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学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课题研究与实践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福州市中学地理学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课题提出的背景
    要确定研究和实验的课题,首先要了解当前中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实际需要,其次要了解国内外有哪些常见的地理学习方式,它们有什么优势和不足之处。只有这样,课题的提出才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审视我市几年来中学生地理学习,存在问题颇多。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转,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听得多,独立思考、自我表现机会少,兴趣低;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多考多学,少考少学,不考不学;重解题技巧、书面测验,轻口头表达、实践活动;重教学结论与学生的学会,轻学习过程与学生的会学;重个体学习与竞争,轻小组合作与竞争;课堂的讨论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这与课程改革目标以及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等要求相去甚远。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要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之一是如何转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
    纵观古今中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如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被动式学习、个体学习;近年教改中出现的体验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它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侧重于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接受;有的侧重于学习活动过程的体验;有的侧重于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有的侧重于发现问题、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可见中学地理教学中,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所强调与运用的侧重点不同,在一定条件下适用,在另一种条件下不一定适用。如何设计出既能吸取古今中外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符合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又能体现地理学科特色;既能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打好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于一体的地理学习方式,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课题——地理学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课题。该课题于2001年9月提出,并在福州市六区、八县(市)初中进行实验,主要运用于福州乡土地理学习,2002年9月该课题在福州市六区课改实验学校七年级广泛实验。本文就该课题提出的背景、基本观点与衡量标准、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目标、主要活动方式、操作程序及其典型实例、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及今后改革方向等作阶段性总结,以供各中学实施中参考、借鉴。
      二、地理学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概念与内涵
      (一)概念
    自主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能学、会学,具体教学程序为先学后教。
    合作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地理学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在地理学科领域内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二)基本观点与衡量标准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张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衡量标准:看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看教与学各占用了多少时间;看教学内容是教师讲的,还是学生自己学的;看教师的教法是否转变为学生的学法;看学生学习热情是否提高;看学生是否要学、能学、会学;看课堂教学的民主气氛。
    2.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共同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求生存能力。
    衡量标准:看师生或生生是否双向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看小组成员之间是否积极的支持、配合,既分工,又合作;看课堂讨论是否热烈,有新的灵感、新发现。
    3.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和探究性:强调注重课堂内外学习、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衡量标准:看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活动(动脑思考、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讲、动手操作);看学生是否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参观、考察、调查、搜集整理相关信息等);看学生是否把学习的过程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强调教师的主要作用在“导”上,通过导思(启发、诱导思考)、导法(引导学法)、导趣(激发兴趣),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衡量标准: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激发者,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引导者;看教学的重心是否放在促进学生的学上。
      (三)理论依据
    1.符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现代教学论观点。教学是一对辩证统一体,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学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东西,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保证。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缺一不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视学生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回答)、动手(解答),强调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和谐统一。
    2.符合教学启发性原则。学源于思,动脑思考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于问题探究的情景,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设独立思维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首先要设疑引思,因为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辨疑解难,有所进取,有所创新。其次要以辩促思,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辩论,给学生自主权,自我表现机会,造成竞争气氛,通过集思广益,对问题深入研究,从而获得新发现。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正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3.符合“学会学习”的现代学习观。二十一世纪将是百舸争流,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潮流中,谁能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谁就能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知识量和信息量的高速增长,要适应社会、求生存,仅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是永远不够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把学习的过程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有利于将来适应社会、求生存。
    4.符合学生独立性渐增和个体差异性的心理特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符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依赖性渐弱、独立性渐增,有着自主学习的自身内在需求的心理特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理解能力,大班的学习使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而小组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弥补了大斑学习的不足。
