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译文]   杏花退红瓣已凋,枝头杏果青又小。燕子飞来寻旧巢,绿水潺潺把人家环绕。

  [出典]   苏轼    《蝶恋花》

  注:

     1、《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注释   

     ⑴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柳绵:柳絮。

  (3)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3、译文1:

     鲜花败褪艳红残存,初生的杏子又青又小。燕子从村中飞过,绿水环绕人家。枝头上的柳絮被风吹得越来越少。人啊!你又何必伤感,其实天涯到处都会有芳草。 

    墙里的秋千,墙外的小路。墙外的行人路过,听到墙里的佳人在笑。他驻足聆听,心想家人今天为何如此开心。其实,佳人只是玩玩秋千罢了,玩腻了便回到屋里去了。而看不到佳人的行人还在墙外守候。唉!多情的行人啊,你总为无情的佳人所烦恼…… 

    译文2: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有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不要担心,)天涯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芳草。(春天还是会到来的)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发出动听的笑声。围墙外的行人听到了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的笑声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译文3: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天涯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芳草。

    围墙之内,少女正在荡秋千,发出动听的笑声。围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忍不住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慢慢的,墙里的笑声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译文4:

   杏花退红瓣已凋,枝头杏果青又小。燕子飞来寻旧巢,绿水潺潺把人家环绕。风吹柳枝絮花渐少,芳草长到天边能不伤春老?

   墙里秋千摇,墙外有行道。行人墙外过,听见墙里美人笑。欢声笑语渐不闻,但觉墙里静悄悄,可怜墙外多情人,枉被笑声撩拔声烦恼。 

 

     4、苏轼 生平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苏轼在杭州曾收一侍女名朝云,后收为妾,侍奉苏轼二十三年。朝云美丽贤惠,长于歌舞,陪伴苏轼颠沛流离,沉浮官场,历经无数艰难,承受无数打击,是苏轼至亲至爱的患难伴侣。在惠州,一日,苏轼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于是,苏轼请朝云歌唱《蝶恋花》词。朝云唱了几句,忽然歌喉哽咽,满目噙泪,苏轼问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的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说罢禁不住潸然泪下,泣不成声,自此,朝云终日惆怅,不久抱病而终。真正是:一曲伤春词,肠断多情女。此后,苏轼亦郁郁寡欢,终生不再听唱此词。就是这首《蝶恋花•春景》。

    这首词的上阕重在伤春。春花凋零,残红落地,青杏初现。春燕在绿水环绕的人家低飞。柳絮飘飘流落远方,哪里是它栖身的芳草呢?一切只是正在逝去的春景;心中唤起的却是年华流逝伤春之情。想到和苏东坡流浪漂泊,朝云怎不伤心落泪,难抑悲情?苏轼却笑曰:“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悲秋伤春同样反映出深沉的时间忧患的恐惧,联系苏轼作词时的背景,可体会到苏轼当时壮志难酬,对时间流逝的叹惋;历经磨难,如同那残红败絮,朝云悲凉甚至于绝望的心境可以想见。

    下阕重在伤情。苏轼巧妙地抓住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创作了一幕富含理趣的悲喜剧。“墙”犹隔也。墙内佳人,墙外行人,一墙之隔。佳人笑语,行人动情。笑语者不知墙外有人,动情者但闻笑声不见人。笑声渐渐远逝,多情的行人却凭空生出无限的烦恼。这种哀怨缠绵的情感,从作品表层看,似乎是描写生活中邂逅的恋情;从深层次揣磨,却是反应了苏轼密州生活时政治上抑郁的心境。“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流露出苏轼渴望朝廷理解的情结,然而“浮世事,俱难必”,苏轼与朝廷之间也是隔着一堵墙的。“佳人”之喻,不正有屈原“香草美人”的意味么?朝云的绝望也许正是这种隔而生出的悲剧。

 

   6、这是一首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的小词,词人的失意情怀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于此亦隐隐透出。

    上片写春光将尽,伤春中隐含思乡情怀。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既点明春夏之交的时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尽、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规律,虽是写景,却仍蕴含思理。"燕子"二句,既交带了地点,也描绘出这户人家的所处环境,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绕,何等幽美安详!"人家"二字,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在后来的贬谪海南时期,作者又高唱着"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

    下片抒写闻声而不见佳人的懊恼和惆怅。"墙里秋千"三句,用白描手法,叙写行人(自己)在"人家"墙外的小路上徘徊张望,只看到了露出墙头的秋千架,墙里传来女子荡秋千时的阵阵笑声。词人至此才点出自己的身份是个"行人",固然是指当下自己是这"绿水人家"墙外的过路人,但也有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夫》)的含义在内的。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隐指惠州远在天涯海角,则此处的与佳人一墙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吗?尾二句是对佳人离去的自我解嘲。行人自知无法看到墙内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驻足聆听一会儿,孰料佳人此际已荡罢秋千离去,尚不知墙外还有一个多情的行人,这怎不令人懊恼呢!此二句极有理趣,盖佳人之"无情",乃因不知有墙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间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人世多错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词人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运,在笑一切悲剧啊! 

