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中华:人与人的精神生活
人是宇宙中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物,这种独特性主要在于人的存在是二重化的。人们 常说:人总是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首先,人作为肉体存在物,他构成自然界的一 部分。在这个意义上,人必须不断地与外部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样 才能维系自己的生命。既然人首先是一个肉体的生命,就不得不同大自然打交道,他也 就无法回避自然律对自身的必然约束和支配。在这个层面上,人并不存在超越自然界的 地方,也无法体现人类史同自然史的真正差别。为了更有效率地同大自然打交道,人就 必须对自然规律进行科学研究。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把握,能够使人在 物质生产领域这一“必然王国”获得知识论意义上的自由。因为在这个领域,“自由就 是认识了的必然”。自然科学及其外化——技术,说到底不过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结 果。它能够保证人们在征服自然、驾驭自然、控制自然方面,获得越来越大的力量。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在信息时代和 知识经济时代,它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一个肉体的存在 物,他同时还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因为人们不同于动物又超越于动物的地方,不在于 肉体,而在于人除了肉体还拥有一个心灵的世界和意义的世界。只有这个层面,才能显 示出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本质规定,也才能显示出人的尊严和高贵。它在归根到底的意 义上决定了人类史不能被归结和还原为自然史。人作为精神存在物,他不再服从自然律 ,而是遵循道德律。这才是人的“真正的自由王国”。
人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决定了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又 进而决定了人必须拥有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说”,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基本层次: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爱的 需要;四是尊严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它们由低到高构成一个“金字塔 ”结构,一般说来只有先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才能提出高层次的需要。应当承认,马 斯洛的观点具有某种统计学的支持。但问题在于,它并没有充分说明物质需要与精神需 要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物质需要及其满足,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只是具有“前提”的 意义,但并不具有“理由”的意义。因为人只是“通过”它而存在,但决非“由于”它 而存在。显然,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于人及其存在而言,其意义并不是平分秋色的, 精神需要及其满足更带有本质的意义。
人的精神生活当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一般地说,它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 是形上学层次。它是人的安身立命的归宿,是人的终极关怀,是人的心灵的家园。这个 层次的精神需要是通过对“至善”这一绝对价值的追求来实现和满足的。作为人的精神 生活的最高层次和基本内核,它为人们提供人生的内在理由和理想境界。二是道德(伦 理)层次。它是需要通过人的行动来得到践履并证明的。人的道德感和伦理需要乃是人 的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法性最终来源于至善尺度的确立,因而从根本 上说,它是第一个层次的延伸和贯彻。三是审美的层次。这个层次是人们通过对世界的 审美把握来表征的。人们在生活中,既有艺术的存在,又有艺术的欣赏,它们说到底都 是获得审美愉悦的有效途径。正是在这些审美活动中,人们既得到了精神享受,同时又 陶冶了情操,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格。
从西方社会自身的发展情况看,从文艺复兴开始的现代意义上的启蒙运动,实现了由 “神本”到“人本”的历史性转变。“人的发现”无疑成为西方现代性的一个文化标志 。然而,商品经济及其市场逻辑充当了西方现代社会的历史前提和社会基础,它所塑造 的“经济人”是一个基于物质利益及其最大化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格。从科学主义、技术 统治,到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逻辑在人类社会的运用和支配,无不表明西方现代社会条 件下人的灵性的丧失和人的物化的命运。今天,所谓的“网络时代”正向我们招手,当 人的存在被还原成“数字化生存”的时候,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灵世界就极有可能被挤兑 到一个日益边缘化的角落,从而成为“人文精神”失落的一个重要的时代原因和历史根 源。所以,当代人所面临的一个不可逃避的使命,就是如何在强大的现代性的历史语境 下保持足够的批判性的反省能力,以便自觉地抵御现代性负面效应的广泛挤压和控制, 从而最大限度地为人的精神生活保留地盘和开辟存在空间。这是人性的要求,是一个人 有尊严地活着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化本身走向正当和健全的要求。能否做到这一点, 无疑是对任何一个“现代化”着的民族的一次历史性的考验。
作者: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
2陈新夏:精神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展示。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内容看,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物质 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更应体现在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素质的提高上。
