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录》 第四章四分天下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
第四章四分天下(1)
------------
 
  一
  西晋初期的辽东半岛活跃着一个叫做鲜卑的少数民族。鲜卑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融合形成了四个部落:靠近朝鲜的宇文氏,辽西的慕容氏,幽州一带的段氏,还有一支是姓拓跋的部落,它在山西北部建立了代国,曾经协助刘琨和匈奴汉国战斗过。 
  晋武帝在位时,慕容部落里出了一位叫做慕容廆的酋长,他花了四十九年的时间苦心经营,把慕容部落发展成为辽东最强大的势力。西晋灭亡后,慕容廆对外尊奉东晋为正统,被东晋封为平北将军。慕容廆死后,他的继承人、小妾生的长子慕容翰被正妻所生的慕容皝赶下了台,慕容皝夺取了继承人的位置,并得到了东晋朝廷的认可,被封为燕王。慕容翰逃到幽州,向段氏首领段辽请求对慕容皝进行武装干涉。 
  慕容皝即位的时候正好赶上后赵石虎篡权。穷兵黩武的石虎早就想征服东北,这时候慕容皝向石虎下书邀请他共同讨伐段氏,两个篡权者一拍即合。石虎命令大将桃豹率领大军十万、姚弋仲率领陆军十万作先锋,自己率领着大军在后面押阵,浩浩荡荡地向幽州杀过来。 
  后赵的部队实在太强,段辽抵挡了两阵就只身逃跑了,慕容翰也流窜到了宇文部落。石虎把俘虏的两万多段氏百姓迁徙到中原来居住。(段姓起源于鲜卑,两晋前姓段的名人很少,自从石虎这次远征,段姓便在中原扎下了根。) 
  对付段氏这个小部落根本就用不着如此强大的兵力,慕容皝也瞧出来了石虎的真正目的。手下大将慕舆根对慕容皝说:“赵强我弱,不宜妄动,但敌人劳师远征必有后患,不如固守首都,以逸待劳。” 
  慕容皝认为他说的有理,就率领着自己的部队撤回了首都大棘城(今辽宁义县)。
  慕容皝的撤退正中石虎的下怀,石虎就以慕容皝走的时候没给他打招呼为由向着大棘城猛扑过来。石虎的部队路过的三十六座城市纷纷投降,石虎的数十万大军将大棘城团团包围。 
  在石虎数十万军队的日夜攻打之下,大棘城的守军快支持不住了。石虎让人把招降书射进城里,慕容皝看了后对部将说:“孤家正要夺取整个的天下,怎么能投降呢?”于是他命令自己的家眷一齐上阵严防死守。 
  石虎没想到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会遭到如此顽强的抵抗,半个多月都没有进展,几十万人的吃饭就成了大问题。最后补给供不上,只好下令撤退。 
  石虎撤退的时候正是深夜,慕容皝准备派兵追击,部将都认为夜里看不清楚路,穷寇勿追还是见好就收算了,只有慕容皝年仅十五岁的儿子慕容恪自告奋勇地要求上阵。慕容皝就派给他两千精兵前去追杀石虎, 
  夜色中慕容恪的部队悄悄地混进了后赵军撤退的队伍里,随着慕容恪一声令下,两千人一齐向四周杀出去。黑夜里的后赵军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只好四下散开往南方逃命。慕容皝接到慕容恪胜利的消息后,命令全体部队出击,收复了所有的失地,还抢去了幽州一带。(慕容恪应该是两晋十六国时期最强的武将了,如同三国志里面的赵云一样,实在是难以想象做父亲的竟然允许十五岁的儿子去和五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交战,呵呵,反正我自己是不敢。) 
  石虎死命逃回了邺城,一检查发现损失三万多人,只有养子石闵的部队在这次战斗中安全撤出。石虎十分欣慰,认为石闵有大将之才,对他委以重任。 
  经过这次大败,石虎再也不敢轻视新生的燕国,不久,在密云附近的山区流浪的光杆司令段辽又想和燕国开战,就对石虎示好,想向后赵借兵。石虎就派遣部将麻秋率领三万部队去接应。有了上回的教训,石虎对麻秋反复叮嘱道:“这次作战,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啊!” 
  谁知麻秋却把石虎的这番话当作了耳旁风。慕容皝听说后,就命令慕容恪率领七千部队埋伏在密云山中,等到对方人马通过一半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后赵军再次大败,麻秋只领着几千人逃了回来。 
  后赵连续吃败仗的消息传了出来,长期受气的东晋就准备趁火打劫一把。东晋已经十几年没和北方打过仗了,又先后平定了王敦、苏峻的叛乱,军队的士气很旺盛,一些年轻的大臣没见识过北军的厉害,纷纷要求出师北伐,东晋的权臣庾亮就在襄阳集结重兵要进攻后赵的洛阳。 
  庾亮在朝中的势力很大,其他派别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太傅王导也不发表意见,推脱道:“既然庾司空能打,那还说什么?打就是了?” 
  诸大臣都神情踊跃,尤其是庾派官员,认为国家经济发展了十几年,军队训练得也不错,还有长江天险,可攻可守,就一致要求乘敌人战败之机和后赵开战。只有一位叫做蔡谟的官员认为晋赵能否一战,取决于后赵是否强盛,而后赵是否强盛取决于石虎的能力。石虎当年战功赫赫,石勒全靠他来打下中原之地。石勒死后大臣们都要杀死石虎,而石虎却能在众人的反对中废黜太子,杀死政敌,然后一战攻下金墉城,再战杀死石生,可见石虎这个人很有能耐。当年石生在关中和前赵作战,能力很强,而刘曜十万军队都攻不下金墉城。当年王敦、苏峻叛乱,长江天险都挡不住,现在却要用长江来抵挡石虎,不知道这是什么想法。当年祖逖的军队战斗力这么强,也无法走出山区和敌人在中原作战。现在却要和后赵骑兵在襄阳到洛阳之间的平原作战。又有人认为敌人如果派遣大军前来应战,必定因为路途遥远而后勤跟不上,但是天下的险峻都不如关中的崤山函谷关,而石虎第一次到这里就敢孤军深入,消灭前赵,胜利回师。现在我军主力是步兵,敌人是骑兵,如果放弃长江天险贸然进攻的话,我看也不要等我军把胡人赶出中原了,他们必定会先把我们赶出大陆。 
  这篇奏章刚一公布就遭到一片嘘声,没人理会他这一套。不久王导病死,庾亮晋升为丞相,派了一大帮亲信在襄阳到武昌的漫长战线上集结重兵准备进攻后赵。 
  石虎刚在和燕国的战斗中吃了败仗,正在气头上,听说东晋要进攻他的消息后就想拿东晋的部队来出出这口恶气。他先下手为强,派遣大将夔安率领部将石鉴、石闵(后来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叫做冉闵)、李农等统兵五万进攻武昌。果然不出蔡谟所料,后赵的骑兵在长江以北的东晋北伐军阵营里来回冲杀,晋军争相上船逃命,没人敢出头拦截后赵的军队,任他们掳掠了七千多百姓当作战俘走了。 
  石虎看了战报后(看来石虎有文化,能识字儿),认为自己没有水军是个大问题,每次打到长江就不得不撤退。但自己又没有合适的训练场所,他琢磨了半天,决定联合盘踞四川一带的成汉国合攻东晋。 
  从前的流民李雄建立的成国已经改名为汉(“汉”这个名称真好使,刘邦应该申请专利才对),史称成汉。李雄在位三十年后死去,死前出人意料地任命养子李班继位。但是这个李班为人太多愁善感,李雄死了后李班任命叔叔李寿处理大小政务,他自己成天在灵房里痛哭(也不知道他到底累不累)。李雄的亲生儿子李越心里很不满,就发动政变处死了李班,然后拥立亲弟弟李期为皇帝。
 
