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区域发展战略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地理、气候和农业资源状况差异很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差异进一步加大。在这样一个大国,要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符合各地情况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是经济规律,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规律,只有正确地认识这个规律,并遵循这个规律,才能实现生产要素合理组合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中国农业的发展既能使八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也可支撑四个现代化的长远建设。
  经济运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农业区域的划分,首先也是按整个经济发展水平为主要参数。当然,农业生产还有其资源分布的特点,仔细分析农业资源分布不同的地域特点,就会发现资源状况相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大致相同。这也许是巧合,也许是规律,有其必然性,还待进一步研究。基于这一发现,本文以经济发展程度把我国的农区划分为三个大的区域:第一类是贫困地区,第二类是粮食主产区,第三类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并试图在这一前提下展开对农业区域发展战略的讨论。
      一、三大区域的特点和问题
    (一)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除贫困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 5亿减少到1995年的65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7.1%。目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边疆地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黄河滩区,而且多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偏远,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1.贫困的分布特征
  (1)这类地区山大沟深,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极为复杂和恶劣,耕地稀少,土层极浅,土壤贫瘠,相当部分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如西北的黄土高原区,山大沟深,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社会发育程度低,成为扶贫攻坚战中最顽固的堡垒。(2 )生态环境差。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对自然条件的依附性很大。(3)地处深山区、 高山区的一些乡村,基本无路可走;即使修了公路,由于标准低、质量差,通行能力,抗灾能力都很低;还有一部分乡村至今尚未通电,因而尚处在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原始状态。
  2.经济社会特征
  从经济结构上来看,(1)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一部分县连大中型乡镇企业都较少,“空壳村”比例很大。(2 )家庭规模大。劳动力负担系数高。(3)由于收入少,生活消费水平低。(4)低投入,低产出和低商品率仅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5 )对社会具有极大的依附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贫困地区的财政不能自立,这些县地方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寅吃卯粮,长期靠国家财政补贴过日子。其二,贫困地区输出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经济效益极差。
  从社会性来看:(1)文化教育医疗保健落后, 文盲半文盲比率高。(2)文化生活贫乏。(3)科技力量薄弱,人才十分缺乏。一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力心理素质差。受传统小农经济观念影响,守土观念严重。三是低龄、老龄人口比重过大。
    (二)我国9大农区的状况分析
  我国按照农业区划原则确定的9大农区是:东北区、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农区的粮食生产格局和潜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我国9大农区资源情况、 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入手,研究各大农区粮食生产潜力,从中寻找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东北区拥有30万平方公里的松辽平原,黑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热水条件(尤其水分条件)不够充足但草原辽阔,牧业条件优于种植业。粮食生产以旱杂粮为主,基本上一年一熟。黄淮海区地热平旷,土层深厚,光热条件好,可以两年三熟到一年二熟。黄土高原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海拔高度1000—1500米,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迅速减退,产量低而不稳。长江中下游区属亚热带,光热水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二熟至三熟。西南区水热条件较好而光照条件较差。冬季温暖,生长季节长,一年可以种植稻麦两熟。华南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为全国之冠,粮食作物一年可三熟。甘新区95%以上的土地属于干旱荒漠气候,耕地面积不足2%。 广大的山麓平原和土质戈壁只要有水灌溉即可成为良好的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增产潜力都很大。青藏区大部分为牧区、半牧区县。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的河谷地区。
  但是由于农业投入长期欠债过多,农业科技开发不足,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改变不大,因此中低产田在9大农区中仍占了较大比重, 形成的基本原因是:东北区小麦单产水平低,兴安岭区和辽宁平原丘陵区的玉米单产与该区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内蒙古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生态环境差,至今仍是广种薄收。黄淮海区经过十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和治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至今黄淮平原仍受旱涝碱灾害影响。长江中下游区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的单产水平低。西南区灌溉能力差,旱涝保收面积少。华南区主要是洪涝灾害与旱灾频繁交替发生,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低。甘新区主要是北疆小麦单产水平在区内最低。青藏区农田基本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
    (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状况分析
  本文以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和福建等沿海地区省(市)〔以下简称五省(市)〕的现状,并在与世界农业比较基础上对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水平做如下评价。
  在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经过50年代以来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和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5 省(市)已经初步建立起防洪、防涝、防旱工程体系,使一般性的洪、涝、旱、渍等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据1989年5省(市)的统计, 平均每个农林牧副渔劳动力拥有的农机总动力为1.01千瓦,高于或接近全国平均0.87千瓦的水平。每亩耕地拥有的农机动力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农业化学化发展程度上,1989年5 省(市)农业化肥施用量(折纯)平均每亩耕地达35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倍多,此外, 农药和化学除草剂得到普遍使用和大面积推广。农艺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技术进步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良种化水平较高,耕作制度的复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栽培技术上,已由注重精耕细作、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传统农艺转化为围绕“高产、高质、高效”为中心的农机与农艺结合、有机与无机结合的较先进的综合配套较高水平的农艺技术。产业结构发生发根本性变革,农业正在由传统“小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转变,产业由内向循环向外向循环转变,朝着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在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前提下,企业化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见成效,涌现出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农业企业,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国家技术经济服务机构为依托、乡村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专业性自我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有机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科技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商品经济意识、创业精神大大增长,已经涌现出一大批素质较高的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新一代农民企业家。