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的全面发展可以有诸多表 现,但概括起来不外是身心两方面的发展。身心的和谐及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 本内容。在身心的发展中,精神素质的提高、精神生活的丰富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物质 需要的满足,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物质需要的满足,人的发展就没 有基础;而没有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精神素质的提高,人的生活就会片面化,也不会有人 的全面发展。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指出,不加思考地生活等于徒费时光。伊壁 鸠鲁则将幸福理解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虽然两位哲人对人生意义和幸福的 理解不同于现代人,但其重视精神生活的思想却是富有启迪性的。
身心和谐、精神生活充实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一直是仁人志士们追求的目标。与以往 时代相比,在当今,精神生活在人的整个生活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推进人的 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化建设中,精神生活的状况已成为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西方已完 成的社会现代化进程看,社会现代化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 精神生活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传统价值的失落,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和追求达到了前所 未有的程度,金钱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主要尺度,传统价值观中许多优秀的东西,如对 人格理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及一些良好的道德观念遭到冷遇甚至被抛弃,精神危机成为 社会通病。二是人的生存片面化,工具理性和功利原则被过分推崇,人在劳动中丧失了 个性,能力片面甚至是畸形发展。三是大众文化泛滥,文化制作程序化、运作商业化、 形式快餐化、内容肤浅化,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四是消费主义盛行,企业和媒体煽 起人们不合理的消费欲望,在引导人们追求奢华物质享受的同时,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和 环境污染。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合理 解决,将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严重障碍。精神生活领域出 现的问题,也应从精神生活入手加以解决。只有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才能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克服人的片面化倾向,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已 逐渐成为人的发展的主要内容。精神需要同物质需要一样,也是人的需要的基本的方面 。但是,精神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要以物质需要为基础,以物质需要的满足为前 提,并依赖于社会的制度和文化条件。在以往物质资料匮乏、文化不够发达的情况下, 人们主要将注意力放在满足物质需要上,精神生活属于次要的甚至可有可无的事。随着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精神生活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 位越来越突出,精神生活质量逐渐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提高精神 文化素质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成为人完善自身的主要内容。可以说,社会进步既突 出了精神生活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为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
精神生活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未来促进人的发展的重点。与物质生 活相比较,人的精神生活更具丰富性,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当今社会发展的趋 势看,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但相对来说是比较有限的 ,这既是因为人的物质需要的相对有限性,更是因为在人类面临环境资源危机的状况下 ,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生活享受,不加限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的生活方式是不足 取的。在当代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指出:物质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 微的,享受物质财富的数量并不与人的幸福完全成正比,在占有和消费财富方面,“更 多并不意味着更好”,相反,人们应将对生活幸福的追求转向社会关系和闲暇方面。这 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将在更大程度上要通过改善精神生活来实现。只有在进一步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 时努力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才能更好地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
3皓宗:现代化的精神面向
中国现代化进程既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重建的过程。我们所面对的 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建,而且是文化精神结构的重建。从某种意义上说,后 者的重建比前者的重建更加复杂、更为艰巨。要实现现代化,重要的是要实现人的观念 的 现代化,这就是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传达给我们 的重要信息。没有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西方社会是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完成 其现代化的。
