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传播与记者传播方式的调适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0)03-0152-06
  一天,当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从西雅图的一家餐馆走出来的时候,一位乞丐拦住了他。比尔·盖茨阔手一挥,于是,这位乞丐得到了一笔数目不菲的钞票。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乞丐递给比尔·盖茨一个E-mail地址,并说:“这是收容所给我们配的。”这令盖茨目瞪口呆。“简直难以置信”,盖茨事后说:“Internet是很大,但我没想到无家可归者也能找到那里。”[1](P1)
  1995年,计算机王国的真正明星——Internet突然大放异彩,它一下子成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同义语。有人把Internet的流行称为计算机领域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大型计算机的产生;第二次是台式计算机的出现)。人们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Internet能够神奇般地将所有的计算机连为一体,并且,它日益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效率极高的传播工具。有人对此作了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描述:
  仿佛在一夜之间,从好莱坞大亨到梵蒂冈教皇,人人都拥有了电子邮件(electronicmail,简称E-mail)地址。政府首脑在各自的办公室通过网络进行会谈;酷爱电脑的青年男女们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电脑婚礼;千余名来自美国各地的人则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欢度新年:他们在网上举办了一台名为“电脑化空间大年夜”的电子联欢会。[1](P3)
  虽然有些夸张,但近几年来,网络用户的增长速度之快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这一组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无线电广播在全球拥有听众5000万,用了38年时间;电视达到这个数字,时间虽然不长,也要13年;而互联网仅有5年时间,上网用户就超过了5000万!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第四大传播媒介,互联网之所以如此迅猛地发展,是由于它有着如下的优势:
  1.交互性 这是网络传播的最大优势。有学者认为,网络的“交互性”一方面表现在用户已有可能控制用何种顺序来获得信息,另一方面表现在信息的提供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这种交互式关系与反馈有关。正如威尔伯·拖拉姆(Wilbwr Schramm)所言:“大众传播的接受者力求掌握信息的个人控制权的趋势越来越强,而信息垄断集中的形式将被改变。”[2](P128)这一预言已在网络中得到实现。在网络中,任何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把自己所拥有的信息直接上网,而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信息的发布权控制在职业传播机构(者)手中。传统媒介(如广插、电视、报纸等)的传播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选择新闻,而网上传播则是多人对个人、个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为受众主动获得个体化信息提供了条件。什么时候需要新闻即可什么时候收取,需要多少就可获得多少,同时,网络的交互性还体现在广泛的交流上。虽然报纸上有专门的读者来信、讨论栏目,广播有热线,电视有观众参与节目等,但在受众的数目上却受到限制,而网络聊天室的大门对任何人都敞开着。网络的交互性从某种方面来说,就是使以往打不进的热线成了谁都可以进入的公园。
  2.信息量巨大 所谓网络就是将世界范围内属于不同个人与群体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以及外设联结起来,实现其间的通信。网络属于全社会。只要用户通过电话拨号上网后,就可获得来自世界各新闻网站上的形形色色的新闻。它打破了国界的阻制,全世界所有上网的传统媒介的新闻以及个人、团体、开发商的新闻信息,用户都可在鼠标点击之下获得网络的信息,“海量”的信息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无法比拟的。
