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和暖的春风吹来,江南岸又变得一片碧绿;可是天上的一轮明月呀,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再返回家乡呢?

  [出典]  北宋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注:

  1、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注释:

   泊船:停船。泊,停泊。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扬州的南面。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间: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格律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为平声。“一水间”句式同“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

   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隔:间隔。

   数重:几层。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

   何时:什么时候。

    还:回归。

 

 

  3、译文1:

    (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译文2:

    京口和瓜洲只隔着一条江水,从瓜洲到钟山也只隔着几座青山。和暖的春风吹来,江南岸又变得一片碧绿;可是天上的一轮明月呀,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再返回家乡呢?

 

 

  4、王安石生平见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和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5、《唐诗鉴赏辞典》这样评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强化政治色彩来解析《泊船瓜洲》诗的诗意,是很有代表性的。但这样的解析,却存在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处:诗人既想早日辞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辞官的想法,这二者犹如水火,是难以相容的。也有论者断言,诗人此次复出还政,可谓春风得意,大喜过望,那所谓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恋乡情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矫情之词而已,是不可以认真对待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上述两论,是历来解读《泊船瓜洲》诗的论点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把该诗作为政治抒情诗来解读,是既不符合诗人作诗时特定的际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诗作自身建构的艺术形象的内蕴的。《泊船瓜洲》应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罢官期间,他曾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写闲情逸趣的诗作。对于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这次的上任,从心情上说,是十分勉强的。而在他上任以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重又回到家乡江宁,过起了舒心适意的隐居生活。从这次短暂的复出过程可以看出,重新还朝施政并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热衷的,相反地他还把复出视为畏途而屡拒屡辞。显而易见,在这样的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不在字里行间注满忧郁、伤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又怎么可能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喻皇恩浩荡,抒发什么如愿以偿的为复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从诗作本身看。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为全诗定下了忧郁、伤感的感情基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诗人对复出还政并无如愿以偿的喜悦,更无急不可待的热切。相反,诗人还远没有到达京城,家乡还未从视线中消失,内心里就已真诚地发出了回家乡的念头,这思乡之情还不深切真挚吗?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而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从结句定下的乡愁沉重忧切的感情基调反观,“京口瓜洲一水间”也不可能是在时间上强调船行之快来写诗人心情的轻松愉快了,它与“钟山只隔数重山”一样,都是从空间上强调家乡的山山水水离此时旅次江北瓜洲的诗人距离之近。此时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间距离上的近,却反衬了诗人心理距离上的远。因为家乡虽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实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还会越来越大,更何况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这家乡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还会更为悲观地想到,将来还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以近写远、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忧惋深切、无可奈何的伤感心情,展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巨大的失落感、孤独感。其实,一水长江,数重大山,相间相隔的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很大的,诗人反以近写之,也是为了强调诗人对家乡的强烈依恋,是恋恋不舍的思乡爱乡眷乡之情的自然流露,又何来轻松愉快的喜悦心情呢?

  正因为这首诗的主旨是浓浓的乡愁的抒发,所以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像一般论者所说的落在了对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绘上,它的语言重心不是“绿”字而是“又”字。而人们之所以特别欣赏“绿”的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春天美景的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绘,原因就在洪迈的《容斋续笔》所记载的那一段脍炙人口的炼字故事上。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看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并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而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 

 

 

    6、这是一首着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瓜洲渡口,也望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

   其中“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把吹改为绿,为的是生动。

   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 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春风何时至,又绿湖上出,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着名例证。

 

 

    7、“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此诗被后人历代传诵,是因为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一个“绿”字妙不可言。这里是将“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生动和万紫千红的形象,真是绝了。类似的还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我们不多说。
  
  我们当然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安石,是一位着名文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有名的政治家,曾大力倡议改革,集文人和政客一身。因倡导新政而被放逐。这首诗是写在重新得到重用,奉命回京途中的。这是天大的喜信,意味着他又可以再次一展抱负,实现心中的宏愿,所以有的人会认为这是首轻快明朗,壮志满怀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即是眼前的实景,又是现实的借喻。就好比“春风不渡玉门关”,没有人会说那只是指季节上的春风。“又绿”正暗喻是重临。
  