随着现代化的农业物质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投入增加,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商品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从当代世界农业现代化一般表现特征来看,沿海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总体而言大致处于80年代中叶(以1986年为比较年)世界农业的中等水平。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农业现代化国家中,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产值和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就越低。5 省(市)地区农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为15.7%。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9%,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2%,发达国家平均为3%。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5省(市)为48.5%,其中浙江为51.8%。世界平均比重为48.2%, 发达国家平均为9.9%。说明沿海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中等水平。第二,农业现代化国家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高,5 省(市)农业的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一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处于领先水平;二是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为35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公斤,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公斤,发达国家平均为8.7公斤。三是每千公顷耕地拥有的农用拖拉机自然台数为122台,其中日本为391台;但沿海地区拥有的农用拖拉机大多属于小型化。第三,进入现代化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高,沿海5 省(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居于世界中等水平。主要表现:一是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谷物产量为1.34吨(不包括薯类和大豆)而世界平均为1.76吨,发展中国家平均为0.9吨,发达国家平均为15.9吨;二是劳均生产肉类产量是83公斤,而世界平均为146公斤,发展中国家为57公斤,发达国家平均为169公斤;三是单位面积产出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每公顷谷物年产量达6955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535公斤(1989年统计数、下同), 美国为4480公斤,日本为5696公斤,联邦德国5622公斤,法国为6054公斤。 第四,进入现代化农业国家的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高。反映一个国家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食物消费结构水平。沿海5省(市)在这两方面居于世界中下水平。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700美元(按1986年汇率计算),列世界第50位,列亚非洲地区第24 位,按近泰国1986年人均794美元的水平。
      二、各区域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通过对我国农业三大区域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水平、资源优势和发展程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各个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区域的实际,从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出发,走不同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思路出发制定的农业发展方针和政策,就构成了我国农业的区域发展战略。
    (一)贫困地区要努力改善生产生存条件
  从以上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状况可以看出,今后,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攻坚,集中有限的财力,实现到本世纪末消除我国绝对贫困的目标。为此,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和对策都必须科学论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1.首要任务是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使贫困地区的群众有饭吃、有衣穿,这是我们扶贫工作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许多工作要做,但第一位的是要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使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有稳定的发展,使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有稳定的来源。目前要贫困地区过多地上工业项目是不切实际的,应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作为重点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推广科技,以及发展一些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农副农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才是十分有效的扶贫措施。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群众基本生活条件,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成功率高,覆盖面广,家家户户能受益。
  2.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无论是就地改善农业生条件,还是实行搬迁移民,都必须有一定的财力、物力的投入,这是把开发扶贫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的硬件。投入从何处来,不可能只靠一个方面,而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
  我国现在所剩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都是贫困程度最深的部分,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解决6500万人的贫困问题。
  但更主要的是动员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和支持贫困地区,要继续动员科研院所、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工商企业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反贫困的战略举措,同时也需要积极发展和扩大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3.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是彻底消除贫困的治本之举。
  目前贫困地区大多十分封闭落后,人口文化素质很低,脱贫致富的能力很差。因此,要通过义务教育、成人扫盲等活动,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这样就可以接受新观念,从而认识落后,认识贫困,增强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同时要向贫困地区传授和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真正解决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科技。并实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贫困地区的农民少生优生,尽快摆脱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粮食主产区应做好粮食经济这篇大文章
  粮食既是这一区域的优势,也是收入的重要来源。粮食主产区要继续搞好粮食生产,同时开阔视野,把粮食经济这篇文章做得更大一些,从单纯的粮食生产向粮食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搞好粮食的加工、转化、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粮食经济”的潜力很大,关键在于人的创造力。
  1.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
  (1)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稳定播种面积。第一, 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耕地面积。一方面要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条例”,建立以生产粮食为主的永久性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另一方面,要努力开荒,增加耕地数量。第二,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粮食面积。通过改进耕作制度和开发南方冬季农业、发展再生稻、扩大北方粮棉套种措施,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此外,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积极扩大木本粮食面积。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目前我国耕地中大部分为中、低产田。主要原因是水利排灌条件差,土壤盐碱化和酸性土壤没有得到根本改造。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施一批防洪工程、水资源工程、灌排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加快重点地区的中低产田改造。同时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气象基础建设,信息情报系统、市场流通设施等建设。
