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译文]  整个世道都浑浊,惟独我屈原一个人干净;所有的人都喝醉了,惟独我屈原一个人清醒。

  [出典]  战国  屈原  《楚辞渔夫》

  注:

  1、《渔夫》 屈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2、注释:

     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 
     淈(gu3古):搅混。 
     哺(bu1补):吃。歠(chuo4啜):饮。醨(li2离):薄酒。 
     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 
     察察:洁净。 
      汶(wen4问)汶:玷辱。 
    鼓枻(yi4义):打桨。 
    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沧浪之水清兮"四句:按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3、译文1:

     屈原被放逐后,在四海间流浪,在湖边一路吟唱,面色憔悴,神情枯槁。(湖上的)渔父见了,问道:“你不就是那位三闾大夫么?怎么竟成了这般模样?”
    屈原道:“普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被君王流放啊。”
    渔父道:“真正贤明的圣人不会拘泥于一事一物,而能随世情流转而相应地改变。世上的人都混浊,你何不也一起扬泥荡波?所有人都醉了,你何不也跟着吃糟喝酒?为什么要想得那么深远,凌驾于平庸的世人之上,使得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道:“我听说:刚洗头的人一定会弹去帽子上的浮尘,刚洗澡的人一定会抖去衣服上的尘土。怎么能让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外界的龌龊感染?我宁愿将此身投入湘水,葬身于江中的鱼腹之内,却怎能让洁净光明的纯白之质,蒙上世俗的尘埃?”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桨离去,口中唱道:“(湖上的)碧波清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湖上的)碧波混浊,可以洗我的双足。”就这样唱着歌远去,不再与屈原说什么了。

    译文2: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译文3:   

    屈原被放逐以後,来往於江潭之间,在水边且走且叹息,看起来憔悴枯瘦,一副病态愁容。渔夫看到了就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麽会流落到这个地方来呢?」屈原回答说:「全天下的人都污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就被放逐了。」渔夫说:「一个才德兼备的人是不会执着拘泥於外物的,而且能够配合时局转变作为。全天下都污浊了,为什麽不跟着同流合污呢?所有人都昏醉了,为什麽不跟着饮酒享乐呢?为什麽要思虑得那麽深远,表现得那麽清高,而使自己遭到放逐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把帽子拍乾净才戴上;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乾净才穿上。怎麽可以用洁净的身体去承受污秽的东西呢?宁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葬身在江中的鱼肚里;怎麽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间的尘土呢?」渔夫微微一笑,敲击着船板要离开了,一面唱着歌说:「沧浪的水清澈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污浊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脚!」然後就离去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4、 关于《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最早认定为屈原作的,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楚辞章旬》是在西汉末年刘向编的《楚辞》的基础上作注。在《楚辞》中,《渔父》已作为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之一收入。据此,则认定屈原作《渔父》,又可上推至刘向时。后世认同屈原作《渔父》,影响较大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昭明文选》和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但此说漏洞颇多。从外证来说,司马迁在《史记·屈贾列传》中引述《渔父》文字时,只是作为行文的一部分,而并非作为屈原的原作转引。王逸《楚辞章句》在明确指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后,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则作者又非屈原而成了“楚人”。从内证来说,《渔父》中的屈原表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以下当是赴湘自沉的一幕,似不可能再有心绪用轻松的笔调续写“莞尔而笑”的渔父。何况全文采用第三人称,亦与屈原作为此文作者的身份不合。故近人一般都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郭沫若说:“《渔父》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屈原赋今译》)按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

     《渔父》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全文六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文章以屈原开头,以渔父结尾,中间四个自然段则是两人的对答。