 

   7、“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点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与前后所写景色相符合。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恐怕只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

 

   8、这首词中,作者用“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对“花褪残红春杏小”,用“天涯何处无芳草”对“枝上柳绵吹又少”,均是以明对暗,以喜对忧,以对真实取代虚幻,正是截断众流的意象对峙。用燕子纷飞、水绕人家的江南美景给人的愉快,来冲淡和消减红花凋谢、杏子瘦小给予人的萧条凄凉之感,用一望无垠的青草的蓬勃生长来缓和残枝零落的柳絮的肃杀,前后意象看似对立,却又不触不背,二元并存,作者正是吸纳了截断众流的方式,用希望与光明之意象有意识地截断自己失落与郁闷的情思,以求超脱。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古曲网 』原文链接:http://blog.guqu.net/user1/423577/archives/2008/16266.html

 

   9、“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曾经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在一些农村地区却逐渐变成“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骇人景象。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还农村一片绿水青山!农村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10、欣赏数字,猛然间,发现语文之美……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

   “2”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是无可挑剔的美。于是,我们有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点点渲染;有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雨后海棠;有了“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田园景色……

   “3”是一只耳朵,是聆听。聆听着无限忧伤,聆听忧伤的倾诉。于是,我们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的悲凉无奈;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伤感情愁;有了“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的失望悲切……

   “4”是快刀,是豪放。于是,我们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有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胸襟;有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

   “5”是奔跑,是活力展现。于是,我们有了“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生机勃勃;有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春意浓浓;有了“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春来”的静景与动态……

   “8”是两颗紧紧相连的心,是深情厚谊。于是,我们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的友情;有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离愁别绪;便有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意浓浓……

   “9”是气球,是自由,是旷达。于是,我们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媚权势;有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不慕荣利;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适自乐……

   我们欣赏数字,我们欣赏语文,我们欣赏数字中的语文。(中考满分作文: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11、中国人实在是太喜欢燕子了。特别是文人偏爱将燕子入诗作词。“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刘禹锡);“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徘徊绕我床头飞”(韦应物),非常美妙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特别是江南一带的画面。可以想象,当年的上海肯定也有燕子飞来飞去的良辰美景,现在的上海呢?还有“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秦观);“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东坡);假如没有燕子,中国的文学史上,会留下这样美学价值极高的名句吗?燕子的形象,真是一种美的象征。无怪乎,有一些文人,又往往将它带入凄清的爱情场面中,让我唏嘘不已:“槛菊愁烟兰露泣,罗轻寒,燕子双飞走”(曼殊):“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欧阳修)。更使我想不到的是,燕子居然还成了社会沧桑变化的见证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风水轮流转,贵族门第也有衰败时;“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白居易),将要老死在上阳宫宫禁中的白发女子何等哀怨。燕子的形象实在内涵太丰富了。它那别致的尾叉,优雅地掠过了一页又一页汉民族悠远的社会、文化史料画册。我们能给它一个什么名号呢?还是从它的形象上去找吧,去引申吧:“人类的燕侣”,美而贴切!

    现在市区里几乎见不到燕子的影子。燕子啊燕子,都飞到哪里去了?心绪中便夹杂着两句宋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城市的上空,不适合有洁癖的燕子飞行。若要看燕舞,除非到唐诗宋词中:“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是,倘非亲眼目睹,便不能从诗词中领略到生动活泼的自然之美。此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想象的无能为力。难怪放翁先生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少时,我虽然不懂“用笔”与“燕舞”、“行文”与“赏花”的关系,但今昔对照,觉得少年时的经历与体验,是人生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是智慧潜藏的暗流,以隐喻的方式决定了人生的走向。几十年后,蓦然回首,你会惊觉,我们今天的努力都是在追寻年少时的梦想。

 

    13、在塞北,春天的气息是伴着雪花而来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寒极雪自消”,这是北方气象的“天道”。这是哲理,也是哲学,事情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反面,变化由此产生。同样是雪,隆冬的雪和立春的雪给人的气息是不一样的。冬雪如细粉劲疾而寒冷,春雪似鹅毛潇洒而微凉,看上去也有本质的区别。塞外初春的美,清丽、潇洒、阳刚而豪放。

    踏雪迎春,是北方的习俗。人们在雪地里沐浴春光,寻找万物萌动的感觉;倾听着春归大地时轻盈的脚步声;幻想着暖阳下鸟语花香的美景;等待着“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季节。

    北方的初春,没有“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美丽,也没有“春风吹水绿参差”的温柔,更没有“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朦胧。人们内心深处萌动着对万物生发的渴望。这种渴望源自于寒冬的严酷,雪色的单调,生活的乏味。

 

   14、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徜徉于回黄转绿的田边地角,微风拂来,你的思绪也许已经像燕子舞动灵妙的翅膀一样,在浩浩如烟的古老汉字中上下飘飞了你发现,燕子的身影在我们泱泱诗国的传诵华章中穿梭游弋千百年。它在诗经中初现雏影:“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它在唐诗中显得清新俊逸:“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它更在宋词里飞花穿柳,拂红剪翠:“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燕飞人静画堂深”……那蕴藉的笔墨流露出了多少阁中才子、红楼佳人的缱绻情意而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一阕双双燕竟把燕子的形象推向了极致:“过春社了,度帘幕间,去年尘冷。差池欲往,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晚归,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 这恐怕是千古以来借燕表情的经典之作了。不过,我们从这首词即可看出,情商颇高的宋朝文人无论是托梁燕寄意还是借燕织春色”,字里行间总排遣不尽落寞惆怅,总要捎带些闲恨幽愁。   

现在身居闹市已无从感受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的熙熙然和乐安闲状了。但放眼天空,踏青郊外,那天蓝、山青、草绿、水碧、燕舞的景象还是时有可观的。


 

  •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00

    [新一篇] 花自飄零水自流

    [舊一篇]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