一致的,宇宙万物的生灭流变遵循着相同的道理,人也不例外。如程颐所说,“万物皆是一理”,又如王夫之所言,“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⑨
  儒家相信存在一种整体性的世界秩序,人的生存应该服从这种整体性秩序,即服从天命。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朱熹解释道:“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则其戒谨恐惧,自有不能已者。”⑩ 天命是超越于人之上的,如朱熹所说:“天命之所为,非人力之所及。”(11) 体认“天命”对克服现代文化理念的错误至关重要。
  人总是要谋求发展的,但发展可以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发展。现代人谋求的发展是经济主义和物质主义的发展,或说人总是要张扬其主体性的。现代人以科技创新、征服自然、发展经济的方式张扬其主体性。儒家却以“弘道”的方式张扬人的主体性。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朱子解释道:“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张载则说:“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能检其心,非道弘人也。”(12) 但以“弘道”的方式张扬人的主体性根本不同于现代人之主体性张扬。“弘道”集中体现为对极高人生境界的追求,体现为美德培养。而现代人之主体性张扬典型地体现为发展经济,用科技之剑征服自然、榨取自然。人类若以“弘道”的方式张扬其主体性就不会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若以征服自然、榨取自然的方式张扬其主体性,就势必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儒家强调服从天命,但决不是劝诫人们无所作为,因为儒家同时强调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13) “赞天地之化育”大不同于现代人之征服自然。“赞天地之化育”即顺应天理,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关系,适当帮助自然物(如动植物)适时地生长。现代人征服自然,则是用强力和智巧改造环境、榨取自然,制造尽可能多的物品以满足无限膨胀的贪欲。“赞天地之化育”与“平心气,节嗜欲”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儒家看来,物质文明的发展应适度,物欲过于膨胀便违背天理,人生的终极关怀应体现为对极高境界的追求。为纠正现代文化理念的错误,现代人特别需要培养儒家的这种“赞天地之化育”的主体性。弘扬这种主体性,人就会一边适度地改善环境,一边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用力。君子应“不舍昼夜”地自强不息,但君子的自强体现为追求极高境界的不懈努力,而不像现代人的自强不息表现为永不知足地拼命赚钱。几十亿人永不知足地拼命赚钱,势必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
  正因为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没有把财富的增长看作头等重要的事情,所以中国的制度也不像现代制度那样激励、胁迫着人们拼命赚钱。(14) 由于中国人的致思方式主要是实践性的道德政治思维方式,而不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强逻辑性的思维方式,所以,中国文化未能生发出现代科学。或如牟宗三所比较的,中国人的精神是“综和的尽理之精神”,而西方人的精神是“分解的尽理之精神”。后者能扩充“智的全幅领域”,即逻辑、数学与科学。而前者主要在“超知性一层上大显精彩”,从而未能生发出逻辑、数学和科学。(15)尽管中国古代技术领先于西方技术,但在中国本土无法产生现代征服性的技术,因为征服性技术必须以现代科学为知识资源。正因为如此,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不会产生巨大的生态破坏。尽管到清末,中国已有众多人口,物质资源需求总量已较大,中国的农业文明也造成了局部地区的生态破坏,但中华文明决不可能造成现代文明所造成的如此巨大的生态破坏。
  概括地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理念维度,儒家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而不像现代文化的理念劝诱人们以赚钱和占有物质财富的方式追求人生意义;传统中国的艺术不像现代艺术是商业化的艺术;传统中国的风俗是具有道德维系功能的长期稳定的风俗,而不像现代风俗已蜕变为商业促销的背景;传统中国的制度有严重弊端(不平等、剥夺人权),但它不像现代制度那样胁迫人们拼命赚钱、及时消费;传统中国的技术虽不能说是绝对亲自然的,但远不像现代技术那样是征服性的;传统中国生产体系所生产的物品是亲自然的,至少是易降解的,不像现代许多工业品是难降解的、污染环境的。总之,传统中国文化是相对地亲自然的,而现代文化是反自然的。从政治的角度看,传统中国文化有很多弊端,但从宏观历史的角度看,它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从政治的角度衡量,现代文化有很多诱人之处,但它是不可持续的。
  三、生态文化蓝图
  文化(或文明)总意味着对动物本能生存方式的超越。人类若完全像其他动物那样本能地服从自然规律,当然不会造成全球性的生态破坏。人类会自然地趋于消亡,例如,随着太阳系的消亡,人类便自然消亡。但现代文化所可能导致的人类灭亡不是自然的消亡。现代文明是不可持续的,是自杀式的文明,(16) 生态经济学家认为,现代文明的经济是“自我毁灭的经济”。(17) 当现代文化将反自然倾向推向极端时,人类面临着自诞生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我们能否以文化生存的方式与地球生态系统和谐共存?换言之,超越了动物生存状态的人类文化可否不采取反自然的形态?这是21世纪的人类必须全力探究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必须得以改变,才会成为亲自然的而不是反自然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就是广义的生态文化。
