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rn[译文] 对自己犯了错误觉得羞耻和对别人干了坏事感到憎恶的心情,是人人都有的。
rn[出典] 《孟子·告子》
rn注:
rn1、【释 义】指做了错事、坏事而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人人都是有的。
rn2、《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rn3、所谓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又叫作良心和本心。良心就是善心,本心就是原本具有之心。
rn4、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rn5、恻隐之心,就是同情之心,乃是“仁”的开端,使它燃烧、扩充,即形成中国的“大道”,这是社会和谐的根基。
rn6、“羞恶之心”指人们的“羞”、“恶”两种既联系又区别的情感活动。羞,指羞愧、羞耻、内疚;恶,指憎恶、嫌恶、讨厌、不满等等。二者往往联系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恶由羞产生、引起,而恶又能强化羞的心理感受。“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表明,义的规范作用是以羞恶的情感活动为基础,通过羞恶的情感体验及其心理活动来实现的;同时也表明,义和内在主体发生联系,成为主体的作用和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心理情感,羞恶并非直接与义相关,相反,它是人们违反义时所产生的诸如内疚、惭愧、羞耻、自责等情感活动。但在孟子看来,羞恶之心本来就是善的表现。当一个人违背义的时候,能够表现出羞恶之心,正表明他对义的尊重和理解。因此,羞恶虽然与“不义”直接相关,但却构成“义”的根源和基础。在羞恶之心的作用下,人必然会对自己行为进行调整、矫正和弥补,使之合乎义的规范。
rn7、“无耻者无畏”——“我是流氓我怕谁?” 当到了不顾廉耻,甚至以耻为荣的时候,这样的人他还有什么畏惧呢?
rn有人说过:人类是唯一有羞耻感的动物。我们的老祖宗孟夫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羞恶之心”就是所谓的“羞耻感”。在人类社会中,最为人所不齿的就是“无耻”,所谓“寡廉鲜耻”、“厚颜无耻”、“无耻之徒”、“无耻之尤”,被人指责到这个份儿上,其人格之低下,其人品之卑劣,也就到了极点了。
rn8、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rn 9、耻感文化对于一个社会十分重要,如果包括官员在内的众多社会群体不知“羞耻”二字,道德滑坡必然招致伦理灾难。耻感来自每个人的内心,基于道德自觉和文化修养。从时下某些人耻感缺失症日益严重的情形来看,重塑我们的耻感文化势在必行,只有营造浓厚的知荣明辱、知耻洗耻的氛围,无耻无畏者才会“曲低和寡”失去市场,直至被社会规则淘汰出局。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3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