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换代的那把火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北京的故宫据说曾经有个故事。1949年建政之后,原本叫做“大清门”的地方要改名了。可能是想利用一下原来的木料,工匠打算把“大清门”的匾额翻过来重新刻字。翻过来一看傻了,后面已经有“大明门”三个字在上面。估计那是清朝建政之后,那时候的工匠与现在的工匠想到一起去了。

这个故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像故宫在这几百年里着过好多次火,是不是真的能把原本的木匾保留下来很难说。而且多好的木头似乎这么挂个几百年,也未必能堪大用了。所以,这事儿大可以作为传说的一种,聊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说起古代的建筑与宫阙,我们这里保留下来的不多。这当然有建筑方面的原因,我们这里石料似乎不够丰富,建筑物大多是木质结构。在发明电灯、电磁炉的今天还有那么多的火灾,更别说古代那种全部靠火来照明、取暖、做饭的时代了。据说晚清的时候故宫的正门就被烧过,是当值的侍卫烤火取暖,火星飞到柱子上的虫洞当中烧起来的。正逢光绪皇帝大婚前夕,只好找来京城的裱糊匠用扎彩棚的手艺临时搭出一座一模一样的正门,这才算是让皇帝把这大婚风光的渡过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历代主观故意的烧掉。这方面的翘楚自然是楚霸王项羽,据说他烧秦始皇的阿房宫之时,火焰一月未熄,八百里的宫殿成为灰烬。而这个传统来自传说中的周武王伐纣。据说当时纣王不但弄了肉林酒池进行消遣,还造了一座叫做“鹿台”的建筑,上面珍宝无数。当周武王的军队进入城区之后,纣王怀抱珠宝自焚而死,然后周武王就把鹿台给拆了——这算是一个强拆的经典案例,自焚、拆除等要素一应俱全,只是拆除的不是一栋建筑,而是拆除了一个国家。

后世很多人在打天下的时候,总是对烧毁前朝的建筑情有独钟,尤其是没有真正成事儿的时候,肯定会烧毁前朝建筑。这算是一种表态的方式,以示与前朝决裂的决心,以及宣告自己与前朝的不同。

不同在于那里?一般来说,王朝建政久了有两种东西是躲不过去的:行政力量日渐力量不足,但苛捐杂税则越来越多,很多临时的税收成为固定的;建政初期改革的弊政到了后来成为新的弊政,比之前朝没有好多少。这是因为王朝的政治状态往往没有弹性,改革这件事没有几次成功的,就是成功的改革,改革者往往也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政治学有个基本的政权正统性的概念,就是一个政权是否合法只能来源于两点:一个是有足够的历史;一个是有足够的选票。在古代当然没有选票一说,大家手里的刀枪就是选票。只是要推翻一个具有了多年统治地位的政权谱系,只是有点什么“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天道无常”的话是不行的。

建立新的政权并且迅速得到认可,等着时间为自己慢慢刷上合法性的镀金总是缓不济急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干脆划清界限。烧前朝的宫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毕竟那算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只要烧掉之后,大概所有人都会拍手称快的。而这个方式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符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因为这种姿态一旦表明,其建构合法性的成本就降到了最低。更何况没有几个老百姓会质疑,这东西烧了之后,那将来你们这帮新的统治者是不是还要再建这件事。

所以,烧房子这件事其实有时候并不是盲目的暴力,而是对于未来利益的一种权衡,也算是以最小化的成本求得最大化的利益之一种。但这个也是有个过程的,周武王、项羽之辈是成功以后还干这事儿,未免让人觉得烧了有些可惜,即使能够表明自己的政治取向以争取群众支持,也有成本过高的感觉。后世则不会在已经成功之后还干这种傻事儿,倒是学会了把“大明门”的匾额,翻个面就刻上“大清门”了。

其实这算是一种隐喻,表明大家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一丘之貉罢了。


五岳散人 2010-07-27 05:45:48

[新一篇] 粵語才是正宗漢語

[舊一篇] 馬立誠:張居正的清涼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