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家观点分歧及其原因分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3)08-0040-03
  西方经济学发展至今,已成为了一门结构复杂、体系完备的学科,而且被公认为科学性、规范性最强的社会科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经济学家在其理论及实际应用上,观点已达成了完全一致。事实上,与其它社会科学一样,西方经济学家在其学科领域内也存在着各种分歧,甚至在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与认识上都令人吃惊地存在分歧。这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不少学者对此展开研究。本文基于发表在《美国经济学评论》上的相关实证研究的第二手资料,对西方经济学家观点的分歧状况及其导致分歧的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研究。
    一、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分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有不少学者对经济学家的观点分歧进行了实证研究。1976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基尔等人(James.Kearl et al)就美国经济学家的观点异同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于1979年以《经济学家的困惑》为题发表在《美国经济学评论》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公开发表经济学家观点异同的实证研究成果。1981年法国学者Bernald.Bode和Alain.Erchegoyen发表了他们研究法国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布鲁诺·S·佛瑞等人(Bruno.S.Frey et al)于1982年发表了他们对瑞士经济学家进行研究的结果,1983年又公布了对联邦德国和奥地利经济学家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上述研究者又对美国、法国、联邦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五国经济学家的观点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于1984年和1992年先后两次在《美国经济学评论》上公布了这一研究的结果。1989年英国学者马丁·瑞克兹等人(Martin.Ricketts et al)对英国经济学家的观点一致与分歧进行了问卷调查,于1990年和1992年发表了两次资料分析的结果。90年代最有影响的研究,是美国学者詹姆斯·基尔和理查德·奥斯顿(Richard.Alston)等人进行的、旨在与1976年的调查进行比较的对比性研究。这次研究的成果以《存在一种全球一致的经济学吗?——90年代经济学家是否已达成一致?》为题发表在《美国经济学评论》上。这些学者基于规范的问卷调查和科学的资料分析发现,西方经济学家群体既存在观点一致之处,但观点的分歧之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一)“教科书”命题的观点分歧
  布鲁诺·佛瑞等人在1984年对欧美五国调查资料进行整体分析时发现,对很多教科书中都提到的有关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经济学家们几乎没有共同的观点。如:“现金支付优于转帐支付”命题,相对熵数值ρ为0.87;“征收排污税是一种比规定污染最高限度更好的污染控制手段”命题,ρ值为0.87。“政府应当沿着‘负所得税’路线来重建福利体系”命题,ρ值为0.89。
  1992年佛瑞和瑞雷·依乔勃格(Reiner.Eichenberger)对资料进行了再次分析,发现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北美洲的经济学家更倾向于支持“教科书”命题,而欧洲的经济学家则更倾向于反对这类命题。
  (二)宏观/微观和规范/实证命题的观点分歧
  1979年,美国学者基尔等人将命题分为四大类型:微观实证命题、微观规范命题、宏观实证命题和宏观规范命题。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检验,他们发现:美国经济学家对实证命题观点的一致性程度明显高于规范命题;对微观命题观点的一致性程度明显高于宏观命题。
  但是,佛瑞等人对欧美五国经济学家进行整体研究时,发现微观命题的相对熵数ρ平均值为0.80,对宏观命题,ρ值也为0.80;实证命题和规范命题的相对熵数ρ平均值分别为0.82和0.81。这表明,就欧美五国经济学家总体而言,宏观/微观和规范/实证命题的观点分歧程度相似。
  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即在基尔和佛瑞的研究中美国经济学家在这四类命题上的观点未变,那么比较基尔与佛瑞的研究结果,就不难发现,美国经济学家与欧洲经济学家在这四类命题上存在系统的观点分歧。
  (三)政策命题的观点分歧
  布鲁诺·佛瑞等人在对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五个国家的经济学家进行研究时,发现他们在政策命题上的观点存在显着性差异。例如:“减少规章权威的影响将会提高经济效益”命题,相对熵数值ρ为0.84。“短期内,失业人口会因通货膨胀率的提高而减少”(菲利普曲线)命题,ρ值为0.86。“政府支出水平应该降低(不考虑维持稳定的开支)”命题,ρ值为0.85。在以政治上的“左”和“右”划分的传统领域中,经济学家的观点差异也很明显。如:“发达国家的收入应更平等”命题,相对熵数值为0.86。“加尔布雷斯‘公司国家’准确地描绘了发达经济的前后关系和结构”命题,ρ值为0.84。
  (四)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与90年代经济学家的观点分歧
  1992年,美国学者理查德·M·奥斯顿等人对美国经济学家的观点分歧进行了纵向研究——与美国学者J·R·基尔等人1976年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