------------
第四章四分天下(2)
------------
 
  李期性格残忍,平均一年就要毒死一个亲戚,今年正好轮到了李寿头上(连这种事儿都跟轮流坐庄一样),李寿正在和后赵接壤的涪城一带镇守,拥有独立的兵权,听说李期要害他的消息后,就派遣一万轻骑日夜兼程杀到成都,把李期、李越等人都抓起来,杀死李越,让李期去酆都当县令。落魄的李期对随从人员说道:“天子竟然沦落到县令的地步,还不如死掉算了。”于是悬梁自尽。 
  李寿取得成汉大权后,他的称号成了难题。有人替他算了一卦,认为可以当好几年的天子。一些部将想当大臣,认为能当一天就足够了,何况能当好几年的皇帝,另一些想过安稳日子的部将则认为当几年短命天子不如当好几代诸侯来的实惠(简直跟做买卖一样)。李寿说了一句老子的名言:“朝闻道,夕可死矣。”就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汉。 
  经过这场变乱,本来生活小康的成汉逐渐衰败下去。李寿接到石虎的求助信后,就大修军舰,准备联合后赵进攻东晋。军舰造成后,李寿检阅水军时众大臣却一齐跪下要求停战。李寿莫名其妙,一个大臣突然站起来对水兵说:“陛下已经宣布停战了!”众水兵欢呼雀跃,齐声高喊:“万岁!”,李寿怅然若失,只好下令停战。(很像萧峰劝阻耶律洪基么?)
  二
  成汉国谢绝了石虎合攻东晋的建议,给石虎的回信里称呼他为赵王石君,石虎看了后很不高兴。这时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的肃慎国给石虎进贡了当地特产楛矢,石虎派遣使者把楛矢转送给李寿。以示大度。想不到李寿命令史官记载道:“羯使来庭,献楛矢。”(呵呵,石虎头一次发善心就碰了个软钉子,这应该是他这一辈子惟一一次显示大度了。) 
  石虎恨得牙痒痒,但成汉地势艰险,正面攻打比上青天还难。这时凉州刺史张骏去世,他的只有十几岁的儿子张重华接任其职。石虎听说新继任的凉州刺史是个娃娃后,就准备先从凉州下手。 
  在幽州吃过败仗的麻秋被石虎派往凉州作战,进攻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金城守将被迫投降,整个凉州大为惊恐。老将裴恒只好坚守不出。 
  经过几代执政的凉州小朝廷已经形成了很官僚的门第观念,武将不是靠战功而是靠出身来取得官位。这时候,司马张耽向张重华推荐了自己的参谋谢艾。 
  等谢艾上朝一亮相,大臣们才发现谢艾不过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书生,都大失所望,认为谢艾没有资历,不能担当重任。 
  张耽对大家说:“当年韩信被推荐不是因为从前有名声,穰苴被信任不是因为从前是老将,吕蒙被晋升不是因为从前有功勋,魏延被重用不是因为从前有品德。因为聪明的君主要注意到那些和常人不一样的人,让他们各尽所能,让年轻人做大事。现在敌人重兵马上就要到了,那些老将怎么没有人敢上阵呢?” 
  张重华向谢艾求教兵法,谢艾对答如流。末了对张重华说:“我只需要七千人就可以为殿下灭掉麻秋。” 
  张重华就拨给了谢艾五千人马。谢艾到了前线,半夜准备偷袭麻秋的阵营。突然有两只猫头鹰在军营里乱叫,那些本来对谢艾就不信任的士兵都认为这是不详之兆,谢艾却十分高兴地对大家说:“赌博的时候听到猫头鹰叫就一定赢,现在两只猫头鹰在牙门里叫,这是大胜的预兆啊!”(没想到谢艾这家伙还是赌神。^O^) 
  于是谢艾就下令全军突击。和裴恒对峙了很长时间的麻秋军早就懈怠了,冷不防被谢艾的生力军一冲,只好狼狈撤退,半路上被杀死五千多人。 
  张重华听说谢艾一出马就取得大捷,非常高兴,下令重赏谢艾。这一下引得众老人们都大吃干醋,一齐跳出来诋毁谢艾,张重华只好把谢艾贬为酒泉太守镇守边境去了。(这段故事和当年纸上谈兵的赵括何其相似!面对强敌,老将裴恒坚守不战,静观其变,而浮躁的后方却指派从来没打过仗只会吹牛的谢艾来当统帅。和赵括差不多年龄的谢艾也像赵括当年一样冒险出击,却把敌人打了个大败……呜呜,这我可真不好解释了,大家的意见呢?)
  石虎听说了麻秋战败的消息后,又补充给他大量的精兵,凑足十万人的大军进攻凉州。这次的军队里有石虎的御前骑兵——黑槊龙骧军三千人,是石虎赖以起家的最精锐部队。这回老将裴恒已经退休,新任守将一看敌人势力庞大,率领两万多老百姓向后赵军投降。 
  张重华手下的老家伙们这回可傻了眼,没哪个敢出马迎战。张重华只好再次命令酒泉太守谢艾率领骑兵三万人应战。 
  谢艾刚渡过黄河就碰到了麻秋的大军,谢艾就大喊大叫让麻秋出来答话。麻秋一见谢艾哭笑不得,原来谢艾模仿诸葛亮的样子坐着一辆小车子,戴着一顶白帽子,摇着一把羽毛扇子正和手下谈笑风生(简直跟周星驰的风格一样嘛)。麻秋一看敌人主将就在面前,赶紧命令三千黑槊龙骧军鼓噪突击。 
  凉州兵一看这支骑兵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不禁都变了脸色。谢艾的部将赶紧劝说他退到阵里,哪知道谢艾竟然命令侍者在地上铺设胡床然后下了车坐在胡床上(接下来不知道他会不会在床上呼呼呢?),指挥军队排好阵型不准乱说乱动。麻秋的黑槊龙骧军杀到谢艾跟前只有一丈多远的地方,向他挥动黑槊示威,谢艾还是睬都不睬,后赵军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一会儿,谢艾突然发话道:“麻秋已经到了这里,为什么不进攻呢?”麻秋一惊,突然背后喊声大震,回头一看竟然有好几支凉州兵从背后杀过来,麻秋急忙下令撤退。谢艾马上下令严阵以待的骑兵出击,麻秋被杀得大败亏输,再次狼狈逃窜。这次凉州光俘虏就抓了一万三千多人。 
  石虎也真是敢打,才过了半月又补充给麻秋三万多人,集结了十二万大军再来挑战。张重华一看前两仗胜的轻松,自己也想上阵过过瘾。谢艾说到:“国家的主君在后面指挥就够了,没必要亲自上场。”于是只申请了两万军队前来应战。 
  麻秋的军队一看对方又打着谢艾的旗号,大都满脸畏惧(真是被打怕了)。突然战场上刮起了西北风,大风裹着沙石吹向后赵军,谢艾趁机发动突击,这回麻秋带头逃跑,众兵也乐得顺风逃命。谢艾这回只抓了两千多俘虏,杀死了一千多人,但却缴获了十万多头牛羊满载而回(呵呵,平均一人赶五头)。
 
