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段子的两种解读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簡體     傳統

前两天去了一趟哈尔滨,纯粹是休息性质的旅行,黑龙江凉爽的风对于生活在暑热中的人,是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但意外收获是我感受到了另外一种风,这就是来自农村的风。其实,在我国古代,《诗经》中的“风”,就是民歌,相当于现在的段子,而这种风,往往吹来的民情和民风。

听到了这样一个段子,是形容现在农民和政府之间关系的:“有吃有喝不求你,要钱要粮不给你,你来找我不理你,你要整我我告你。”

这是一个老朋友告诉我的,他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做过一个地区的专员,对于农村情况相当了解。我把这个段子发在微博上,得到了几百条评论,也得到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解读,这两种解读都不无道理。

一种说法是,这个段子说明现在的农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冷漠的。

当年共产党打天下,农民兄弟出了大力。就拿人民解放军的第四野战军来说,发展壮大就是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多少人参军扛枪,多少人推着小车送弹药给养。有人说,解放军的很多战役的胜利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此话不谬。

而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互助组到合作社、人民公社,党的政策有着不少的失误,农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确实政府和农民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直到三十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又是从农村滥觞,安徽小岗村实际上吹响了农村改革的冲锋号。农村改革的成功,为中国的这场巨大变革开了好头。

据我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里,中央政治局常常为粮食问题开会,最高统帅关于粮食的指示竟然细致到“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

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得粮荒成为历史,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政府免去了农业税,几千年以来农民认为天经地义的“皇粮国税”不用交了。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举措。

应当承认,尽管还有不少贫困地区,但是总体上说,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增加了农民对于政府的冷漠感,“不求你,不给你,不理你”就是典型的态度。

从联系得那么紧密,紧密到共同打江山,到逐渐冷漠下来,确实会使许多人不适应。

另外一种解读是,这样很好,很正常。

这说明了农民渐渐地开始形成了独立的意识,具有了独立的人格,不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膝盖骨软的不行,见到当官的就下跪。“有吃有喝不求你”,说明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理你,不给你,去告你”说明了农民觉悟的提高,不该给的钱和粮食就不给,没事情你来找我的麻烦,就不理你,“你要整我我告你”,说明了农民法制观念的提高,知道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孰是孰非?

要我看来,各有各的道理。

抛开大道理不说,中国的农民也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公民,既然是公民,就应当有公民的权力,也要履行公民的义务。而有些地方政府确实没有尊重农民的公民权力。尊重是互相的,中国人常讲: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还有官员的腐败、专断,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等,失去了农民的信任和尊重。

此外,有些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人员人认为,简单地免除农业税也许不是一个好办法,这样等于是剪断了政府和农民间的纽带。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在这里阐述清楚,但是确实值得认真思索。

也许,我们既不需要继续那种把政府和农民紧紧捆在一起,甚至哪块地种什么庄稼也要政府决定,也不希望农民对于政府的冷漠,因为,建设国家需要齐心协力,离不开农民。但是,结已经在那里了,解开这个结,关键还在于政府和官员。哪怕是践行“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也要有好的教案,要有好的老师。

 


共识网周志兴 2013-09-01 10:47:17

[新一篇] 秋天里的春雷——粉碎“四人幫”36周年

[舊一篇] 高山仰止,華彩人生---追憶高華先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