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倾向于统一的台湾知名媒体人唐湘龙的文章,看完后感觉他恨铁不成钢啊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谁说不会开战?如果开战,台湾躲不掉这一局的。我是说钓鱼台。

中日之间正为了钓鱼台风风火火。期待日本大选之後会有新的转折,显然没有。现在,除了台湾,大陆、港澳,华人世界的媒体焦点都是钓鱼台。每天充满质量俱重的报导。历史、军事、外交,齐头并进。这件事其实很难善了。

惟独台湾冷。极冷。台湾的冷,不是冷静,是冷漠。冷静是好的,冷漠是不好的。冷漠会伤害到自己。因为冷漠会让一个社会鸵鸟化,「集体无知」。钓鱼台距离基隆港口才186公里,距离彭佳屿才140公里。是公里,不是海里。这个距离,差不多台北开车到台中。但在心理上,钓鱼台彷佛有186光年这麽遥远。而且,是浮动的。越漂越远。

看着「全家福号」保钓船7人、单船出海,两艘海巡随行,想也知道靠不了岸,平平安安,但冷冷清清回到瑞芳,我真替台湾担心。

常听到一种常识性的论调,说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亚太形势,经贸挂帅,中日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不可能开战。尤其是为了一个小岛。这种认识当然有其理智基础,但是跟1949年之後的历史经验不符。

1949之後,除了「抗美援朝」介入韩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的冲突,几乎都是为了小岛。很小很小的岛。为了黑龙江上的「黑瞎子岛」,它连老大哥苏联都翻脸;为了台湾,几度对金门用兵,背後是美国;为了西沙,它跟老战友越南也翻脸。打了两次。
说中国不会为了「小岛」开战,这是昧於过去半世纪的历史事实的。台湾人再冷漠,也不能无知。如果钓鱼台擦枪走火,那是在台湾家门口。更有主体意识的讲法,应该说是在台湾的院子里。

我们的社会毫无危机意识。大量能量消耗在内部政治里。外交是内政的延长。军事是外交的延长。我们延不出去。像是没有延长线的电器,没办法用。我们会为了政党对抗,伪装火大,但是,对钓鱼台隐然存在的战火,无感。谈起钓鱼台,羞羞怯怯,吞吞吐吐,坑坑巴巴,政治人物的嘴脸假透了,恶心透了。

我建议一件事。私底下,我谈了好几个月了,就是:订10月25日为「钓鱼台日」。人微言轻,没什麽大学问,只是想唤起社会意识,每年到这一天,办点活动,讲点话,学校里,要有一些钓鱼台的公民教育,把从心里要漂走的钓鱼台拉住。

最近几次去中山堂。台北的。现在是文创热区,西门町里的静谧空间。但那是日本战後受降之地。受降之日,就是10月25日,这是台湾光复节的由来,到现在,中山堂的主厅都还叫做「光复厅」。那是个历史穿越的空间,受降的历史照片挂在广场边上。连战时代矗立的抗战纪念碑静静的躺在广场角落。年轻世代的心灵出现了「历史大断层」,这会让年轻人对兵凶战危的心理准备不够。

去年10月25日,马英九总统在脸书上发表文章,提到台湾光复节,提到钓鱼台。他说:甲午战後,中国失去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台。钓鱼台像是「襁褓中被偷抱走的孩子」,名字被改了,我们都不知道那原来是台湾的孩子。马英九强调:「骨肉离散五十年」,「被抱走的岁月唤不回来,但被改的名字我们都还记得。」
这段话虽然是文字,但说得极好。钓鱼台和台湾是亲子关系。历史、地缘、地质上,钓鱼台都是「台湾的囝仔」。我们有必要让台湾世世代代都不要忘了骨肉重逢的期待。但现在,中日为了争夺这个孩子,剑拔弩张,而这个孩子真正的母亲却彷佛失智,记忆极为模糊,眼神极为空洞。对亲权的主张,消极的吓人。 
因为内部政治的消耗、抵销,台湾成了全世界罕见的「无节日国家」。这种情况在民进党执政之後快速恶化。各种中国现代史连结的政治性节日全数冷处理,甚至是国庆日。但我不懂,「台湾光复节」起码是可以有共识的。但现在,连「台湾光复节」都冷清到不行,我们真的是对进行式的历史进程集体冷漠,集体失智。

一个圆缺一角,还叫圆吗?「星星知我心」如果五个只找回四个,算团聚吗?因为被偷抱走的钓鱼台还没有回来,台湾算光复了吗?台湾还没有光复。至少,还没有完全光复。

所以,把已经冷掉的台湾光复节,10月25日,订为「钓鱼台日」,每年这一天,至少是一个日历上的提醒。这一天,日历上不要用国旗,不要用红字。应该用其他深色字。如果要用国旗,国旗上应该别上「黄丝带」。系黄丝带在老橡树上,系黄丝带在国旗上,象徵对钓鱼台回家的期待。回到台湾的怀抱。

我们的精神教育出了极大问题。对南沙主权的流失,无感。对钓鱼台主权的流失,无感。我们不但对政治、历史、外交的大课题无感,还把这种无感当时髦,流行起来了。

我真是个跟不上流行的人。我真不时髦。我看不见钓鱼台,但钓鱼台一直在我心里。

钓鱼台风云诡谲,战争没有想像中那麽远。但钓鱼台的母亲─台湾─眼神依然如此空洞。


台湾根本就不讲,所以台湾的年轻人不但不知道,还被灌输了非常错误的历史观。


lvchunyou:

大陆的年轻人不像老一辈清楚了解来龙去脉,社会的发展也缩减了民族主义精神,但这些年轻人利益观倒是清楚的很,所以当前的教育应该突出台湾在中华崛起的过程中到底有哪些作用,不解决台湾问题崛起过程有哪些羁绊。讲清楚这些,年轻人就清楚了,就来劲了。



综合 2022-01-09 19:01:33

[新一篇] 民主頌——獻給美國的獨立紀念日

[舊一篇] 未來十年慘不忍睹 中國尚未意識到危機的逼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