------------
第四章四分天下(3)
------------
 
  石虎连续接到了败报,不禁对征讨凉州兴味索然。他对部将说道:“从前我率领偏师纵横九州,所向无敌,现在用九州的兵力进攻枹罕,竟然连续惨败。可见凉州有人,不能轻举妄动啊。”于是不再准备修炼他的文治武功,转而一门心思搞建设。 
  石虎所搞的国家建设不是什么发展经济、囤积粮食之类的,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浩劫。他在全国各地建设行宫,仅修缮洛阳宫殿就征用了二十六万民夫。还在每州征集两万多头耕牛运送材料。又命令各州官吏四下抓捕女子,河南的百姓大都流亡到东晋。石虎又怪罪河南刺史管理不善,将河南刺史和手下官员五十多人全部斩首,凡是敢于劝谏的官员一律用酷刑处死。 
  石虎下令设立了一个从邺城到荥阳方圆一千多里的狩猎场供自己娱乐,凡是敢碰一下里面的野兽的人一律被指控为“犯兽罪”而被处死,猎场管理员趁机作威作福,碰到百姓家有美女或宝物的就一律诬告他们违反了“犯兽罪”处死其全家。石虎制造了一千辆狩猎车,高近两丈,长三丈。还造了四十辆格兽车,在上面修造三层小楼,命令犯人在车里和猛兽格斗。 
  这么大的狩猎场没人敢住,一次石虎在里面打猎,突然寒流来袭,跟随的士兵冻饿而死的有一万多人。 
  后赵军队打仗的时候国家是不拨粮食的,都要士兵家里自己供给。每名士兵至少要给自己出三斗米,才能轮到自己吃一斗,出两匹绢才能轮到自己一身盔甲。而且每五个士兵就要献出一辆牛车,两头牛。他们的武器要更多的人来制造,国家不准百姓养马,凡是有马的马一律没收,并且腰斩主人。在野外造盔甲的就五十多万人,有十分之七的被野兽吃掉。造船的有十七万,也有三分之一的在水中淹死。 
  为了维持如此残暴的统治,石虎变本加厉地向老百姓搜刮一切可以搜刮的东西。当老百姓被压榨得再也不能压榨的时候,他们就纷纷全家上吊自杀。从洛阳到长安,道路两旁的大树上,悬挂的尸体前后相望形成了壮观的尸林,中原大地再次出现方圆千里的无人区。谁能想象这种惨状,不是因为天灾,也不是因为战争,竟然是和平统治造成的?! 
  如此残酷的统治竟然还有人对其大加赞赏。和后赵表面上关系不错的成汉派遣使者到邺城参观后,回来对李寿说,石虎威望卓着,宫殿壮丽,首都繁华,国库充实。这些都是因为他使用严刑酷法而得来的。本来就野心勃勃想消灭东晋的李寿十分仰慕,从此就喜欢上了靠杀人立威。抽调地方上的人口到成都修建华丽的宫殿,凡是敢于劝谏的也一律斩首,比后赵弱得多的成汉很快就走向了衰亡。 
  不久,推行残暴政策的李寿病死,儿子李势即位。李势是个在和平环境和父亲的暴政中培养出来的小孩子,他把他老子的那一套政策发扬光大,凡是自己认为不好的大臣就要处死。包括亲兄弟在内的大臣们纷纷倒在他的屠刀下,成汉的灭亡也就不远了。 
  三
  东晋跟后赵作战失败后,权臣庾亮认为丢了面子而气死,他的弟弟庾翼和庾冰继续把持朝廷大权。庾氏兄弟吸取了哥哥的教训,长期不再提北伐的事。后来庾翼生病辞职,推荐自己的朋友徐州刺史桓温接任东晋最重要的荆州刺史一职。 
  当时桓温只有三十岁,他为人潇洒直率,有一双紫色的眼睛和刺猬般乱蓬蓬的胡须,长的很像三国时期的孙权。桓温被皇帝招为驸马,了解他的人都把他比做和孙权、司马懿一样的人物。 
  桓温到了荆州后,对四周的形势做了深刻地研究,认为成汉的李势昏庸暴虐无道,本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也应该向他问罪,而且成汉占据长江上游,和后赵关系密切,长此以往必为后患。桓温就把征伐成汉的构思告诉部将征求意见。众将官都认为一旦荆州主力进攻了成汉,后赵军如果趁机攻下荆州就没退路了。只有江夏太守袁乔认为如果荆州军大摇大摆地进攻成汉反而会迷惑后赵,让他们以为荆州这边早有防备,而且对方调动军队也比较麻烦,只要快去快回就不用担心。西蜀经济发达,占领了那里会获取大量的财富,所以最好早决定。 
  桓温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决定迅速出击,命令袁乔率领两千水军为先锋,自己在后面跟进,给朝廷送了战表也不等回信就沿长江杀上去了。 
  文武官员看了桓温的战表后认为桓温的部队人数太少,还要骤入险地,都等着看桓温的笑话。只有丹阳太守刘惔对大家说道:“桓温这个人热衷赌博,现在他伐蜀就和赌博一样,如果没有必胜的信心怎么会下注呢?”大家都不相信。 
  李势听说桓温要讨伐自己,就派遣重兵在最容易登陆的犍为镇守。想不到桓温竟然在当年诸葛亮布设的天险八阵图处下船,晋军上岸走到八阵图时看得头昏眼花,只有桓温把手一指说道:“这是常山蛇型阵。”然后率领着部下从容走出八阵图,留下主力看守辎重,自己率领几千步兵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从小路直取成都。            
  李势一觉醒来才听说晋军已经到了成都城下,连忙派守卫兵力迎战。在双方混战中,一支流箭射在桓温的战马前,桓温的马受惊后不敢前进,桓温赶紧命令擂鼓收兵。想不到擂鼓兵慌乱中听错了号令,把冲锋鼓擂了起来。晋军一听要总攻了,人人拼命向成汉军突击,在成都四门到处放火,李势只好弃城逃跑。 
  驻扎在犍为的成汉军听说守两岔道了,赶紧回援成都,到了成都一看旗号已经换成晋军的了,他们以为李势已经投降,干脆全部逃跑了。李势听说最后一支力量也没了,叹了口气把自己捆起来找桓温投降。 
  模仿后赵的成汉亡国了,后赵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石虎的率先垂范之下,他的儿子们的性格也一个比一个残暴。 
  太子石邃比他爹还要令人发指。如果说石虎是残暴荒淫的话,这个二十几岁的小青年只能以变态来解释。在石虎的宠信下,石邃最喜欢的活动就是逛街。他喜欢带着竹竿,走到别人院墙边就架起竹竿到别人家里偷东西取乐。还喜欢夜里跑出来扮演盗贼绑架大臣,当着他们的面奸淫他们的妻妾。在自己府上闲着无聊的时候就带着刀乱窜,碰到自己的侍女就把她的头砍下来,擦干净血放到盘子里面做成工艺品和部下观赏。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恶魔竟然笃信佛教,他养了一大群尼姑,碰到漂亮的就先和她交配,然后把这个倒霉的尼姑身上的肉割下来和牛羊肉混着煮,还把这种食品赏赐给部将吃,让他们猜测是什么原料做的(我只能用“畜牲”两个字来形容石邃!)。
  石虎很喜欢儿子石宣和石韬,石邃就对他们俩恨之入骨。石宣在冀州驻守,石邃就对部下说:“我要去冀州杀石宣,敢不去的就斩首!”然后领着五百多卫兵去杀弟弟。半路上石邃不停地喝酒,卫兵都逃跑了,石邃一看四周就他自己也昏昏沉沉地回来了。 
  石邃的母亲听说后,派侍者劝阻石邃,石邃一刀就把母亲派来的侍者的脑袋给割了下来。石虎听说后,也派了一个宫女过去打听,石邃表面上对她笑嘻嘻的,突然拔出剑来就砍,幸亏这个宫女跑得快才逃出他的魔掌。石虎就把石邃喊过来问话。石邃见了他老爹后一言不发就走。石虎大怒,当天晚上就把石邃以及他的老婆孩子共二十六人一起杀死,然后装在一个大棺材里埋掉,改立石宣为太子。 
  少了一个石邃,石宣和石韬弟兄之间的关系顿时变得恶劣起来。双方都想把对方致之死地而后快。某天石韬在家里盖了栋房子叫做宣光殿,石宣听说后大怒,过来一看大梁长九丈,就把干活的工匠全部杀死,把大梁截断走了。 
  石韬一看,又找了一批工匠把大梁换成十丈的。
 
