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的先辈—姬氏燕国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燕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据可考的政权就是姬氏燕国了,按照司马迁的观点,召公奭是在BC1000年左右受封的,他本人在周京担任三公,由他的儿子代理执政,就如同姬旦的儿子伯禽对于鲁国一样。如果我们把整个周天下体系比作大英帝国的话,不难看出,鲁国就是周的澳大利亚,而燕国是周的新西兰。燕国直到召公以后的九代,没有留下名号。直到十五代,到了庄公的时代,才发生了那件齐桓伐孤竹救燕国,割地相送的美谈。燕国前三百多年的历史,只有这一件事。可以想象,燕国作为一个类似新西兰的周自治领,朝见、会盟、讨伐……这些一定都是在有条不紊的规规矩矩的进行,他不是主角,是规则的守护者之一,从来不主导但是始终站在礼乐规矩的一方,而不同于鲁国,鲁国则是多次发挥盟主的作用。没有记载,说明没有劣迹,春秋以前的历史,几乎全部是记载劣迹的,如国人暴动、幽王失国、郑庄公射了天子一箭……这样的记载一点没有。而我们不妨把燕庄公当做燕国史这条意大利面的断面,他的向天子进贡、重修召公的法度,说明了燕国的德行,也蕴藏了一点不和谐的因素,因为他的时代已经与召公的法度不同了,而且是重新向天子进贡,我们可以猜测,燕国在之前的历史可能有与天子有隙的时候,不过若即若离,还不算大逆不道的地步。

庄公之后的一百余年,是惠公的时代,惠公的时代已经有了费拉化的端倪了,他接受了齐国逃来的高止,而且希望用宠信的宫廷小臣取代大夫们,可是这时燕国的封建力量依旧强大,大夫们很快就杀掉了宫廷小臣,惠公用宫廷取代贵族的想法破灭了。然后又是整整二百年的时间,这期间,燕国也参与伐谋,不过依旧不是主角,而仔细来看,燕国君权已经开始对贵族下手了,并且将燕国六七百年留下的德行用一百二三十年全部消耗完。从文公开始任用苏秦,到昭王时达到顶峰。苏秦这种游士纵横家,基本就是一种搅屎棍一样的人,今天去用奸计骗别国君主,明天又用流氓手段要挟要挟别的,不仅政治上妥妥的马基雅维利,而且私德也败坏,苏秦竟然和文公的夫人通奸,更是表现了游士的嘴脸。至于哙王时期的国相子之,我们通过他的姓氏可以猜出,他大概就是殷人后裔,也许是燕国的殷人后裔,我们知道,燕国在召公之前就是殷人,这个子之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本地贵族。作为燕国这样封建保守主义的国家,除非是苏秦这种伶牙俐齿之徒,国相一定是贵族。子之是本土贵族中倾向苏秦游士的人,于是才和苏秦的弟弟同样的狡猾的游士苏代勾结,然后终于篡位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子之受禅。

子之受禅是不合法理的,子之也不安心,可以想象,他在成为国君的三年时间,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来弹压贵族,最后是贵族不得不进行反抗,联合了太子平进行了反抗,这可以成为燕国历史上的护法战争。不过我们必须重视子之当国的三年,他大大削弱了贵族,即使他最后死于乱军之中,可是封建的解体化已无法挽回,就像罗伯斯庇尔祸乱过的法兰西,无论路易十八怎么做,也无力回天了。太子平和他的贵族成为了燕国的督政府,然后太子平含含糊糊的死掉,史记说他是昭王,而考古和其他书籍说不是,他含含糊糊的死去,如同督政府被拿破仑取代一样,拿破仑必然辉煌而且荣光,可是却是在用召公以来三十多代君主拾的薪柴,一把火烧光,真的很漂亮的篝火,每个人都觉得光荣无限,可是总是要化为灰烬,一无所有了。

我们发现,在子之之乱时,对于燕国的致命打击除了内部,还有外因。齐王听信了孟子的主张伐燕,若是按照春秋时代,诛子之,立太子,这是齐国人应该来做的,也是孟子所希冀的,孟子意图与齐愍王与虎谋皮。齐湣王吞并燕国,让孟子大失所望。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的推测,太子平就是死在齐王的旨意下,趁人之危的齐湣王自然也会得到他的下场,不过这是后话了。

昭王姬职是从赵国送来的人质,喜欢游士的他自然不能甘心已经解体一半的燕国封建体制,不如彻彻底底的用游士,完成他的辉煌。他是魏文侯的继承者,是田辟疆的亲传弟子。魏国在魏文侯的消耗德行下赢得了战国前期的荣光,田辟疆则是用德行消耗的火焰照亮了稷下学宫,而姬职所做的,和他们一模一样。乐毅是武士,他出身将军世家,他的先祖就是乐羊,他与游士不同,武士总是选择一个伯乐来誓死效忠,他和豫让没有本质区别。邹衍来了,本想来到这个旧邦恢复秩序,可是他却一再的失望,六月飞雪,他只能失望的离开,昭王的朝廷是游士的乐园。人们总是感叹惠王对乐毅的不信任,才使得灭齐战争失败。苏轼却很清楚,乐毅用半年时间就征服了齐国,而剩下的五年时间就是打不下即墨、聊城、莒城。就像拿破仑不可能征服欧洲一样,昭王和他的臣子们更是不能灭掉齐国。

昭王之后的燕国,又着实平静了好久,但是却是一个慢慢衰败的过程,其中不乏有反击衰败的行动,c x b z当姬喜去趁人之危的攻打赵国的时候,燕国的战略就彻彻底底败了,他最终也获得了所有的耻辱,他是言而无信的小人,他是愚昧的昏君,他是受人唾骂的狠毒父亲,他所做的,终于付出了代价,他的儿子太子丹却是英勇的,和其它召公的子孙一样,为了燕国,他们慷慨悲歌,绝不屈服,燕国虽然被征服,却不屈服……正如太史公说的,燕国能很晚才灭亡,是召公的德行啊!

燕国并没有成为灰烬,韩广、臧荼两位来自燕王回到这里,继续反抗,绝不甘作降虏,死得其所,英勇无畏……


2013-08-29 23:30:59

[新一篇] 我正在思考,請勿打擾

[舊一篇] 林白白 洗手做羹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