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畜产品产量持续大幅增长,并走出了一条节粮型高效发展畜牧业的路子。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快速上升,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一、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特点
  (一)增长速度快、持续而稳定 自80年代初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畜牧业总体上呈快速发展的态势,1995年畜牧业产值为6044.98亿元,相当于1980年的17倍,与同期种植业8.17倍相比,高了1倍多。1995年,肉类总产达5260.1万吨,为1980年的4.36倍, 年均增长10.32%;禽蛋1676.6万吨,年均增长13.33%;奶类672.8 万吨,年均增长11.20%。我国肉类和禽蛋产量从1990 年起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肉类由1980年的12.2公斤提高为1995年44.4公斤,翻了近两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18.4%提高为1995年的29.7%。
  (二)畜产品结构调整日趋合理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畜牧业基本上是以养猪为主的耗粮型生产结构,因而畜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以1979年为例,猪肉占肉类的份额为94.3%,猪肉即是肉类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十几年的结构调整,畜产品结构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由于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份额有所下降(1995年为69.4%,比1980年下降24.6个百分点),而禽肉和牛肉在肉类中的份额相应提高(1995年比1980年分别提高10和5.7个百分点)。 后者年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前者。二是在猪肉的品种结构中,优质的瘦肉型猪肉所占份额明显增大。1994年我国瘦肉型猪的存栏数约占当年生猪总头数的75%,而在1982年,其比重只有1%。产品结构的调整, 既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又适应了市场消费需求的转变。
  (三)新老产区比翅齐飞 十几年来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老基地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产区。全国养猪第一大户四川省,畜牧业连续17年保持持续增长,1994年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39.9%,每年出栏肉猪占全国1/5,为全国肉食品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畜牧业主产区的山东省,由于把畜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不仅生猪稳定增长,而且家禽和草食动物得到迅猛发展,其禽蛋和牛羊肉产量已居全国各省份的第一位,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也挤身于全国先进行列。
  改革以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省区,畜牧业呈加速发展的势头。广东省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大力发展集约饲养,禽肉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位,10万头以上的猪场不在少数,肉类总产也升为全国第三位;东北三省吉林、辽宁、黑龙江依托粮食特别是玉米的资源优势,克服寒冷气候的影响,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改变了养殖业落后的面貌,大有把“粮仓”变为“肉库”的趋势。
  (四)家庭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和发展基础 家庭畜牧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绝大比重,我国的畜产品中80%以上都是由家庭畜牧业提供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调动了家庭经营的积极性。不仅千家万户副业饲养的数量有所扩大,而且刺激了畜禽专业户的迅速发展。前者虽然规模小,但我国农户基数大,加总起来的增量十分巨大;后者在农户中的比重虽然仍较小,但大大提高了畜产品的商品率。总之,家庭畜牧业是现阶段我国畜牧业的支柱,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五)畜牧业的科技含量有所提高 我国畜牧业虽然总体上说科技水平仍不高。但与改革前相比大有进步。十几年来科技在畜牧业中的推广应用是不争的事实。添加剂、预混料和配合饲料的使用,良种杂交优势技术、直线育肥、生料干喂、人工授精及塑料暖棚饲养技术以及秸杆青贮、氨化技术等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推广,特别是良种、良料与家庭传统饲养的结合,在某些地区已相当普遍。有的省区生猪的杂交改良面已达到90%的水平。我国肉猪出栏率也比过去有大幅提高(1995年为115.9%,比1980年65%提高了50.9个百分点)。
  (六)肉类增长与粮食增长形成较大的反差 通常认为,肉类是由粮食转化的,因此肉类生产应随粮食生产的波动而波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十几年来,粮食产量呈不稳定的缓慢上升状态,自1984年超常增长后,多数年份徘徊不前,而肉类产量在1984年有超常增长(达20.5%)外,其余年份仍呈快速增长态势,1995年粮食总产较1980年只增长53.1%,然而同期肉类却增长了336.4%,即使耗粮多的猪肉, 增长幅度也比粮食高168.6个百分点。15年粮食年均增长只有2.53%, 而猪肉年均增长则达到8.1%,两者形成较大的反差。
      二、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动因
  十几年来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发展速度所以如此之快,持续时间如此之长,主要是这些因素相互交叉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畜牧业产生了强力的叠加和互补作用所致。
  (一)改革与政策的推动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首先与十几年来国家持续的经济改革和稳定的政策扶持是分不开的。一是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赋予生产者以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畜产品的积极性;二是在流通领域优先并较彻底地放开畜产品市场和价格,使市场机制较早而有效地对畜牧业经济的运行发挥了调节作用,并使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三是国家多次提高生猪收购价格,并在收购政策上实行猪料挂钩和价外补贴,大大刺激了农民养猪的生产积极性;四是及时地实施了“菜篮子”工程,以及随后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并且采取了诸多鼓励畜牧专业户发展的优惠措施,促进了域郊畜牧业较快发展;五是从“六五”开始加快了良种畜和商品畜生产基地建设,特别是瘦肉型猪基地县的建设,扩大了良种推广面,提高了良种覆盖率;六是把畜牧业作为扶贫项目和致富奔小康的重点产业来抓,从资金、物资、良种、技术和销售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推动了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二)市场与价格的拉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畜产品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旺盛不衰,并形成了对畜牧业强大的发展引力。