------------
第四章四分天下(4)
------------
 
  石宣听说后更加憎恨。对亲信杨柸说:“石韬这个混账畜生(连他爹都一起给骂了),居然敢这样违抗我的旨意!你如果能杀死他,我就把石韬的封地都赏给你,到时候陛下必定会亲自去看。那时候我再对付我老子。” 
  不久石宣打听到石韬去寺庙进香,就让杨柸等人用绳梯爬到石韬的卧室,把石韬的手和脚都砍下来,然后挖掉他的眼睛剖开他的肚子,把刀剑都插在他身上,割下他的舌头做物证走了。 
  石虎听说后大惊失色,急忙要过去看到底怎么回事。司空李农建议说:“害死石韬的人恐怕是自己人,陛下还是不要轻易出门为好。”石虎就派重兵包围石韬的卧室,然后再命令百官来吊丧。 
  石宣身穿华服坐着漂亮的车子过来了,领着上千名卫兵。一看石虎已经有防备,就放肆地对着旁边哀悼的官员呵呵冷笑,他下车后把石韬脸上的被子拿开,看到弟弟挖掉双眼的脸后,把被子一丢,仰天大笑,上车而去。 
  石虎明白了这事儿是石宣干的,就急命他进宫解释。石宣借口母亲过于悲伤,不敢前来。石虎立即派重兵包围太子府,把石宣和杨柸都捉来对质,石宣供认不讳。石虎大怒,命人把石宣关到猪圈里,将他的下巴用铁环锁起来穿到木槽上,用猪食来喂他。过了几天,石虎在邺城北门外架起柴堆,命令石韬的亲属把石宣的头发连根拔掉,依照石韬死的样子割掉他的舌头,砍断他的手足,挖掉他的眼睛,然后用绳子穿过他的下巴吊在柴堆上将他烧死。石虎和石韬、石宣等的亲属几千人在旁边围观。等火熄灭了以后,石虎下令把石宣的骨灰洒在大路上供人践踏。 
  石虎又下令杀死石宣的老婆孩子。石宣的小儿子只有五岁,石虎非常疼爱他,抱着他痛哭。石虎想赦免他,但是石韬的手下一致要求不能赦免。监斩官从石虎手中拉过石宣的小儿子,石宣的小孩大喊道:“不是儿子的罪过!”一直扯断石虎的衣带,石虎一挥手,命令将他们全部斩首。又下令把太子府的官员全部处以车裂的刑罚,将尸体做成饲料喂猪,把东宫卫士十多万人都发配到凉州戍边(也不是他们的罪过呀)。 
  几个太子都死了,下一个由谁来当太子呢?有人向石虎推荐战将出身的石遵和石斌,但是有个小官员叫做张豺的(皇帝叫虎,臣子叫豺,真是相得益彰),当年跟随石虎灭前赵的时候曾活捉过刘曜的小女儿,并把她献给石虎,后来生了个儿子叫石世,现在只有十岁。张豺对石虎说:“陛下再立太子的时候最好考虑他母亲的出身,从前几个太子的母亲不是出身名门,当然脾气不好,以后应该选择母亲地位高的来推举(这又是血统论)。” 
  第二天上朝时,石虎对大臣们说:“我真想找三斛灰来洗洗我的肚子(石虎自己一肚子的坏水儿,恐怕是用硫酸也洗不干净),难道是我的肚子里面太脏才生出这些畜生吗?二十多岁的儿子就想杀死父亲。现在石世才十岁,当他二十的时候我已经老了。” 
  在大臣们的一片惊诧中,石虎选定年仅十岁的石世当太子。 
  孙子被杀的惨状深深地刺伤了这个还想活十年的老人。不久,石虎宴请一个叫佛图澄的高僧。佛图澄对石虎说:“贫僧死期已到,请为贫僧准备一口棺材,要和陛下用一样的规格。” 
  石虎虽然听得是一头雾水,但还是照办了。不久佛图澄果真死了,他的徒弟把他的遗体放到棺材里。 
  过了半月,西域来了几个和尚拜见石虎,闲谈中说到半路上曾经和佛图澄会过面。石虎非常惊诧,就命令工匠掀开棺材,只见里面有一头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石头老虎。石虎想:“我姓石名虎,如今石虎在棺材中,莫非我快要死了?”
  四
  一连串的打击震撼着石虎,他的身体也逐渐地变坏。不久石虎决定称帝,大赦天下,但是不赦免发配凉州的那十万东宫卫兵。 
  这十万东宫卫兵无故受累,过着半当兵半服苦役的日子,本来就有怨气,这回又不被赦免,都非常愤怒,干脆举旗造反,十万人的大军呼啦啦就把关中占领了。接下来由于一时攻克不了石苞镇守的长安,叛军就直扑洛阳,石虎赶紧命令李农和石闵进行拦截。但是满腹怒火的卫兵们都杀红了眼,他们个个都是石宣精心挑选的大力士,虽然没有铠甲,用的武器也是随手捡的大石头和树枝,但是在心中的不满和怨气的驱使下,这支哀兵连战连捷,所向披靡,后赵军连续大败。卫兵们趁势向荥阳杀去,准备打通一条去东晋的道路。 
  石虎听说后,长叹一声,卧床不起。命令石斌为大都督,姚弋仲和蒲洪为副将,经过苦战终于控制住了局势。但这时的石虎已经看不到捷报了。不久石虎病重,急忙任命石斌为丞相,石遵为大将军,张豺为卫将军,征召石斌辅政。 
  刘后很想把持大权,就联合张豺准备除掉石斌。当石斌来到邺城时突然派兵缴了他的械,将其灌醉杀死。
  不久,石虎病危,问侍卫:“石斌来了没?” 
  众侍卫回答:“来了好几天了。” 
  石虎一激灵,说了句“为什么不叫我?” 
  这个时候张豺指挥的卫戍步兵龙腾军突然出现,一齐高喊:“希望拥立石斌为太子!!”经过这次惊吓,石虎当天晚上就伸腿瞪眼翘辫子了。 
  只有十一岁的的石世被张豺、刘太后等拥立登基,为了笼络宗族,刘太后任命石遵为左丞相,石鉴为右丞相。 
  张豺和司空李农一向关系就很不好,张豺就和太尉张举合谋要除掉李农。张举偷偷给李农报了信儿,李农赶快逃跑,张豺就命令手下精锐部队龙腾军在后面追。 
  这时,从关中赶回来的石遵前来邺城奔丧,半路上碰到姚弋仲和蒲洪、石闵的军队。大家一商量,就拥立石遵当皇帝,杀奔邺城问罪。 
  邺城的羯族人听说后,认为石遵是正统,张豺是汉人不能相信,纷纷开城门逃跑,就连张豺的两千龙腾军也逃跑了。张豺吓得不知道怎么好,就和刘太后商量。张豺半天放不出一个屁来,还是刘太后有主见,派遣使者加封石遵为丞相兼大司马大都督加九锡,封十郡。 
  可是石遵对这个超级大帽子并不感冒,领着大军耀武扬威地进了邺城,尴尬的张豺只好硬着头皮出来欢迎,被石遵斥责了一通,下令斩首。 
  石遵自封为皇帝,把即位三十三天的十一岁的小皇帝石世和他娘刘太后一起毒死。任命石斌的儿子石衍为太子,石鉴为太傅,石苞为大司马,石琨为大将军,石闵为大都督,并召回张举和李农官复原职。 
  表面看来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了,石闵却对石遵说:“蒲洪这家伙是外族,现在镇守关中,恐怕将来是后患!”石遵就下令撤去蒲洪的官职。 
  蒲洪是氐族大酋长,石虎都不敢对他怎么样,蒲洪更不买石遵的账,直接带领部下回到枋头并派遣使者投降了东晋。 
  东晋手握中央兵权的征北将军褚裒听说后就想拣个便宜,要求朝廷允许北伐。大臣们一听又要北伐了,都很高兴,派给褚裒三万人要他联合蒲洪进攻后赵。
 
