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5月21-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广西社会科学院、越南国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在广西防城港市联合召开了“中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中越两国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4篇。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詹宏松分别发表书面致词;越南国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黎友层到会致词。
  与会者围绕中越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思想蕴涵、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等问题展开了认真的讨论。现将会议上提出的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一、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这是一个带指导意义的方法论问题。与会者大体赞同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主张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但对“批判继承”原则的精神实质及其具体运用,则有不同的理解。
  刘奔提出“传统以否定性为媒介”的观点,认为“传统作为历史和现实的一种联系,不仅仅是肯定性价值的积累,而是以否定性为媒介的。”“没有否定性环节作为媒介,传统就不会得到发展;而传统处于停滞、僵化状态,就很难‘传’下去了。”他认为传统只是“流”,实践才是“源”。“从根本上说,文化传统是经世世代代的社会生活实践传承下来的东西。”要从本质上认识传统,“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传统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方式”。“以科学的批判态度对待传统,同时意味着现代人的自我批判。”
  黎超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或说主体,显然是与现代化相悖的,否则就不会有五四运动对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和胜利。“现代是在对传统的反叛中产生的,反叛就意味着现代与传统的联系,现代文化是以传统作为参照物、对应物而创建的。”“联系也有继承发展的一面,但它一定剥离了旧文化存在的前提和土壤。”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现代转化
  许多与会者认为,中越两国传统文化蕴涵丰富,曾对两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其中的积极或合理成分,在当代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经过改造更新,赋予现代内容,可以作为今天建构社会主义文化的资源和要素。
  一些学者对中越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及其现代转化机制进行了分析。
  黄铮认为,和合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这种精神不仅可以用来创造一个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良好的国内环境,而且可以用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弘扬和合精神,发展中越两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张立文论述了“和合”的五个要旨,认为和合是中国文化之灵魂和生命之所在。他预言,和合人文精神将成为21世纪的基本精神和时代特征。
  楼宇烈分析了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道家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性和法则;注重事物的变化,强调随感而应,与时变化;这两点是值得肯定和重视的。
  部分中越学者较多地论述了儒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并探寻儒家文化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实现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及方法途径。
  徐远和认为,近代以来,中越两国儒家文化体系都已不同程度地解构。“但它作为文化传统并未完全消失,其中某些因素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还被激活,对两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作用。”儒家文化具备两方面的基本内涵,即高扬道德理性主义的人文精神和追求和谐与秩序统一的理想目标,所以儒学至今仍有一定的活力与潜力。
  越南学者阮才书认为,在越南当代社会不能不认为儒学是一个已经过时的学说,可是其中还有可以继承发挥的有价值的因素。把儒学传统价值提到现代的水平上,给它补充新的内容,这是使它能在新社会里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
  越南学者黎玉英认为,胡志明主席继承了民族传统思想,其中有儒教思想的精华。他常常使用许多儒教的词语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他也把传统的精华,现代的内容注入这些词语和范畴的内涵中去。
  另一越南学者阮庭祥论述了孔学对越南历史发展和当代社会的作用,认为孔学是一个复杂的思想系统,包含有积极、进步的因素和消极、落后的成分,在历史上产生过好坏两方面的影响。
      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部分中越学者论及当今社会“道德滑坡”或“道德衰退”的现象,并探讨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吴元梁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着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形成了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但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固有的弊端及其造成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文化影响了呼吁着人们发扬古代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对古代传统、革命传统和市场经济观念作出科学分析,扬各所长避各所短,并在实践中将三者之长结合起来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文化,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莫尔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具有互补性。当前的道德滑坡,除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等原因以外,与传统文化的失落也有一定的关系。
  黎超然则认为,要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医治人文精神失落,单纯追求物质利益等现代病,“并非融传统文化入现代所能胜任”,而“应从现代本身去寻求解决”。
  
  
  
哲学研究京76~77B5中国哲学何成轩19981998 作者:哲学研究京76~77B5中国哲学何成轩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41:22

[新一篇] “中國現代戲劇史學”研究之回顧和展望

[舊一篇] “五四”前我國文學觀念的論爭和現代化之首演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