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貌似强大而已,社会己萎缩到了极点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即便是在阶层高度固化的英国社会,在纪录片《人生七年》中,依然出现了一个人,他打破了阶层的天花板成功晋升精英,他就是Nicolas ——一个农夫的儿子,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美国名校的教授。

国家貌似强大而已,社会己萎缩到了极点,哪还有什么发展;社会不发展,国家如何进步?

国势从来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柿子拣软的捏可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形势到了,就有人来捏你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担心江山永固,不得翻身,我倒没有这么悲观。

每日堂前座无虚席,百姓都爱在大盗的“一笑轩”里听着他讲一个盗贼、一个将军和一个女子的故事,每每众人四散,却徒留这说书人后堂泪流满面,望着女子在庭院中种下的枇杷树,那支挂在树梢始终未送出的玉簪,那玉簪也讲述着大盗说尽生平事,却终究走不出自己的故事……

在我来看,有些“古风”就是歌词里的中二病。

一些所谓“古风”的词作者不仅很少读真正的古诗词,而且审美品位也很低级,把词语上的华丽当成美感,却根本没有体认意境和哲趣的能力。

佛陀说“愿力”很重要!神通抵不过智慧,智慧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这也是为什么“秀恩爱死得快”了。

须知“革命”所能改变的只是一时风俗、制度、物质与社会的运行方式;真正造就一个社会

普遍行为习惯的,还是该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悠久思想。是思想导致了行为,行为导致了结果,结果导致了现状,而现状左右人们的进化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历史的逻辑里,思想家的责任远比政治家、企业家更为重大的原因所在。

僧人对堂弟说,人呢,本是有许多瓣心的,人生之旅其实就是将这许多瓣心合为一颗的过程。

世界上的商品和服务是如此稀缺,央行们于是点纸成金,供世人争夺。

通过凭空制造出信用膨胀或紧缩的概念,央行们把全球的资产价格搅拌得风起云涌,将上涨和下跌推升至极端。而芸芸众生则热衷于资产买卖,拼着生命也要把账户里的数字卖来卖去,期望数字变得越来越大,一直大到所谓的“财务自由”,然后不用参与任何实际劳作,靠着别人的供养和服务而自由生活。

被称为阿里军师的曾鸣最近出版了一本书《智能商业》,其实这本书的内容在各大语音平台上都有呈现,但是看书和听语音是两种感觉,比如下面两张图,就是语音中无法清晰描述的。

罗永浩的「创业在路上」同样推荐,相比音频课程,去掉了很多尖锐词语,但还是真诚的令人发指

老顽童

,来而不往非礼也,从二爷这知道了许多好书,我也分享一本《猿形毕露》,还没读完,刚好书中的一个观点跟此书评契合,我们和大猩猩、巴布诺猿有共同的祖先,大猩猩天性好斗和权力,巴布诺猿好性爱和情感,人身上有它们两者,而斗争(战争、体育竞技、打猎、创业)都是把好斗的动物性释放掉,剩下的就是可能是性爱、感情,或者升华后的人性?

波波。

我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手机的文章

苏杰有本《淘宝十年》,看看

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说:「创业的秘诀是什么?不能乐在其中,就别做。」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凯旋,而是战斗。

她恐怕还听不懂顾拜旦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只是一脸迷茫地看着我,不再接话。

第三首是“怨念”最深的,前两首还只是说说老师的坏话,这首诗已经开始是在咒骂老师了。他写的是:老子叨专家,王师非乐哉。先流去杀慈,踏着不死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一般人不易发现,第一句第一字老,第二句第二字师,第三句第三字去,第四句第四字死。连在一起,他写的是:老师去死。

这首诗是一个网友写的,一首表白诗,新月曲入眉, 兰花映入境。 永生思君面, 恒久何生情。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

《国史大纲》出版后,钱穆在重庆等地进行了多场演讲,阐扬传统文化,激励军民抗战士气,声誉日高。史学家严耕望感叹,“国家多难,书生报国,此为典范。”

这是就文化整体而言。具体到政治制度,钱穆说:“中国传统政制,虽为今日国人所诟詈,然要为中国之传统政制,有其在全部文化中之地位,无形中仍足以支配当前之中国。诚使中国传统政制,尚有一些长处,尚有一些精义,岂得不为之洗发。倘能于旧机构中发现新生命,再浇沃以当前世界之新潮流,注射以当前世界之新精神,使之焕然一新,岂非当前中国政治一出路。”在钱穆看来,儒家的终极政治理论与其说是助长君权,毋宁说是限制君权。基于儒家理论而建立的科举、谏议、封驳等制度,都有通过“士”权以争“民”权的涵义。

根据钱穆在《国史大纲》中透露出的意思,他主张中国文化自成一独特的系统,而非像主流观点所认为的那样,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在于落后了整整一个进化的阶段。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文化自不能不进行调整和更新,但调整和更新的动力必须来自中国文化系统的内部。

如此成就斐然的大师,却连中学都没读完。钱穆11岁入常州中学堂,15岁转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逢武昌起义,学校停办,只好辍学。1912年,为了生计,17岁的钱穆,入家乡一所小学任教,开始了20年的乡间教书生涯。教书之余,他坚持读书,效法古人“刚日读经、柔日读史”,陆续出版了《论语文解》《孟子要略》等着作。


综合 2022-01-09 11:21:46

[新一篇] 在傾聽的同時,能夠給予對方未來可能性的建議

[舊一篇] 團戰不帶扁鵲,拆塔不帶蔡文姬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