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这里面自有真意妙趣,想要加以解说,却又忘了想要说的话。

  [出典]   东晋  陶渊明  《饮酒》

   注:

   1、《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注释:

  ①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②「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③尔:如此、这样。

  ④「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⑤「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⑥见:jian

  ⑦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⑧日夕:傍晚。

  ⑨相与:相伴。

  ⑩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辩,辨识。

 

   3、译文1: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心中的深奥!

    译文2: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4、陶渊明生平见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为第五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这首《饮酒》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李清照的《醉花阴》等名篇都有此诗的影子。

 

   5、建一座宁静的草屋于人间仙境,尘世种种喧嚣尽在身边,耳朵却早已游离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之外。这是心境所致啊,心与嘈杂保持了距离,所居之处自然偏僻而显幽静。黄昏之际,缓缓踱到东篱之下,随手采撷一束散发幽香的黄菊,不经意的抬头,南山自然而然地在眼前呈现。山中的景致是如此之美,哪有清晨与黄昏的区别。抬头仰望天边,结伴的飞鸟成行飞过山头,飞向远方。

    隐士陶渊明为我们刻画了如此一个远离世俗的人间仙境,将自己孤傲而宝贵的情感贮藏于这般宁静的山水花鸟的景致之中,读来令人幽思不断、情意绵绵,也难怪作者自己都“欲辩已忘言”了。

    作者历经了半生的人海沉浮,历经了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后,终于达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精神境界。究其原因,原来是心远地自偏,在割除了所有的与世俗与官场的联系后,独居自然的一隅享受山水带来的其乐融融,这是多年煎熬后解除尘世束缚的高度自由的体现,更是作者隐逸情致的完美书写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是清新而淡雅的,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长于自然的怀抱,游离于世俗的喧嚣。同时菊又是历代文人笔下高洁品质的象征与自比,陶渊明也不例外,他以寄情山水的深意与情思借菊抒发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远志向。他看到了飞鸟于山间徘徊,他更看到了自己,宛如在《归园田居》中所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于是,他有将自己比作那不刻意观望而自然呈现的幽幽南山。陶渊明在与自然的拥抱中找到了真我,达到了物我不分之境。那是他煎熬了几十年所期盼的,这一天他真正拥有了,也就真正隐遁了,那兴奋之情又哪里是言语所能表达。“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正是这点睛一笔,将无限深情融于诗中美景,给读者留下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

    陶渊明借《饮酒》感怀,情融于景,景中见情,情景并茂,余韵缭绕,将满腔情思化于不动声色的意境酿造中。为我们在尘世喧嚣中寻到了一份灵魂的安静。可谓情与境的完美结合,正因为这样,陶渊明为我们谱写了古今传诵、流芳百世的饮酒之歌,人生之曲。

 

  6、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决心隐居后所作。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展现自己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

    此诗的语言平淡朴素,但又不失韵味。以毫不夸张的手法,用家常话写出沁人心脾的境界,显得自然而又耐人寻味。“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句话把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表达得淋漓尽致。

    以景为诗源,以情为诗缘,以理为诗尾。前四句的“心”与“地”正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只要你“心远”,无论在何地都不会受世俗喧嚣的干扰。你,一边采着菊,一边赏着山,人景融为一体。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构成一幅美好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物我相融,意味无穷。

    全诗清新自然,无任何矫情,写出诗人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感情。若是没有他超凡脱俗的品性,和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阔天空的诗作。欲 人都有欲。人欲无忌,而人欲有异;人欲无边,而人欲有限。活到哪种年纪就有哪种欲望。无欲望便无希望。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立欲必正,验欲必果。人生如何,重在立欲。欲系福祸,各自把握。唯非分之欲是过。欲壑难填,莫坠其渊! 

