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译文]  被贬谪的人要去遥远的长沙,依恋回望长安不见家园。

   [出典]  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注:

   1、《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2、注释: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千家诗》中诗题又作:题北榭碑。

     郎中:官名。

     黄鹤楼:近在湖北武昌的长江边上。

     迁客:流迁或被贬到外地的官员。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武汉别名“江城”即来自“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

    落梅花:古笛曲有“梅花落”。

 

 

   3、译文1:

     做了像贾谊那样被贬到远方的迁客,想念留在长安的家人,回首西望,什么也看不见。在这五月的江城里,只听到黄鹤楼上传来玉笛吹奏《落梅花》的乐曲。

    译文2:

    被贬谪的人要去遥远的长沙,依恋回望长安不见家园。登上黄鹤楼横吹玉笛,江城的五月听到一曲《落梅花》。

    译文3:

    一旦成为被贬的官员,在去长沙的途中,西望长安,那里在也没有家了,此时的心情是何等地痛苦。一日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对饮,忽然听到一阵阵笛声,笛子吹的是“梅花落”,江城五月,正是初夏暖热季节,可一听到凄凉的笛声,顿感有一股寒意袭来,就象置身与梅花飘落的冬季一般。

    译文4:  

    我与前人同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隐隐云山不见家。

    黄鹤楼头听得有人吹玉笛,顿生寒意江城五月落梅花。

 

 

   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701年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 ,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5、 “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6、在历史上,湖南伤感至极,彻底沦为一座“殇城”。当屈原流放湖南之后,贾谊又被贬谪来到长沙,再后来柳宗元尾随而至,《岳阳楼记》更是成为“流亡”之音,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络绎不绝,甚是荒凉。在《滕王阁序》之中,王勃曾叹:“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贾谊与王勃,二人皆以辞采见长,才华横溢,名噪一时,但怀才不遇,均英年早殁。王勃经南昌滕王阁时,将贾谊与冯唐、李广等一并列为盛世悲情之人,不料造物弄人,天妒英才,随后即逝,年仅二十七岁,比“迁客”更“衰”。

    诗以寄情,诗以言志,迁谪之愤,离国之恨,字里行间,一览无遗。西汉贾谊,指责时政,遭人谗毁,贬官长沙。永王事件受到牵连,附以“附逆”罪名,李白被流放夜郎。诗人用贾谊自拟,流露出无辜受害之冤,更有自我辩白之意。政治上屡遭打击,诗人并没有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不禁“西望长安”,往事已矣!关切国运,眷恋朝廷,一片热忱,溢于言表。然而,事与愿违,长安与长沙,何止千里之遥?对迁谪之人来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遥不可及,望而不见,只能徒增惆怅而已!

    江城五月,正值初夏,自然没有梅花,但《梅花落》吹得太过动听,仿佛看到梅花满天飘落。“梅花香自苦寒来”,景象固然美妙,难免让人凛然生寒,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之照,更使人想到“六月飞霜”之典。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是诗论家“通感”。“诗仙”就是“诗仙”,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使冷落心境与苍凉景色相吻合,有力地烘托了流落他乡之恨,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弦外之音。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写起,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从“西望”入手,怀念帝都之忧,“望”而“不见”之愁,一一道出。随即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借景抒情,情景相融,推敲恰当,妙合无垠。

    关中自古帝王都,长安是诗人荟萃之地,那里是文化之根、精神之源。与长安有关之诗,信手拈来,难以胜举。中唐某一天,李白一路漫游,终于来到长安。然而,恃才傲物,宜谥日‘骄’,得罪权贵,被驱逐出宫!离开京城之后,四处漂泊不定,经常思念长安,“长安不见使人愁”,让人感同身受;与李白相比,其他诗人明显心境开朗,皆有一段粉红色回忆,一定还记得白居易“慈恩雁塔留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般喜悦,更不会忘记杜牧“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般得意,也不会忘记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般狂喜。人生苦短,知足常乐,忘乎所以,超然脱俗,岂不快哉!   

