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6日至9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联合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了“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共收到国内外论文40余篇,涉及中美城市发展比较、美国城市化问题、中国城市化问题诸领域。
一、中美城市发展比较
中美城市发展比较是本次讨论会的主题,也是与会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有近20篇论文探究的正是这一饶有兴趣的课题。这种比较既有城市的个案比较、区域比较,也有两国城市化发展特征的综合比较。
关于中美城市的个案比较研究共有4篇论文。它们分别是杰弗里·迈耶的《鹰与龙:华盛顿和北京的比较》、冯承柏教授和罗宣讲师合写的《二十世纪的费城与天津》、彭顺生副教授的《广州与美国西部滨海城市洛杉矶城市化比较》和张爱民的《论二战以来纽约市经济结构与地位变化的基本趋向——兼与上海比较》。
迈耶提出的论点颇耐人寻味:城市的建筑形式反映了该城市的功能,即形式与内容是相统一的。为此,他从中心性、轴心性和空间三个方面来对华盛顿和1911年以前的北京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尽管两者在这三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却是完全迥异的。
冯承柏、罗宣从人口及其构成、住房和城市交通、教育文化设施、产业结构变化四个方面对具有相似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费城与天津两个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作者着重指出,尽管两国国情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费城与天津在两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走向却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其必然性,却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经济结构在地理布局上出现了两大明显的变化。其一是东北部及中西部一部分城市的衰落,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地位不断下降;其二是郊区化的长足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向。但是,在此挑战面前,位于东北部的美国头号大都市纽约尽管也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在采取了一系列经济结构的调整之后,其原有地位再度复兴,且日渐巩固,成为一奇特现象,原因何在?这是张爱民的论文所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指出,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辅之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复兴战略,以顺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纽约市得以复兴并逐步巩固其在全国的中心性地位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从纽约市的发展轨迹中得到的最重要启示。与纽约相比,作为我国首位性大城市的上海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在当前上海力图重建具多功能经济中心地位的形势下,认真地分析探讨纽约的成功经验,以便从中取得有益的启示,则是十分必要和有价值的。
广州与洛杉矶的比较也是一个引人兴趣的课题。彭顺生的论文探讨了两者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共性、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作者指出,广州与洛杉矶的城市化过程虽然起步较晚,但两者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曾出现过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局面,且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本国其他同级城市。但是,就广州与洛杉矶比较而言,两者不仅在城市化发展速度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发展水平上也明显不同。
关于中美城市化的区域比较研究也是与会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国东北部与美国中西部不仅地理条件很相似,而且两者城市化程度较高,铁路网稠密,地区整体性强,经济结构类型同属重工业区,在各自所在国家占有重要地位,城市化发展规律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共性,这自然成为人们进行比较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王旭教授的《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及其阶段特征: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比较》从区域经济增长及城市化阶段性的有关理论入手,就两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期发展周期与速度、经济结构、城市规模、人口流动性作了分析比较,并就两者发展的可能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为了应付二战后美国中西部衰退的严峻挑战,中西部城市化出现了三个明显的特点:(1)高科技实力持续增强;(2)服务业比重逐步扩大;(3)郊区化趋势发展迅速。以大城市为依托,在其周围发展小城镇,实行大都市区化,是美国中西部城市化的主要特征。作者提出,作为八十年代以来呈衰退趋势的我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城市,其未来的发展亦应走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充分发挥大城市的作用、以大城市带动小城镇、促进城乡人口互动和地区间流动的良性循环的道路,美国中西部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郝克路女士的论文《交通运输与城市的造就——19世纪中美区域城市化的比较》则着重分析了19世纪中国华北与美国东北交通结构的演变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同一时期,两个地理条件、历史背景各有异同的区域,交通对城市近代化的进程、城市结构的演变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二、美国城市化问题
美国城市化问题是与会学者讨论的另一个重点。围绕此重点,有近20篇论文就美国城市个案研究、区域研究、人口与城市化、城市郊区化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1.城市个案研究