  这次研究发现,对于两次研究中共同使用的21个命题中的10个命题,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观点与70年代的经济学家有显着的差异。这10个命题中有三个是关于货币在经济中作用的命题。与70年代相比,90年代的经济学家中,有更少的人支持“货币供应是一个比利率更重要的目标”的观点;更多的人倾向于把通货膨胀看成是一种货币现象;更多的人认为“联邦政府应该有能力使货币供应保持一个恒定的增长率”。在其它几个命题上的差异,具体表现为:90年代有更多的经济学家反对“短期内失业率的降低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菲利普曲线)和“消费者保护法会降低经济效率”的观点;90年代的经济学家仍支持以下的观点(只是支持的人数减少了):“关税会削减福利”;“现金支付优于转帐支付”;“最低工资会使失业率上升”;“政府应根据负所得税来重建社会福利体系”。
    二、西方经济学家观点分歧的原因分析
  (一)动力机制的影响
  关于动力机制对经济学家观点分歧的影响,布鲁诺·S·佛瑞和瑞雷·依乔勃格曾进行了研究,并把北美经济学家与欧洲经济学家进行比较分析。
  在北美洲有一个确定的衡量经济学家素质的指标: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数目和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这个衡量指标促使北美洲的经济学家热衷于抽象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而在欧洲整体上没有一个确定的衡量指标,但有一个直接的标志:经济学家所获得的政治地位。这就激励着欧洲的经济学家更注重经济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佛瑞和依乔勃格认为,正是动力机制不同决定了北美洲和欧洲经济学家理解命题的角度不同,从而导致观点的分歧。
  他们据此解释了资料分析中的发现:在其余情况都相同时,北美洲的经济学家倾向于支持教科书式的陈述。例如,对于负所得税,欧洲的支持率更低。欧洲的经济学家是将这一命题置于实际状况中理解的。他们考虑到负所得税可能会因为某些政治势力极力维护已建立的福利制度,而失去它应有的效益;同时他们也担心引入负所得税会致使福利系统膨胀,因而他们认为负所得税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北美洲的经济学家则是把负所得税作为一个教科书式的理论命题来回答,因而北美洲经济学家更支持这一命题。
  另外,对北美洲和欧洲经济学家在宏观/微观与规范/实证命题上的观点分歧,佛瑞和依乔勃格也做了类似的解释。北美洲经济学家所处的竞争的学术市场,迫使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理解命题,按教科书的模式做出回答,因而北美洲经济学家认为宏观/微观命题、规范/实证命题是存在差异的。而欧洲的经济学家则倾向于从实际应用者的角度对命题做出解释,对宏观命题、微观命题的理解都依赖于他们所处的特定机构(制度)环境;对规范命题、实证命题的解释都取决于作为政策制定者的经济学家的立场。所以在欧洲经济学家的观念中,宏观/微观命题、规范/实证命题是混同在一起的。
  (二)职业性质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家一旦开始从事某类职业,其观点就会受到该职业性质的影响,与该职业性质相符的观点得到加强,与之不相符或相违背的观点则被削弱。马丁·瑞克兹在1992年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一问题。
  商界经济学家经历的是经济的微观运行,更注重实际效益;政府经济学家要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政策;教育界的经济学家更偏向从理论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商界的经济学家、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和教育界的经济学家在相关命题上存在观点分歧。商界和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更赞同最低工资和房租限额的命题。商界的经济学家,与政府部门和教育界的经济学家相比,更怀疑财政政策的激励作用;不相信政府支出比相等的税收减少的作用更大;明显的不同意收入再分配应更公平的观点;更反对工资-价格控制体制;更赞同货币供应比利率目标更重要的观点;更赞同消除通货膨胀。
  (三)科学与价值的影响
  是科学观念还是价值判断影响西方经济学家在政策命题上的主张,西方学者有不同的看法。M·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主要源于对经济的不同预测,而非源于基本价值观的分歧”。P·萨缪尔逊(P.samllelson)等人倾向于将伦理判断作为政策观点分歧的原因。英国学者马丁·瑞克兹和爱德华·萧史密斯(Edward.Shoesmith)则实证性地研究了这两者对经济学家政策观点的影响。
  马丁·瑞克兹等人建立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见表1)。他们将每一个政策命题(命题20、30、31、33和34)的回答(从1到5记分)作为因变量,把实证性命题(命题1-16)和其它三个规范性命题(命题22、29和35)的回答作为自变量。对每一种回归,用Mallow's CP统计法选取最佳的解释变量集。
    表1: 五个政策命题的回归分析
自变量             因变量       23     30     31    33    34 1     -2.5    -2.3        4.3    1.8 2     -2.0    -2.7   -1.9 3           2.1    2.7 4     3.8     1.7 5           -1.5 6                           2.1 7                -2.2 8     -2.6    -2.3 10     3.0     3.2   -3.4    -3.8   -3.4 11          -5.4    3.8    5.2    2.7 12                7.6    3.8    3.7 13           3.0              -1.8 14     3.5 15     4.4     2.9         -3.4   -2.2 16    -1.8          3.1 22    -3.0    -2.4              2.7 29     4.5     7.2         -4.0   -6.4 35                -1.9   -4.9   -4.3 F11NB01.JPG:    0.26    0.36    0.17   0.36   0.3
  
  注明:表格中的数据是估计倾斜度系数:t统计值。自变量和因变量项代码的详细内容见附录。
