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检举    《宿王昌龄隐居》
  【原文】: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作者】:常建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十二文;可"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押。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注释】:
 
  1、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2、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3、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4、群:与……为伍。
 
  【韵译】: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背景】:
 
  常建和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727)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本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赏析】: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着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又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评析】:
 
  这首诗通篇写王昌龄隐居地的幽静,而一语未及主人,只用“清光犹为君”一句让人感到他的恬静自适和对环境的羡慕之情,以呼应结句与渴望和鸾鹤为伴的心情。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开头两句写王昌龄隐居之所在、乃隐居佳境,别有天。中间四句写夜宿此地之后,顿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归志,决心跃然。
 
  ??全诗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意在言外,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愿王昌龄归来。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不拟人化。所以,其动人在写情,其悦人在传神,艺术风格确实近王、孟一派。

网载 2013-08-31 14:12:50

[新一篇] 樓觀滄海日 門對浙江潮

[舊一篇] 虛幻四人行 Epic公司四創始人發展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