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477(2007)01—0051—04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是我们党和国家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贯要求,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深化和具体化。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大学生就要做到“知行”统一,要知荣辱、辨是非、明美丑。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将历史地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荣辱观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特殊重要性。
一、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意义
我国历代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仁人志士将荣辱看作是国格、人格的核心,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环顾当今中国社会的一般社会道德现状,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交融和渗透过程中,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明确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八荣八耻”正是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主流价值观提炼,既有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又有对现代文明的发展。大学学习时期,是由青年学生向社会成人转变的关键时期,其可塑性非常大,客观环境因素对他们的意识观念形成具有“模具式”的作用。
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未来社会的主体力量。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价值观、道德观,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民族的兴盛成败。目前在校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成长环境和地位,导致他们以我为主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比较普遍,而且在初等教育阶段重点得到了文化知识的熏陶,而高等教育则是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培养过程不能实现培养目标,那就是向社会输送“不合格人才”。如果说人们社会活动的全部目的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话,那文明进步的根本就在于社会道德习惯的进步。一个社会的文明状态的形成,必定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青少年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塑造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就是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就是在塑造未来社会的道德品质,引导青少年树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荣辱观,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必然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把它当作为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来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他国、他民族的区别除了表现在语言、服饰、饮食和其他习惯以外,更重要的标志就是对是非判断的文化特征。某一件事物是好是坏,确定的民族或社会群体都有着不容模糊、明确的主流价值认定标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特性,也必须有非常清晰的价值边界,必须有每一个人的道德底线,这最典型地体现在划分是非界限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五爱公德”,“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正是体现了“五爱公德”的价值标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必须选择的方向。在现代的社会里,一个人选择自由生活方式是法律赋予其的权力,应该受到社会和其他人的尊重和容纳,但每一个个体如果只考虑自己的选择,而不顾虑其他成员的存在,整个社会关系必然产生冲突、矛盾、战争,大多数个体发展的环境就会被破坏。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阐述了荣辱观的应有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和凝聚国民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奠定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基础,全面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对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总体状况
根据近几年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二是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积极向上,价值观继续保持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三是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发展,勇于进取,有较强的成才愿望。能否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身发展成为主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依据。
(二)当代大学生荣辱观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肯定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向上荣辱观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深化,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情况;二是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部分大学生把人生价值片面理解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淡化、淡忘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自觉不自觉地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立起来,不能全面正确理解当前社会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内涵,不能正确看待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繁荣发展的关系[1];三是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诚信是一种美德,是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一个人的信誉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表现,同时也是一个人的无形资产。在现实中,部分大学生对“诚信受益”、崇尚美德等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理论存在,表现在他们能够辨别荣与辱,区分善与恶,但在具体实践中的表现往往大相径庭,呈现出道德认知、道德评价与道德实践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特点;四是少数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问题较突出。少数大学生勤恳、踏实奋斗和敬业精神下降了,读大学不为真才实学,敷衍混日子的情况屡见不鲜;崇尚科学的学术精神少了,更多的是向往明星和富翁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多了,在与人交往中,缺乏包容精神与宽广的胸襟;心理问题明显多了,根据某高校2003年以来的滚动调查,只有将近2O%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强”或“很强”。
(三)大学生荣辱观问题分析
从国际影响来看,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依然尖锐复杂,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加紧了对我国青年一代的影响,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从国内社会影响来看,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传统伦理道德在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和碰撞中受到挑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尚未建立。一些丑陋和腐朽的东西沉渣泛起,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对社会风气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受到迅速而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不少学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道德困惑和迷茫。
从教育自身来看,一是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深化并未完全落实。二是道德教育的简单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的矛盾,使得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模式、方式与方法与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教育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要求有差距。三是教师的价值观和思想状况的变化对学生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产生直接影响。四是教育环境已不再是一片净土,不良社会现象在学校已不可避免。
从学生自身来看,一是他们突出的表象是生理年龄相对提前,心理年龄相对滞后,表现为认知上的不成熟与行为上的幼稚。二是大学时期仍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社会阅历有限,大学生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三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生存发展等非常现实的问题。四是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主观上也缺乏自律意识。
三、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一)知行合一,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与践行,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知和行统一的过程[2]。一方面,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的教学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深入浅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道德行为,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另二方面,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践履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明耻,重在实践。广阔的社会实践为荣辱观的培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要在学生的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和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引导他们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二)引导大学生修身自律,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既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道德实践归根结底是道德主体的自主自律,大学生正处于“自律”阶段的起始,引导其修身自律和自我教育,以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习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当他们具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实现思想观念从外向内的转化,懂得辨别是非美丑,区分善恶荣辱,知道自己应该坚持什么,抵制什么。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的教育,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参与、自我判断、自我选择以及自我修养的意识,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修身自律活动,如通过积极发挥网络的作用,创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自我教育,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还可以通过营造积极进取的优良校风、班风、学风,在集体的引导下不断完善自我。