  但我实在看不出,在诗人眼中明媚春光有何欢悦之处,看不到有丝毫的得意。“南来不做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汩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我看出了暗喜和希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得山。”扑面是轻快和明朗。单从字面上看这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给人的感觉并不是舟行之快,而是感觉上两地距离之近,一水相隔,数座青山,近在咫尺(春风“又”绿,不知多少年过去了,人渐老,)要到怎么时候才可以归隐还乡?我地理知识有限,虽然史载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人,不清楚是否在京口,瓜州或钟山之间,在这里姑且当是。近在咫尺,却令人有天涯之感。乐景中却掩盖着淡淡的忧伤。
  
  诗人可能是为了赶路,也可能是为了欣赏夜色,晚上行舟,自然是独立舟头放目舒怀。月色流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平湖如镜;但见水天同色,上下明河共影,密林疏影,暗香浮动。远近传来阵阵风声、水声、桨声,满眼是波光,月色,林荫,山影,好一个静谧的春江花月夜。锦衣晚行,又是春风得意之际,面对如此美景,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人生至乐。但此情此景,在此时此刻,诗人竟然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诗人的心情竟是相当沉重,并不轻松,更不快乐。“春风又绿“,“明月照我往”,并不令诗人喜悦,他追求的是“明月照我还。”。“明月”真是天上那轮明月?“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还乡吗?明未遗民有句: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用此句作注脚,我想是最适合不过。
  
  我们都知道王安石一生美誉多在推行新政此事上,他身上政治家的本色早盖过骨子里的文人底色。在反对新政的人当中,最有名的除了司马光,还有苏轼。苏轼的豁达,对待挫折的泰然,还是跳不出文人固有的消极出世的泥潭,遇上仕道失意,最后总是寄情文字,娱情山水,以佛道超脱和慰藉。所以苏轼有“一风雨任平生”的泰然,有“雪泥鸿爪”“庐山真面目”的顿悟,但也有“高处不胜寒”怯意,少了王安石“不怕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执着、坚忍、自信和冷傲。但一个久历风浪,坚毅的政客,为什么在迎来人生又一次高潮时,会想到还乡?是想急流勇退?如果这是一首出自纯文人之手,可以肯定纯粹是一首怀乡归隐诗。但出自一个思想境界很高的政治家之手,肯定是另有所指。纵观此诗,虽然诗中流露出一种疲惫的心态,游子的疲倦,英雄迟暮的落幕,跃然纸上。但无奈和淡淡的悲哀中实是隐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明月何时照我还”,其实是无奈“燕然未归无计”,早超出一般乡愁,诗人其实是飘浮在政治风潮中的游子,并非一般的怀乡病。明月照还,是指实现抱负,功成身退。
  
  我没法理出王安石的心路历程,也不太清楚他人生经历,更不知在推行策新政失败,又被放逐,对他的人生观有什么改观和做成多大的打击。但我肯定这段时间他一定想了许多,也看清了许多,明白推行新政用意虽好,但阻力重重,要讲天时地利人和,否则是寸步难行,更是欲速不达。月下行舟,见青山绿水,不禁心潮起伏看京口瓜州只在一水间,钟山也不过只隔无数重青山,仿佛伸手可触,为却总是一个匆匆过客?这一切不正是诗人心中所思所感所惑,是思想的折射:理想和现实往往看似是一线之差,为何总是到不了理想的彼岸?虽然春风又到,又将会带来一番欣欣向荣的气景,但要到何时才能让新政惠泽万民,可以功成身退,安享繁华太平?他实在没有多大的信心,自然流露出忧虑的心态。
  
  可以看出和肯定,诗人再不复当年“不怕浮云遮望眼”壮烈和豪迈。美人白头,英雄迟暮,心有余而力不足,青山依旧在,已是几度夕阳红?所以重得高位后,却多次请辞,新政之志终成泡影!只余千古的疑惑: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年之后,我重读此诗,但觉悲从中来,欲问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独庸生)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成就一段佳话;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动作流传一首经典。可见,反复咀嚼、修改对提升文章质量是多么的重要!