      在第一部分中,屈原开始露面。文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以及主人公的特定情况。时间是在“既放”之后,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在“江潭”、“泽畔”,从下文“宁赴湘流”四字看来,当是在地近湘江的沅江或沅湘间的某一江边、泽畔;其时屈原的情况是正心事重重,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在这部分中,渔父上场,并开始了与屈原的问答。对渔父不作外形的描述,而是直接写出他心中的两个疑问。一问屈原的身份:“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曾任楚国的三闾大夫(官名),显然渔父认出了屈原,便用反问以认定身份。第二问才是问话的重点所在:“何故至于斯?”落魄到这地步,当是渔父所没有料想到的。由此一问,引出屈原的答话,并进而展开彼此间的思想交锋。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由此引出渔父的进一步的议论。针对屈原的自是、自信,渔父提出,应该学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榜样,并以三个反问句启发屈原“淈泥扬波”、“餔糟歠酾”,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的道路。他认为屈原不必要“深思高举”,从思想到行为无不高标独立,以致为自己招来流放之祸。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庄子说:“虚而委蛇。”(《庄子·应帝王》,后世成语作“虚与委蛇”)渔父所取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他所标举的“圣人”,指的正是老、庄一类人物。儒家的大圣人则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坚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九歌·橘颂》)的高尚人格的屈原,对于渔父的“忠告”当然是格格不入的。他义正辞严地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他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两个浅近、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又以不能以自己的清白之身受到玷污的两个反问句,表明了自己“宁赴湘流”,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屈原在《离骚》中就曾旗帜鲜明地表示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渔父》中的屈原,正是这样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司马迁将《渔父》的文字作为史料载入屈原的传记中,当也是有见于所写内容的真实性,至少是符合屈原一以贯之的思想性格的。

    全文的最后一部分,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再次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他唱的歌,后人称之为《渔父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八十三卷将此歌作为《渔父歌》的“古辞”收入),也《沧浪歌》或《孺子歌》。歌词以“水清”与“水浊”比喻世道的清明与黑暗。所谓水清可以洗帽缨、水浊可以洗脚,大意仍然是上文“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意思,这是渔父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的一种较为形象化的说法。
     最后这一部分,不见于《史记》屈原本传中。从全篇结构来说,这一部分却是不可或缺的:它进一步渲染了渔父的形象;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也使全文获得了悠远的情韵。不少研究者认为《渔父》这篇作品是歌颂屈原的。但从全文的描写、尤其是从这一结尾中,似乎很难看出作者有专门褒美屈原、贬抑渔父的意思。《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而与此同时,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后世众多诗赋词曲作品中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楚辞中的这篇《渔父》。如果一定要辨清此文对屈原与渔父的感情倾向孰轻孰重,倒不妨认为他比较倾向于作为隐者典型的渔父。

   《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于哲理性。从文体的角度看,在楚辞中,唯有此文、《卜居》以及宋玉的部分作品采用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的写法已比较接近。前人说汉赋“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在文体演变史上,《渔父》无疑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的。

    附带说几句,传统上一般将楚辞作为诗的一种别体——一种带有地域性的诗体,《渔父》虽是散文(部分语句也押韵)却又饱含诗意,颇似现代所称的散文诗。所以本文也将《渔父》列入“先秦诗”之中加以评析。 (陈志明)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本篇通过屈原放逐后和渔父的对话,显示出屈原的忠君爱国的崇高品质。大家都污浊,只有我一个人清廉;大家都沉醉,只有我一个人清醒。这就是被放逐原因。这话听起来似乎很离奇。但仔细一想,这真是亘古不易的道理。试想,大家都腐败,大家都沉醉,又怎能容得一个清廉、清醒的人呢?被排挤,被放逐了,还要落下奸邪的罪名。短短的两句话,把楚国的昏庸、腐朽概括得淋漓尽致;从另一个方面,则又把屈原的忠实、高洁对比地显示了出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走了,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这仍是“与世推移”的意思。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6、《楚辞·渔父》诗曰:“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形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欲?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根据以上的文字记载,司马迁才在《史记·屈原列传》里,为这位大诗人画了很经典的肖像:“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中国第一位有名有姓的诗人,就这样以“披头士”的形象,满面愁容地出现在文学史里。后世的许多屈原画像,都截取了屈原的这个侧影,因为它是最传神的。这出自于人们对屈原精神的揣测。 

   看见这幅肖像,知道我首先想到了什么?我想到理想主义者的孤独。屈原绝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才那么不合群,无法适应环境,听听他在《渔父》中怎么喃喃自语的吧。“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啊。也许所有的理想主义者,精神上都有程度不同的洁癖。屈原是病得最重的。宁肯葬身鱼腹,也拒绝藏污纳垢。他果然说到做到了。