一个民族的精神面向,关系着它的生死存亡。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由社会——经济结 构解构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和巨大能量同时并存,因而导致文化——精神结构的大裂变 。这种裂变不以年龄、代际为界,不以地位高低为限,社会各阶层人群都被卷入其中, 在广泛的领域里演绎着的是:或神圣崇高,或邪恶丑陋;或激动人心,或令人发指;或 默默无闻,或喧嚣浮躁……这些表演自觉或不自觉地折射着人们内心世界的精神面向和 灵魂追求。
从精神面向和灵魂追求而言,有两个面向摆在我们面前:一是面向光明,它由大多数 坚持正确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快乐观的人所体现;一是面向 黑暗,它由少数坚持腐朽堕落的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快乐观的 人所体现。在这两个面向之间所产生的巨大张力及其矛盾解决是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现代 化成败的关键所在。
光明与黑暗共存,这就要求我们在精神面向和灵魂追求上坚持原则,旗帜鲜明;追求 真理,献身理想;既不搞折衷调和、黑白二道,又不走边缘化、边际化的道路。因为在 精神面向上,不是面向真、善、美、福的光明,就是面向假、恶、丑、祸的黑暗,二者 没有调和的余地。
坚持面向光明,我们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 ,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论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说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已 经证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除了运动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之外,世界上什 么也没有。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不过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旋转 兼自转的一个行星而已。同样,太阳系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不过是银河系的一个片 断。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其他的银河系……总之,浩翰宇宙是没有穷尽的,人类认识宇宙 的任务也是没有穷尽的。只有坚持唯物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世界,我们才能 更加接近真理。
坚持面向光明,我们就必须坚持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正确社会观,反对天下为私、 结党谋私的封建帮派军阀习气。天下者,社会也;国家者,民族也。社会是人民大众之 社会,国家乃中华民族之国家。我们必须坚持人民大众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反对化 公为私、变党为派;坚持用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坚持搞五湖四海,反对搞小帮派; 坚持走群众路线,反对“群氓”论;坚持公理,反对强权;坚持公平正义,反对欺小凌 弱,坚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对人无我有、人有我夺。把社会真 正建设成一个开明、祥和之社会,把国家努力建设成公平、正义之国家。
坚持面向光明,我们就必须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 对骄奢淫逸、花花公子作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不要说我们的物质财富还不够 富裕,还有近几千万农业贫困人口和大批下岗工人,需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是进 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仍需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因为中国的资源限制不允许 我们贪婪地、疯狂地比吃祖宗饭,断后代粮。那些一顿饭要挥霍掉几万元的腐化堕落分 子,不仅是当代的罪人,而且是历史的罪人。
坚持面向光明,我们就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反对是非不分、美丑不辨的混世主义 或犬儒主义。价值是对事物、人或问题是非曲直和善恶美丑的判断或评价,它是灵魂的 构成要素。如果一个人信奉健康的价值观,那么他的灵魂也是健康的;如果一个人信奉 腐朽的价值观,那么它的灵魂就是腐朽的。现在有的人信奉金钱拜物教,把金钱这种器 具价值当作最终价值来追求,为了敛钱聚财,演绎出一幕幕丧尽天良、惨绝人寰的人间 悲剧;还有的人是非不分、曲直不辨、美丑不论,专门以攻击、诋毁他人和拿名人、权 威开涮为乐,从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发展到饥不择食的新“食人主义”,为了“食人” ,不断地制造出一堆堆文字垃圾。我们必须扫除这些精神垃圾,还之以清新明朗的天空 。
坚持面向光明,我们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幸福——快乐观,反对“纵欲为福”和“食人 为乐”的动物哲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幸福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精神的东西。 对某种物质的占有不一定幸福,关键在于这种物质是怎样得来的和用它去干什么。幸福 包含在一个人为人类崇高理想的奋斗过程之中。快乐不是幸灾乐祸,而是灵魂的宁静。 快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企图以把痛苦加诸他人之上而获得快乐的人,最终他 所获得的并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只有坚持正确的幸福——快乐观,我们才能正确处理 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享受富足的精 神生活。
作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4郭湛:社会转型与精神困惑
