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20.个体经济规律和总量经济规律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20.个体经济规律和总量经济规律

现代经济学常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前者研究个体经济规律,后者研究总量经济规律。微观经济学从狭义来看,是研究家庭作为消费者以及企业作为生产者如何共同形成市场价格,以及如何按照价格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的学科。譬如说,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消费者减少消费,并寻求此种商品的替代品,从而引起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和价格上升等。另一方面,生产者会增加涨了价的商品的生产,从其它方面转来更多的资本和劳力,期望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又抑制了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并满足消费需要。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它研究消费的总量和生产的总量(只能是以货币表示的价值总量,否则不同的产品无法相加)。各自取决于什么,以及它们如何对价格水平(不是某一种商品的具体价格)作出反应并保持平衡。因而它要研究居民的总消费量和总储蓄量随什么而变,研究为什么投资会超过储蓄从而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为什么投资会低于储蓄从而引发失业和萧条。

宏观经济学虽然只研究微观行为的简单加总,但宏观上的规律却不同于微观规律,有时两者截然相反。萨缪尔森教授是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或许超过了其他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因为他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不但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发行了几百万册,修订了12版。在这本书中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微观规律和宏观规律之不同:当一群人在观看马路上的游行时,如果某人把脚踏起来,他可以看得更清楚些。这是微观规律。但如果大家都踮起脚来看,则谁也不会比原来看得更清楚,这是宏观规律。这里可以看到,微观规律不同于宏观规律。

拿经济现象来看,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明两种经济学规律的不同:如果我的工资得到增加,我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但如果所有的人工资都同样地增加,则谁也不会因加工资而改善生活。因为总体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社会的生产总量。如果生产不增加,光增加薪水,物价水平就会上升,结果把增加工资的效果全部抵消。相反,从理论上说,如果生产总量增加而工资水平不变,物价水平就会下降,生活照样会改善。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的主要国家虽然人民生活大大改善,但还没有出现过通货收缩、物价水平降低的例子。

在美国,工会组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工人争工资。但是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工会的话个人也会向雇主争工资的,有了工会只是增强了佣方的谈判地位,并不能改变工资决定的规律。专门的研究证明,全社会创造的价值以一定的比例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分配,或者说,资本产出的价值和劳动产出的价值有一个相当稳定的比例,这个比例并不因工会的出现而改变。但这是一个宏观规律,从微观看则不然,有工会组织的地方工资水平明显地高于没有工会的地方。微观与宏观规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工会将工资抬上去以后,资方将减少雇佣的工人人数,总体而言,社会产出总价值中分配给劳动的部分并不增加。美国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金得主弗里德曼反复强调,如果政府设置最低工资标准(即企业付给工人的工资不得低于此数),将导致失业的增加。此时政府相当于扮演了一个大工会的角色。经济规律之具有客观性,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的比例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仅是一个例子。附带提一句,中外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经济后发现,中国社会产出的总价值中劳动所占

的比例低于美国的比例。这个现象是很容易从观察中得到说明,中国城乡有大量的普通劳动力,由于缺乏资本的结合,只能从事于产出价值很低的劳动。

美国的工会在五六十年代曾取得巨大的发展,工会会员大量增加。尤其在汽车和钢铁工业中,几乎一切企业里都有工会组织,其结果是这两个行业的工资水平大大高出平均水平。但这产生了三方面的负作用。一是许多工人都希望转到这两个行业中去,但行业容纳的劳动有限,工会取代资方,成为雇佣的垄断者。谁可以入厂,谁不可以入厂由工会说了算。二是工会为了增加雇佣人数,反对资方采用节约劳动的先进设备,阻碍了技术发展。三是使此两行业的成本上升,在国际上丧失了竞争能力。到了70年代,大量价廉物美的日本汽车拥进美国市场,使大量美国的汽车和钢铁企业关门,失业增加。这个事实教育了美国的工会组织,80年代以来工会不再坚持增加工资,工会会员数开始略有减少。1986年我在哈佛大学访问时,教职工开始组建工会。但从权利与义务的条款看,参加工会益处不大,所以响应的人并不踊跃。但工会在保障工人的政治权利,使工人不受资方欺侮,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则起到过极重要的作用。

政府对工资是什么态度呢?可以相信,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府不希望自己的百姓生活能够提高的。可是政府不希望工资水平提高得太快,否则会造成通货膨胀,对谁都没有好处。和美国政府一样,我国政府三令五申要控制工资总额,但就国有企业而言,总希望多发一点钱给职工。在美国,工资的提高受市场的制约,过高的工资会使企业亏损,资方只好关门大吉。但我国的企业是国有的,高工资即使造成亏损,自有政府补贴。所以厂长们没有受到私营企业那么大的约束,而提工资的内外压力却极大,这成为国有企业的一大基本矛盾。

另一个宏观规律不同于微观规律的例子是关于人口增加对经济的影响。从宏观来看,土地、淡水等自然资源总量是一定的,人口越多,则人均资源成反比地减少,所以人口越多越穷。可是从一个家庭来看,多一个人即多一份劳动力,显然可以增加收入。这两者的矛盾在于:人均资源减少的影响由社会上全部人口来负担,而增加劳动的收入增加却归家庭所有。然而实际情况远比上述的规律复杂得多。既有人口增加伴随着经济增加的例子,也有人口增加导致贫困化的例子;既有人口密度高的穷国,也有人口密度高的富国,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这方面从事的研究成果可说是汗牛充栋,可是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结论。人口多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移民政策的一个基本考虑。正因为没有一个简单结论,美国的移民政策经常引起争议。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绝大多数人都是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迁来的移民,土着的印第安人及少数爱斯基摩人现在只占总人口的0.6%。在20世纪初以前美国对欧洲来的移民实际上没有什么限制,但渐渐地早期移民当家作主以后,就要考虑一下新来的对原来的移民有何利害得失。有人认为新移民扩大了美国的经济规模,补充了劳动力的供应,因而利大于弊。也有人认为新移民抢了大家的饭碗。但这些考虑是从整体上作的宏观考虑,从微观上看,美国各州、各城镇之间争夺居民是一普遍现象。因为居民增加首先是增加了政府税收。其次每个人都有衣食住行的需要,都要在市场上买东西。美国是一个需求不足的社会,只愁没有人买,不愁生产不出来,增加需求就可使市场繁荣,就业增加。第三是许多公用事业的成本与人口规模有关,像公共交通、邮政等都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我在底特律市中心的一个

区亲眼看到过由于人口流失而呈现出衰败的凄凉景象,几乎有一半的房子门口都写着“待售”的广告。我也在北卡罗莱纳州的查贝山市体验过因人口流入而呈现的繁荣欢乐气氛。空地上升起脚手架正在营造购物中心,市政府发给我们介绍材料的封面上印着“欢迎前来投资”的大字。人口现象是最使入迷惑的宏观与微观矛盾的现象之一。

美国移民局的实际做法是将移民人数控制在每年45万人,这占每年人口净增额230万人(为人口总数的1%弱)的1/5。1990年开始移民人数将增加到每年65万人。近年来移民中亚裔比例越来越大,在美国任何一个大中城市都可以看到黑头发、黄皮肤的亚裔人。原来就有唐人街的较大的城市,则更显得比以前繁荣了。

小结:经济现象中宏观规律往往不同于微观规律,举了几个最经常提到的例子来作说明。文中也介绍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茅于轼 2013-08-23 15:16:13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19.讓銀行為您服務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1.美國人如何存錢(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