那么多人都在同流合污或随波逐流,那么多人都能做到眼不见为净,为什么屈原做不到?屈原,为什么和现实的关系搞得这么紧张?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是的,屈原能躲得开楚怀王,躲得开楚顷襄王,躲得开嫉贤妒能的上官大夫、令尹子兰以及诸多小人,却绕不过心底铁尺般的原则。道德上的至高至洁,如同严酷律令,使他无法做到普通人轻易就能做到的事情,既然不愿加入庸俗的大合唱,只能让灵魂在荒郊野外独舞了。“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连装醉都不会,连装糊涂都不会。

      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屈原,心里揉不得沙子的屈原,活得很累的。你也太爱干净了!瞧瞧这杂乱无章的世界,哪块地方不肮脏?你心里容不下世界,世界也就容不下你呀。三闾大夫,你能听听我的劝吗?虽然我知道自己的劝告,不见得比那位渔父高明到哪里。

      理想主义者是听不进劝的。如果他听见了现实的劝,就不再是理想主义者了。我之所以认定屈原自始至终都是理想主义者,甚至作为理想主义者而死,就因为怎么劝都无法使他回头。回头就是岸啊,他偏偏要往水更深的地方走去。屈原为什么不愿放弃理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太爱干净,举世混浊,只有头脑里的理想国是干净的。他死也要做理想的臣民。如果失去了理想,他也就丢了魂,比亡国奴好不到哪里。

   正是这种清洁的精神(一种褒义的“洁癖”),使屈原保持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与纯粹,也使屈原成为屈原,成为我们不得不仰望的对象。

   正是这种对理想的苦守,使屈原超越了现实。

   关于屈原为什么投江,在谭家斌着《屈学问题论》里,概括了十种说法:愤世说,殉国说,洁身说,尸谏说,谋杀说,救主说,殉道说,政治悲剧说,殉楚文化说……我觉得跟殉国同样悲怆的,是殉自己的理想。屈原也是在殉国,只不过殉的是自己的理想国啊。他理想中的楚国,跟现实中的楚国,肯定不一样。这也正是他伤心透顶的原因。他理想中的祖国,跟现实中的楚国甚至是两码事。只不过他自己意识不到罢了。他头脑里有一个乌托邦,这才是他真正的祖国!

   现在,乌托邦破碎了,梦破灭了,玉碎宫倾,他也不想保全自己了。他不想成为理想国的遗老遗少,不愿活在亡国奴般的耻辱里,更不愿向自己憎恶的现象妥协,也只能固执地给内心的原则打了一个死结。理想都死了,心都死了,活着还有什么劲呢?屈原就这样向水更深的地方走去直至大水漫过头顶。大水淹没了这个想入非非的诗人,也淹没了他头脑中的理想国——直至无迹可循。我们怎么也弄不清他有过哪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正是这些想法带给他敢死的力量。

   国王让他伤心了。祖国让他伤心了。那是因为他对国王有太多的幻想,他对祖国有太高的愿望。甚至可以说,他心目中有另一个祖国,有另一个国王。与现实的不一致,造成他心理的落差。与其说现实让他失望了,莫如说是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让他失望了。他把一切,把一切的一切(包括祖国与国王),想得太好了。更悲哀的是,他太希望一切,一切的一切,跟自己想的一模一样。这怎么可能呢?

   屈原是为这种可能而活着的,理想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是其生命的动力。屈原,也正是因这种不可能,而死去的。现实是残酷的,理想有时候更为残酷,让人更无法接受现实,融入现实。极端的理想主义者,都有一块心病,都是因为过于相信完美,过于追求完美,而在这根本不可能完美的世界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与其说屈原是被淹死的,莫如说死于心病,死于心碎。如果说没那么多心事,他原本可以活得好好的。

   理想主义者注定是失败的,屈原开了这样的先例,他的诗篇是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磕磕碰碰留下的伤口。而且他是理想主义者中最不幸的一种:受了致命伤。纵然如此,理想主义者虽败犹荣,这同样也是由屈原最先证明的。他未能避免理想主义者宿命般的失败,却奇迹一样扞卫了失败者的尊严。不仅让悲剧变成一种美,还使失败也变成了一种力量。与这种可以产生久远震撼的失败相比,世俗间林林总总的所谓胜利,反而可能显得疲软。