    酒中之仙,诗中之帝,飘逸洒脱,豪放浪漫,李白早已成为“飘柔”代言人。如果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一种豪情,吐露不尽,那天各一方、守望三秋,该是怎样一种酸楚?如果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一种乐观,坦然处之,那“渡河冰塞、登山雪阻”,该是怎样一种无奈?如果说,“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是一种宿命,上天注定,那羁旅恋川、醉酒捉月,该是怎样一种悲辛?如果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是一种狂妄,放荡不羁,那进身无路、报国无门,该是怎样一种必然?如果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是一种感触,纠缠不清,那兴至则来、兴尽则去,该是怎样一种超脱?如果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一种逸世,蔚为壮观,那拭吐调羹、捧砚脱靴,该是怎样一种欣慰?如果说,“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是一种伤怀,难以割舍,那自视极高、目空一切,该是怎样一种自找?

    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关乎成败,机制掌舵得失,兴趣造就事业,一切皆不是宿命!观沧海桑田,几分天定?品人间百味,总是真情!如果注定枯萎,不若纵情燃烧,“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人生如此,夫复何言?(千里绝音尘,骊宫夜未央

 

 

    7、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尚能铭记“迁客”二字的如今还有多少?
  我也开始学会了逃避。用秒数计算时间,用粉底遮盖过往。
  猎猎西风吹不散的缱绻故事。难道看着西湖的浊水,流淌到香江……
 
  
 
   8、唐代诗人,尤其是盛唐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特别注意诗歌意境的气氛、情调,追求意境的整体感,使之弥漫着浓烈的情思、气氛,在你还没有细细品味、领略其意境的具体意蕴之前,便把你带入某种气氛、情调之中,牵动着你的直觉,引诱你去体悟、玩味。其创作思维的特征突出表现在注重直觉感受和体悟。
 
    我们再看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首诗是李白长流夜郎途经黄鹤楼时写的。《梅花落》是横吹曲中的笛曲,常用来表现飘零之感。此处诗人既不着力写景,也不用意抒情,而是一心表现自己的直觉,表现自己所体悟的氛围:置身仲夏的江城,微风中传来渺远的笛声,既零乱凄凉,又飘忽不定;既伤感悲哀,又怅惘迷茫……各种各样的感觉错综纠结,一切都弥漫在这笛声之中,造成一种情思,一种促使人去感受体悟的氛围。
 
 
 
   9、《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写于流放之初。想李白遽蒙大难,惶惧莫名,友人相送,亦难解忧愁,当是心如乱丝,愁绪纷沓也。细揣此诗主旨,竟是怨愤重于悲愁,似有异于历来世人之解释试申言之:

    此诗止写三事:

    ⑴ 同为迁客。“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一”者,同也。点出长沙且以“一”字发端,非仅申迁客意而已,乃意在强调同为迁客,强烈暗示自身忠而被诬,与屈原、贾谊同命也。注家无视“一”字真正含义,多疏忽于此,然此怨愤不平之心乃全诗第一要义,岂可忽略?(屈原流放于洞庭湖周围湘、资、沅、澧一带各地,最远至沅江西端之溆浦,自沉于湘江之东汨罗江,可视为放逐长沙;贾谊曾谪贬为长沙王太傅;李白虽属流放更远之黔中郡夜郎县,然亦缘流放而去长沙。唐天宝十四载即公元754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造反,次年攻陷潼关,玄宗携太子李亨仓皇出逃西蜀,途中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经营长江流域。永王遂奉命起兵讨贼,十二月,水师东下九江时三请李白出庐山,李白应召参加永王璘幕府。次年即公元756年,李亨即帝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县],畏惧永王璘势力强大,乃以兵攻之,永王璘猝不及防,兵败金陵,遂被诬为叛逆,李白亦连坐。)

    ⑵ 西望长安。“西望长安不见家”,西望都城,只觉失落无根,飘摇无着,百感丛集。此句亦非仅申“不见家”之去国情而已,盖爱国者而被诬作叛国者,则于此回首故国时,自必无限留恋与无限悲愤复杂情意纷至沓来而含蓄无数也

    ⑶ 吹笛落梅。“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昔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盖怨气所至,上通于天曲奏梅花落》,诗人竟感觉盛夏五月落梅,则此岂可仅以夸张解释之诗人此时直觉心中怨愤上通于天,遂使盛夏五月而寒腊梅花纷纷殒落也

   绝句《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止写同为迁客、西望长安、吹笛落梅三事,便淋漓尽致抒发诗人无边怨愤之情,令人想见其谪仙硬骨、不屈头颅  

