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松 沈小媛)
学期初,新课本一到手,学生总是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但往往只是从中挑出自己感兴趣的读一读,或者习惯性地从第一课看起,看到哪,算到哪,而忽视了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法——整体阅读。这里所说的“整体阅读”,指的是从全局入手、全方位了解新一册课本的编辑意图、总体要求、内容结构、编排体例等,目的是为了居高临下地总览全书,把握全书重点,明确全学期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全学期课本学习效率。这里仅以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本为例,谈谈如何进行整体阅读。
第一步,细读《说明》。不少同学甚至一些语文教师,对每册课本前面的《说明》部分,常常视而不见,认为它并非课文,可读可不读,这实在是一大失策。这《说明》,犹如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针,能帮助我们把握全学期学习的总目标、总体系,不可不先读、细读。每册的《说明》,都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对初中三年整套语文课本的编写所作的总体说明,包括以下两个主要方面内容:(1)编写指导思想,其中“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训练”便值得我们字斟句酌。它概括了语文教学、训练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2)编写体系和结构。《说明》对此作了详细的表述,这里可以表格示之:
三个阶段 单元组成方式 教学要求 特点第一阶段 课文按照其反映 使学生认识语文的 整体把握(第一册) 的生活内容,分 运用与生活的关系 (初步) 类组织单元 着重培养一般的吸 收与表达能力第二阶段 课文按记叙、说 联系生活,着重培 分解训练(第二、 明、议论三种表 养记叙、说明、议论 (提高)三、四册) 表达方式组织 的吸收、表达能力 单元第三阶段 课文按照若干 培养在日常生活实践 综合运用(第五、 种实用体裁组 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实用)六册) 织单元 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 品的能力
《说明》的后部分是针对本册课本所作的具体解说。主要包括(1)单元结构特点:即按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革命生活、自然景物、经济文化生活、科学世界、想象世界这样由近及远的顺序编排单元的。(2)练习设计特点:富有层次性,即分为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3)基本能力训练要求:对读、写、听、说这四项基本能力训练的要求都作了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加赘述。(4)汉语知识学习要点,其中强调“不要死抠名词术语”值得我们注意。
第二步:细看目录。目录犹如全书的窗口,由此观望,便可了解本册共31课,分八个单元,作文训练与听说训练安排在各单元之后,汉语知识则分散穿插于课文后面。不可忽略的是,课文最后还有“附录”部分,如本册《文章的阅读》是集中讲解阅读方法的知识短文,还有汉语拼音方案、本册语法知识简表,都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的内容,因此也不可轻视。
第三步:细究单元。以本册第一单元为例,来分析一下每单元的编排体例:(1)单元前有“单元提示”,单元提示既有对该单元课文思想内容的提要,又有对该单元阅读教学的明确要求。如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对前者的提示为“要从课文中得到生活的启示,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对后者的提示为“要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清楚连贯;要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勾画并摘录关键词语;练习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单元提示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该单元教学方向、目标。(2)单元中分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两种。教读课文大多是基本课文,课前都有“训练重点”、“预习提示”两项。自读课文前只有“自读提示”。每篇课文后都有练习。其中“训练重点”提醒学习该篇课文应掌握的知识或能力点,这也是对全单元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则是从作者介绍、作品背景、文章内容或形式特点、生难字词提要等方面进行提示,尤其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了不少启发性问题,以引起读者思考,读者如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颇能得益。(3)单元末的作文训练,了解其训练重点以及它与该单元的联系。(4)单元中汉语知识的安排。这样通读一个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和单篇教学重点也就了如指掌了,学习起来就会心中有数。
第四步:分类归纳。可按上一步所讲的方法通读每一个单元,然后按读、写、听说、语知四项分类归纳,最后可整理成下列总表: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学要点一览表
(附图
)
此表可以说是整体阅读结果的体现,既可以作为全学期学习目标“指挥图”,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期末复习,即按表上的要点逐一自查自己这方面的学习效果,便于及时补缺补差。
总之,整体阅读这种“鸟瞰”式的阅读方法,不仅适合于学期初对新课本的总体感知,也适合于我们阅读其他书籍及杂志,尤其适用那些不需要精读然而需要广泛了解的书刊,这样可以大大加快阅读速度,易于找到阅读重点,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责编:建成)
学语文芜湖7-8G31中学语文教学沈小媛19971997 作者:学语文芜湖7-8G31中学语文教学沈小媛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0: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