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型过程。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由传统社会 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变;近二十多年来,又在由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向以市场经济 为基础的社会转变。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由于 社会生活及其变化的复杂性,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人们的精神困惑也空前增多。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精神困惑是正常现象,一个进步着的社会应当能够在人们出现困惑 的同时,以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不断化解人们的困惑。如果社会只是产生困惑而不能化解 困惑,人们的困惑就会越积越多,进而可能转变成烦恼、埋怨以至愤怒,恶化个人、群 体、社会的精神世界,降低精神生活的质量,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关注人 的精神生活,特别需要关注人的精神困惑。而要从根本上化解人们的精神困惑,最重要 的就是解决引起这些精神困惑的实际矛盾。当然也有一些困惑属于对变化了的现实的认 识或理解的问题。目前人们的精神困惑有不同类型,自然需要有不同的化解方式。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经济运作走向市场化,特别是加入WTO后,这一市场又进一步世 界化。在这种形势下,不仅原有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完全不适应了,就是中国已有的市 场经济思维模式也不能与之适应。年轻人需要掌握新的知识、能力和规则,成年人好不 容易熟练了的职业技能很多都不再有效,一切似乎都得从头开始,可是又该从哪开始呢 ?这种困惑只能通过学习和适应来解决,即从实践的直接的和长远的需要出发,了解和 掌握当代市场经济的信息、规则和方法。中国正处在一个全民族学习的时代,学经济, 学法律,学科技,学电脑,学外语,学WTO(世贸)……学习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古人说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习就是我们民族自强的努力,就是消解困惑的实际行动 。
还有许多困惑源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刚刚建立的市场经济,法制不健全,管理 方式相对落后,道德制约乏力,假冒伪劣、贪污腐败、混乱无序现象严重。在社会的竞 争中,如果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行为总是吃亏,而违法和缺德的行为总是得逞,人们就会 对社会规范失去信心,对他人失去信任,甚至在行为善恶的判断和选择上发生疑惑。社 会必须借助法律和道德惩恶扬善,守住人性这最后一道大堤,不然的话,善恶颠倒,是 非不分,社会就会被恶浊和混乱的潮水淹没,人民也不复有幸福安宁可言。在社会上, 恶浊和混乱是存在的,但并不就是合理的,它是要被消除的东西。无论为社会还是为个 人着想,都应该选择善而不是恶,应该趋向有序而不是无序。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更是主体相对独立的经济行为,因而要求主体更多的自律 。对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习惯于他律的人来说,更多的自由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同时也 就有更多选择的困惑。市场经济是受法律和道德制约的规范经济。法律规定人不能做什 么,不规定人能做什么;道德规定人之行为的伦理取向,不规定具体行为的内容和方式 。合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是依靠人作为主体自律的行为。社会日益法制化和道德化, 意味着人们将日益自律化,这就要求我们以高品质的自律去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 问题会突出出来。在人们只顾追逐金钱和物质财富时,思想、道德、情感的世界可能变 得荒芜、空虚或异化;同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相比,精神生活相对贫困化成了相当普遍 的问题。这时,人们会发出疑问: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吗?很多人意识到 问题的严重性,试图用更多的精神生活消费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但人们随即发现,在 这一领域,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也商品化、市场化了 。进入市场的精神产品被包装得五光十色,甚至光怪陆离,并有假冒伪劣者混迹其中, 使人们同样面临着选择的困境。不加选择,盲目的精神消费,更显出消费者精神上的贫 乏。如何根据人们实际的精神需求,以恰当的方式使之得以满足,在不断提高人的文化 素质的同时提高其精神生活的品质,这是一项重大的社会任务。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更深层次的精神困惑是文化的困惑。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走 向现代社会、走向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参照模式的。在我们接受经济 发展模式和全球化的运行规则的同时,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 展问题。在努力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如何继承、发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 优秀文化,这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无法割舍的文化情结。我们越是面对和接受其他国家和 民族的文化,我们自身的文化定位、文化归属、文化认同和文化取向的问题就越突出。 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又悄然 而至,引起更多文化精神上的困惑。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都得用自己的言行做出回答 。
社会转型中人的精神困惑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困惑,是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做什 么人”和“怎样做人”的困惑。个人“做人”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 ,力求与之相协调。社会在进步而不是沉沦,我们每个人也应当进步而不是沉沦;社会 在向健康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我们也应当成为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从人的发 展的高度来看待和解决人的精神困惑问题,是个人的大事,也是群体和社会的大事,不 可等闲视之。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5夏学銮:如何提高精神生活水平