 

 

   7、 起首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等平淡,何等自然,似乎是诗人不经意地在与你谈话,然而,那内涵、那滋味却又是相当丰富的。首先,它蕴涵着诗人对田园生活深深的喜爱。

  “ 结庐在人境”,而又能不受车马之喧的侵扰,这里满含着诗人对人境之喧闹、官场仕途的厌恶和对安静田园之赞美;其次,诗人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一矛盾状况所作的解答,是"心远地自偏",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只要“心远”,就自会去寻求偏远之地,从而达到无车马之喧的境界;再是只要"心远",无论地之实际上的偏远与否,都会达到心灵的宁静,这与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境界已很相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对上句“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坐实。它不是抽象地论证,而是由虚入实,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诗意深醇,却又元气浑成,融和冲淡,又能天然入妙,遂成千古绝唱!苏东坡对此曾有一段精彩评论:“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语句间求之。今皆作‘望南山'觉一篇神气索然“(《竹庄诗话》)。在宋代,陶诗此句,诸版本皆作“望南山”,“望”与“见”虽字义相同,却有“有意”与“无意”的细微区别,大概自苏东坡有了这段精彩的分析之后,“望”字遂罢。此二句,除“采”“见”两个动词,悠然天成,趣闲累远,其余动词,“菊”“东篱”“南山”等,亦无不佳。以至于这些物象以后成为田园、归隐与情趣高雅,不同凡响的象征物,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构成。它们初看上去,如此随意散缓,但如细品,则滋味无穷。这种感觉亦如东坡所评:“(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而要想品出个中滋味,则又“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景物虽在目前"而"此味不可及也”。(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

    诗人采菊东篱,有如倾听着大自然美妙的音响,观赏着大自然美妙的画面,那里一定有着清清的泉水,奏着庄严的天籁,那菊花一定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使诗人陶然欲醉,意与境会妙不可言。悠然之间,诗人举首展望,远远的庐山映入了眼帘,这时,诗人才发现,天色已是傍晚,一层淡淡的暮霭笼罩着远处的山景,使它更具绰约朦胧之美,在这绝美的日夕山色之中,飞鸟们结伴而归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字好,它恰如其分地透露处了诗人对“山色日夕”的感觉和体会,发人联想到那傍晚的山色;“飞鸟”二字,既是眼前之实景,为这平淡的画面增添了一点动感,同时,它又使人感到具有某种象征意味,使人感到它既是客体之物象,有时诗人主观之自我。它是“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那只倦于车马之喧而皈依山林的飞鸟吧!

  结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由实化虚,以虚涵实,妙极!就其思想来说,当源于庄子:“辩者也,有不辩也,大辩不言”(《庄子.齐物论》);“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诗人说自己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当然,也无须用言语表达。诗人由“欲辩”"而达“忘言”,这也是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吧!就艺术而言,它涵盖了更多的,更丰富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各中滋味,就留给读者自己品味了。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谈古典诗歌中的意境美

 

意境,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文学意境有三个重要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其中,“韵味无穷”,即意境的审美特征。所谓“韵味”,就是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俗、语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它蕴涵着一种咀嚼不尽,齿舌之间留香缕缕,又无法名状的别韵,正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启发读者不得不沉入其间细细品味,如沙里淘金般提取其中的精华,并升华为一种永恒,缭绕心头,产生无穷无尽的美……,如《迢迢牵牛星》中的末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组叠词用得恰到好处。“盈盈”既可指银河星辉璀璨,又可指织女眼眸流转;“脉脉”既可指银河如流水般轻盈,又可指牛郎和织女眉目传情,默默不语。在这种情景之下,我们便从中体味到了无言的美,寂静无声,离愁别绪的刻骨相思之意境,想象丰富,浪漫哀愁,意外有深意,营造了美好的意境,达到了审美的高度。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第二个特征。“虚境”,是指根据作品基调由读者主观发挥极致想象空间而形成的。宋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虚是实的延伸和扩大,往往是作者寄托真情实感的地方,其美感不言而喻。展开审美想象空间,开阔思维,营造美好而独特的意境。这种审美情趣往往是因人而异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这种美是巅峰之美。一个“偶然”,一个“见”字蕴含多少闲情雅致于内,作者“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明志”的遁世之志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切浮华与这种淡泊相比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耳!……