   茫茫人海,胜利者永远是有限的,失败者居多,人的一生中,不如意的时光也大于满意的时光,屈原的挫折,却不只是借助大众的共鸣或同情心而扭亏为赢,而是他赴死的果断,被证明为一种勇气,而不是懦弱。

   正如其绝命诗《怀沙》所述,他准备抱一块大石头自沉于汩罗江,紧紧地抱着,而不是撒手,这需要的不只是力气。怀沙,怀沙,石头是重的,身体是轻的。我觉得他抱着的不是石头,而是硕果仅存的理想。他要与不忍舍弃的破碎梦想同归于尽。怀沙,怀沙,理想是重的,现实是轻的。

   屈原是残酷现实的牺牲品?我不同意这样的结论。但我尝试着换一种说法:屈原,自愿地成为完美理想的祭品,再没有别的礼物了,他只能用自身来献祭!他选择的祭坛在水上。他正在一步步地走上去……不,只要他能迈出最关键的第一步,就在瞬间改变了自己;普遍的人性变成了超脱的神性。

   屈原,就这样离人更远了,离人群更远了,却开始向神靠近。理想主义者的失败,也是在向神致敬。这种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失败(是失败,而不是失利),必将给那勇于承担失败代价的人, 赢得同样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荣誉。

   屈原的命运是一个样板,预告了极端的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必败,但虽败犹荣。因为如果没有对完美的憧憬,就根本不可能使不完美的世界产生丝毫改变。不,就根本无法打破世间的种种丑陋。我们可以诚实地表示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但不能对有这种超常愿望的人失去敬意。否则,我们也将构成俗世中丑陋的一部分,构成屈原以死反抗的对象。我们或许没有勇气成为理想主义者,但同样也不应成为理想主义的敌人。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站在岸上,遥望水深火热的屈原,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呼唤“魂兮归来”?那是因为人们尊重这样的灵魂,希望他永久存在,而不堪忍受其缺失。是的,理想主义者无力改变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上众多看客的心灵,并通过自己感染过的更多的心灵,去合力使世界变得美好。


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屈原本纪》中形容屈原的。As we know,屈原先生在国君昏庸,国民苦难中投江了。这唯一的清醒者是如此的痛苦,恰是因为他是唯一明智的。而在我看来,司马迁借着评价屈原,说出了自己与其相类似的痛苦。

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不是撕心裂肺或哭天抢地,而是由内心最深处那本该最温暖的地方,隐隐地渗透,蔓延至身心的每一个角落,带着清醒的冰冷,带着孤寂的酸楚。这也是一种欲哭无泪的无奈,一种欲说还休的忧愁。他看不下去了,他也无法和其他人一样醉下去,浑浑地了度了余生。于是便投江。

 

这只是句简单对仗的句子,然而其中透出的苍凉悲哀,荒芜忧郁,确实无与伦比的难以承受。将醉者抛之脑后的会变混浊,最后也一醉不醒:而与众人同醉的,终也将在这浑浊的世间被浮华灌醉。


 

8、屈原和渔夫的观点我都认同。


     其原因有二,但必须把这两点综合分析才可以证明我的认同是对的:其一,屈原和渔夫“各安其主”,屈原是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所效忠的是一个国家,他的责任是使国家繁荣富强,而国家的内政是浑浊,昏醉,唯他是清白,清醒着;而渔夫只不过是一皆平民,他的责任是使一家过安稳的日子,就算国亡了他照样过自己的平民小日子。其二,“心智迂腐者为奴,心智清明者为雅士”,渔夫属于第一种人,屈原属于第二种人,这一点使他们二人的看法截然不同。 


     现在世人未经战事,以为天下已经太平了,于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使这个世界变的浑浊不堪,为官者虽“能”而不公,他能在期下瞒上,尔虞我诈,行贿受贿,中饱私囊,从而使政治、商场、肮脏不堪,警察、教师、医生,见钱眼开。小市民肮脏的透了,不能公正的处世为人,喜欢画蛇添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道德观差的另人发指。 


 

9、又近端午,一名行吟者的苍凉声音,又一次跨越近二千三百年的时空传来,渐闻渐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一具肉体的毅然自沉,造就了历史长河中一座永难淹没的精神岛屿。

