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要抓好课本的阅读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熟读课本
    熟读课本,就是对历史课本中的八个组成部分(目录、引言、正文、地图、图画和图注、注释、课后练习、大事年表)特别是正文部分要烂熟于心。
    目录概括了课本的基本内容,通过对目录的阅读,对书本的内容就有了粗线条的认识,同时可归纳出历史的线索和分期。
    引言的功能是补充历史的背景,说明历史阶段,提示时代特征,阅读它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每章主要的内容及时代特征。
    读熟课本的关键在于精读正文。首先要把正文中的大字和小字分开来,正文(大字)是课本的主体和中心,它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详细的叙述、描绘或者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作出评价。所以大字部分必须掌握。而小字部分是大字部分的补充。教材安排小字有四个目的:1.解释大字内容;2.拓宽知识面;3.通过生动的材料增强教材的育人作用;4.增强课本的理论性,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或通过图表、文字材料等,增加教材的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所以,在总复习中不能忽略小字方面的阅读,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1)第17题:作品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其内容就在小字部分里。
    阅读正文要注意两个方法。1.正文大字部分,一般从六个方面介绍所述内容,即时间、地点、参与者、背景、过程和结果(或评价),这六部分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六大要素。我们在阅读时应加以重视,这是历史基础知识。2.能正确区分正文中哪些内容是叙述、描绘,哪些内容是看法、评价。例如: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讲述了荀子的思想,其中有:“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代表,唯物主义思想家,着有《荀子》。他认为刮风下雨、星坠日食,是自然界的变化,都有一定规律。”这些是对荀子的描述。而课本中的“荀子的思想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自然界斗争力量的加强”,这是对荀子思想的看法和评价。
      二、读懂课文(理解教材)
    在复习过程中认真阅读课本,熟记每一个知识点这只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更重要是在熟读课本的基础上,能够理解教材,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因为历史教材有自己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在阅读中对关键的字、词、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抓课文中的程度词——有利于对知识系统性的掌握和理解
    有些历史知识分散在课本的各个章节,只有通过程度词的提示,并加以整理,才能从整体上概括出其产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加强强化”—“进一步加强”五个阶段。把零散的同一类知识串起来形成一个专题,这样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知识。
    2.注意课本中的关联词——有助于对知识的微观理解
    书本里的关联词提示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它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如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关联词“既……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场战争的双重性质。第一层含义是“民族解放战争”因为美利坚民族通过这场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第二层含义是“资产阶级革命”,因为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
    3.标出重点词——有利于强化记忆
    教材中经常有“转折”“标志”“重要”“奠定”“开端”等这样一些重点词。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有,大生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等;《中国古代史》有明末农民起义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反映了农民群众反对财产贫富不均和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重点词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频繁出现。如2001年高考试卷24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标志是;2002年文综24题,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2004年文综第13题,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等,所以,我们在阅读课本时对重点词要做记号,利用它把史实联系起来,或用填空方法记住史实。
    4.注意概念词的定量定性分析
    这几年高考命题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加强之势。2004年全国文综试卷15、16、20题都考查到历史概念。
    课本中的历史概念有许许多多,怎样通过阅读强行记忆,并且理解它呢?有效的方法是注意对概念词的定量定性分析。例如:对唐朝“租庸调制”概念就可进行这样的定量定性分析:租庸调制是唐朝(时间界定)实行的一种租税制度(性质界定)。其中规定,成年男子(适用范围界定)每人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数量界定)叫做“租”(性质界定),交纳定量的绢或布(数量界定)叫做调(性质界定),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范围界定)也可以纳绢或布袋役(数量和方式界定)叫庸(性质界定)。通过上述分析就可对租、庸、调三字有了全面准确的把握。
      三、读活课本
    1.现在的课本安插了许多图片资料,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族、地理、人物等各个方面。它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历史信息,把复杂的历史现象通过图象资料表现出来。这是文字功能无法可比的,所以我们在阅读课文时不能只顾阅读文字(大、小字)还必须认真观看图片内容。如《美苏争霸》一节有一幅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人物指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他们正在起劲地扳手腕。这一幅图的内容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是两国实力的较量,是美苏争霸的表现。他们的另一手则分别摁向控制对方的导弹按钮,反映出当时美苏关系极度紧张,战争已经一触即发。通过这幅图的阅读,可以理解当时美苏关系的紧张程度,而文字叙述无法一目了然地表现出来。
    2.历史课本中文字叙述的知识显得抽象和枯燥,给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而插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如人教版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8页,有一幅漫画《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图中表达出的信息是:各垄断资本家身躯庞大,气势汹汹;不但堵住会场进口,而且使参议员坐立不安。它说明资本家势力强大,而议员的发言,决议也要听从垄断资本家的意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标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以攫取更多的利润。
    对历史图片资料、表格数据、示意图等的认真阅读,能使历史知识更加全面和丰富,形成立体的网络结构。除了对插图的重视外,还要特别注意历史地图的阅读,因为文综试卷是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尤其是史地两科,往往通过地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2001年至今的高考文综试卷,都有地图试题。这一趋势提醒我们要重视课本中历史地图内容的阅读,要培养自己有分析比较地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第12页《春秋大国争霸图》和第13页《战国兼并形势图》,这两幅图表面看去没有什么联系,如果认真对比观察则可看到有许多不同之处。
    变化一:中原和江南地区华夏族诸侯国的消失和产生。晋、宋、鲁的消失,出现了三个新国家——韩、赵、魏,长江下游的吴国、越国也在战国地图上消失了。
    变化二:春秋时期分布于秦晋两国北部的白狄,晋国中北部的赤狄、北戎,分布在燕国东北方向的山戎,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消失。同时蒙古高原一带和燕国东北方向分别出现了匈奴和东胡两个少数民族。
    变化三: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北方沿着燕国、赵国、秦国北方边境一线,出现了从辽东连绵到西北的长城。
    总之,阅读历史课文要带着探究的意识,多角度(政治、地理、历史)分析问题的意识,把课文的正文、图表、地图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除了动眼、动脑外还要动手;阅读到关键词、句时要做上记号,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在句子旁边,养成不动笔不阅读的习惯。在高考历史复习中,阅读课本显得非常重要,除了超低空扫描五本书外,务必做到细、全、实、熟,把历史课本读熟、读懂、读活,这样才能适应高历史学习津25~29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蔡伍雄20052005本文是一篇怀念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文章,让我们通过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一下美国民众心目中的伟大形象。本文为美国波士顿学院菲利普·阿尔特巴赫教授所着,原文发表于2004年3月的《变化》(change)。转发本刊,获得作者授权。在此感谢北大蒋凯老师的联系与帮助。张东生/何华峰李春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Memories of a Friend in the Park蔡伍雄 福建建阳市第二中学,354200 作者:历史学习津25~29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蔡伍雄20052005本文是一篇怀念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文章,让我们通过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一下美国民众心目中的伟大形象。本文为美国波士顿学院菲利普·阿尔特巴赫教授所着,原文发表于2004年3月的《变化》(change)。转发本刊,获得作者授权。在此感谢北大蒋凯老师的联系与帮助。张东生/何华峰

网载 2013-09-10 20:54:29

[新一篇] 高考復習中處理初中地理教材的策略

[舊一篇] 高考的素質教育導向和高中語文教學改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