丁则民先生在讨论会主旨发言中就19世纪后半叶的“西雅图精神”作了论述。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部濒临太平洋最大的城市,是美国通往东方的门户。在19世纪后半叶,西雅图之所以能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取胜,除其有利地理位置并得到外界资本的支援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市民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所谓“西雅图精神”。这种精神具体体现在积极争取外部资本,开发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努力修建通向内地的道路,积极争取西雅图成为横贯大陆铁路的终点;重视文化教育,积极兴办华盛顿大学。
位于纽约市中心曼哈顿区北部的哈莱姆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繁荣、富裕的社区,而今则成为美国城市中老资格的贫民区。林广的论文从人口角度对本世纪二十年代的哈莱姆区发展变化的轨迹作了动态分析。作者把该区由一个繁荣的社区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变成一个贫民区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1)人口特别是黑人人口的剧增与就业危机;(2)人口密度的增大与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3)人口构成的变化,即黑人的大量涌入与白人的外流;(4)人口质量的不断下降;(5)道德失范与社区关系的紧张。该文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人口的变化与社区兴衰的密切联系。尽管纽约存在着哈莱姆这样的畸形产物,但就总体说来,纽约目前仍然是美国以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是美国工商业、金融、贸易中心。与东北部其他传统工商业城市一样,纽约也经历了二战后前所未有的挑战。张宏的论文集中分析了七十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纽约开始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重塑自己的形象,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作者认为,在东北部传统工业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中,纽约是最成功的一个。
迈阿密是美国南方的大都会。万心蕙、李融教授与欧阳晓明合撰的论文探讨了该城创建发展的主要特色。作者认为,迈阿密本没有发展为大都会的自然条件,它是美国地产资本家特意塑造创建的城市的典型。经过二战后的变革与调整,逐步确立起国际旅游中心的地位,成为美国南部重要的工商、金融、贸易中心。迈阿密城市发展的一大特点是说西班牙语的人数增长迅速,使种族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进而影响到该城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形貌。同纽约一样,迈阿密的城市问题也特别突出。毒品走私、暴力冲突、种族骚乱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困扰着该城市的发展。
2.城市区域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工业发展迟缓,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中西部城市也步入衰退之中。韩宇的论文主要分析了中西部城市衰落的主要原因及振兴措施。作者把造成这种衰落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1)中西部城市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主导产业单一。制造业的衰退,是中西部城市衰退的内在原因。(2)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3)联邦财政政策向“阳光带”的倾斜。为扭转颓势,美国中西部城市采取了诸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留美历史学者洪朝辉先生的论文探讨了土地投机与十九世纪美国西部城市化的关系问题。作者提出的观点颇耐人寻味:土地投机、资本和人口的流动有利于美国西部城市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土地的投机刺激了西部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它是经济发展的杠杆和润滑剂,给西部的开发带来了活力。此外,郭立明的论文比较了“硅谷”与“128公路区”两个美国最主要的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的起源和初步发展,这对我国建设自己的高科技园区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人口流动、移民与美国的城市化
美国既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人口流动性很大的国家。自然,人口流动、移民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便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人口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流向,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与城市化有着最为密切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说,人口流动是各国城市化的一个必然条件。黄柯可认为,美国农村与城市人口的流动呈现一个英文字母“V”字形。从上世纪后期至本世纪中期,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转入城市,在那些构成城市发展基础的部门中就业。这一流动经历了从本地区、近距离流动到跨地区、远距离移动的过程、对于打破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促进中西部、南部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大量人口的流向城市,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失业、住房拥挤、卫生状况恶化、社会秩序混乱等相伴出现。自70年代,美国出现了与历史上人口流动方向逆向的情况,人们从大城市区迁往非大都市地带,总趋势是向南、向西移动。黄柯可指出这种人口逆向流动的现象是美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社会生活方面,以至于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都不失为减轻城市压力、消灭城乡差别的一种途径,这种趋势将不可阻挡地继续下去,而且可能会成为下世纪美国人口移动的主流。
