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大陆与澳门的对外贸易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一、中国大陆是澳门对外贸易的重要伙伴
  中国大陆是澳门对外贸易的重要伙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大陆产品是澳门进口商品的重要来源。1990年,香港居澳门进口商品来源地第一位,从香港进口商品占澳门进口总额的42.21%,中国大陆为第二位,占17.78%,其次是日本(11.53%)、欧洲联盟(9.89%)、美国(5.13%)。1995年,香港依然是第一位,然而比重却大幅度下降了,只有28.90%,下降了14个百分点;中国大陆依然是第二位,为21.76%,比1990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次是欧洲联盟(15.58%)、日本(10.52%)、美国(7.41%)。1997年1-9月,中国大陆达到28.3%,跃升为第一位,香港25.2%,退为第二位,其次是欧洲联盟(12.4%)、台湾(9.9%)、日本(8.8%)、美国(5.5%)。(见表1)可见,澳门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商品在澳门进口商品中的比重日益增多,1997年比1990年增长10个多百分点,欧洲联盟增长3个百分点,日本增长3个百分点,而香港却下降17个百分点。
  附图F528j05.JPG
  中国大陆又是澳门出口的重要伙伴。1990年澳门出口欧洲联盟的商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8.65%,出口美国的比重为36.15%,这两个主要客户吸收的澳门出口商品已经占出口总额的74.8%。这种情况在不同的年份稍有些变化,1991年澳门出口欧洲联盟的比重高达41.38%,1995年下降为32.32%,出口美国一直趋上升态势,1995年高达42.06%,1997年1-9月出口美国的比重高达43.9%。1997年1-9月出口欧洲联盟和美国的比重为77.8%。澳门商品出口中国大陆的比重并不多。1990年只有4.52%,以后迅速上升,1993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为13.25%,以后又下降,1997年1-9月降为6.6%。(见表2)
  澳门从中国大陆进口商品多于出口商品,从1990年到1997年的8年里,从中国大陆进口年份最高为1995年,达到35.39亿澳元,最低的为1990年,只有21.94亿澳元,向中国大陆出口最低的年份为1990年,只有6.16%亿澳元,最多为1995年,达到18.87澳元。澳门向中国大陆出口额占中国大陆进口额的比重,1990年为28%,以后有所上升,1994年达到最高为59%,以后又有所下降,1997年只有23%,比1990年还低2个百分点。这个进出口差额说明了有一部分商品是中国大陆通过澳门再出口到欧美国家的。
  附图F528j06.JPG
      二、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在澳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澳门在广东省对外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远比在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重要,这是事实。所谓中国大陆对澳门的进出口贸易,主要是广东省在做。在1992年—1996年的五年里,根据海关统计资料,广东省向澳门的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向澳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最低的1992年为79.82%,最高的1995年为88.53%。(见表3)就是说,中国大陆广东省以外地区向澳门进出口贸易只占全国的10-20%。可见,中国大陆向澳门的进出口贸易实际上是广东省向澳门的进出口贸易的观点是能够成立的。
  附图F528j07.JPG
  广东对澳门的进出口贸易在广东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大,而且近年来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到1996年的情况来看,下降趋势较为迅速。1990年,广东对澳门进出口总额占广东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5%,1996年下降为0.55%。(见表4)
  我们把澳门外贸与珠江三角洲西部四个城市的外贸作一下比较。澳门的外贸规模比中山江门的规模稍微大一些,比珠海、佛山市的外贸规模小一些。1994年,澳门的进出口总额为39.92亿美元,江门为30.93美元,中山为30.73美元,而珠海为42.98亿美元,佛山为54.26亿美元。1994年,澳门进出口总额为40.38亿美元,江门为32.31亿美元,中山为36.23亿美元,珠海为49.05亿美元,佛山为61.32亿美元。
  附图F528j08.JPG
      三、关于澳门经济定位问题
  讲到这里,自然需要讨论澳门经济的定位问题。学术界似乎有一个较为权威性的看法,把澳门经济定位为“区域性商贸综合服务中心”。这里所谓区域性,从大的方面说是指“中国内地尤其是华南地区”,从小的方面说是指“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区域”;商贸服务内容相当广泛,包括贸易、商业咨讯、电讯服务、船务、仓储、空运代理、会计、核数、法律、建筑设计、工程等。(参阅: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澳门经济学会课题组:《澳门经济发展的若干策略》。吴志良等编:《澳门1997》,澳门基金会出版,第122-144页。)这个观点是确立澳门经济发展路径的基础。这个论点在学术界似乎已成定论,好象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论证。我不想评论这个论点本身,因为这不是本文的任务。我只是想就最新资料进行一些分析,然后再来验证关于澳门经济定位问题。