(三)弘扬社会主旋律,坚持社会舆论与示范机制相结合。
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机制、奖惩机制和监控机制,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功能,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包括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加以倡导或斥责、鼓励或鞭挞,敦促大学生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在荣辱的激发下,增强行为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心,辨别道德是非的标准,从而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荣辱观的示范机制。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都是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榜样,同时,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培养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在大学生中形成知荣弃耻的氛围。
(四)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高校教师是青年学生增长知识技能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敬业精神、治学态度、言谈举止、为人处事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育人先要育己,要在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上取得成效,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领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髓,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坚持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教师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措施
(一)构建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良好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学生管理部门统一指导、计划协调,学院为主体实施,辅导员、班主任共同参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工作模式。高校各级党组织都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各项要求和精神,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体现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二是积极开展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研究。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要围绕当前影响大学生道德水准和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不适之处,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学生激励和约束体系。要结合学校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在明确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标准的同时,更加强调道德激励和约束等评估机制,明确道德评价标准,让大学生明白到底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做人方面多下功夫。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一是根据教育部要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网络工作,结合新的教学大纲,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选修课,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所有人群中可塑性最强、最具有活力的群体,也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道德新风的有生力量。首先,中国的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指导我们前进的科学的方法论。其次,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当代青年学生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第三,中国的未来决定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与基础。在教育中要善手用典型事例、身边的榜样教育大学生,避免空洞说教。
三是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加强对大学生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对大学生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奋斗中表现出来的革命气概,懂得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教育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基地,教育时机,教育手段、各种纪念日等。
(三)拓宽大学生荣辱观教育途径,更新教育内容,践行“八荣八耻”
一是加大正面教育和引导,典型引路。正因为大学生的可塑性强,对新生事物的接收能力强,所以对大学生实施正面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通过抓典型、树典型、典型引路,通过课内课外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橱窗等载体,大力宣传新时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宣传身边的先进人物和突出事迹,激励他们向先进看齐,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失衡现象,帮助他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二是更新教育内容,加强实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重在实践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反思和改变自我价值观上的某些模糊认识,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各校可以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三是明荣知耻,加强自我教育。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青年学生首先要自己做到自省自律、知耻改过。古已有之:“知耻近乎勇”,“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过则勿惮改”,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大学生要在高度发展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做到“日三省吾身”,自觉运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过硬的本领提高自身实力。积极参加学校党、团和社团组织活动, 使自己在党团活动中净化心灵、熏陶思想、升华认识、提高觉悟[3]。
四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寓于学生具体工作。荣辱观教育要切忌口号化、公式化,要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强调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真正使荣辱观教育“入脑、入耳、入心”。从当前来看,一是要切实关心贫困学生,做好资助工作,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二是要切实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将荣辱观教育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的主旋律结合起来,切实关心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有残疾、性格内向同学的就业。为他们寻找一切机会,就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真正体现。三是加强学生生命观、责任感教育,做好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工作。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队伍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荣辱观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给学生一份爱,他们会还给老师一百份爱。所以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二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景点建设,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是营造学校、学生自身、社会为一体的荣辱观教育良好氛围。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发挥功能齐全、渗透作用强、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学生个人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共同营造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良好氛围[4]。
总之,我们在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荣辱观主流表现的同时,一定要切实关注社会发展变迁对大学生荣辱观的影响,切实关注大学生荣辱观在社会中的镜像反映,做到以教育为根本,以实践为关键,以环境为条件,以制度为保障,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收稿日期]2006—12—20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邯郸51~54G2思想政治教育王羡农/韩瑞英/齐明远20072007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策/大学生
socialist sense of honors and disgraces/educational measures/higher school students
Study of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race “Eight Honors and Eight Disgraces”brings up new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school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builders and inheritors. We should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sense of honors and disgraces On the young students.We should also correctly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obey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al principles to adopt efficient educational measures.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要正确分析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
作者: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邯郸51~54G2思想政治教育王羡农/韩瑞英/齐明远20072007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策/大学生
socialist sense of honors and disgraces/educational measures/higher school students
网载 2013-09-10 2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