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旗 南阳师专地理系,473061)
收稿日期:1995-10-20
* * *
1992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会议通过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它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地理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培养世界公民合作与团结,协调人地关系道德规范的指南,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地理教育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新阶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土开发整治、资源的配置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将进一步加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欣赏和旅游观光的人数也将不断增加。因此,地理素质的高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的决策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层次。地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产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1988年以来,我国制订了义务教育地理教育新大纲,并陆续出版了多套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新教材。由于教学内容作了大幅度调整,对中学地理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这一新变化,承担中学地理师资培养的专科地理教育必需作出相应的调整。
1 中学地理新教材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以新的面貌出现,全面体现了义务教育地理教育新大纲的目标和要求,同传统教材相比,突出特点有三:
第一,突出人地关系,联系社会实际,注重思想教育
传统教材以自然地理为重点,新教材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要线索,着重讨论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以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人地关系协调论为指导,更新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将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全球意识等思想教育内容寓于地理知识教育之中,有强烈的时代感,富有新意。
第二,减少层次,突出重点
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的以自然地理为主、结构固定、内容繁多等现象,内容安排上首先大大增强了总论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减少分区内容,如世界地理部分总论由过去的两章增加到五章,既强调了环境、资源、人口等全球性重大问题,又注意联系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而文化、贸易和旅游等人文内容的比例也有了很大的加强;其次,新教材突破了传统世界地理部分采取的总论——大洲——大区——国家四个固定层次的模式,以突出重点区域为特征,划分层次灵活,如大洋洲和南极洲仅保留了大洲概述,亚洲保留了分区概述而去掉大洲概述,在国家选择上只分析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突出和带有鲜明地理特色的国家,如欧洲的英国、东亚的日本和东南亚的新加坡等;第三,在具体内容上,新教材减少了单纯记忆性的数据和偏僻的地名,增加了易学易记的规律性内容。
第三,图像丰富,文字编排形式多样
新教材图象容量大,仅第一册就有238幅,比传统教材多出141幅。图像系统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彩色照片,单色照片和素描三种以及简图、示意图、剖面图、模式图和专题图五大类,按表达内容可分为地理分布图、示意图、景观素描图和统计图四种。图象系统既密切联系教材内容,是教材内容的注释,同时又较教材内容深入,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图象系统已成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教材大小文字相间分布,大字为正文,体现了教材的基本要求;小字为正文的补充和扩展,包括三种形式,读一读栏目、想一想栏目和做一做栏目,用不同形式,分别达到丰富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读图、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2 专科世界地理课程教学改革
由于中学地理新大纲、新教材的出现,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地理教师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针对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必须对专科世界地理教育进行全面改革。
第一,教书育人,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世界地理学科以整个地球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球各大洲、各大区和各个国家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地关系,内容具体,涉及范围广,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联系密切,针对社会实际,反映时代特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素材。通过人地关系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可以对学生进行全球意识教育;通过中国与其它国家对比,可以进行国情、国策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使学生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参与经济建设的意识。
第二,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
专科世界地理课程教学过去多采用本科教材,八十年代末期以来,几套专科层次的世界地理教材陆续问世。这些教材充分考虑了专科地理教育的特殊性,大大降低了教材内容的难度,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比较适合专科地理教学的需要。但这些教材多以本科教材为蓝本,增加的知识相对不足,不同程度地带有“教案化”现象,结果便于教师备课讲授,学生自学余地减少,不利于学生课后学习。教学内容的改革应首先调整教学内容的要求,增加教材的弹性度。
世界地理课程由世界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合并而成,其指导思想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统一,但在具体内容安排上仍存在着自然部分和人文部分联系不紧密的现象。要真正实现以人类——资源——环境为主线,突出人地关系,必须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狠下功夫,指导思想应充实人地关系内容,渗透持续发展观念,即以人类活动为背景分析自然环境,加大资源开发利用部分的比重,作为自然环境过渡到人类活动的纽带,人文部分应处处考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的反作用。
世界地理课在层次安排上一直采用“总体——分述”的基本框架,这种结构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为理论依据,分为全球——大洲、大洋——大区——国家四个固定模式,面面俱到,重点部分的地理特征不易突出。
具体内容上,机械记忆性的地名、数据过多,而规律性知识较少;描述性内容过多,分析部分显得薄弱,出现学生易学难记现象。因此,在内容安排上应紧密联系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将国际上一些热点问题、新情况、新信息及时反映在教材中,适当加大重点部分的难度,减少描述性语言,增加分析部分内容。分析解释也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要深入问题的实质。
加强图文结合,充分发挥图像的作用。世界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应包括图像系统的更新,作到图像与教材内容一致,同时减少与图像内容一致的描述性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读图能力。
第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地理技能的培养,观察、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应克服单纯讲授现象,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学习方法指导,把学生被动听课变为积极思考。加强图像系统教学的同时,采用幻灯、录像、投影等多种电化教学手段。建立完善的作业系统,世界地理作业系统包括:绘制地理图表,提高学生绘图技能,巩固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地理图表,总结地理规律;分析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比不同地区地理特征等等。作业系统的建立应注意避免课本内容的重复和简单的总结,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学余地。
南都学坛:自然科学版南阳88-89G33中学地理教学周旗19961996 作者:南都学坛:自然科学版南阳88-89G33中学地理教学周旗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