  中国大陆在澳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以及广东在澳门进出口中的地位,前面已经作了分析,说明中国大陆在澳门对外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根据这些材料,还不能得出澳门是包括中国大陆,或者说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商贸服务中心的理论结论。
  也许有的学者较为重视澳门对中国大陆转口贸易中的作用。诚然,澳门在中国大陆商品转口贸易中,主要是纺织品及其制品的转口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国大陆出口到澳门的纺织纱、梭织物、已制成纺织品及有关产品,1996年为8.87亿澳元,占澳门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7.56%,1997年为13.76亿澳元,占澳门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06%。中国大陆出口到澳门的衣着及服饰附属品,1996年为4.96亿澳元,比重仍为3.99%。然而,我们对这种转口作用要有正确的估计。1996年,中国出口到澳门的纺织品共有18.75亿澳元,如果按100美元换790澳元的比率换算,那么,中国出口到澳门的纺织品为2.33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1996年,中国出口的纺织品总额达到207.9亿美元。就是说,中国大陆通过澳门转口的纺织品占中国大陆出口的纺织品总额的1.1%。不仅纺织品如此,从所有商品的进出口业务来看出也是如此。中国大陆向澳门进出口贸易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的比重,进入90年代以来,在1%以下的幅度内再继续下降,从1991年的0.5%下降到1996年的0.24%。而且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大陆向澳门进出口业务占中国大陆进出口的比重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见表5)就是说,澳门在中国大陆商品转口贸易中的作用出现了淡化的趋势。
  我这样提出问题不是不重视澳门对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包括转口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想实事求是地估计澳门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澳门在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当澳门在中国大陆进出口的比重不足1%的条件下,把澳门经济定位为中国大陆提供商贸服务的中心,好象根据不足一些。
  附图F528j09.JPG
  我觉得,那种认为澳门是中国大陆商贸服务中心的论点,可能是受了遥远历史的浓重影响。在早已过去了的历史上,澳门曾经是一个国际性的商贸服务中心,处于里斯本—马门甲—澳门—长崎航线的中心位置,在葡萄牙人编织的太洋贸易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大港口。然而,这样的辉煌只存在短暂的1个多世纪。随着香港等一系列临近港口的崛起,澳门在太平洋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暗淡下去,似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我们不能把历史当作现实,也不能把“名”当成现实。科学研究就是要根据现实材料进行实证分析,在这个基本上才能对澳门经济的地位进行精确的估计,这样的结论才有说服力。既然,澳门是中国大陆商贸服务中心的观点需要重新讨论,那么,关于保持澳门经济繁荣对策的重点,不应放在发展中国大陆对澳门对外贸易的发展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25~28F52外贸经济、国际贸易杨永华1998199890年代,中国大陆在澳门进口商品中的份额从18%上升到28%,位居澳门进口的第一位;中国大陆在澳门出口中的份额较少,徘徊在4-6%之间。中国大陆对澳门的进出口贸易主要由广东省在做。澳门在中国对外转口贸易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很有限。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关于澳门经济定位为“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的论点得不到实际材料的支持,需要实事求是地讨论澳门经济定位。澳门/中国大陆/经济定位杨永华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系(510631)教授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25~28F52外贸经济、国际贸易杨永华1998199890年代,中国大陆在澳门进口商品中的份额从18%上升到28%,位居澳门进口的第一位;中国大陆在澳门出口中的份额较少,徘徊在4-6%之间。中国大陆对澳门的进出口贸易主要由广东省在做。澳门在中国对外转口贸易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很有限。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关于澳门经济定位为“区域性商贸服务中心”的论点得不到实际材料的支持,需要实事求是地讨论澳门经济定位。澳门/中国大陆/经济定位

网载 2013-09-10 20:58:08

[新一篇] 50年來中國天主教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舊一篇] 90年代審美觀念的變異及其價值取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