  

 

   10、李白后来在安史之乱时参与永王李璘幕府,李璘事败后被流放夜郎,已年近花甲了。想到平生抱负未能实现,这次无端被朝廷误会,身遭缧绁,不知道何时才能够重获自由。落到这样的结局,他的心中之苦我们都能够理解。所以当他经过武昌黄鹤楼,想起年轻时看到崔颢在这里的题诗,自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转眼之间,已是多年了,似有隔世之感。于是,满怀悲愤,写下了《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此时的李白,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踌躇满志,而是满怀深广的忧愁,面对未来感到一片茫然,自然情不能已,分外想念自己的家乡了。家,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最渴望的避风港,是寒夜里的温柔乡。饱经风霜的诗人落到了这样的地步,他知道,家里的亲人们担忧着他,牵挂着他。西望长安,不知何日传来朝廷大赦的纶音,能够得以自由?到那时,他一定归心如箭,好向亲人们报告自己遇赦得归的佳音!

 

 

   11、前人提到贾谊,不约而同的是同情与悲悼,这大约是封建时代许多文人都命途多舛的缘故。昂首天外的李白,也曾低吟“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愁眉苦脸的杜甫,晚年乘一叶扁舟流落湖南,在刚进入长沙地界的《入乔口》一诗中,他就由己及人想到贾谊,“贾生骨已朽,凄恻迈长沙”,而在湘三年,他曾以诗句对贾谊前后六次致意,不胜萧条异代不同时之感。李商隐却不愿轻车熟路地去重复前人,他掉臂独行,另辟蹊径,他强调贾谊的才能格调举世无两,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12、流浪人生也就是一种无家可归、到处飘泊的人生。这种人生古今中外都有,亦留下了无数流浪者的歌、流浪者的诗、流浪者的传奇。

    流浪者不是没有家,而是以这个世界为家,所以往往能够引起人的尊敬和幻想。比起世界上大部分一生关在自己“小鸟笼”里的人来说,流浪者的生活确实潇洒得多,自由得多。他们虽然经常饿一顿饱一顿,经常风餐露宿,但是生活的天地毕竟阔大得多。他们人生的体验和所见到的世面也自然比一般人要深要广,所谓见多识广,实在名不虚传。

    所以流浪者之中有许多奇人能人,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就拿(荷马史诗》的作者是来说,便是一个流浪艺人,他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灵感带到哪里,创造了流传百世的史诗。中国古代的很多名臣侠士,也都是流浪者出身。他们曾一时成为豪门收罗的热门对象,平时作为食客,而到了战时,则是勇将猛士或者谋士。至于一些古代的大诗人,也多是游子生涯,到处飘荡,四海为家,说他们是流浪者,也许一点都不过分。对此,李白有:“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的名句,杜甫有:“万里悲歌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可怜处处巢君室,何异飘飘托此身”的绝诗。

     到了现代社会,似乎流浪人生更多了。人们虽然大多不愁自己有好房子住,也不至于流落街头,无家可归,但是流浪的感觉却更加强烈了。原因是社会迅速变化,人口迅速流动,人们远离故乡,四处奔波,更有了一种“没有家”的体验。人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乡,甚至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的过程也就如同流浪一样,到处都是临时的家,随时准备搬到新的地方去。 

     这就产生了现代流浪人生。它的特征就在于失掉了“根”,人在流浪,心也在流浪,一生没有安定感和归宿感。也许正因为如此,很多流浪者的歌能够风靡世界,在千百万人心中引起共鸣。这里的一首歌你也许很熟悉: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13、 家,它是怎样的一个概念?翻开词典,给人们的诠释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在内。

  唐·李白有“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的那种忧惧;刘禹锡的“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那种闲致;宋·朱弁的“诗穷莫与愁如海,洒落难将梦到家”的无奈和李觏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那份悲凉。
  鲁迅先生则说得直白:家是人们的生处,也是人们的死所。

    家,永远是人们生活消费的必需、精神小憩的港湾和温馨无比的寓所。甚至推而广至,我们的民族就是一个家,我们的国家就是一个家,整个地球也是我们人类共同拥有的家园。家的概念如此地广博无比,留给人们的诗梦般的想象力和延伸性。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1:31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