一是生活消费需求的拉动。当前,正值我国人民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并将跨越小康阶段向中等富裕迈进的历史时期,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基础上,其生活消费已由粮食的直接消费转向对副食品(肉、禽、奶、蛋、水产品等)强烈的消费需求。二是生产消费需求的拉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以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毛纺、皮革、乳品等加工业在各地相应屹起,这些加工业的发展,耗用了大量畜产品。以河南省生产火腿肠三家肉联厂为例。1993年就加工肉猪1200多万头,占该省肉猪出栏总量的73.3%。这一巨大的生产消费需求,必然带动周边地区商品养猪业的大面积开发。三是市场价格的拉动。自市场、价格放开以来,虽然出现过多次波动,但价格运动的轨迹总体上呈向上的走势,十几年中几次肉价大幅上涨,均推动了肉类快速增长(如1993、1994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17.1%),而几次价格的下跌,由于有需求的支撑,对增长速度的影响也不大(如价跌的1990年仍有8.69%的增幅)。
  (三)科技因素的贡献 十几年来畜产品产量在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的情况下快速增长,科技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有关研究资料称,在我国畜牧业的经济增长中,科技因素的贡献份额已由“六五”期间的34%提高到了“八五”期间的45%左右,这是巨大的进步。一是良种的推广,提高了畜禽个体和群体生产能力,节约了饲料消耗。在科技因素中,品种占有重要的位置,优良品种、产肉率、产蛋率、饲料转化率和出栏率均较一般品种为高。二是配混合饲料的推广应用,对大面积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粮食消耗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使用配合饲料至少可节约粮食20%,配合饲料的使用还为集约型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后者劳动生产率可提高数倍甚至十几倍。
  (四)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效益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即将耗粮型生产结构转变为节粮型生产结构,这是针对我国粮食短缺的国情所作出的正确选择。
  (五)家庭畜牧业潜力的发挥 家庭畜牧业在我国畜牧业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因此它在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尚处在口粮与饲料粮不分的阶段,农民手中掌握着大量余粮,他们在调节口粮和饲料粮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改革以来,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较为有利的条件下,农民把余粮及其他分散资源投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家庭畜牧业这一巨大潜力。在粮食产量多年徘徊而畜产品产量一再突破的增长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三、保持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畜牧业已经打开了一条向上稳定发展的通道。并且,就近期而言,有利于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很多,如党和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农村政策比较稳定,城乡畜产品消费市场十分广阔等等。但是,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从长远来说,我国畜牧业在跨世纪的发展中将会面临诸多障碍:一是饲料粮供给紧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不稳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增地减的矛盾将日趋突出,人均粮食占有量难以突破400公斤,农民手中的余粮也是有限度的。因此, 饲料粮紧缺的状况将会长期困扰畜牧业的发展。二是比较效益低,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条件下,社会资源必然向经营效益高的非农产业(如乡镇企业)转移,从而使比较效益低的畜牧业出现萎缩。近些年来,江浙一带养猪业明显萎缩的趋势已见端倪。三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产销衔接不协调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不灵,农民的畜禽生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畜产品供求矛盾会增大,有时还可能出现剧烈的市场震荡。四是市场体系不完善,畜产品流通不畅,宏观调控不力,价格波动过大,农民遭受的经济损失较大。五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前一时期在基层推广站“线断、网破、人散”的情况下,科技推广无人问津,疫病防治工作严重削弱,畜禽死亡率迅速上升。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面临较大的威胁。鉴于此,笔者认为,要保证未来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上述存在的障碍。
  (一)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饲料资源,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利用效果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因此在饲料紧缺的情况下,开发饲料资源应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饲料资源的开发,既要重视数量开发,又要重视质量开发;不仅要注重开源,还要注重节流,使有限的资源能收到较大的利用效果。(1)调整种植业结构, 把“粮经”二元结构转变为“粮经饲”三元结构,建立一定比例的饲料生产基地,合理布局饲料品种种植结构;(2)改革耕作制度,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实行饲料与粮食间种、套种和轮作,种植高能量、高蛋白的高产饲料(如玉米、大豆、薯类和绿肥等),提高土地产出率,扩大饲料来源;(3)增加投资,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与此同时, 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农民开发“四荒地”,种植水肥条件要求较低的饲料和饲草,增加草料来源;(4)有计划地开发天然草场和草山草坡, 改土种草,建立人工草地,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5 )继续调整生产结构,使生产结构与饲料资源结构协调一致,充分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率;(6)调整饲料工业结构,既要生产适合工厂化、 集约化畜牧业需要的配合饲料,也要生产适合家庭畜牧业推广的添加剂,预混料,以兼顾两者的发展需要。