  3.传播权利平等 网络是一种平民化的公共设施。只要能支付计算机的购置费用和上网费用,便可拥有使用权。传统媒介是由少数人来控制的,因为传统媒介需要现代化设备,这种高投入使得老百姓可望不可及。再加上新闻信息的采集、编排等需要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这就使得老百姓只能被动地接收,在新闻信息传播之前呈现一种极不平等的关系。在网上,传播媒介不再是信息的独家所有者,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通过各自渠道接受和发布新闻信息。网络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4.将传统新闻传媒整合为一 报纸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广播是声音,电视是声音和图像,而网络却将这些众多的单个传媒连接成一个既分散又集中的体系,网络受众完全可以随时把握自己的需要或兴趣,自由选择媒介表现形式。用户在获取信息时,如果看文字看累了,可以随手打开图像切换器,或切换为声音频,这时,形象或声音就会出现在用户眼前或耳鼓。网络能够提供全方位多感觉的信息。
  5.迅速快捷 报纸必须等印刷,电视一般来说需要拍摄与剪辑录像,网络可以随事件发生随时上网。如1998年3月19日,全国人大选举国家主席和委员长,选举结果公布几分钟后,《人民日报》网上就出现了当选者名单,当天100多万人上网,如果看《人民日报》印刷版刊登的新华社消息,就要等到第二天。
  虽然网络所具有的优势使传统媒体望尘莫及,但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时,遇到了一些比较突出问题,这就是真实可信性问题。
  网络新闻按其来源分,一类是已上网的传统媒体记者采写和制作的新闻,一类是由某些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站、主页、BBS等网络工具定期制作和发布的新闻信息等。一般来说,由专业的采编人员采写和制作的新闻信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保证质量,其他组织尤其是个人所发布的新闻,有时较难保证质量。《新闻出版报》1999年2月12日刊登的《'98假新闻曝光》一文中提到,某电台“夜行人”栏目主持人为一个声称患血癌的女孩“虹”做了个特别节目,并在网上设立主页现场直播,全世界共有5万人登录该网站,留下7350封信。但事后查明: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位15岁的女孩这么做只是想测试一下人间到底有多少真情。1998年5月,印尼发生暴乱,华人遭到侵害。为声讨暴行,印尼华人向一切有关机构和人士的电子邮件地址反复发送了身着印尼军服的暴徒蹂躏妇女的照片,并号召所有收件人接力传送。后来有读者指出,这些照片反映的是印尼军人在东帝汶的暴行,而与五月暴乱无关。这件事虽然对掀起世界华人抗议印尼暴行起了相当的作用,但这种不完全真实的现象却令人担忧。
  网上的色情现象也是有目共睹的。1997年秋,台湾蕃薯藤网络调查公司的统计数字表明,台湾最受欢迎的前30个网站中,有一半是色情网站,平均每天有60万人次的网络用户访问这类网站,其中学生竟占75%!
  同时,由于网站改变了传统媒介的自上而下的垂直传播路径而成为横向的水平传播,因而,用户都可在网上自由发表意见。这样一来,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就会在不受控制的空间散播。所以,有人认为,除了电脑病毒外,最具杀伤力的就是错误讯息的传播。
  针对以上诸种情况,有人这样说道:“像任何大型的未经审查的媒体一样,Internet可能是一个糟糕的传播媒介,传播一些无从证实的传闻、流言、诽谤、误解、错误的信息、假情报、天花乱坠的谎言。Internet的用户有能力在几分钟内传播上万条错误信息,并在同一过程中不断增加一些虚构的情节。”[1](P334)这样,网民们就遇到了难题:在享受高度自由的同时,不免产生“我又该相信谁的”的困惑。因此,人们渴望秩序的重建,倾心于网上权威。
  二、记者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
  在西方,记者(包括编辑、媒体决策者等)被称为“无冕之王”。由于他们在新闻传播中一直充当着“把关人”的至关重要的角色,人们将他们视为独立于政府、立法、刑法之外的“第四种力量”而大加崇拜。那么,当网络横空出世以后,面对第四媒介,记者又该扮演什么角色?有些人认为,“网络以其无障碍式的交流宣告了'Gatekeeper'(把关人)下岗时代的来临”[3]。情况果真如此吗?