------------
第四章四分天下(5)
------------
 
  那个喜欢泼冷水的蔡谟对众大臣说:“虽然现在赵国内乱,但是这次不见得能灭胡,我看要想顺天乘时,弘济苍生,拨乱世,大一统,不是普通人能办得到的,必须得是盖世的英雄才行,褚裒恐怕难哪。” 
  众大臣又是一阵哄笑,认为就算赶不走胡人,打一两个胜仗应该没问题吧。 
  褚裒率军一路北进,很多流民听说大军来了,都想跟着官军走,半路上正好碰到了李农率领的抓流民的两万军队。褚裒虽然兵力上占有优势,但还是打不过李农,刚一接战就单身逃跑到寿春。寿春守将一看褚裒一个人逃回来了,赶紧把寿春积存的粮食辎重都烧掉,逃回了广陵(今江苏扬州)。二十多万流民几乎全部被李农抓走。 
  褚裒回建康的路上听到四处都是哭声,就问怎么回事。左右回答道:“上次大战的士兵没一个回来,这些都是他们的家属。”褚裒又羞又愤,不久病死。 
  这时的后赵也无暇南侵,因为它又陷入了更严重的混乱之中。当年石遵和石闵并肩作战的时候,石遵曾经口头上许诺石闵为太子,后来却不认账了。石闵对此非常不满。 
  石遵就和石苞、石鉴、石琨一齐合谋,准备想办法除掉石闵。但是商量了半天都没个好办法。石遵心情烦躁,出去和妃子下棋。 
  石鉴却留了个心眼,觉得石闵战功卓着,是个人才,早就和石闵成了哥儿们,于是一散会石鉴就让心腹赶紧通知石闵先动手。 
  石遵刚下了几盘棋就听得外面人声鼎沸,一看来了很多拿刀的家伙,就问:“你们是来造反的吗?什么人让你们来的?” 
  众兵回答:“奉石鉴的命令前来捉拿弑君的逆贼!” 
  石遵长叹道:“我尚有今天,石鉴又能猖獗到几时?”于是引颈就戮。石遵在位前后一共只有一百八十三天。 
  石鉴粉墨登场当上了皇帝,任命石闵为大将军,李农为大司马,张举为太尉。但是心里十分忌讳石闵。 
  石鉴密谋召见石苞,让他派兵进攻石闵、李农,以为石闵毫无准备,想不到石闵平常就和军队住在一起。石苞打了个大败仗,逃到石鉴那里诉苦,正好石闵从后面杀过来。石鉴一看赶紧翻脸,大喝一声:“石苞造反,快把他脑袋砍下来!” 石苞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砍掉了脑袋。
  石闵虽然心里也清楚这件事是石鉴的主意,但一时也无话可说,只好将错就错。大家见面后各怀鬼胎,但还是相互嘘寒问暖行礼打招呼,然后散去。 
  襄国守将石祗是石鉴的弟弟,听说石闵和李农作乱,就联合姚弋仲和蒲洪准备进攻邺城。消息一传开,在邺城的龙骧将军孙伏都集结了三千多人的部队准备支持石鉴征讨石闵。石鉴一看孙伏都带人过来,知道又是造反的,便对他们许诺道:“诸位都是为我出力的功臣,我就在城楼上看你们的行动,事成之后必定重赏。” 
  没想到孙伏都的部队战斗力实在太差,工夫不大就被石闵、李农给杀退,石鉴一看石闵、李农过来了,赶紧又改口对周围的人说:“孙伏都谋反,你们不抓紧时间消灭他,还愣在这里干什么?” 
  这回石闵手头有兵,对石鉴的拙劣表演早已经不感兴趣,下令把石鉴软禁起来。 
  石闵这回终于大权在握,就改回原来的名字冉闵。重新做汉人的打扮,决心和胡人彻底决裂。他在城门上贴出告示说:“现在叛党已经全部伏法,经过调查,没有一个好人参与其中,从今天开始,愿意和我在一起的请留下,不愿意的请自便,不再禁止城门的出入。”令冉闵意外的是,方圆百里内的汉人纷纷抢着入城,而争着出门的羯族人却把城门堵了个水泄不通。 
  冉闵知道这些羯人不会听自己的号令,就传令国内外:“凡是汉人进献一个羯人首级者,文官升三级,武将拜牙门将军。”于是血淋淋的大屠杀开始了。一天之内羯人的首级就堆了数万个,尸体在城外都喂了野狗。冉闵率领汉人带头屠杀羯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杀死,邺城几天内就堆积了二十多万的首级。 
  在冉闵的号令之下,全国各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寺庙还是军营,都展开了屠杀羯人的大竞赛。人们把十几年积压的对后赵暴政的憎恨统统地发泄在这些无辜的羯人身上。在战场上捉到的羯族俘虏都要被斩首,凡是高鼻梁多胡须的也跟着遭殃被杀死,经过这场全国范围的大屠杀,羯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已经不复存在。 
  冉闵顺便把石鉴的脑袋也割了下来,邺城终于不再有一个姓石的活人。冉闵的部将一齐推举冉闵为皇帝,冉闵急忙推脱,要把皇位让给李农,李农也假意推脱(两个家伙的演技都不怎么高明哟)。冉闵对大家说:“我是晋人,现在晋朝还在,大家拥立晋主当个诸侯如何(说出这种话,可见冉闵这人有多么无耻)?”这时候大臣们说:“陛下圣德应天,而晋氏却远远地逃到了江南,怎么能驾驭您这样的英雄呢?” 
  冉闵认为这个马屁很是受用,就选吉日称帝,改国号为魏,史称冉魏。加封老伙计李农为太宰兼太尉,大赦天下。 
  五
  冉闵当了皇帝,又加封他的政治伙伴李农为齐王,两个人合着伙的胡作非为。在这二位领袖一唱一和的治理下,各级官员算是充分见识到了他们的整人手段,包括石琨(冉闵大屠杀的时候咋还留了这么一个活口?)、张举在内的大臣人人自危,纷纷跳槽逃跑到襄国的石祗那里。不久,石祗也在襄国称帝,遥拜洛阳的姚弋仲为丞相。派遣石琨、张举率领十二万大军杀向邺城。石闵手头吃紧,急忙让使者给东晋送信说:“羯贼扰乱中原几十年了(羯人祸害中原,军功章上也有冉闵的一份儿),现在我已经替你们铲除了他们,你们想感谢我的话就发兵帮忙!” 
  东晋官员们一看冉闵这家伙口气不善呀,大家一核计一致认为冉闵是乱臣贼子,决定不理睬他(这会儿倒晓得团结就是力量了)。冉闵只好亲自动手,又担心后方的李农会使坏,就下令召见李农商议军情,把他诓过来处死。 
  冉闵亲率八万精兵上阵迎战石琨,双方在邯郸展开决战。冉闵带头冲杀,后赵军大败,被消灭了两万八千人。冉闵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也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在他的屠刀下几乎没人敢为他效劳。相反,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来暴虐的冉闵必定混不长。东晋、姚弋仲、蒲洪、慕容氏、石祗等势力都对冉闵盘踞的中原虎视耽耽。 
  冉闵的犟脾气也上来了,他回到邺城,积极扩军备战,准备和来犯之敌拼个鱼死网破。境内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被他拉去从军,转眼间就聚集了三十多万的部队,超过后赵全盛时期的总兵力,冉闵在邺城到襄国之间布下了一百多里的大营,就等着四周的邻居来打他。 
  冉魏摆出如此强大的阵容着实吓坏了那些磨刀霍霍的邻居们,一时间竟然没有人敢动他。但是这么多的兵每天的消耗也很让冉闵伤脑筋,为了降低成本,冉闵不得不主动出击来消耗敌人的实力。不久,冉闵加封儿子冉胤为大单于(冉闵都已经自称是汉人了,怎么又给儿子封了这么一个头衔?),镇守邺城,并亲自率领十万大军进攻石祗,把襄国团团围起来四面攻打。 
  襄国的军民都知道冉闵和羯人势不两立,他打破襄国必定会屠城,所以拼死防守。冉闵包围了一百多天,筑土山挖地道等方法都用尽了,襄国还是打不下来。
 