    5.体现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地理学科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地理学科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结合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等日益突出的问题,结合本乡本土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本地人口问题、环境保护、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交通、旅游、城镇规划等),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探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
      三、地理学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题研究目标
      (一)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题研究和实验,改进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教师是否仅仅听几次专题讲座、观摩课或开几次研讨会就能解决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课堂教学过程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一般包括指导课堂教学的理论或思想,教育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完成教学目标的步骤和过程、师生活动的方式、方法及相互作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其次,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不易改变。因此,要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必要依据课题课程改革目标、要求与地理学科教学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观点、操作程序,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构建行之有效的模式,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当运用该模式进行一段教学后,就会逐渐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那时,又会突破模式,实现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各校共享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地理课程资源库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的课程资源必不可少。组织中学地理教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员可共同参与)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由教研部门牵头,建立各校共享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地理课程资源库。
    1.构建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地方和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市、县、乡地理及与课堂教学有关的)。
    2.建立地理参观、考察、调查、探究基地。
    3.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协作单位(如省、市、县水土保持办,环境保护局等)。
    4.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交互式地理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资源库。
      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活动方式、操作程序及其典型实例
      (一)课堂小组角色扮演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操作程序及其典型实例
    1.操作程序
    (1)课前准备:全班按不同角色划分若干小组→小组内分工合作→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准备节目。
    (2)课堂表演:教师导入→学生主持→不同角色的小组轮番表演→小组学生主持→小组学生分工合作表演。
    (3)学生讨论:针对表演内容提出问题、展开辩论。
    (4)归纳总结:可由教师或学生完成。
      2.典型实例
    学校:福州则徐中学任课教师:陈邵榕 课题:不同的人种
      1.操作程序
    (1)课前准备:全班按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一些特殊人种不同角色划分为四个小组;小组内学生分工合作,有的扮演主持人,有的介绍人种外表特征,有的介绍人种的分布,有的介绍人种的杰出或知名人物;搜集整理有关人种外表特征、杰出或知名人物资料、图片,绘制人种分布图,有的展示图片等;准备节目。
    (2)课堂表演:首先教师导入,接着全班由学生主持,然后不同角色的小组轮番表演:有的扮演主持人,有的介绍人种外表特征,有的介绍人种的分布,有的介绍人种的杰出或知名人物,有的展示图片、图表等。
    (3)针对表演内容及黑人马丁的讲话录像提出问题、展开辩论,如环境对人种影响,人种是否有优、劣等的区别?
    (4)归纳总结:可由教师或学生完成。
    点评:教师的语言不多,但在学生主持、表演下,课堂学习兴致极高,讨论气氛十分浓厚。
      (二)课堂问题解决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操作程序及其典型实例
      1.操作程序
    (1)分若干小组:一般前后桌四人为一组。
    (2)分发工作纸:明确目的、议题。
    (3)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学生的读书、看图、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4)小组讨论:针对目的、议题,提出问题,就如何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展开辩论。
    (5)小组之间答辩:可师生、生生、小组之间质疑,答疑互动。
    (6)归纳总结:可由教师或学生完成。
      2.典型实例
    学校:福州二十五中学 任课教师:汤敏课题:降水的季节分配
    (1)分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
    (2)分发工作纸:①给出A、B、C、D四地(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②要求绘制A、B、C、D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四人各绘制一个地方降水量柱状图);③思考A、B、C、D四地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
    (3)学生的读书、看图,分工动手操作绘制A、B、C、D四地降水量柱状图,辨析其中一个地方降水季节分配规律。
    (4)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降水季节分配规律及四地的差异。
    (5)展示各组学生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互相评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小组之间答辩,可师生、生生、小组之间质疑、答疑互动。
    (6)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
    点评:先学后教,体验学习过程。
      (三)课内外结合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操作程序及其典型实例(略)
      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略)
      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题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福州76~80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陈20042004This poem was written by a terminally ill young girl in a New York hospital and was sent by a medical doctor,Dr.Dennis Shields.1.As/Since 2.because 3.for/because 4.because...because/5.Since/As/6.Because 7.because/for 8.Because 9.Since/As 10.for/because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编号D/2001/01/023阎凤桥刘Just Another Day
  by Charlotte"Charlie"Volnek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keeps a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mode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full of human concern guided by "the human orientation thought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the course especially concentrates on the development, need, growth, value and personality of human.陈彬 福建福州教育学 作者: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福州76~80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陈20042004This poem was written by a terminally ill young girl in a New York hospital and was sent by a medical doctor,Dr.Dennis Shields.1.As/Since 2.because 3.for/because 4.because...because/5.Since/As/6.Because 7.because/for 8.Because 9.Since/As 10.for/because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编号D/2001/01/023阎凤桥

网载 2013-09-10 20:49:27

[新一篇]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模式新探

[舊一篇] 中學地理教學方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