  历史长河中,蕴藏有丰富精神价值的“岛屿”有很多,博大如孔子、智慧如老庄、诤直如魏征、忍毅如太史公、忠勇如岳武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都令人高山仰止,即不能至亦心向往之。而在这其中,屈原精神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其以或称极端的理想主义精神,对“士志于道”的做法和“士之道”本身,进行了极具震撼力的诠释、示范和实践。

  “士之道”,当下可大致理解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或“精英的理念”。依笔者之见,即便到今天,缅怀屈原最大的价值,仍然应该是对“士之道”进行认真求索,并以此引领乃至启蒙某些社会精英。而当下所最应汲取的屈原之“道”的主要特点,是其在爱国、亲民的同时,对现实能够一直保持强烈的痛感,决不奉行“水清则濯缨,水浊则濯足”的随遇而安哲学,并以社稷苍生为己任而不懈努力。“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便是其痛感以及努力的生动写照。

  当然,这种痛感可能是极端的─极端到他终于为此自戕,但这种感觉和信念却特别值得敬重。正因为这种痛感的存在,使屈原信仰坚定,不肯苟同,更不屈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决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这种极端的自洁精神,使屈原具有了区别于许多历史人物的特有启迪作用。可以这样说:从二千二百八十六年前的那个初夏开始,“屈原”两个字便代表了一种精神标高;孤高的屈原精神,成为“士之道”的鲜活标本;《离骚》、《橘颂》、《涉江》等不朽的篇目,成为历代求“道”之仁人志士的精神导师或心灵驿站。自兹而后,江山代有志士出,每从屈原获启迪。

  有些“士之道”,并非屈原所首倡,但其却是忠实的实践者。比屈原早约两百年的孔子,强调“士志于道”,认为“士”应以维护社会基本价值为己任,还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比其早约两百年的曾子,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且要远到“死而后已”的程度;比屈原大约三十岁的孟子,则更是率直提出“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的主张。但真正实践了这些理念、要求和主张的,屈原或称第一人。他明确提出了“苏世独立”、“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秉德无私”等宣言,而且摒弃了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遁世之想,为己道之不得行而不惜抱石沉水。这种悲壮决绝的理想主义,虽历两千余年仍令人感喟不已。

  环顾时下的社会精英也即古之所谓“士”,不仅与世同浊、偕众而醉者比比皆是,甚至不少人还是“先天下之浊而浊”,所愿意尽力担当争取的只是一己之名利。因此,此时继续提倡屈原之“道”,引领社会精英们多些追求,多些承当,多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应是相当必要的。是故,特别希望端午节那万千竞渡的龙舟,能够多载回些屈原的精神,并使更多人有机会、有信心重新登临屈原遗留的那座精神岛屿。(文章来源: 香港文汇报)


    10、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这句话可以来形容屈原罢!

屈原因为他的爱国心,因为他的死,让后人都记住了他。对于他来说是“非吾心,毋宁死”他生命的永恒,是因为他的死,自从那一刻到现在,他还是活着。历史上,还有一个司马迁可以与他相比。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而,他的苟活,让所有人都记住他,他的生命也是永恒的。虽然他和屈原选择不同但他们却有着永恒的生命。据说,《史记》成了以后,司马迁就死了,如果没有《史记》,司马迁早已不存在了,因为他不会隐忍苟活。而屈原没有什麽挂念的了,活着有何意思?

“屈原之所为兮,与日月兮齐光。屈子之一跳,让名不见经传的汨罗江为后人所铭记,让农历五月五成为特色独具的节日;使生命的雅洁、灵魂的高贵卓立于后世。”这是屈原的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成就了荆轲的美。

不仅死,还有活着的时候,他也是一种美。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而且还有他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

正是因为只有他有这种精神,而别人没有,正因为他的悲剧,他才能流传千古。虽然他的生命长度很短,但他的生命变得越来越厚。屈原不再仅仅是我们的,他还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丘吉尔面对法西斯的威胁曾说:“不自由,毋宁死。”对于屈原来说:非吾心,毋宁死!