------------
第四章四分天下(6)
------------
 
  石祗在襄国也没闲着。他向洛阳姚弋仲、辽东慕容氏和冀州的后赵宗室石琨求援。不久,在冉闵襄国大营外就来了第一支兵马,打着慕容氏的旗号。原来是辽东的燕国在石祗的反复游说下,正式发兵参与到了中原的大混战。 
  当年依靠十五岁的小将军慕容恪两次大败石虎的慕容皝本来没有挺进中原的意思,在击败石虎后,东面的宇文部落和东南的高句丽还威胁着燕国的后背,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和庞大的后赵帝国相比燕国的势力还很弱小。 
  慕容皝有他自己的一套,他联合山西北部同是鲜卑人的代国国王拓跋什翼犍,双方定立了攻守同盟,又派遣大将慕舆根、儿子慕容评和慕容军等经常劫掠后赵幽州一带,既能充实自己的国库和人口,又能训练自己的部队。 
  接纳燕国叛将慕容翰的宇文部落和燕国势同水火。宇文部落靠着南方的高句丽撑腰,经常联合起来抢劫燕国的物资和人口。慕容皝有心歼灭宇文部落,但苦于对宇文部落占据的长白山一带的险要地形不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慕容皝在龙山之南建筑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后来逐渐这里成为一个繁华的城市,慕容皝下令由大棘城迁都到这里,并把新都命名为龙城(今辽宁朝阳)。 
  这时上天赐给了慕容皝一个消灭宇文部落的好机会。原来燕国叛逃到宇文部落的慕容翰受到宇文部落的首领宇文逸豆归的猜忌,实在是混不下去,被迫装疯卖傻,以图活命。慕容翰秘密联系慕容皝请求他饶恕自己的罪行,想逃回祖国。慕容皝就派人送给慕容翰他原来擅长用的长弓,靠了长弓的帮助,慕容翰逃回龙城。 
  慕容皝对慕容翰非常器重,向他征求讨伐宇文部落的意见。慕容翰说:“宇文部落强盛了很长时间,是我慕容族的心腹大患。现在宇文逸豆归得到了大权,国家才开始衰落。我在宇文部落生活了好几年,对他们的地理形势十分熟悉。保证一仗就能胜利。但是高句丽和宇文部落是邻国,一旦我们进攻宇文部落,高句丽必定会出兵切断我们的后路。不如先取高句丽,后收拾宇文部落。” 
  慕容皝对慕容翰的计策很是赞赏,就派遣慕容恪为大将远征高句丽,并让慕容翰做他的参谋。这时慕容恪只有十七岁,慕容翰早就听说过这个侄儿的大名,当然高兴地接受了任命。 慕容皝问慕容恪准备选择哪位部将当他的先锋官的时候,慕容恪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自己小时候的玩伴,只有十三岁的弟弟慕容霸。于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和一个十三岁的娃娃率领五万五千人的大军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出征了。(鲜卑的明日之星慕容霸是十六国时期最卓越的皇帝之一,当然也和他老子的刻意培养是分不开的,这个微不足道的鲜卑部落短时间内能涌现出一大批如慕容翰、慕容恪、慕容霸这样的能人,应该算中国历史上最出人才的家族吧,如果慕容家族归属于中国正史的话。)
  从龙城到高句丽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平坦宽阔的北路,另一条是靠近海边崎岖艰险的南路。慕容翰和慕容恪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主力从危险的南路袭击高句丽的首府丸都。 
  高句丽的国王高钊派遣五万大军驻守北路,当然他也怕燕国趁虚走了南路,所以他让北路守卫两边都要小心。慕容恪就分出去一万五千人的部队从北路佯攻,而且打得还很猛烈,于是高钊就命令守卫把注意力全部放到北面。慕容恪正好趁机而入,十三岁的慕容霸带头杀进丸都,高钊只好狼狈逃跑。慕容霸下令把整个丸都城抢掠一空,抓了五万多百姓作战俘,最后放了一把火走人。 
  慕容恪孤身入险,四面受敌,而部队还要看管这么多的战俘和辎重,又必须得从重兵把守的北路回去。面对如此局势,慕容翰心里捏了一把汗。不料这回慕容恪是癞蛤蟆打立正——又露了一手,他下令把高钊的祖坟给挖了,让军队拉着高钊亲爹的尸骨和高钊的亲娘为人质,命令北路守军让路,从高钊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押着他爹娘回国。 
  这一仗让高句丽全国威风尽失,连国王的玉玺和公文档案都被慕容恪给抢走了。不久,高钊就派遣使者向慕容皝称臣,送了几千件宝物,并赌咒发誓要和宇文部落断绝关系,慕容皝才把高钊他老子的尸骨让使者带了回去,高钊的母亲仍然被留在龙城当人质。 
  失去了高句丽这个可靠的盟友,宇文逸豆归发现自己陷入了危机之中。为了摆脱困境,不久他就派遣丞相莫浅浑率领大军主动进攻燕国。慕容皝知道这是宇文部落的主力,为了减少伤亡,他命令全军不准出战,暂避其锋芒。莫浅浑挑战了几回却没人理睬,还以为敌人兵少将寡,不敢应战,就开始放松警惕走神了。慕容皝听说后赶紧命令慕容翰马上突击。莫浅浑猝不及防,被杀得全军覆没,只剩他本人孤身逃到宇文逸豆归那里报信去了。 
  宇文逸豆归得知自己的主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连声叫苦,但更让他害怕的是燕国的大军已经开始向国界出发了。原来慕容皝在大败宇文部落后紧接着就命令慕容翰率领两万骑兵为先头部队,慕容军为左翼,慕舆根为右翼,任命慕容恪为统军大将,慕容霸为先锋,动员所有的精锐力量向宇文部落发动最后一击。宇文部落马上就要大难临头了。 
  这时,部将建议宇文逸豆归向南方的新罗国求援。新罗的着名雇佣兵势力涉夜干(《晋书》中写作涉奕于)在宇文部落的重金聘请下率领精锐的新罗雇佣兵前来助阵。 
  慕容皝听到涉夜干出任敌军主将的消息后,派飞骑通知慕容翰说:“涉夜干勇冠三军,是新罗名将,你们作战千万要小心!最好暂时后退一下!”慕容翰却不以为然,对使者说:“宇文部落全部的实力都在涉夜干这里,这个人徒有虚名,真不明白宇文部落为什么要把国家的命运托付给这种人。只要消灭他宇文部落就完蛋了。像涉夜干这种拉大旗做虎皮的家伙,怎么能因为他的虚名而挫伤了我军的锐气呢?” 
  慕容翰不听慕容皝的劝告,亲自率领骑兵冲击涉夜干的新罗雇佣兵的阵地。没想到涉夜干却有着非常厉害的秘密武器。原来新罗雇佣兵人人都配有长达三尺五寸的檀木大弓,战斗前把它固定在阵地上,随时都能射击。只听一声梆子响,顿时万箭齐发,慕容翰的几位副将全部中箭身亡,慕容翰也连中数箭,燕军遭到这突然的打击顿时大乱。涉夜干率领大军掩杀过来,直取受重伤的慕容翰。
  六
  乱军之中涉夜干手持大刀径直杀到受重伤的慕容翰面前找他单挑,正在危急关头,慕容翰的侧翼却突然杀来一支骑兵,领头的是一名只有十几岁的手使双槊的少年将军,从侧面直取涉夜干,只一个回合就将涉夜干刺于马下。原来慕容皝在嘱咐了慕容翰后,还怕他作战有失,又命令慕容恪急行军追上慕容翰,慕容恪就命令慕容霸先来和慕容翰会合,正好赶上大战,救了慕容翰一命。(前几天看到“三国论坛”上讨论单挑的典故,说是五代西羌时才有正式的单挑,其实这个单挑是指事前约定时间双方将领出来比试,混战时的主将单挑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比如关羽斩颜良,和慕容霸刺死涉夜干一样都应该属于史实中的单挑吧。)
  在慕容霸所率生力军的帮助下,新罗兵被杀得四散奔逃。慕容霸率军一口气打下了宇文部落的首都,宇文逸豆归只好孤身逃跑,不知去向,传言在大漠中饿死。至此,慕容皝统一了东北。
 