  在反思现代文化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时,许多人充满着怀旧情感、赞美原始文化。原始文化当然比传统中国文化更为亲自然,但原始文化毕竟是人类刚刚超越动物界而创造的简单文化,文化的发展势必表现为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回到原始文明,当然能走出生态危机。但让几十亿正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的人们自愿回到原始文明是不可能的,连退回到农业文明都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必须走出现代文明而走向生态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必须是继承了现代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而又避免了现代文明的致命弊端的更高级、更复杂的文明。原始文明的种种优点也可为生态文明所吸取,但生态文明决不是向原始文明的简单回复。
  针对现代文化的反自然特征和当代生态学的指引,我们可描绘生态文化的蓝图。广义的生态文化可通过表3说明。
  表3
     器物  生态工业体系生产的绿色产品     技术  受生态学、系统论等指导的生态技术,其主           要功能是调谐社会经济系统与地球生态系           统的动态平衡生   制度  受限制的市场和民主法制态   风俗  道德化的风俗时尚文   艺术  多样化的艺术,包括多种独立于商业的化         艺术     理念  非物质主义、非经济主义、整体主义、非人           类中心主义、超验自然主义     语言  多种民族语言

  四、生态文化的理念
  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宗教、哲学、科学与艺术。在广义的文化中,狭义的文化主要体现于理念和艺术,当然它也直接渗透在语言、风俗和制度中,甚至还体现在技术和器物之中。
  笔者认为,理念在文化中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人们的信念不同,其生命追求就不同。如果理念的重要性在原始文化中还没有充分显示,那么在高级文化中却充分显示出来。如虔信上帝的人们不会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敬畏天命的人们也不会,只有信仰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人们才会这样。一个社会大多数人的信仰发生了根本改变,文化便发生了根本改变。这种转变可能要经历许多世代,在特定历史时期,表现为渐变,用大尺度的历史眼光,就可看出巨大的不同。如西方从中世纪到现代,人们由虔信上帝到信奉经济主义,便导致了相应的从基督教文化到现代文化的转变。中国从儒教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同样体现为一个痛苦的、漫长的理念转变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国人信念改变得快,社会转型的速度便加快。思想解放了,改革便水到渠成了。由此可见理念的重要性。
  正因为理念于文化是如此之重要,以下首先详细阐述生态文化的理念。我们将对比现代文化理念维度的诸“主义”阐释生态文化理念维度的诸“主义”。
  为纠正现代文化理念的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错误,生态文化须确立非物质主义和非经济主义的理念。人对物质的依赖源自人的生物性,但人的生物性物质需求是一定的、有限的。文化有把人的物质需要扩大化的倾向,例如,文化使人对食物的需要不再满足于充饥和营养,即使孔子那样的能做到“贫而乐”的圣人也“食不厌精”,同样,文化也使人对衣服的需要超越御寒保暖而要求体面和优雅。更不用说为举行各种礼仪,需要各种礼器。器物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能以可感可触的形式,标识不同的社会等级和地位,以及文化创造的水平。但现代文化给未来人类的最大教训之一就是:不可使人们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欲趋于无限膨胀,而现代文化的最大错误也就是使人们的物欲无限膨胀!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必须适度,这个度当然不能定为刚好满足人的生物性需要。如果那样就不可能有文化。但现代生态学明确表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必须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即人类集体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不可超越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上个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就已向人们报告了这个限度,当时立即遭到了反驳。罗马俱乐部的报告的具体计算可能不准确,但其基本观点没有错,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明显标志的经济增长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无限的。生态学家和生态经济学家可一起进一步探究在地球上发展制造业(如化工、汽车、飞机等制造)的生态极限。