  我们承认,网络媒介确实有着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它也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真实可信性问题。尽管在网上可以提供比传统媒介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但新闻信息仍在网络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作为一种新闻媒介,Internet比报纸或多数电视更迅速,并且受益于数千万潜在通讯员的新闻嗅觉。这些通讯员几乎都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其作品的准确性经不起细小的观察和检验,而这都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1](P334)这里的“新闻工作者”显然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专职传播者。由于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采写新闻的经验,他们对受众的需求了如指掌。同时,他们视真实为新闻的生命。这样,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就很少出现“经不起细小的观察和检验”的新闻信息,这对于净化网络领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记者在长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树立了客观、公正、无私的良好形象,这种无形的资产——公信力(公众对媒介的信任度)成为解决网民们“我们该相信什么”的难题关键。
  这样说来,网络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记者“下岗时代的来临”,实际记者仍然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主力军,尤其是当传统媒体看准了网络的巨大优势,蜂涌上网,占据网上新闻传播的“制高点”时,记者的角色就显得更加重要。只不过是面对新的媒体,需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表现手段和新的操作技术。
  三、记者传播方式的调适
  在一般意义上,记者的传播方式是指与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获取新闻信息等的采访方式和把采访的成果外化为可供受众接受的新闻产品的写作方式。在传统媒体的传播中,这些方式、方法的普遍运用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并在一定的知识体系和概念框架中实施的。而在网络传播中,这些规则和概念体系就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1.记者传播观念的调适:重新认识受众,提高质量意识
  (1)重新认识受众 过去,我们把受众定义为大众传媒信息的最终接受者,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由于传统媒介是以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受众接受信息完全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而在以互动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这种被动接受局面被打破,“受众”即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发布者。这时,信息不再被“推给”(push),而是受众根据需要把信息“拉出来”(pull),并参与到制造信息的过程中。更何况,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全球性的,不像一般传统媒体那样仅仅是面对局部区域的固定受众群体。因此,上网媒体的传播内容应更多地考虑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那种只是把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简单地搬上网络的做法是不符合网络传播的特性和规律的。这就要求记者(信息发布者)在新闻信息的采写、制作中解决好与之配套的形式问题,例如写作风格、语言的运用、背景材料的搭配、中文字库等。
  (2)要有质量意识 网络媒介传播新闻信息的速度要比传统媒介更快。记者们总是千方百计在上网第一时间获得独家新闻。由于网络所具有的快捷特性,使得记者不断感到一些及时发布新闻的压力。这种压力愈大,记者发布新闻的危险性也就愈大。这里所指的危险性,是指新闻发布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着名的《达拉斯晨报》在自己的网站上抢发了一条关于莱温斯基的一条裙子上有精液的消息。这条消息是抢在他们的印刷报纸版之前发表的。这件事很快成为人们议论最多的事件。“众所周知,接下来是关于这个故事的准确性的报道的竞争。竞争是如此激烈,仅在24小时之内,同样的编辑决定从万维网上撤下这条消息,并宣布撤回此消息。对于报纸来说,这太尴尬了,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数月后真相大白时,证明这些消息是真实的,但关键之处不在于故事的最终真实性,而是编辑们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发布此消息的压力,在别的时代,这种消息会被拒绝刊登或是极端谨慎地处理。”[4]尽管这条消息使《达拉斯晨报》的名声达到了“巅峰”,但当时决定从万维网上撤下这条消息的编辑是有着种种考虑的,最为明显的动机就是担心报纸的名誉受损。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件事被证实是虚假的,那《达拉斯晨报》就会遭到沉重的打击。这不仅仅反映在用户不再访问该报所设的网站,就连“母报”也会发生信任危机。所以,对于任何急于送上网页的新闻,必须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否则,用户就会将此视作垃圾一样抛弃掉。
  目前,网络用户之所以看重权威媒体的新闻信息,就在于它有着其他媒体和网站没有的公信力。因此,记者应该始终如一地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这样,就会为自己赢得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
  2.记者采访方式的调适:学会数字化生存