------------
第四章四分天下(7)
------------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虽然慕容翰为燕国的统一立下了大功,但由于其人三叛其主,人品卑劣,慕容皝和燕国的老百姓都很看不起他,后来慕容皝又找了个借口赐其自尽。慕容翰走投无路,发了一大通牢骚后饮御赐的毒酒自裁了。 
  这个时候石虎还没死,后赵还很强大。为了充实自己的国力,慕容皝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减免地租,四处收容流民,免费提供给他们耕牛和土地种粮为生。又制定完善的教育制度,并亲自监考,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与此同时,军队也没让闲着,没事的时候慕容皝就派遣慕容俊等征讨周围的小部落,这样既锻炼了队伍,又扩大了地盘,燕国的实力就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 
  可惜老天不长眼,某天慕容皝骑马出门时摔成重伤,不久就死了,由他的大儿子慕容俊继承王位。慕容俊仍然尊奉东晋为正统,受封为大将军,燕王。 
  慕容俊登基时正赶上后赵的国主石虎归天,他的几个儿子为了抢夺皇位而自相残杀。慕容霸认为进攻后赵的时机已到,就上书慕容俊请求南征。慕容俊同意了慕容霸的请求,积极扩军备战,不久就募集到了二十多万大军。他让自己的几个弟弟抓紧时间训练部队,并任命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阳骛为辅义将军,号称三辅。燕国的军队日夜操练,磨刀霍霍,准备伺机加入中原大战,分得一杯羹。 
  不久燕国就赶上了石祗让冉闵打得叫苦连天的时候,在石祗的请求下,慕容俊就派遣部将悦绾率领三万部队杀往襄国来观察一下形势,顺便给石祗救救火。 
  从理论上讲石祗继承了后赵的正统,那些诸侯们也不得不应应景。接到石祗的求救信后,挂着后赵丞相头衔的洛阳姚弋仲也命令大儿子姚襄率领三万八千骑兵过来帮忙,再加上冀州一带的后赵宗室石琨也领兵救援,三方聚集了十几万的大军共同狙击冉闵的攻势。 
  出生在陇西边境的羌族首领姚弋仲知道这些盟友们都不是省油的灯,打起来全没好下场,就准备带领自己的族人撤出中原战场,回到地势险要的关中一带发展。不料他原来的老朋友、依附东晋的氐族首领蒲洪也瞄上了这块地盘,蒲洪盘踞在枋头,离洛阳不远,双方各怀鬼胎,不久姚弋仲就先发制人,命令姚襄率五万人马进攻蒲洪。 
  蒲洪背后有东晋撑腰,凑了十几万大军把姚襄的五万人消灭了三万。后赵将领麻秋(麻秋这家伙真是命长啊,现在还活着呐)见蒲洪的势力大,就率手下向他投降。蒲洪十分高兴,找人算了一卦,卦象显示姓里面有草头和付字的人将来会称王,于是他就改姓为苻,自称大将军兼三秦王。并加封麻秋为军师(可惜凉州的谢艾不在,要不然就可以好好地羞臊麻秋一番了),对他十分器重。
  麻秋能耐不大,心眼儿可不少。他早有害死苻洪自立的野心。不久他请苻洪吃饭,在酒里下毒要害死他,苻洪在麻秋家吃饱喝足了回去后才发现自己中毒了,但为时已晚,苻洪赶紧让人把大儿子苻健叫到自己身边嘱咐他说:“我之所以没有进关中,就是在观望中原的战况,以为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现在不幸被小人所害,我死后你要抓紧时间入关!”刚一嘱咐完苻洪就死了。 
  苻健先不发丧,率领自己的亲兵去抓捕麻秋,麻秋正在家等着苻洪的死讯呢,想不到等来的却是杀气腾腾的苻健。苻健一进麻府,二话不说逮住麻秋就给砍了(麻秋也是活腻味了,纯粹是自寻死路)。 
  苻健给父亲报了仇后,发现苻氏是诸路军阀中实力最差的,就赶紧向各路神仙多送重礼多说好话,主动去掉了自己头上“大将军”和“三秦王”的名号,传令部下在枋头大建官邸,并开荒种地,装出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不让别人起疑心。两个月后,苻健偷偷命令全体族人星夜起兵前往关中,命令弟弟苻雄在黄河以北率领五千军队做佯动,并对大家说:“这次我是孤注一掷了,如果不成功,你们就要全部死在黄河以北,而我们就要全部死在黄河以南,将来到了黄泉都见不着面了。”当大家起程后,苻健下令把路过的桥梁全部捣毁,以示有去无回的决心。 
  在大家都没注意的时候,苻健就率领氐族人溜到了关中,赶走了当地的土匪和军阀,建都长安,自称秦天王大单于,史称前秦。苻健封自己的弟弟苻雄为丞相,抓紧发展经济,不再过问中原的战事。 
  姚弋仲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跑了,气得七窍生烟,但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他只能望洋兴叹。不久,石祗的求援信发来,姚弋仲没办法,只好让姚襄率领部队夹攻冉闵。三路大军合在一处向冉闵的阵营压过来,冉闵正准备亲自出击,部将王泰劝阻说:“现在救援襄国的大军都到了,如果陛下亲自出战的话容易遭到夹攻,我看这些人虽然表面上和睦,心里可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我们不如坚守待变为好。” 
  冉闵听后连连点头,这时候旁边有个冉闵宠信的牛鼻子老道叫做法饶的,不知好歹地插了一句:“陛下包围襄国都一年了,一点成绩也没有。现在敌人出来了却又不出战,这样还有什么威信来号令将士?” 
  冉闵听了他的话恼羞成怒,把袖子一挽下令道:“我战心已定,违令者斩!”就倾巢出动,向姚襄和石琨的连接地带发动进攻。 
  远在几里外的燕将悦绾听到魏军进攻的消息后,命令部下在马尾巴上绑上大树枝,进攻的时候带起漫天的尘土,魏军不清楚敌人有多少骑兵,正迷惑的时候石祗也下令出城进攻冉闵的大营,四路大军一合围,将冉闵的十万部队都裹在里面,魏军被杀得落花流水,十万大军全部被歼,冉闵只率领着十几名骑兵逃掉了。 
  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以及皇帝冉闵不知下落的消息传到邺城后,冉魏的文武百官为了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老百姓也趁机殴斗,见谁不顺眼就杀,见好东西就抢,邺城顿时一片大乱。冉闵回来看到满城的惨状羞愧难当,下令将法饶父子凌迟处死,慢慢才把局势控制住。 
  石祗转危为安后,众路援兵一一告辞,他又发起昏来准备消灭冉魏,派遣部将刘显率领七万大军进攻邺城。由于冉魏内乱,情报工作没人管,刘显的军队杀到离邺城只有二十里路的时候冉闵才发现。冉闵急忙下令召王泰过来商议对策,王泰因上次冉闵没有采纳自己的忠言而对冉闵心生不满,以生病为由拒绝去见他,冉闵碰了一鼻子灰,认为王泰有心给自己难堪,于是下令将王泰斩首,并且灭了他的三族,然后亲率大军迎战刘显。 
  刘显一路上耀武扬威从没碰到对手,突然被冉闵迎头一击,七万人死了四万,不得已向冉闵乞降,并表示愿意以石祗的首级为见面礼。冉闵才放他一条生路。 
  刘显回去后果然发动政变,占领了襄国,把石祗和文武百官全部杀死,将石祗的首级献给冉闵,冉闵大喜,下令把石祗的首级烧成灰撒在大路上示众。至此后赵帝国灭亡,历时二十三年。 
  石虎的最后一个儿子、无处可逃的石琨率领亲族跑到建康企图求得一条生路,东晋的大臣们都认为不能放过国家的仇人,下令将石琨这一干逃亡人员全部斩首,喧嚣一时的石氏也随着整个羯族的消亡而灭绝。 
  那位卖掉皇帝的刘显后来还想自立为王,被冉闵发现后派兵进攻,刘显逃回襄国自称皇帝,又立了一批大将军、大司马什么的,冉闵亲率八千军队攻打襄国,刘显的那些大将军、大司马争先恐后地开城投降,刘显全家在乱军中被杀。
 
