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公正、文明、健康、祥和等社会目标的一个根本支撑点,同时也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人文精神”的历史原意是“人”的精神,即“人的真实精神、人的真情实感、人的真实愿望”。所谓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构建,就是努力挖掘作为人文应用学科的语文教材中的教育资源,以全体的人性完善为最高教学目标,体现主要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让儿童从小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交际、学会健体、学会生存,“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能力”,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
  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建构包括哪些内容呢?①价值主流建构(政治思想、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人格完善建构(吸纳先进文化的品性、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勤奋合作、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心理、文明风尚、情感熏陶);③科学人道主义建构(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科学健身);④新道德建构(社会公德、传统美德、伦理道德、关心与服务他人、“五心”“五爱”、敬业精神、责任感、义务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⑤思维品质建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辩证唯物观、历史唯物观、道德智商"MQ"、审美情趣、创造思维、智能素质)。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建构人文精神呢?
   1.暗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种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工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心灵之路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建构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不能采用思想教育中警示与训诫的方式,而要采取调动无意识的最有效手段——暗示。
  选择“暗示”的理论依据是:暗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每个人的思想、感情、知觉或心理活动中,除有一个清晰而居于中心的经验总和外,总有一个居于背景的模糊的而外围着的经验系列与之平行。”这就是说人的智力、情感、品德、习惯以及个性心理和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接受意识到的教育的同时,更要接受大量的暗示教育。
  怎样对学生进行暗示教育呢?首先,要允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暗示信息,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以此达到人文精神建构的目的。比如教师朗读“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如果懂得暗示的潜隐性和启发性特点。教师只要用语重心长的语调暗示,学生就能受到情的感染;只要通过“人民”“缺点”“批评指出”几个词语的重音暗示,学生就会受到义的启发。这种暗示教学,可以摒弃直陈道理的琐碎分析,让学生在暗示中潜移默化地进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
  其次,积极营建暗示教育环境,让学生从教材资源和教学环境中获得人文精神建构的信息。因为优美的暗示环境,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比如教学《桂林山水》,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暗示,让学生在看图中联想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受到热爱锦绣河山的人文教育。
   2.陶冶
  陶冶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给予有益或良好的影响。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建构,不是政治灌输或道德说教,它是一种人文熏陶,它改造着儿童的意识与心灵,积淀着价值规范,丰富着思想情感,提升着道德品质,熔铸着意志品格,强化着心理精神。
  语文教学怎样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呢?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努力营建情感氛围。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营建积极的情感氛围就是制造一个熔铸精神与灵魂的大“火炉”,对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陶冶”与“熔炼”。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品读,进行情的熏陶、理的启迪。《疱丁解牛》中说,杀牛的最高境界是只见“骨架”不见“血肉”,而阅读的最高境界则是只见“血肉”(受到文章情感的陶冶)不见“骨架”(不作琐碎的“文法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熟读成诵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的条件反射,这能使语言的要素、词语、句式、情味、气势等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并不是在品读《镜泊湖奇观》时才受到秀丽的自然风光的熏陶、也不是在赏读《海上日出》时才受到爱美情趣的陶冶、更不是在精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才受到日益严峻的人类环保形势影响,所以,书中的“情是读出来的、诵出来的、品出来的、赏出来的”。同理,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出来的。
   3.感悟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建构仅靠“外部条件”的“暗示”与“陶冶”还不够,还要依靠人的“内部条件”的“感悟”与“体验”起作用。有人说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意图和方法。可见感悟不是通过教师讲解达到的,而是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才实现的。一句话,要激活经验,“以读求悟,读中见悟”,比如阅读老舍先生的《劳动最有滋味》,假如让学生凭借逻辑思维推理,通过抽象分析概括出“气质”的含义即“气度、风格或品质”,这是理解。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入手,找出具体的劳动“会改变一个人气质”的相关语句:“劳动使穷人的骨头硬,有自信心”,“劳动会使我们心思细腻”,学生通过这些语言及其语境的内心体验,就能自主悟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气质”的含义与韵味,懂得为什么劳动能改变气质,怎样才能改变气质的道理。只有感悟才会使思考有深度,怎样才能改变气质的道理。只有感悟才会使思考有深度,才有利于人文精神建构。
  为什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建构要强调“感悟”而不提倡“理解”呢?因为“理解是理智的,感悟是情智交融的;理解偏于分析,感悟重于综合;理解主要是注释,感悟主要是同化;理解的主体是旁观者,感悟的主体是参与者;理解是单线联通,感悟是全线相联;理解是人对文字内容的解剖,感悟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理解的对象是文章内容,感悟的对象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整体,既有内容,又有形式”。怎样引导学生去感悟呢?比如移情体验品读《鱼游到了纸上》由观鱼到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以至物化为“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忘了自己到底是人还是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文塑造的生活原型有设身处地的真切感受,才能真正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与作者心心相印,感情共鸣。为此,教师须做到:①把全体学生看作感悟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人;②营造情感氛围,提供感悟契机;③架设一座沟通学生“主观存在”与教材“客观存在”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获得生命体验,进入感悟境界。
   4.体验
  体验是一种情绪、情感的想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建构,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情感反应模式”,而体验就是最好的方式。因为体验是强调人的内心感受,是学习者本人自己亲历的体验,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怎样让学生进行体验呢?比如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首先,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在快乐、舒适的气氛中感受个人非常强烈的肯定性体验。第二,精读1~4自然段,学生真切体味到叶圣陶先生给“我”改作文的情绪,联想自己的习作主动进行追忆的体验,通过想象记忆,把自己值得珍视的这段学习生活情感经验重新提取出来,联系课文进一步巩固、强化、整理、挖掘其价值和意义。第三,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品读5~10自然段,接受庇护性体验,感受到叶圣陶先生家作客的那种温馨与快乐,接受“与空间完全融合,非常宽松,得到庇护,得到喜爱”的体验。第四,深读第11自然段,整体感知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接受性体验中把课文蕴含的精神财富和语言知识传承给学生,通过情感的陶冶,使他们得以接受,最后,通过创造性体验,让学生把从课文中接受到的综合信息重新组织、调整、创造,与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最终内化为个人的人格特征,建构起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建构的途径是复杂的、多元的,没有固定模式可循,暗示中有熏陶、感悟和体验,感悟中也有体验与熏陶。以上拙见,仅是笔者教学实践的点滴体会,旨在引起同仁对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建构的关注。
语文教学通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临汾G39小学各科教与学袁昌仁20022002袁昌仁 四川遂宁市中区磨溪镇中心小学 作者:语文教学通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临汾G39小学各科教与学袁昌仁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53:31

[新一篇] 試論語文信息化教學的基本模式

[舊一篇] 試論語文教學中的誤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