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梁宁讲过一个段子,大致如下:
某日,她和一个朋友从北京去上海公干,俩人兴致勃勃约着一同尝试磁悬浮。下来后打车,俩人兴奋不已地在出租车上议论个不休。稍顷,笃笃定定开着车的司机发话了:“小地方来的吧?”
梁宁这家伙学这个段子活灵活现,让我一听就忘不了,以至于多次转述给他人听。这次,被planeboy和lucy巧妙地用到年会的主持词里面了。后来,泰稳约了开源的一拨人见面,我们问Peter是哪里的人,他答是湖北孝感地区云梦人,然后自己加了一句:“我老家是个小地方。” 我和planeboy对视一笑。
有很多人讨论某些事情的时候,习惯用地域来看问题。我呢,向来相信绝对中孕育着相对,万物都有例外,但确实有些东西是带规律性的,这个不可否认。
中国的教育资源是不平衡的,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明显不如城市的孩子。尤其大城市的孩子,从小接触的信息多,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所以相对来说,头脑接受的刺激比较多。农村的孩子,相对来说,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和封闭,不像城里的孩子有那么多的机会和其他人打交道,尤其在和异性打交道方面,城里的孩子肯定也更有经验一些。这些客观因素,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在需要更多的灵活性的工作方面,农村孩子一般在起步阶段都会落后于城里孩子。即使是接受了很好的大学教育的农村孩子,也还是会在起步阶段,因为幼时和少年时代接受的教育和城里的孩子不同,因而视野容易受限,会算小帐,但大局观比较弱。性格方面,农村孩子也因从小要吃更多的苦,所以性格更加固执一些,不容易调整自己的观念,做事容易偏封闭,偏保守,偏自以为是。
但要注意,我以上列举的事实中,都没有忘记一个时间方面的前提,即工作的起步阶段。
真正做到行业的优秀水准的人,就没有所谓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的区别了。因为城里的孩子也容易因为从小具备一些先天的优势,因此缺乏农村孩子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许起步阶段能领先,但未必能坚持到最后。
真正能帮助人最终走向成功的,是一个人的反省能力。无论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里,只要真正具备了反省的能力,就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因而不会一再重蹈覆辙。而不具备反省能力的人,无论起点高还是低,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里,都不容易获得成功。
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即使勤奋,也会因为做事的方向不对而南辕北辙,自以为付出了不少努力,但实际上得不到多少肯定。一个固守着自己的性格弱点,不愿意真正做一些虚心的思考,不愿意采取一些突破的行动的人,很难得到一个积极开放的团队的认可。
前面提到的Peter,他现在不会为他来自一个“小地方”而自卑,反而能坦然告诉别人,这是因为他内心有很强的自信。每次见到他,我都会被他的开朗豁达感染,他在东软工作过,现在又来到了北京,而且深入到开源社区中,得到了很多开源组织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内心对开源组织充满了感恩,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在校的青年,无论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里的,都树立起更为踏实的自信。
我很欣赏的另一个作者xiaxin,他来自大城市上海,但内心朴实的他,从来不炫耀自己,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但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很佩服他厚道的为人和出众的能力。而现在的他,想的更多的依然是如何能帮助更多的人。他从来不会高调去说“我一定要成为如何如何的人”这样的话,但他做的事情让很多人都服气。
我最佩服的朋友中,来自小地方和大地方的确实没有明显的数量上的区别,他们,让我认识到:真正的优秀、杰出与地域无关,与出身无关,客观条件决定了一个人的起步阶段,但决定不了一个人的一生。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的态度决定的。而决定自己的态度的,是自己的性格。性格谦逊朴实的人,一定凡事乐于反省,而不喜欢抱怨客观,不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会秉持真正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来对待批评。反之则心中容易有比较多的杂念,内心不能保持单纯,做事就难以专注和持久。
网载 2011-02-22 20:04:12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