  (3)改善生态环境。为粮食高产、稳产、建立重要保障。 要大力营造经济型生态林,环保水源林,改善粮食生产的生态环境;并要下决心解决好工业生产造成的农田污染和跨地区的河流污染等问题。
  (4)要大力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农业科技仍将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保证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建设商品粮基地县、商品棉基地县和菜篮子工程建设、木本粮油基地等都离不开科技。农业科技上要集中力量,增加投入,重点抓好几项工作:第一、抓好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应用。第二、大力推广适用的农业技术。第三、采取措施,稳定壮大农村科技队伍。
  (5)加快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商品粮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为保持社会供求平衡,应集中部分资金,重点建设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菜篮子工程基地,通过对基地县增加资金、物资、技术的投入及实施有关配套政策,提高基地县粮食生产能力,是促进我国粮食稳定增产,增加商品粮供应量,保障粮食区域平衡。
  2.增产粮食的配套政策措施
  (1)扩大集约化经营,走产加销一体化、 贸工农综合发展的道路。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农村分户经营的小生产,既难承担市场风险,更难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不少产粮大县成了财政穷县。为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粮食主产区出现了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基地,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这不但有效地保证了农产品的销路,而且吸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就地加工,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稳定收入,也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2)进一步改革流通体制,完善购销政策。第一, 要坚持国家定购一部分粮食的政策。定购价格的确定要以粮食生产成本为基础,综合参照粮食批发市场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别进行调整,并按照有利于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均衡发展,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维持合理比价的原则确定。第二,国家定购以外的粮食,要坚持市场放开经营、价格随行就市的政策,把流通搞活。第三,要坚持地区之间粮食批量贸易只能在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进行的政策,保证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第四,要坚持城乡集贸市场常年开放的政策。允许农民到集贸市场出售完成定购以外的粮食。第五,要坚持完善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调节制度,搞好吞吐调节。第六,要坚持国家直接掌握粮食进出口总量平衡的政策。第七,国有粮食企业要深化改革,坚持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彻底分开。第八,坚持粮食收购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的政策。
  (3)多渠道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增加农业投资的主要措施是:①增加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②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支出。要按《农业法》的要求,保证资金按要求的比例增加和到位。③增加农业贷款规模。④大力扶持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资金已成为农业建设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⑤引导农民逐步增加农业生产性建设投资。⑥为了保证农业有一个长期稳定增长的资源来源,需要建立农业建设基金。
  (4)增加对农业的物质、科技投入。对关系到全国农业, 尤其是粮食长期稳定增产的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在科技经费和手段上给予支持,要增加粮食突破性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经费,组织协作攻关,切实抓出成效。
    (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建设发达农业
  沿海地区农业模式的选择,必须利用资源禀赋及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比较优势,以高强度、精细化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为手段,以高产出、高效益、生态平衡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
  1.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
  国际上人多地少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实现主要追求农产品高值化的贸易性农业产业结构转化是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大胆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优先发展比较利益大的高值的精细化的名特优新的农产品生产。此外,粮食生产也要从沿海地区生活消费水平高于全国一般地区的实际出发,率先向优质化、高值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国内外市场紧俏的优质米等粮食品种,使其率先形成“食用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的三元结构,通过参与国内外两个市场贸易交换,形成有沿海地区优势的粮食品种结构。
  2.扩大对外开放,形成产业化的外向型农业体系。
  要把农业对外开放纳入到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总体战略部署中去,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沿海地区要吸引外资开发沿海的山海资源,建立高科技的外向型农业集约开发区。一方面引进国外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品种和先进的加工设备、经营方式,把更多的农产品打到国际市场上去。另一方面,应该从政策上鼓励乡镇企业、国营农场和农民发展农业合资和合作经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创汇集团体系。
  3.为农业现代化建立相应的科研推广体系。
  针对沿海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业比较利益下降,人口增多,资源约束增强的状况,要持续稳定发展农业,取决于农业科技能否有新突破,克服增产不增收、高产不高效的问题。90年代要大跨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以科技兴农上,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高值化。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的关键性措施是要建设起一支庞大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队伍,形成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科研、推广网络。在农技推广方法上,要注意不断创新。
  4.建立适应现代农业的宏观管理体制。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必须与农业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接轨。改革的核心是要突破按照计划经济要求建立起来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部门分割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和单纯以指令性计划直接调控机制。要根据商品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把农业计划、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流通、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价格、储备等管理调控的职能集中到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避免农业再生产环节的不协调。同时要建立计划间接调控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农业经济调控机制,使农业宏观管理和调控体系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中国软科学9京87~92F2农业经济国风19981998国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作者:中国软科学9京87~92F2农业经济国风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26:12

[新一篇] 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

[舊一篇] 中國農民戰爭史第九次學術討論會述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