即使被流放两次,他也不随其波逐流。最后,汤汤的汨罗江把它收留了,但是汨罗江水太混了,荡涤不掉它的忧愁;而且汨罗江水太浅了,掩埋不掉它的遗憾。


11、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淘潜的五斗诗魂;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你满天星斗,但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但挡不住你的信念。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原的水中离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云伴着坎坷,来到美丽的桃花园;风雨带着憧憬,来到清幽的山涧;万丈红光透过云雾,照射在晋代的山乡小巷……做真正的自我,不为五斗米折腰,你放弃了污浊的尘世和荣华富贵,只为做真正的自我,远离勾心斗角的官场。江岸边,菊花旁,你悠然其间,这是飘逸洒脱,这是自由不羁。

快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淘潜的五斗诗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故国河山沦陷的无限慷慨与悲怆,昔日繁华的宫殿早已化为断垣残壁,你像那天边孤独的云,无处着落。河山万里,依然故我。你低头回望,满眼是百姓流离,尸骨遍野,无限感伤涌上心头。但你做真正的自我,宁死不降,一行热泪洒江天,成为零丁洋的千古绝唱。
    壮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记忆顺着泪罗江,流过春秋,越过战国。当秦政破郢都的那一刻,你悲愤至极。在叹息中,在号哭中,在悲痛中,你虽背负太多太多的无奈与辛酸,但却做真正的自我,用生命表达你对祖国的忠贞与高洁品行。
      悲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原的水中离骚。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洁与傲然,那是淘潜的诗魂。
    一江春水一曲悲歌,做真正的自我;满载大江与汪洋,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一页历吏一面镜子,做真正的自我,昭示理性与忠贞,那是屈原的水中离骚。


12、能称得上文人的,大概皆有些“傲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世界是黑色时我是白色,世界是白色时我是红色”。“傲气”自丹田出,常见的文人总有种浩然之气,清高是骨子里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因微言而改初衷,不由于蝇头小利而游离于自己的底线。不清高的,大概算不得文人。

文人骨子里大概都渴求知音,期盼被认可的。文字如不能振聋发聩,如少人问津、没有喝彩,文人会相当地落寞。“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许多文人的真实写照。文人不仅要面子,更要里子。文人的需要常是精神层面的,他们渴望心与心的沟通,他们渴求以文字的力量挽救众生,他们大多是善良的。

文人大都是敏感的,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触摸到这个世界的阴晴圆缺、春花夏阳秋实冬雪,感受到人的喜怒哀乐、人性的冷热,感受到世事的酸甜苦辣,虽然大多文人也是无力无奈无助的。他们敏感的竟识到自身的缺陷也感受到同类的缺陷。他们轻视自己,所以轻视着同类。他们同情着自己,也同情着同类。同为文人,多了些惺惺相惜、多了些悲悯情怀、多了些过于了解之后的腻味。文人常重感觉,感觉没了,心间的灵犀也就消逝了。文人的清醒是一种庆幸也是一种疼痛。所以,人有必要保持一定的钝感力。“难得糊涂”,可换来一定程度的快乐。进步的、成功的文人,总能将自己的敏感度“拿捏”的很有分寸。

     文人也是人,凡人的本性、人的劣根,文人皆有。时常感到文人之间的相轻,以及非文人对文人的或讽或羡。文人间的轻视贬损常常是暗地里的刀光剑影。君不见常有二三大文豪狭路相逢展开巷战,直斗得天昏地暗,先是学术争端、动动口舌,急了也不免动员广大民众来当裁判,进而走上法庭的也不是怪事。文人要无“道行”起来,地球人也会手心捏把汗。要是功名无望、事业受挫、工作无进展、爱情失算,可能摊谁也没那么斯文了!但是更多的文人是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用手中的笔作锐器,用自己的良心作盾,为这个社会担当着“抑恶扬善”、“为民鼓与呼”的大责。


    13、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神秘、哀婉的埙声响起,人仿佛在瞬间被掏空了。魂也随着埙声,飘到了窗外,旋转回荡在天地之间,红尘中所有的烦愁均已成空。只剩下听者的一缕幽思,随着这七千多年的呜咽,追寻着遥远的梦。 一捧微不足道的陶土,被放入火中,受烈焰几多烘烤,炼就了永恒的音符。