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所有人类共享的三大生活。如果说 ,动物也有物质生活和或多或少、或简单或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话,那么精神生活则是人 类所独有的高级享受。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而且包括社会生活, 更重要的,还包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当然离不开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古人云:“衣食足 ,知荣辱”,又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这些说的就是物质生活、社会生活 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有物质生活作基础、社会生活作保障,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有了 必要条件。
但是,这并不是说,物质生活富裕的人的精神生活就一定充实,社会地位高的人在精 神上就必然幸福。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富人和发达国家比穷人和发展 中国家有更高的自杀率。自杀率在这里是作为精神生活不幸福或精神生活水平不高的实 证指标来使用的。关于自杀的经典社会学研究显示,物质——社会生活同精神生活存在 着一种负相关关系。也可以这样说,在一定的物质——社会生活范围内,随着物质—— 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二者是正相关;但是超过这个临界 范围,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个变数,甚至会变成负相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精神生活又是一个可以与物质——社会生活相脱离而单独进行讨论的概念变项。
如果把心理健康、精神自由、时代精神、信仰真理、社会情操和崇尚自然作为高质量 的精神生活的指标,那么,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从心理的、伦理的、哲学的、信仰 的、社会的和自然的六个层面契入。因此,要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必须做到:
第一,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宁静,使心不为事役,不为物惑,不为情困。俗话说,世界 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要自寻烦恼,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有识 人之志,容人之量,与人之乐。要谨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之事,站得高些, 看得远些,想得大些,思得深些。要善于选择参考群体,及时消除认识失调,把挫折感 和相对剥夺感抛到九霄云外。要运用理性之利剑,挥斩无名之烦恼,使内心经常处于无 障碍、无冲突的健康自由状态。
第二,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追求“真、善、美、乐”。在对至真、至善、至美、 至乐的追求中实现精神自由。伦理是处理人际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普遍行为准则。 作为一种规范科学,伦理学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正确,什么是 错误;什么是真、善、美、乐,什么是假、恶、丑、苦。心中装着正确伦理价值标准的 人,在良心这杆秤面前就不会失衡,精神生活就不会被深度“套牢”。那些把伦理原则 完全内在化的人,精神生活就可随心所欲,达到“不逾矩”的自由状态。
第三,提高哲学洞察力,训练辩证思维方法,使个体的精神生活与宇宙大道和升华了 的时代精神相契合,在对主、客体的辩证综合认识过程中完成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 飞跃。提倡以“道”(形而上学谓之道)为本,反对以“器”(形而下学谓之器)为根;提 倡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庸俗唯物主义;用人的法则统帅物的法则,把目标理性(做正确 的事情)放在工具理性(正确地做事情)之上,不仅追求效率,而且更要看结果;不与“ 永恒的事物”为伍,但与永恒的运动为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第四,对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坚持崇高的理想信仰,把理想信仰的实现作为人生的 终极价值和最终奋斗目标。人是有信仰的高级动物,法国大作家伏尔泰说过,即使没有 上帝,人类也会创造一个上帝来供信仰。转型期一些中国人精神贫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信仰的缺失,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旧的信仰丢失了,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新的信仰又没 有建立起来,一些人可以说是处于信仰“真空”状态。所有的贪污腐败、男盗女娼等社 会丑恶现象以及这些人个体精神世界所遭受的种种痛苦折磨,都与崇高信仰的缺失有关 。因此,重构价值信仰体系,坚持有精神取向的生活方式,是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一个 重要方面。
第五,培育神圣的社会情操,从我做起,从此时此地做起,弘扬美德,伸张正义,助 人为乐,见义勇为。个人可以独善其身,但仅仅固守个人的道德防线还不算是大善,在 社会情操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其所显示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是苍白无力的,一花独放 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因此,还要把个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整个社会情操状况 的改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个人精神生活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第六,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把自己与自然溶为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人 是从大森林中走出来的,是从江河湖泊旁走过来的,对人类的发祥地大自然要顶礼膜拜 ,敬畏有加。不懂敬畏的人是不会有幸福的精神生活的,亵渎、糟踏和蹂躏大自然的人 必定要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当人把自己溶化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中的时候 ,灵魂就会得到洗礼,精神就会得到升华,就会体验到一种不可名状的幸福感。因此, 要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还必须尊重和热爱自然,加强与自然的沟通与交流。
作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前线LL京23~28B1哲学原理20022002 作者:前线LL京23~28B1哲学原理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