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首先是个紧迫的实践问题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我国兴起,逐渐形成一种热潮,有其深刻、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从本世纪初人文主义思潮对传统教育的猛烈冲击到二战后科学主义思潮的代之而起,从注重教育对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的政治功能到重点转向经济功能,国际上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失败参半。在经历了各种挫折之后,本世纪最后二十余年以来改革的重点开始向培养全面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人的方面转移,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被凸现了出来。1989年北京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提出未来社会的人需要掌握学术的、职业的、素质的三本“教育护照”。美国的"2061"教改计划提出培养“具有崭新素质的未来人”。最近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大臣提交一份咨询报告,强调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点明未来日本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可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崇尚提高人的素质却是世界各国颇为一致的改革趋向。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我国八十年代以来教改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是顺应国际教改大潮的历史性选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使我国的教育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化。
关于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目前尚有不同的认识。比如素质的涵义有狭义的心理学专业概念和广义的通俗概念之分;素质的结构有常用的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以及分层法、分维法等区别;素质教育的内涵更有多种表达方式,至今仍处于逐步科学化的进程之中。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不及概念之争完成后再继续下去。我们认为,素质教育首先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逻辑或语词概念问题。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对于素质教育的探讨不妨采取务实的态度,从克服当前时弊的需要出发。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过份突出教育的选拔功能,不正常的升学竞争扭曲了整个基础教育;全国不少地区的学校教育已异化为“以升学为目的,以考分为标准”,而置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于不顾;学生功课多,考试负担重,不少学校违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很少给学生留下可以自我发展的时空,致使他们被动厌学。对此,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可谓切中时弊。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宏观的体制改革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它必须涉及这样五个体系。其一是目标体系。目标体系规定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前提和评价的依据。它包括学校培养目标、班级教育目标、各科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目标等。素质教育是顺应国际教改大潮的主体教育观的体现,新的目标体系必须摆正选拔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其二是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以往的课程体系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问题主要在于模式单一、结构不合理、功能不齐全。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一般通过优化学科课程、加强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让学生在各类教育与训练活动中主动发展。其三是教学策略体系。素质教育的目标、课程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策略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改进策略的根本点在于变塑造学生为引导学生。其四是社区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教育所需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这就需要三方面力量有机结合,形成目标一致的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益。其五是教育评估和管理体系。调整中小学教育评估体系,使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应建立以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估标准;用综合的督导评估取代单纯用升学率的评估。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和考试办法,并相应地进行教育管理体系的改革。素质教育必须把过程评价和过程管理作为基本手段,其根本标志是全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素质教育的实践,课程是核心,关键在教师,而学校领导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下面着重对这三方面谈些看法。
教师要重视教学策略的改进
有三个问题困扰当前的教学工作。一是教学效率不够高。八十年代末以来,“提高素质/减轻负担·减少时间(一周五天制)”的提出迫使我们不得不重视提高教学效率及研究相应对策。夸美纽斯1632年写《大教学论》时就指明,其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但时至今日这仍是个有待解决的困难问题。本市一个县的调查反映了现在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以每周小时数计):小学三年级20.7,小学六年级22.4,初中三年级37.7,高中三年级50.2;而语文、数学、外语等考试科目与体育、文艺、科技、劳动、社会等学生活动为主的科目所占时间之比相应为100:50、100:38、100:17、100:7。另据《文汇报》载本市某区一位初二学生的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早上5点多起床,一直在上课和做作业,要晚上10点才休息,双休日早上7点至晚上9点档也排满,“我们的孩子太累了”。杨振宁谈到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时明确指出“学生功课太多,考试负担太重”。二是师生关系需调整。亲师与爱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永恒旋律,但在激烈的升学竞争面前这种关系出现了变异。华东某省的一次调查表明,除上课外80%的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每周不到半小时,62%的学生与非班主任任课教师基本没有接触。本市某区一位老教师面向万余名师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明:46.99%的教师说自己“很爱”学生,但感受到这种爱的学生只有5.61%,约一半学生竟完全没有体会。这组反差很大的数据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此外,“恨铁不成钢”的体罚和辱骂也时有发生。可见师生间知识传承的渠道在拓宽,感情沟通的大门却渐渐关闭。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它会导致失去个性,失去创造力,甚至失去思想。三是教学方法问题多。近年去听课,发现单纯“解题式”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多,上课讲题目,课后做题目,考试考题目。有位老教师听了这种课很有感慨地说,这叫“水之积也不深,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师之蕴也不足,则其育长才也无望”。可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值得引起重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的号召日益受到重视,学校教育理应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教育观念的这种变化必然伴随着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的教学策略的改进,举其重点如次。