1860、1920年是美国向城市化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移民高峰期。很显然,外来移民作为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主要外面,不可避免地会对区域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文化构成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梁茂信先生的论文探究的正是这一主题。他强调指出,如果没有上来移民,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会滞后几十年。移民作为美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既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技术的传播者。他们的到来不仅加速了美国的资本积累和工业化进程,而且还刺激了一些新型产业部门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工业区的城市化,并为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从本质上看,移民的流向不只是人口的简单流动,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以社会生产和技术为核心的经济重心的转移。
4.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
农业现代化是美国城市化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便不可能有美国的城市化,两者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董继民先生的论文论述了美国农业现代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郊农业直接为城市化服务,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第二,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商业化和专业化也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第三,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仅便利了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而且同时也为城市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5.城市郊区化问题
城市郊区化是二战后美国城市化发展的新产物。李红梅和孙群郎探讨的都是这一问题。李红梅的基本观点是:战后美国城市郊区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城市郊区化提供了必要前提;中心城市不可避免地衰落,反过来促使郊区化程度提高,两重趋势互为因果,相互加强;美国人对城市的矛盾心理是城市郊区的社会心理因素。她认为城市郊区化的影响是双重的:对于郊区来说,显然是有它的益处;而从中心城市的角度看,则是有害无利。它不仅造成中心城市就业机会减少,而且也使中心城市的整体环境恶化,促使中高收入人口更多地迁往郊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尽管80年代之后中心城市和郊区较过去均有所变化,但总的趋势,并没有多大改观。孙群郎认为现代郊区化始于本世纪20年代,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加强,至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的大都市区时代结束了。他强调说,郊区中产阶级的形成以及力量的不断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城市郊区化的进程。但是,随着郊区化趋势的增强,市郊矛盾渐渐突出。双方利益上的冲突对解决郊区化所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
6.美国城市出现的问题
城市问题与城市化是相伴而产生的。留美学者王希先生考察了重建对美国黑人城市社区形成的影响。美国内战之后,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不复存在,大批黑人开始从南方涌向北部和中西部,对这些地区的城市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不少城市中出现了黑人社区,使城市的政治、社会乃至文化构成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黑人的贫困、种族歧视引起的骚乱、黑人日趋高涨的争取民权运动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随着黑人人口城市比例的不断扩大,使得这些难题愈发难以解决。胡锦山女士认为,种族隔离居住模式、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学校体制、高失业率三者相互交织,恶性循环,构成了20世纪美国城市黑人问题和困扰美国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贫困问题也是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黄安年教授就美国的相对贫困与社会福利保障进行了探讨。他首先阐释了美国的贫困概念、贫困的结构、贫困线的调整,指出美国政府为贫困者提供的福利保障项目是随着贫困状况的变化和利益集团在国会和政府中力量对比的变化而经常改变的,大体上包括预防性和扶植性两大类。遗憾的是,限于篇幅,黄安年先生未能对这两类政策的发展变化作具体的分析论述。此外,金卫星先生论述了宗教在美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宗教的社会功能也进一步深化、扩充,宗教渐渐成为城市社会各阶层的精神依托,同时也起到缓和、平衡社会各种矛盾的作用。
三、中国城市化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也是与会学者感兴趣的谈论话题。凯丽·麦克皮尔逊博士运用上海市档案馆所藏有关材料,详细论述了战后初期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力图改造上海城市建设的一些情况。王立新的论文则考察了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发起的城市和工业改良运动。他对这场发端于19世纪末期的运动的看法是:(1)这一运动既是基督教社会服务精神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教会人士对欧洲激进的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的忧虑,改良运动的基调是调和劳资冲突,缓解社会矛盾。(2)传教士把美国对付工业病和城市病的经验移植到中国,其中有些取得一定成效,但多数不适合中国的国情。(3)传教士把人格的提高和社会环境改善结合起来,以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很有启发性的。韩宇结合美国中西部城市的经验,认为我国东北城市今后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三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工业。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步入衰退的东北传统工业基地。
[本文作者赵学功,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责任编辑:徐再荣)*
世界历史京123-127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赵学功19971997 作者:世界历史京123-127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赵学功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