,从诗之意境而来。

 

 

9、陶诗中“心远”就代表了这样一种距离。他心地清净,情趣怡然,宁静致远。他与权势的争斗不再往来,与一切功名利禄绝缘。他杜绝了凡人琐事,世间的荣辱得失早已抛之九霄云外。他的心早已忘却了一切功利,恬静、淡泊,悠悠然,轻松得象漂浮在空中的气球。只有在这时,陶渊明这个人才成为了真正的审美主体。而客观的菊花,篱笆,南山,清新的山气,落日的夕阳,比翼结伴的飞鸟,在他眼里的一切景色才会像一幅画那样美丽,那样的使人心情愉快,真是“此中有真意”呀。这“真意”是什么呢?这“真意”就是美感。它是审美客体在审美主体头脑中的反射,进而使审美主体在情感、知觉、心灵上获得的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这就是审美主体通过审美而获得的美感。它是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谐统一的结果。

    但是有人要问,这美或美感到底是什么?陶诗说,“欲辨已忘言”啊。也就是说这种感觉是不好用语言表达的,或者是说不出来的。这个重要的美学命题,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秘密,即美感是因客体事物的存在,审美客体在审美主体头脑中的反映,然后反射到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精神获得的一种愉悦。它不能通过一种理性的表达或一个恰当的比喻加以说明美是什么,不是什么。美感不是一种理性的思维,逻辑的结论,而是人的一种情感的满足。人通过审美活动则力求获得这种情感,因此,审美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

 

   10、 一般来讲,作品中的艺术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比起作品的主题思想来,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哲理或诗情,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及“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只有通过对整个作品的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内在的意蕴。许多情况下,对作品的艺术意蕴的阐释,都只能接近它,而无法穷尽它。

 

   1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终于明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不仅仅是一种心如止水,更是一种大彻大悟的生活态度。生命原本就是一种经历,何必欲求太多?谨以此文献给暂时彻悟的自己吧。---题记
   徐志摩语:得知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人心总是这样,在得与失,取与舍之间不停徘徊,但更多时候是否只是源于一种虚荣
抑或年少轻狂的好胜心?
    把心归于平静,归于淡然也许一些会好很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本来就是不公的,我
一直要求自己去尽力争取,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mm,切莫强求,要相信放弃了这片水
滴,也许随之而来的就是海洋。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变幻莫测。何须强求太多的支持与理解
?独钓江雪本身就已是一种美丽!
   经历了几番喜悲得失,再转过身来,我已明白:滚滚红尘,能平安地走过就已是一种
幸运,谁都没有资格没有资格向上苍索要太多。但在每一个岔路口,我会保留自己选择方
向的权力。
财富,美丽,阿谀...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终有一日一切都会变成过眼云烟。
既然早已预料此果,又何必哭哭啼啼,怨天尤人?一笑而过岂不是更显得潇洒坦然?

 

  12、   信徒问以佛理,佛曰:不可说也。大概真理有时是难以言说的,所以只是拈花一笑,你自个儿去领会。

   老子论道,也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大”又到底是什么呢?

    古希腊的圣哲们也常常是指导学生思考的途径,而不直接告诉那答案。由此看来,西谚所谓“真理是赤裸裸的”,其意大概还不在于说真理不需要语言的巧饰,恐怕是连语言——这一思想的物质外壳也不能要的。

   陶渊明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看看人们关于“爱情”的看法吧,自古到今,诗里吟过,歌里唱过,文章里思考过,可是关于爱情,人们有着这么多的困惑,谁能说得清,爱情到底是什么呢?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0:44



評論集


1 楼 2016/4/19 上午 09:17:37 | 暫無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hhhhhhhhh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