 

 

   9、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个“绿”字,无论用其它字替代,都不能体现出当时“春意盎然”的效果。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仍不乏清新的感受。

  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真是好一个“绿”字了得!其实,历代文人墨客关于咏绿的诗句俯拾皆是,各领风骚。恰巧,近日偶读几本新诗刊,略略翻阅,颇感其内绘绿咏春的诗句甚多,不妨略举一二。

  除了王安石,在“绿”字上狠下功夫的,还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范成大的“绦河绿雾星明灭”,晏殊的“绿波依旧东流去等诗句,均有诗一般的画意。清代画家石涛的诗,则另有一番情趣:“唯春之暮,花光断续,翠微中人,须眉皆绿。”意思是说,春季绿光相映,把人的眉毛胡子都染绿了,诗句夸张却又令人感到合乎情理。而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中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丰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其间的寓意是,须象观看初春的柳枝那样,在普通人群中识才选才,才是具有慧眼的“伯乐”。读者若要稍稍品析,定会能达睿智。

  一个极普通而又给人带来勃勃生机的“绿”字,在从古到今的文字表达中,久盛不衰,一些鲜明生动而又耐人寻味的诗句,当如在水面上溅起的玉珠般的雨点,不胜枚举;又似忽见幽谷杂草丛中的花束,那么令人眼明。譬如唐朝李白的“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中的“绿绮”系一种古琴;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绿蚁”实指带有一种绿色泡沫的佳酿;乔知之的“况复落红颜,蝉声催绿鬓”,其“绿鬓”意为光亮乌黑的头发,比喻为少年容颜。这些新鲜的比喻不同凡俗,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读者掩卷不忍释卷,回味绵延无穷。

  春和景明,生机盎然。今年系暖冬,春天比任何一年来得早。当我们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放眼满目绿色时,舒心惬意的感受定会油然而生。“虹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兴之所至,面对家乡的一片绿色,人们又会情不自禁地操起蘸满“绿”色的笔,来创作葱葱郁郁的诗句,描绘满眼春色的画图。

 

 

    11、文人墨客笔下的江南,莺歌燕舞,袅娜醉人。在江南诸多城市中,镇江却多少显得有些“异类”。镇江少有江南特有的精致、柔媚、奢靡,更多的是雄浑、粗犷、阳刚。这也许和地理位置有关,镇江地处江河要津,一直是军事重镇,加之从西晋末期永嘉之乱开始,每逢战乱,大批北人南渡,使得移民一直未断,较多受到北方文化影响。有人曾经拿镇江和扬州作过比较,认为扬州是“北城南相”,镇江则是“南城北相”。作此比较,无意分出二者优劣高下,但确是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辛弃疾的名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此地即指镇江。川岳钟其秀灵,必有文章极盛之会。长江、运河和山林共同孕育着这里的文明。这里人才辈出,文人云集。历史上无数仕宦权贵、墨客骚人,或卜居于此,或供职于斯,或专程俊赏、或顺道登览。他们在此着述立说,指点江山,借山水而寓怀,颂风土而寄情,给镇江的旅游文化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宝库。相传梁武帝太子萧统,招取文学之士,选择南徐州(镇江)招隐寺增华阁“历观文囿,泛览辞林”,编撰了我国文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唐代着名诗人王昌龄笔下的芙蓉楼,原址就在镇江润州西北面,登芙蓉楼可以俯瞰长江,了望江北。唐朝诗人张祜夜宿镇江西津古渡小山楼,登楼眺望长江,思绪游动,信而走笔,写下了《题金陵渡》七绝,“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唐朝时的金陵不是南京,而是指京口,北宋时改称镇江),他以轻灵细腻的笔调,谐和而低回的音韵,抒发羁愁旅意,展示了扬子江月色美景,清美之致,宁静之致。南宋着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曾多次登临镇江北固山多景楼,把臂倾觞,留下了“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诗句,成就了镇江多景楼的地位;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像“京口瓜洲一水间”、“春风又绿江南岸”、“门泊东吴万里船”、“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这首《泊船瓜洲》,就是他在第二次应诏复出时写的。看,人还没到京城,就已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果然,这次复出不到两年,他第二次被罢相。伴随他回钟山的不是怡畅的春风,而是凄凉的秋雨。

    我们且不去讨论王安石“改革”的得失,但我们应该可以判断,他对自己事业的缺乏信心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已从《泊船瓜洲》一诗中表现出来了。

    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让我们江南百姓赞赏了多少年,得意了多少年。现在又逢改革年代,但是时代不同了,社会进步了,我们再不会无奈地吟出“明月何时照我还?”而是继续奋进、奋进……,让春风永不离去,江南的“绿”越来越浓。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1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