  作为文化动物的人的根本特征是追求意义,而不是追求物质财富。带有人之创造印记的器物(人造物)是表征意义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表征意义更不需要无限多的人造物,并非人造物在文化世界中堆积得越多,人所能领略的意义就越丰富。语言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根本标志。语言具有最丰富的意义表达功能。语言当然必须借助于物质(如人体器官、空气振动、龟甲、竹简、纸、电子芯片等)才能表达意义,但不需要巨量的工业品,也可以获得丰富的表达功能。现代文化的要害在于,模糊了语言符号与具有一般符号功能的工业品的界限,使人们认为必须通过对大量的、精致的工业品的占有,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追求。如在今日中国,人们大多认为,拥有了高档汽车和豪华住宅,才能表明自我价值的实现,才能表明人生是有意义的。人们再不可能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其实,孔颜懂得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人通过求道、悟道,就可以追求人生意义,人必须通过与他人以及自然交流而求索人生意义,人也必须制造、生产满足基本需要的物质财富,但没有必要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财富。在基本需要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不断地进行精神求索,既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充实,又能获得巨大的精神快乐。
  据阿伦特(Hannah Arendt)考据,在希腊、罗马社会,经济活动只是满足人的自然需要(如食物、衣服等)的活动,是从属于必然性的,政治活动 才是更高级的活动。(18) 在广义现代文化中却颠倒过来了,经济增长成了社会的最高目标,道德、政治、法律、艺术、科学技术等统统成了发展经济的手段。“资本的逻辑”似乎是铁的逻辑,实际上它只是一个定义。“资本的逻辑”的现实化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多的“以赚钱为天职”或以赚钱为最高人生旨趣的人;二是明确财产权和保障货币信用的制度。“资本的逻辑”的实现依赖于以赚钱为最高人生旨趣的人们的活动。仅当一个社会由以赚钱为最高旨趣的人们主导时,才会有促进资本增值的制度,有了这样的制度,又会进一步培养一代又一代崇尚资本的人,于是“资本的逻辑”成了铁的逻辑。不能设想,在梭罗和孔、颜一类的人被奉为榜样的文化中,“资本的逻辑”能成为制约一切的逻辑。打破“资本的逻辑”不能通过对“资本”定义的分析而实现,只能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入手。现代文化能不断培养出以赚钱为最高人生旨趣的人,得力于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流行。当一个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不再信持物质主义、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时,人们的非营利性活动和交往会多起来,“资本的逻辑”便会受到限制。(19)
  个人主义是现代文化之理念维度的重要成分。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价值的最终源泉,是终极的权利主体。个人主义是现代文化中主张保障人权的正统话语体系,被某些褊狭的自由主义者视为不可动摇的真理,实际上它只是服务于“资本的逻辑”的意识形态。“资本的逻辑”要求保障个人的财产权和“消极自由”,要求个人拥有信仰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自由。个人主义为之辩护: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最糟的,也比别人强加的最好的选择好!但个人主义错误理解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忽视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任何个人都不是横空出世、遗世独立的,每个个人都是依赖于他人和社会的。例如,他必须会说话,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人,但语言不可能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或族群的;他必须满足其各种需要,包括食色等基本需要,但他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协作、竞争才能满足其各种需要。一言以蔽之,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他人绝对分离而仍作为人(文化动物)生存着。个人主义使人们片面重视自己的权利,而忽视自己的责任。
  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十分明显的今天,人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偏好,国际间不能就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进行有效的协作,与个人主义对责任的遮蔽密切相关。在未来的生态文化中,我们必须确立整体主义的理念。整体主义能使我们理解个人对他人、社会和生物圈的依赖,使我们认清个人对他人、社会乃至于生物圈的责任。整体主义没有必要否认个人权利,因为整体主义完全可以在承认人的个体性的同时,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依赖,也就是认为个人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对他人、社会的绝对依赖性。这样,作为一种社会思想的整体主义就完全可以支持民主、法治,从而赞成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整体主义也是当代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和观点,生态学的整体主义表明,人不是超越于地球生态系统之上的神,也不是游离于地球生态系统之外的仙,人就是依赖于生态系统之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一个物种(虽然人是一种文化动物)。如一直在呼唤生态经济的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所说的,“尽管我们许多人居住在高技术的城市化社会,我们仍然像我们的以狩猎和采集食物为生的祖先那样依赖于地球的自然系统”。(20) 人类为什么依赖于地球生态系统?“理由很简单:人是一个生物有机体,它和它赖以生存的其他有机体一样必须服从同样的规律。没有水人会渴死,没有植物和动物人会饿死,没有阳光人会萎缩,没有性交人种会灭绝”。(21) 人类不能只一味破坏、盘剥、榨取地球生物圈,而不对整个生物圈担负责任(如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在生态文化中,人必须有对这种责任的自觉!