激起学习动因的策略。可挖掘多种可能,如以具体形象或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事实上学生对教学情境的体验,不只靠知识和经验,常常还带着情绪的滤色镜,因此教师的人格力量如崇高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娴熟的技艺等对学生的感染,会对实现理想的学习模式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所有优秀教师最突出的共同点就是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有的教师以“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为教育信条,主张“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有的教师以“了解学生”作为一生经验的核心篇;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的“诀窍”是“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不断向学生提出适切的期望目标。教学方法的研究正在不断进步,人们常说的启发式已发展到强调学生参与,近来又发现学生能否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情感化。一个情感化,一个技术化(新的信息技术将给学校教育手段甚至整个教育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正成为教学方法现代化的主要动向。
组织学习内容的策略。要追求最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的呈示方式,如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最佳的有序累积过程等。但是如何再深入一步?有的老教师认为其中奥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事实上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存在着这样的主差别:前者的教学注重以旧引新,训练时讲究分步设置障碍。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接受”的判据是能否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合理的与实质的联系。我们提出了新内容与原有知识固着点间的“潜在距离”,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恰巧在“潜在距离”上把握好“适度”两字,他们始终把能不断推动学习前进的适度序列视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关于变式训练,我们提出了从标准式到封闭性变式再到开放性变式三种类型,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记忆、理解和创造能力。这样,实际经验得以“言传”。学习内容的组织,既要让学生面对适度的困难,又要把传授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作为教师的责任。没有需求和兴趣的学习只能是机械学习;有了需求和兴趣,学生才有可能克服困难通往愉悦,当然这种愉悦是深刻的。
安排学习方法的策略。如中国传统教育主张的“开而弗达”启发学生,教改中提倡让学生用内心体验与创造去学习,均可藉以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这类策略不仅在学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而且正在向另一类新型的课程形态即活动课延伸,并呈现出更为鲜明的自主学习的特征,如小组活动、专题学习等。实现最佳教学过程应是接受式与活动式的互相补充、合理结合;赫尔巴特的接受式教学与杜威的活动式教学近二十余年有明显接近的趋势,真理也许在两个极端的中间。我国古代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与进行行为实践的“习”相结合的活动范畴。去年7月,我们在西班牙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介绍了这个思想,引起与会者的很大兴趣。通过学科传授为主、学生活动辅助,学而时习、学知与学做相结合等途径,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逐步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而非塑造学生,这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终极目标的关键举措。
利用学习结果的策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随时调节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进程,是改善教学反馈机制、提高效率的现实途径。有效学习必须始终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精神状态相连接;教学的适切性对策,似乎比因材施教有更广泛的操作内涵。在这里,挫折和成功都是学生学习的可能结果,唯有以信心为柱石,这两类结果才能成为值得开发的教育资源。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密切维系着学生的自信,因此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草案》把“减少学习失败”作为一个优先事项,提出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自尊心和增强学习成功的意志,这不仅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而且已上升为实现更高程度的社会融合的基本必需条件。
课程改革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在经历了种种变革之后,人们渐渐觉悟到教育改革需要摆脱偏颇、转入辩证思维的轨道,这导致了世纪之交的教育繁荣。面对时代召唤新人,教育界理智地把目光投向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认为教学可以走在发展的前面,推动学生的发展。这样,寻找教学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便成为教改实验的热门主题。青浦县的教学改革,历经多年致力于开掘学生主体活动的潜在功能,到八十年代后期,我们深入到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课程改革,提出如下要点:注重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结构的主干——基础知识学科;学科知识课和活动课的有效结合;注意因地因人制宜实施课程弹性化。之后,又开始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形成“活动—发展”的实验教学新思路。尽管这一改革并不彻底,但在持续多年之后,效果却是明显的。县教委的调查表明:与非实验的同类学校相比,学生活动为主的科目所占时间比例大,学生负担量减轻,成绩优秀且后续学生能力强。可见有目标、有步骤地提高学生主体活动的水准,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过程的活力。