  作为数字化技术代表之一的互联网的悄然兴起,它使人类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无疑给以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为生的新闻记者添加了一对有力的翅膀。这不仅意味着记者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新闻线索、背景材料和与新闻有关的人士、组织取得最便捷、通畅的联系,使新闻写作的角度更独特,而且还可以迅捷、省钱地传输稿件。在互联网时代,这不仅仅是技术,而且是生存方式。有位记者说:“在今天的记者生活中,我已经离不开数字化生存的三件宝:电脑、电话和调制解调器。”[5]进入互联网,学会数字化生存是记者进入新世纪的必由之路。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Ellis Rubinstein)讲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1993年7月1日,加州一个神经错乱的枪手杀死了8个人,伤36个人,然后自杀了。关于这个杀手的唯一信息是他来自洛杉矶地区。《旧金山检查人》有一名记者叫Ricordo sandoval,他想超过同行,发出独家新闻。他打开电子公告牌,将这个杀手的名字敲入其中的一个房地产记录的数据库中,他找到了枪手的家庭和单位住址,甚至连枪手邻居的名字也找到了。为了确保他的报纸能报道独家新闻,他拒绝了亲自飞往洛杉矶调查的诱惑,相反,通过电子邮件,他将这个信息发给了正在飞往洛杉机的途中、去跟踪报道故事结果的同事。他的报道获得了成功,他成了记者中的骑士。当时万维网还不存在,但Sandoval却能机智地利用当时那个黑白两色、以数字为主导、原始的因特网搜索引擎和数据库,这不能不说记者网络意识的强烈与超前。
  现在,利用网络采写与发稿,已越来越成为记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有人说,开放式网络可以使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信息获取水平和渠道一夜之间达到与发达国家记者平等的地位。确实如此,记者通过电脑进入网络,弹指之间,就可以调出源源不断的图文、音像信息,将其或作为信息来源,或作为新闻背景资料。
  但是,记者必须核实取自网上并用于新闻报道中的信息,对直接来自网上的信息应说明出处,尤其是私人网页上的信息,在运用时要征得主人准许。以确保新闻的准确性,避免在报道中制造谎言,危害社会。
  3.记者写作方式的调适:学会“超链接”文本写作
  传统媒介的新闻写作,记者的思维一般都是凝固在相对独立的一篇作品中:先收集素材,在此基础上形成主题思想,然后再把有价值的细节及其背景材料等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组织起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在新闻网站中,这种写作方式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读者在阅读网络新闻时具有开放性。即读者可以随时从某词“链接”出去,转到本站点内另一信息,甚至转到另一站点。这就要求记者写稿时,要充分考虑到网络读者的阅读规律,不一定完全把报纸、广播、电视的传统写法用于网络新闻的写作。因此,将材料进行有效地分层就显得非常必要。分层主要是为了适应www所具有的“超链接”的需要。“超链接”能将新闻素材组织成多个层次,以供不同需要的读者阅读。所以,记者在写稿时,“第一层材料可以是粗线条的,只介绍主要框架,而具体细节可以通过调用关键字的超链接去展开,一些背景材料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6]
  要独立完成带有“超链接”的文本写作,记者应该有充分的网络知识,懂得超文本标识语言。因为“在超文本标识语言背后的观念是:任何一个文件不管在任何操作系统,任何浏览器上读起来都应该是一样的”[7](P122)。惟此,才能充分发挥“超链接”文本写作的优势。
  投稿日期:1999-05-10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安152~157G6新闻与传播张羽20002000作为第四大传播媒介,互联网以其交互性、信息量大、传播权利平等,将传统媒体整合为一等巨大优势,对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构成威胁。但网络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记者“下岗时代的来临”,只要记者面对新兴媒体作传播方式的调适,即转换传播观念、重新认识受众、提高质量意识、学会数字化生存和“超链接”文本写作等,记者仍然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主力军。网络传播/记者传播方式/调适internet communication/journalistc communication style/adjustment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theadjustment of journalistic communication styleZHANG Yu(Faculty of Literature,Art and communication,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China)As the fourth media,Internet,on its interactivity andimmense information-carrying capacity and equal right ofcommunication,integrates traditional media into a great dominanceand thus,constitutes a threaten to the existence of traditionalmedia,such as radio,television and newspaper.However,theimpending of the Internet age doesn't mean that there will be noplace for traditional journalists.As long as journalists adjusttheir communication styles to the rising media,i.e.convert theirperspectives of communication,rethinking the auience,improve their quality conscienceness,and learn the digital existence and thewriting of hyperlinked texts,etc.they will still be the main force of noline news communication.张羽(1961-),男,陕西周至人,西北大学文学艺术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教学与研究。西北大学 文学艺术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作者: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安152~157G6新闻与传播张羽20002000作为第四大传播媒介,互联网以其交互性、信息量大、传播权利平等,将传统媒体整合为一等巨大优势,对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构成威胁。但网络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记者“下岗时代的来临”,只要记者面对新兴媒体作传播方式的调适,即转换传播观念、重新认识受众、提高质量意识、学会数字化生存和“超链接”文本写作等,记者仍然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主力军。网络传播/记者传播方式/调适internet communication/journalistc communication style/adjustment

网载 2013-09-10 21:18:15

[新一篇] 論網絡時代的情報學理論研究[*]

[舊一篇] 試論網絡信息分類法的構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