       在《乐书》中是这样描述埙的:“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古人将埙定为秋音。于是,在埙声中,似乎我们可以看到,西楚霸王被困垓下,刘邦令部下在荒山暮色中唱起了悲凉的“楚歌”,在歌声中定然也会有这肃杀、凄凉、悲戚的埙声。才使霸王倍感一种凄苦与无奈,如一片枯叶飘离枝头,寻不到依托更找不到归宿。在不知何去何从的无限惆怅与惘然中,神色凝重的霸王,看面容悲戚的美人虞姬举剑拂袖独舞,听乌骓宝马对着苍天发出长长的哀鸣。在草木皆兵的秋音中而自刎乌江。 埙韵声声,以幽深、悲凄、哀婉的旋律绵绵不绝地,吹出了屈原魂断汨罗江时仰天长啸吟出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吹出了荆轲壮行前慷慨高歌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史,吹出了陈子昂登幽州台写下的千古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人间沧桑。吹出了文天祥过零丁洋时能震荡九天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独白。这样的埙声,怎么可能不从心底涌动起,一股生命在上,沧桑在下的感觉来呢?

      埙不但拥有肃杀、凄凉、哀婉的独特品质。这首《追梦》更赋予其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它营造一个绵绵不绝的意境,伴随着埙声起伏,浮躁的心随之变的静谧无比。如天马行空般,随着销魂的音乐,久久地回味着,那种飘忽不定的美感。并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它就是宇宙、它就是山水、它就是心音,它就是情爱,它就是生命的感慨。 这样的埙声,它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地,勾画出人们心灵相通的轨迹。

      人生本就是梦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总有这样与那样的东西,被无可厚非地镌刻在痛彻心扉的棱角之上。在寂静的秋风中,聆听这梦的天籁秋音,有谁不会将自己的梦,沉沉地烙在灵魂之中呢? 梦里飞花,雨敲窗棂,风唤梦回,听一曲埙音,惹一怀愁绪,是谁,轻传旷古余音?是谁,荡浊前世离情?柔情几许,心声一曲,隽刻着曾经的美丽,埙音落处,梦若飞花,随风而逝的,是幽深岁月,那缱绻情怀!


    14、一个人在做什么,天在看,地在看,自己也在看。所以,才会有敬天敬地敬自己,畏天畏地畏自己。屈大夫曾悲叹独呼: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的独,意义尚真不可比,他代表着诗人之魂,非常接近于上帝。而我等平俗下庸流之人,或只能一个人独处时,想想独善其身,明哲自保。中庸之辈亦可为君子之称而自当再接再厉,谓之慎独。


    15、享受生活,享受孤独的体验。孤独有什么不好?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审视自己,去养精蓄锐,准备在热闹的人群中一鸣惊人。孤独的时候,你自己就像挥舞着鹅毛扇一样看世界胡乱摇动,然后可以自得地感叹一些世风日下的话,虽然说有些自恋,但是,这又如何不是很美的享受?徘徊在世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更何况,又不是孤独了就永远孤独,还可以随意选择融入社会,你会感到,自己就是自己的,永远无法被别人左右。


    16、想起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知者甚众,但能做到的寥寥。多少人在压力面前选择了随波逐流,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精神世界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一代影后阮玲玉正是忍受不了世间的流言蜚语,才选择自杀而香消玉殒,离开了这个让她无比眷恋的世界。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之所以被无数人传颂,源于那是一种境界和品格。屈原们选择了“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为此他们最终也走向了以身殉道。面对黑云压城城欲摧,有几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语云:知之不难,行之惟难;行之不难,终之斯难。当为了理想与追求,去努力奋斗时,同类对此嗤之以鼻,说你是疯子,不自量力。那种痛彻骨髓的孤独之感,只有当事人最为明白。有时把你被送上祭坛的,恰恰是你想拯救的同类,但你依然怀着兼济天下的信念,渴望把愚钝的同类唤醒。想必这就是为了追寻自由所要付出的必要代价吧!


    17、孤独,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心里独白。 只是,阳春白雪大多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孤傲灵魂和心灵是痛苦的。

     寂寞,是“拣却寒枝不肯栖”的离群索居,是“有恨无人省”的落寞。有欢乐而没有人分享,有痛苦而没有人分担,哪怕处在闹市街头也仍然是形只影单,独自一人是享受不到友谊和爱情的甘甜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寂寞或者孤独.