------------
第四章四分天下(8)
------------
 
  冉闵消灭了他赖以起家的后赵,也除掉了他所有的大臣和朋友,这位四面受敌的孤家寡人却认为天下已定,带领一万多亲兵到常山、中山一带的边境打猎游玩,正好碰上了早有准备的燕国慕容恪的大军(冉闵自己找死,怨不得旁人)。 
  七
  后赵大乱的时候,早有染指中原之心的燕国也趁机向南方蚕食,吞并了幽州北部,并悄悄地把国都搬迁到了蓟城(今北京西部)。当冉闵去常山打猎的时候,时刻准备消灭冉魏主力的慕容恪立即行动起来,率领数万骑兵将冉闵在常山的营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冉闵的部队都是步兵,还不到一万人,但人人都是冉闵起家时亲自训练的精锐。而且冉闵这个人和同事相处得不咋地,对士兵却十分爱护,将士们都愿意为他卖命。当慕容恪的骑兵四面围杀过来时,冉闵下令将步兵集中到一点冲锋,总是能打破慕容恪的包围,这样连续接战了十几回,燕军都吃了败仗。 
  慕容恪吃不掉冉闵,心里十分焦躁,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在激战中他发现魏军总能躲开骑兵的冲击,从他们的缝隙中逃走。慕容恪就从部队中选出五千名优秀的骑射手,用铁链把他们的战马连起来组成方阵。作为秘密武器到明天投入战场。 
  第二天一早,慕容恪将部队分为三队,命令左右先埋伏好,并在阵前树起了一杆大旗指示目标,而冉闵则率领手下抢先向慕容恪的中军发起了进攻。 
  在四月的阳光照耀下,冉闵左手使一柄双刃矛(应该是双头棍那样的兵器吧),右手使一杆连钩戟,坐下一匹名叫朱龙、能日行千里的血红色宝马(有些像上一章里那个左手拿七尺大刀、右手使丈八蛇矛、骑聂骢宝马的陈安),带头杀向慕容恪的大旗。魏军都被冉闵的神勇所感染,他们呼喊着震天的“万岁”口号,奋不顾身地跟随冉闵杀了过来。在常胜将军冉闵的神威震慑之下,燕军都不敢迎战,四散逃命,但却没有冉闵的马快,被他追上后一口气杀死三百多人。 
  眼看冉闵的部队杀到了慕自己的大旗跟前,站在旗杆下的慕容恪命令中军给五千连环马让开道路,魏军初次碰到这种奇怪的兵种,左冲右突都杀不过去。这时慕容恪又下令左右伏兵一齐掩杀过来,魏军被杀得大败。(慕容恪的连环马应该是中国最早使用连环马的记载吧。这是后来着名的金兀术拐子马的前身,后来广泛出现在中国战场上,比如水浒里的呼延灼,还有日本拍的那个《敦煌》里面的剧照。有人说这个兵种太难操控,不大可能应用于实战,其实仔细琢磨一下,这个兵种能有效防止敌人的突击,比较有价值。从前的战车不也是这样子么?) 
  冉闵见势不妙,急忙杀出重围往东逃跑。在朱龙宝马的帮助下,冉闵将追兵甩了二十多里。正想停下来休息休息时,朱龙宝马却因为跑得脱力而突然死掉了。工夫不大燕国骑兵就追了过来,活捉了冉闵。 
  冉闵被押到慕容俊面前,慕容俊大声斥责道:“你是赵国的大将,怎么能灭掉自己的祖国自称皇帝呢?” 
  硬汉子冉闵毫不示弱,回答道:“现在天下大乱,说老实话你们这些蛮夷之邦都想称帝,我冉闵堂堂中原英雄,怎么不能当皇帝(这时候了说话口气还这么硬,不愧是个硬汉)?” 
  慕容俊被冉闵顶得哑口无言,下令痛打冉闵三百皮鞭,然后把他押到龙城看管起来。 
  慕容俊又下令慕容恪就地休整,另派慕容评率领一万骑兵杀往邺城。冉闵的小儿子冉智听到老爸被抓的消息后坚持闭门不出,不久慕容军又率领两万部队前来增援,把邺城内外的交通全部断绝。 
  冉智压根儿就没想到老爹会打败仗,邺城里也根本没什么战时储备,不久就发生饥荒,士兵没东西吃,就抓城里的女人杀了充饥。皇宫里也断粮了,无力奉养从前被石虎搜罗到后宫的那好几万美女。这些宫女都被冉智放了出来,任凭饥饿的士兵捕食。可怜数万手无缚鸡之力的如花少女,不是饿死,就是被无力保护他们的男人们吃掉,一个不剩。 
  很快邺城里就连女人也没的吃了,士兵们只好献城投降,冉智也作为士兵们的礼品,连同邺城的文件档案一道被送到蓟城。自此冉魏国灭亡,历时三年。 
  慕容俊得到冉魏的这些宫廷用具后,暗示文武百官推举他称帝,不久慕容俊就半推半就地当上了大燕皇帝,史称前燕。他任命慕容恪为侍中,阳骛为尚书令,并下令在龙城把冉闵一家老小全部斩首祭祀祖宗。 
  东晋朝廷听说慕容俊登基的消息后,一时还辨不清真假,就派遣使者前来问罪。慕容俊对使者说:“你回去告诉你那皇帝,我继承了别人的衣钵,现在也是皇帝,和你们的皇帝平级,如果贵国还想和我国友好往来的话,下回的书信要对我使用尊称。”随后把东晋使者轰了出去。 
  前燕独立的消息被证实后,东晋朝廷都不知该咋办好。曾出兵灭掉成汉的荆州刺史桓温要求担纲北伐,但朝廷对桓温很不信任,另找了一个文人殷浩主持朝政,排挤桓温的势力。 
  桓温为人心高气傲,本来就不服自命风流倜傥的殷浩。据说小时候桓温和殷浩在一块儿上学,桓温买了一个竹马,玩够了扔掉后被殷浩捡去接着玩,由此桓温就一直看不起殷浩,两个人一直都在暗地里勾心斗角。 
  这时候羌族首领姚弋仲病死,临终前嘱咐儿子姚襄投靠东晋,被封为平北将军。姚襄对前秦非常不满,上书要求先讨伐前秦。桓温正愁找不到北伐的借口,准备笼络姚襄让他担任自己北伐的先锋官。想不到殷浩也料到了桓温这一招,他充分利用手中的人事任免权,让姚襄担任自己的亲信、豫州刺史谢尚的副将,然后一变脸,自任大元帅,想借姚襄的势力给自己争得威望,命令谢尚进攻前秦盘踞的许昌。 
  大臣们都拿不准文人出身的殷浩有没有指挥作战的才能,大臣王羲之(就是那位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会稽王司马昱都上表请求暂缓本次北伐,殷浩不听,下令姚襄抓紧出兵。 
  姚襄刚接手新的部队,正在抓紧训练,接到出征的命令后就以部队未训练好为由请求暂缓出兵,这让殷浩起了疑心,以为姚襄有叛变之意。殷浩疑神疑鬼,派遣刺客去行刺姚襄,并打算另外派人去接管姚襄的部队。 
  刺客到了姚襄的大营,发现姚襄的部队并没有造反的意思,就去拜见姚襄把实情告诉了他。姚襄被惊了一身冷汗,于是严加提防。殷浩听到刺客叛变的消息后,干脆派遣心腹将领率领五千部队准备偷袭姚襄,又被姚襄识破,设下伏兵将这些人全部歼灭。殷浩恼羞成怒,下命令叫姚襄进京,准备害死他。 
  姚襄的部将权翼作为使者被派到殷浩那里打听消息,殷浩就质问他说:“我和姚襄都是大臣,为什么姚襄不听我的调遣?” 
  权翼回答说:“姚将军拥兵数万,不畏艰险投靠晋朝,就是想做个盛世良臣。现在将军听信谗言,要加害于他,在下认为错在您这里,不在姚将军。”
 
------------
第四章四分天下(9)
------------
 
  殷浩碰了个软钉子,又强辩说:“既然姚襄真心归从天朝,为什么要杀我的人?” 
  权翼说:“有些小人存心挑拨您和姚将军之间的关系,到姚将军那里捣乱,现在姚将军已经为您剪除了他们,这是一件大好事啊。姚将军也是人,怎么看不出来呢?” 
  殷浩无言可对,只好说:“我并没有加害姚襄的意思,请你放心。”将权翼放走了。 
  殷浩又派遣间谍到长安打探消息,听说前秦将领雷弱儿对苻健不满,就派人向雷弱儿许以高官让他谋杀苻健。雷弱儿假意应承,又把真相告诉苻健。苻健就让雷弱儿将计就计引殷浩上钩(殷浩的谍报工作实在太差劲儿)。 
  殷浩接到雷弱儿的信后命姚襄为先锋,率领七万大军由寿春出发前往洛阳。但晋军还没走到雷弱儿的埋伏地点时,受够殷浩的窝囊气的姚襄就先翻脸,率领手下造反进攻殷浩的部队,杀了殷浩一万多人,缴获了所有的辎重,然后放走俘虏让他们给东晋朝廷捎去了一封信,信中把东晋朝廷上下臭骂了一通。然后姚襄领着族人在许昌竖起竿子,自称大将军大单于,盘踞在前秦、前燕和东晋的交界处,谁的节制也不受。 
  由此殷浩的名头一落千丈,众大臣在桓温的带领下,墙倒众人推,一齐上书要求查办殷浩,将其贬为平民,所有职务由桓温接替,东晋开始进入“桓温时代”。 
  殷浩在家里还自命风流,经常找名流吟诗做赋,装出一副八风吹不动的样子。但没人看见的时候就坐在椅子上发呆,用笔在空中连续写“咄咄怪事”,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会失败,希望将来还有被政敌桓温起用的一天。后来桓温又想起了殷浩,准备让他当个闲职,殷浩听说后大喜,赶紧笔走龙蛇写了一大通阿谀奉承的好话,精心装到信封里要送给桓温,不料殷浩又疑神疑鬼地担心信笺里有无错别字,反复拆开信封几十次检查,后来竟然把信纸弄丢了,单寄个空信封给桓温。桓温收到空信封后以为殷浩又玩什么花样,就不再征召他,殷浩听说后竟然气死,后来殷浩就成为东晋比喻多疑症的时尚名词。 
  ……
  截至本章,匈奴刘氏、羯族石氏、鲜卑慕容氏、氐族苻氏、羌族姚氏,五胡当中都有英雄出场了。当过去的英雄离去的时候,新的豪杰为了个人的野心和民族的仇恨,又开始了另一轮的征伐。
 

火焰塔 2013-08-22 22:21:36

[新一篇] 《五胡錄》 奴隸皇帝大事記

[舊一篇] 《五胡錄》 四分天下大事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