  现代文化理念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强烈支持人类征服自然、破坏地球生物圈的意识形态,它已受到不同流派的环境哲学的批判。在未来的生态文化中,应树立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要点不在于承认非人动植物个体具有权利或内在价值,而在于体认价值的客观性,承认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也是伦理关系,体认超越于人类之上的终极实在的存在,体认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利奥波德表述的受生态学支持的是非标准应成为我们与自然事物交往的是非标准:凡有利于生态系统之完整、稳定和美丽的事情都是对的,反之是错的。(22) 判定一件事情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必须借助于生态学的实证研究。
  在现代文化中,终极实在消失了。终极实在是这样的实在:人源于它,又最终复归于它;它是无限的,它内蕴的奥秘是不可能被人所尽知的;人依赖于它,它永远制约着人类的生存;人对待它的正确态度是心存敬畏,通过倾听它的言说,而理解人类生活世界的秩序,并以服从秩序的方式生活着。基督教的上帝是终极实在,儒家所说的天是,道家所说的道也是。现代人认为,世界就是科学所描述的一切,只有能被科学所描述的事物才存在,凡科学无法描述的东西皆不存在。凡科学所能描述的,原则上都是可以被人用现代技术加以控制的,今天尚未被控制的事物,将来总能被人类所控制。人们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知识将越来越接近于对世界奥秘的完全把握,人类将越来越能够在宇宙中为所欲为,或说“技术可能消除对人类自由的一切限制”。(23) 这是现代性所包含的最荒诞的神话!相信了这一神话,终极实在便消失了!科学只能描述具体的、有限的存在物,例如,小到基本粒子,大到宇宙学所论述的宇宙,科学没有能力谈论形上学意义上的存在问题。科学为否认特定叙事传统中的终极实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据,如否认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了世界,或干脆否认上帝存在。但科学否认不了形上学意义上的终极实在的存在。对科学的越界信任,导致了终极实在的消失,这是最严重的现代性事件之一。科学能帮助人类理解世界,但仅有科学,人类仍不能正确地理解世界,因为对世界的理解不可没有形上学。
  科学与形上学结合可帮助我们用自然主义的方式重新体认终极实在的存在。迄今为止的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关于产生于“大爆炸”的宇宙之内的事物的知识。科学主义的自然主义认为,只存在这个宇宙之内的事情,谨慎一点的说法是,只有关于这个宇宙之内的事情的话语才可能是有意义的,谈论这个宇宙之外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种话语必然越出科学话语的界限之外。这一观点显然设定,只有科学话语才是有意义的话语,它更深的预设是只有能被科学所描述的事物才存在。这却是关于存在的荒唐断言。科学知识之根本特征有二:一是实证性,一是逻辑性,二者缺一不可。这两个特征是科学的自我限定,也是它赢得实效从而博得信任的根本。实证性要求是这样的:一个假说必须能得到来自实验或观察的事实证据的归纳支持,才会被接受为科学知识。而事实证据就是能被科学共同体共同感知的现象,或被共同读取的仪表读数。也可以说科学信奉眼见为实的原则。科学之实证性确保了科学的实践性(即派生出工程技术)。但若以实证性为判断事物是否存在的标准,就相当于这样的独断:凡我没有见到的,都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科学主义的自然主义的断言就是,凡与科学家共同体的观察实验结果没有清晰逻辑联系的关于存在的断言都是不能成立的。简言之,凡与科学观察和实验没有关系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从逻辑的角度看,这一断言显然不能成立。说有易,说无难。如果你能找到一只黑天鹅,你就可以断言,世界上存在黑天鹅。但你不能说,在科学所能搜索的范围没有发现什么终极实在,就不存在终极实在。
  我们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思考终极实在问题。自然科学总在不断地探究自然奥秘,我们决不能说,一切科学知识纯粹是科学家的主观建构。就宇宙学所说的宇宙而言,还有许多奥秘没有被科学所把握。有些人可能认为宇宙奥秘就那么多,科学多发现一点,未知的奥秘就少一点。这一关于已知和未知的信念可通过图1表示。
  B8S402.JPG
  图1
  大圆表示定在的自然奥秘,“人类知识”之圆在不断扩张,最终将与大圆重合。这是个错误的信念。
  科学无法证明:只存在一个宇宙,即现代宇宙学所说的产生于20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的宇宙。李政道等物理学家认为,“天外有天,因为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京89~98B8伦理学卢风20082008
现代文化/生态文化/自然
对比中国传统文化,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可清楚地看出现代文化的反自然倾向。正因为现代文化是反自然的,所以它是不可持续的。生态危机是现代文化引发的最严重的危机,这一危机迫使我们追问:人类能否以文明的方式与地球生物圈和谐共生?生态文化(或文明)是人类的必由之路。在理念层面,生态文化必须超越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科学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在制度层面,必须限制市场的作用;在技术层面必须实现由征服性技术到调适性技术的转向。
作者: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京89~98B8伦理学卢风20082008
现代文化/生态文化/自然

网载 2013-09-10 21:31:47

[新一篇] 論現時代政治經濟學的科學化

[舊一篇] 論生態文學的價值系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