    寂寞是一种不被人理解和关怀的苦闷。没有人可以倾诉和交流,没有人关注,虽千万人而独行,那样的心情应该是寂寞而且悲凉的。从而勾起对熟悉的人和事的回忆,通过回忆来派遣那种被陌生环境排斥在外而格格不入的心境。寂寞更像是午夜梦回时,卧在孤枕上听窗外沥沥雨声的感觉。

    孤独是选择自我逃避和自我封闭,尽管周围有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物,但是因为自我的孤高和自负,把自己有意识的封闭起来区别于众人。是那种独自高歌而不得知音,是自己放弃下里巴人、高山流水而选择阳春白雪的心境。比起寂寞的那种悲凉凄冷,孤独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宁静致远的禅境,可孤独更像是独坐葡萄藤下,品茗赏月的感觉。

    寂寞不能逃避,只能派遣;孤独可以选择,而且享受。


    18、我很希望自己就是一株忘忧草,一株生长在天涯的忘忧草,仰头望蓝天白云悠悠,感触清风习习吹我面。身边百花争艳,万物繁茂,放下一切的忧愁,与天地融为一体。我也想做一棵身处闹市的忘忧草,看世间人物多变化,而我独居一隅享受特有的优雅。读过屈原大夫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并且很喜欢这句话。留一份清醒给自己,留一份清静的空间让自己自由的呼吸,留一方净土让自己快乐的生活,多美呀。


    19、有很多人见到美丽的鲜花,总是喜欢将它们摘下,捧在手里,才觉得是对鲜花的挚爱。对花如此,对人也常常如此,可惜事情恰恰是适得其反啊。再说了,世上有那么多的鲜花,你爱的过来吗?何不撒手远摹近赏,这样不是更为舒心吗?也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受时光和时节等外部条件所限制,尽情的欣赏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有很多人以为自己很有财富,喜欢追求完美的事物,其实很多时候确是劳心劳力却又是和预期相差太远。完美的东西是没有的,就是接近完美的东西也是很娇贵的,要想维持这一娇贵的事物所花多少的精力,还不如将心态放平些,生活也许更为轻松,心情也会更舒畅些。

    有很多人喜欢在马路上追求高速,喜欢奔驰给自己带回的快感,喜欢自己永远都超越别人,不喜别人在自己的前方。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前方只要有路,就有别人的位置,真正想要你的前方没有他人,情况是前方就是悬崖,你已到路的尽头了。就是在这路的尽头,你也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 
    有很多人都喜欢的东西,很多情况下却会也是错的,人有几个是真正有自己的思想的呢?绝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而已,难怪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但像他看清了,却还是放不开,也是俗人一个。还不如那渔父听了屈原的话后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看清了做到了才是真正的大隐者,大智慧者。


    20、生活在别人的都市里,偶也会觉得寂寞和茫然,不过没关系,试着抛开身边的喧嚣,也就是说我希望自己能够有一颗空着的心--一颗无碍清澈透明,轻松自如的心,去感受每一个突然冒出的生活细节,亲切的感受每一个迎面而来的生活乐趣,减轻自己活着的压力,把自己变成一个"快乐的羔羊",那样也许会感觉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幸福是精神的充实,心灵的宁静,灵魂的坦荡,更是平淡的白开水,在平凡和喧嚣中感悟幸福不是更俱有意义吗/

     我是怎样一个人,也许你不懂,但别人更不懂.总之也只希望所有的朋友,以及自己"只要自己快乐就好",我也相信你的人生之路一定会光辉灿烂,因为你有你的个性,那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个性……


    2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清,清静者也,让身心处于一种安宁的环境之中,思索人生的真谛,探索尘世的奥秘;醒,清醒者也,当众人都沉醉于随波逐流、畏惧权威的大潮之中时,做一个孤傲的独行者,我们可以倍感清醒地看清整个世界,悟透整个人生。


    2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面对混沌的世界,我们怎么办?也许家庭、事业、爱情、环境、人情世故等等令你很不顺心,领会屈原的意思虽然很难,但众人皆醉独我清醒,是一种境界;举世混浊我独清是一种追求。在浮躁的时代,在闹心的日子里,我们不妨调整下心态,放下自己的欲望,在平淡中生活,待到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再笑傲东方,再去复制卧薪尝胆的故事。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2:37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