比上事实促使我们作更深入的思考。第一,人自身发展的特性——以往的教育忽略人学习的特性,视学生为容器,造成知情分离、知行脱节,学习成了令人恐怖的身心负担。在德育上其后果形成“两面人”,在智育上则造成脱离实际、鄙视劳动、缺乏“做”的意识的书呆子。今天,加强应用、重视“做”的训练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明智选择。研究表明,人学习的潜力在于行为与心理的高度统一之中。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人的外部动作可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前苏联学者建立了“活动与个性”的心理学体系,我国传统的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的本质是“知行统一”,它需要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积极参与。第二,现代社会变革与进步的需求——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变化深刻,未来建设者在急剧变革中必然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因此要有主动负责的精神、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发挥主体性,提高自主意识。从世界范围看,国际社会正面临改善环境、应付人口增长、确保可持续发展三大挑战,这就需要人类根本意义上的合作态度。主体意识、合作态度构成了当今的时代精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发展的实现一定要通过主体的活动,人只有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才会显现其素质,发展其素质。人的活动分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相应地,人的素质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以上两方面的思考表明,学知与学做互补,自主与合作融通,既是开掘学生主体活动潜在功能的基本途径,又是新世纪学校教育的坚实基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教育有四大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其时代意义十分深远。
根据“活动——发展”改革思路构建的学校课程体系是“套筒式”的。这个套筒的内核是学科课程,它是提高素质的主阵地。优化学科课程,一是调整结构,强调基础,适度要求;二是改进策略,重视学科活动。中间是活动课程,加强中间层次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需由教师帮助组织各种专题活动。外围是环境课程,应努力开发环境中的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亲自设计、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走向生活,走向劳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套筒式课程包容学科活动、专题活动和综合活动等多种形态,它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凸现如下特性。第一是主体性,表现于活动在两个维度上的进展,教师从知识经验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再到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经验的促进者;学生从提高学习主动性到初步自主,再到基本自主的自行学习。师生角色功能的转换,旨在应对“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第二是整合性,这里的活动必须克服学科分立、知行脱节、德智体诸育割裂的倾向,使之在活动中逐步整合。第三是累积性,这里的活动必须重视知识获得过程、行为技能习得过程、各项素质形成过程,强调有明确目标指向的累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实施套筒式课程体系将会带来急需深究的两个问题。一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归根结底是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差异教育,因此课程要加大弹性,活动必须体现差别,这就需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的变革。二是多种课程、多种活动形态不能是人为割裂的“板块”,而应环绕提高素质这个轴心“同轴旋转”、螺旋上升。实践中有“课内抓升学,课外抓素质”的说法,甚至把素质教育形式化为“唱唱跳跳,剪剪裁裁”,这是不对的。各类课程、各种活动之间应当讲究横向沟通、纵向成序,目标始终瞄准全体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此外,课程改革与教育结构调整同步不可忽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变淘汰为分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校长要做实施素质教育的带头人
首先,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世纪之交中小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面对20世纪末社会的急剧变化,学校的使命不能停留于“复写过去”,还要实现面向未来的转化,这就有一个超越和超前的问题。面对经典和世俗之争,以及异域文化渗入所带来的正负两种效应,必须重新构建新的学校主流价值体系。要下决心确立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这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要将柳斌同志多次强调的三个要义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标志。中小学校长研究素质教育不能脱离教育实际,必须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敢于摒弃过去受“片追”影响而形成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其次,要加强管理,改善设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要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常规管理,目前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授课的质量和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素质教育体现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而学校处处都有校长的影子,因此校长还应注重自我管理。同时,注意学校形象与内环境建设也很必要,因为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再次,要重视教育科研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要强调学校课程、教材、教法甚至与社会相结合的整体改革与综合研究,建立科研联合体,组织集体攻关,或多角度深入某个领域。要注重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层面加强对提高学生素质的科学研究。要讲究研究方法,如科学调查、统计分析、实证与思辨、专家教师与教学新手差异比较等。
最后,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群体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中的关键。美国教改策略,从最初的教法改革到课程改革,再到师资队伍建设,最终落脚于教师培养机构的改革。青年教师的培养尤其重要,目前看来似乎“缺了一档人”。
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困难恐怕还在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这不仅需要胆略,更要有坚实的理性基础和对国家民族负责的历史使命感。
本文是顾泠沅同志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教育学会举办的“素质教育系列讲座”第一讲中所作的报告,由李秀玲、郑润洲根据报告内容整理。
上海教育报3⑶G3中小学教育顾泠沅19971997 作者:上海教育报3⑶G3中小学教育顾泠沅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0: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