  (二)推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畜牧业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增强畜禽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力度,逐步实现畜禽良种化,配混合料普及化、饲养管理科学化。(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多成分、多功能的科技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激励科技人员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要针对畜牧业特点,逐步形成科研、推广、服务多层次,国营、集体、个体多成分,生产指导、防病治病、检疫检验多功能相结合的科技社会服务体系,推动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建立以选育、推广良种为中心,各项配套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应用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选育适合我国生态条件,充分发挥优良生产性能的良种,提高畜禽个体生产能力;其次要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提高畜禽群体生产能力,提高良种应用的覆盖率;第三要强化配套技术的综合应用。畜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除了选育和推广良种外,其他技术如配(混)合料、青贮及秸杆氨化、疫病防治及饲养管理方法等必须配合使用,才能产生综合效益,特别要注重配(混)合料的普及,要从畜牧企业、专业户逐步扩大到一般饲养户,并最终取代原粮饲养,极大地提高家庭畜牧业的生产能力。
  (三)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扩大基地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实现地区生产专业化 实行地域分工,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畜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当前,必须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特点,合理布局,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商品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地区畜牧业专业化奠定基础。跨入21世纪后,在科学技术与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地区专业化。
  1.粮食主产区,具有饲料、劳动力、传统养殖经验和机会成本低的优势,特别具有相对丰裕的粮食和大量农作物秸杆,适宜发展肉猪、肉牛和其他草食动物。在这些地区就地将粮食和农业副产品转化成肉,不仅有较大的成本优势,而且对粮食增值、农民致富和发展加工业,乃至地区经济的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特别一提的是,在粮食产区中,我国东北三省发展潜力最大,这个玉米生产带完全可与美国的依阿华州相媲美,该州生产的猪肉产量占全美猪肉总产的1/5。从长远看,国家应对东北增加投入,重点发展肉猪和肉牛生产,变“粮仓”为“肉库”,供应北方地区的肉食,而将四川省布局为南方肉食供应基地。这样,就可避免出现南猪北调、北粮南运的不合理局面。此外,在秸杆资源丰富的地区,要有计划地发展几条肉牛生产带。
  2.城郊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具有资金、技术、工业基础和信息、市场的优势,另一方面又面临劳动力、土地和机会成本高的劣势。这类地区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居民收入水平高,对生活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要求较强烈。因此,在这类地区布局以工业饲料为主要配给的密集型养鸡业和以远郊为草料来源的乳牛业自然是较佳的选择。近几年北京、上海、广东和山东等省市养禽业的迅速崛起,从某一侧面也反映了这一需求的发展趋势。广州市居民的肉食消费结构由过去单一的猪肉消费转变为1/3猪肉、1/3禽肉、1/3水产品消费的现实,已显露出发达地区消费结构变化之端倪。我们应顺势而为,利用城郊和沿海地区的经济资源优势和市场消费特点,大力发展肉鸡和禽蛋生产。
  3.西北草原区,具有草地资源优势,发展以牛羊等草食动物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既是由当地自然和经济条件所决定,也符合少数民族从业和传统生活的需要。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畜牧业的发展与农区相比总体上较为滞后,但我国80%以上的毛皮产品是由这个地区供给的。因此,集中投资,重点发展毛用畜、皮用畜,把西北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主要毛皮产品生产基地是畜牧业地域分工的需要。
  4.推动各基地内发展规模经营的专业化生产。无论哪类基地,没有专业化生产,基础是不牢固的,市场产品供给也是难以保证的。畜牧业与农业相比,发展规模经营的条件容易满足,畜牧业占地少,可密集饲养,还可向空间发展(如机械化养鸡),也不存在土地使用权集中的问题。规模经营,一是有规模效益,能提高比较利益;二是实行专业化生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畜禽商品率;三是有利于推广科学技术,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总之,扩大基地建设,应同时发展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为将来地区专业化创造条件。
  (四)实行产供销、产加销有机结合,推进畜牧业产业一体化经营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表面上看,其原因是分散的农户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前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和产销脱节体制造成的。因此,如能解决后者的问题,产销障碍就可迎刃而解。近几年在各地推行的农业产业一体化,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农业产业化在我国的出现,应该说最早还是在畜牧业推广“泰国模式”的公司+农户开始的,它不推自广的原因在于具有诸多优越性。采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农户的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不仅对于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障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地区畜牧业的成片开发具有综合的效果。实践证明,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一体化,确实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五)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定畜产品市场,抑制价格大幅波动 畜产品价格的波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因此,应遵循价格运动的规律实行调控。一是畜产品价格调控,应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二是要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畜产品统一市场体系。保证畜产品流通顺畅,并使市场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三是要建立灵敏的市场信息网络,监测市场畜产品供求和价格动向,为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有效指导生产和消费;四是实行价格保护制度,规定一定时期主要畜产品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五是完善主要畜产品(特别是生猪)的贮备体系和风险基金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设立生猪风险调节基金,并建立以饲料粮,肉类和活畜为内容的贮备体系。
农业经济问题京29~33F2农业经济巫国兴19981998(作者单位:福建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福州 350002)       作者:农业经济问题京29~33F2农业经济巫国兴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30:07

[新一篇] 我國暢銷書策劃運作的基本模式

[舊一篇] 我國的術語規范化工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