  在回归分析中,瑞克兹等人发现:对于政策命题23——政府应运用更强有力的手段控制兼并,回答者越是把市场竞争看作一种致使成本降低的力量(命题4),就越赞同控制兼并。回答者越是将兼并看作为一种经营者提高利润的动机(命题8),就越不赞同进行强硬的控制。此外,与命题22的明显负相关表明,认为应对人体器官交易进行控制的回答者将这种态度延伸到了公司的股份交易,而与命题29的正相关则表明,回答者对收入分配的态度与对政府干预的看法显着相关。对于政策命题30——关于工作-价格控制体制运用的命题,微观经济学命题(命题1-5)的显着性相关说明:那些预测到干涉价格信号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回答者更愿避开控制。在宏观经济学方面(命题10和13),那些认为财政政策有利于减少失业的回答者更赞同工资-价格控制,而那些将通货膨胀视为一种货币现象的回答者更倾向于反对控制。与命题22的相关关系表明,经济学家对市场有普遍的忧虑,并期望政府干预。与命题29的明显正相关则表明,对收入分配政策的支持与对工资-价格控制体制支持紧密相联。
  基于这一多元回归分析,瑞克兹等人得出了他们的结论:经济学家的实证性确定和规范性判断对其政策命题观点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此外他们认为,在政策命题上经济学家的观点还受到其它易变因素的影响,但他们没有对这些易变因素及其影响做出更进一步的分析。
  (四)获得最高学位年代的影响
  在对20世纪90年代的调查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时,美国学者奥斯顿、基尔等人探讨了获得最高学位的年代对美国经济学家观点的影响。基尔等人提出了一个虚无假设(F11NB02.JPG):被调查者的回答独立于获得最高学位的年代。他们根据获得最高学位的年代将被调查者进行分组(即1961以前、1961年-1970年、1971年-1980年、1981年-1990年),并就问卷中的16个命题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是,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F11NB02.JPG)。这就证明获得最高学位的时间是影响美国经济学家观点的因素。其中最明显的是,在1961年以前或在60年代获得最高学位的经济学家与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存在明显差异。在微观经济学命题上,1961年以前获得最高学位的经济学家中,有更少的学者认为关税会减少福利,更多的人倾向于支持抵制国际贸易中的补贴和倾销的主张和反对贸易赤字是因为美国的企业没有竞争力的观点。在宏观经济学命题上,1961年以前或60年代获得最高学位的经济学家更倾向于不同意经济自我调整和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的观点。这两个群体中有更多的人完全同意财政政策有激励作用的观点,反对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和联邦政府应遵循货币增长规律的观点。
  (五)参与研究工作的影响
  经常参与研究工作会使经济学家不断地更新观点,紧跟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因而经常参与研究工作会减少经济学家之间观点的差异程度。美国学者基尔等人曾检验了这一假设。
  基尔等人仍使用被调查者的回答独立于获得最高学位年代的虚无假设(F11NB02.JPG)。但从另一个角度,用另一种方式进行了检验。他们对在美国最优秀的十所综合性大学任职的经济学家群体进行了研究——假定这些经济学家经常从事研究工作,发现美国最优秀的十所大学中的经济学家的观点比其他地方的经济学家——商界的经济学家、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和美国经济协会其他成员观点更一致。以上假设检验验证了经常参与研究工作会减少经济学家观点差异程度的观点。
  附录:
  表格1中自变量和因变量栏数字的具体内容:1.最低工资增加年轻人和不熟练工人的失业率。2.房租限价削减可购房的质量和数量。3.70年代的石油上涨主要是因为OPEC的垄断。4.使迄今的国有工业私有化不能降低成本,除非与增加竞争的方式联系起来。5.将农产品价格调到高于竞争市场的水平会导致过剩。6.从过错系统到“无过错”婚姻法的转变会导致离婚数量的增加。7.控制权威将使石油和电信的价格更低。8.担心兼并是企业家的主要动力。10.财政政策对未充分就业的经济有显着的激励作用。11.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12.中央银行具备必要时维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率的能力。13.短期内,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可降低失业率。14.无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有利于贸易流通。15.较等额的税收缩减而言,政府支出缩减的国内刺激作用更大。16.长期而言,税收与借债对政府开支的作用一样。22.允许以移植为目的的人体器官交易将有经济效益。23.政府应采取更强有力的手段控制兼并行为。29.发达国家的收入应更平等。30.工资-价格体制应用来抑制通货膨胀。31.中央银行按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应量。33.宏观经济政策应主要关注消除通货膨胀。34.政府支出应降低(不考虑维持稳定的开支)。35.发达工业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是政府的法定任务。
理论月刊武汉40~42F11理论经济学张娟/罗教讲20032003本文基于发表在《美国经济学评论》上的相关实证研究的第二手资料,对西方经济学家观点的分歧状况及其导致分岐的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研究。西方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观点分歧张娟 华中科技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4  罗教讲 武汉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2 作者:理论月刊武汉40~42F11理论经济学张娟/罗教讲20032003本文基于发表在《美国经济学评论》上的相关实证研究的第二手资料,对西方经济学家观点的分歧状况及其导致分岐的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研究。西方经济学家/西方经济学/观点分歧

网载 2013-09-10 21:31:23

[新一篇] 西方經濟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失業率與宏觀經濟政策有關

[舊一篇] 西方經濟學家視野下的市場與政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