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湖南 马智君)
  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工作者,我有机会接触到众多一线的老师,听了不少语文课,每每思前想后,总有所悟: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但是语文教学的本身确也存在不少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下面拟从四个方面浅析之。
  误区之一:认为有教材,教材上又有要求,没有必要花精力去钻研、掌握教学大纲。
  教授课文,要不要以教材为依据呢?当然要。问题是,单纯以教材为依据,众多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因为每本教材知识包罗万象,显得较为零散。对这些知识,你是全部讲授,还是只讲一部分?讲其中一部分,你是讲这一部分,还是讲那一部分?就是讲那一部分,你也有一个先讲后讲、讲深讲浅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要熟悉、钻研教学大纲。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全面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宗旨任务,它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等素质和教学规律,构建了知识循序的体系、能力渐进的系列,体现了各阶段学生知识能力等应该达到的层次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大法。不注重学习掌握,教学工作势必茫无头绪,也就不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某一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造成现在和今后学习的被动。
  我曾听过一堂初二的作文课。指导课上,老师从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讲到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然后命题——《我看改革开放》。试想想,一个初二的学生对改革开放能有多少认识?他们即使谙熟了一套技法,能写出一个子丑寅卯吗?先是一大堆“作法”搞昏了头,接着又要脱离生活实际地去议论,于是只好“没话找话”,应付老师完事。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其质量可想而知。其实,教学大纲对初中生的作文有明确的要求。像议论文,就只要求对人对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有“一定的根据”,能作一些“简单的分析”。我想,上面说到的这位老师如果注重了教学大纲的学习,就完全不会搬用议论文写作的一套术语来训练学生,学生也可免受无病呻吟之苦。反之,老师如果不讲“作法”,而注重启发学生写身边的人、事,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观点,反而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兴趣。
  误区之二:认为《教师教学用书》对课文的讲评已有现成的框架,提供的资料丰富充实,有了它,备课的一切问题都可解决。
  诚然,《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帮助教师掌握和使用教科书,以利提高教学质量而编写的,它努力体现了大纲的各项规定和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它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不是有它就万事大吉了呢?《教师教学用书》明确规定:“‘课文评点’立足于点拨,既引导掌握课文,又给教师留有进一步钻研的余地。对‘课文评点’,教学中不要照搬,可有所取舍。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程序和确定教学内容。”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四:(1)它内容宽泛,教师不可能将其全部教给学生;(2)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不同,取舍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即所谓的备课要备学生);(3)有时是几种意见兼收并蓄,目的是为备课者提供备课和教学的思路,不要求教师全盘讲授,更不要求学生都去“百家争鸣”;(4)由于某些原因,该书同样存在不当之处。所以《教师教学用书》中说它是“供教师参考用的”,这提法很客观实在。但是,有的教师贪走捷径,备课不去研究学生,不去钻研教材,而是不假思索,照本宣科,以致纰漏迭出。有位老师归纳《听潮》的中心思想,中间有“表现了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句,听课时我对这种拔高的提法就有疑问,课后向执教者质疑,他说《教师教学用书》上这样提。一看书,里面只有一句“要学会欣赏这个‘伟大的乐章’并认识‘海的美’,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显然,执教者如果反复钻研教材,就不会妄加“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样的标签。《统筹方法》起首有一句“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课文评点”说“开篇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如果不去钻研教材,不去深究下定义这种说明方法的内涵,迷信书本,一味教给学生,就会以讹传讹。如果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下定义这种说明方法,就会发觉这里没有说明统筹方法的特性——能提高工作效率只是一种诠释,不是下定义。正确的定义应该是:统筹方法是一种通过统一筹划,选择最优方案来安排工作进程,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的数学方法。
  误区之三:认为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内容,课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课文内容讲透彻。
  应该说,理解、掌握课文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但是将此作为唯一的任务或者最终的目的就不妥当了。我们知道,课文的教学一般有四个层次:其一是让学生识记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常识、生字词等;其二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其三是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特色;其四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以课文为例子,带动实践,使语文真正成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如果只停留在前面三个层次上,只注重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不注重其“工具性”,就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必须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去掌握载体,任何抛开“载体”而大谈特谈其思想文化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但当前语文教学的通病,恰恰是在对内容的理解掌握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上成了常识课。
  有位老师教《统筹方法》,导入课文时讲了一个同学早晨手忙脚乱起床、刷牙、煮面条、吃面条、收拾书包后上学,结果迟到的事例,要求大家替他想想办法,以此作为悬念。然后要求学生看课文,了解什么是统筹方法。最后要求同学们解决迟到同学的问题,并举出几个生活中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这位老师的课堂结构不可谓不完整,思路不可谓不清晰,但我们明显感到这堂语文课不姓“语”,而是一堂介绍统筹方法的常识课。执教者如果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统筹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回答“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统筹方法介绍给我们的”,进而挖掘朴实自然的口语化和活用俗语、谚语、成语等运用语言的特色,总结出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运用语言的要求等,再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例印证,当可以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
  误区之四:认为学生了解知识是首要的,只要教给学生“这是什么”就够了。
  这种认识固然有其客观因素的一面,因为众多的学生用书、考试命题都只停留在“这是什么”的基础上。但是,这种认识从根本上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不能只让学生“了解知识”就够了呢?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一个载体,语法、修辞、逻辑等等,都依附于语言而存在,这些依附着的东西,一旦被简单地抽出来,就变成了纯粹的“知识”而不是语言的本身了。这种知识掌握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不能设想,一个了解、涉猎甚至精通了众多语法修辞和写作方法的人,就可以写出好的作品来。但我们都可以看到古今中外众多着名的作家,他们并不深入研究语法学、修辞学,有的甚至根本不懂这些“知识”,却同样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事实不由我们不相信。我们上课时,是否只让学生回答或者只告诉学生中心思想是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那里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是否进一步询问过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中心思想,为什么要运用这种修辞方法,为什么不采用那种说明方法呢?
  一堂好的语文课,自始至终,无论讲内容还是讲形式,都应该是一个整体,各部分之间不应该脱节。我听过两堂《周总理,你在哪里》,都在听了录音朗读后提问。其一提问的步骤是:(1)这一课表现了周总理什么精神品质?(2)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3)课文可以分为几层?(4)中心思想是什么?其二提问的步骤是:(1)周总理,你在哪里,周总理究竟在哪里呢?(由此学生答出主要内容,层次也就出来了。)(2)要表现这么多内容,表达如此深厚的怀念之情,运用了哪些语言形式呢?(教师学生共同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修辞,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等等。)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前者四个问题将本来融为一体的内容肢解开来,课上得零散;后者两个问题抓住了“纲”,启发思考其他问题,纲举目张,整堂课逻辑性强,形成一个整体。论教学效果优劣,应该是一目了然了。
  赞可夫说得好:“无论学校的教学大纲编得多么完善,学生在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不熟悉的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那时候,他们将不得不独立地迅速地弄懂这些新东西并掌握它。只有具备一定品质,有较高发展水平的人,才能更好地应付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学生的发展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用我们一句老话来说就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的“发展”(能力)得以加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6-7G31中学语文教学马智君19971997 作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6-7G31中学语文教学马智君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0:53:31

[新一篇] 試論語文教學與人文精神建構

[舊一篇] 試論語文教學中的邏輯思維訓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