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千古名篇《寒窑赋》的北宋宰相吕蒙正,可知他成名前的故事?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世人皆知元代王实甫写过一篇《西厢记》而闻名传承于世,还知他写过一篇《吕蒙正风月破窑记》吗?里面有太多的金句值得我们去好好体会了。

下面我们看看这篇故事里是如何用金句讲述的。

北宋年间,洛阳富商刘员外家有个18岁的女儿叫刘月娥,高不成低不就,一直于闺中待嫁。

刘员外叫刘仲实,干脆让女儿月娥抛绣球定亲,无论贫富贵贱,将这门亲事定了,姻缘天注定,那就让天来定吧!

城南有两个穷书生叫吕蒙正和寇准,一同进学又同住破窑中,时运不济,贫寒无依,只好乐道甘贫,潜心学问。

那日听说刘员外家要抛绣球定亲,便一同前往,欲写一篇贺诗给刘员外,再讨得一些喜钱度日。

不曾想,刘月娥写到这两个气宇不凡却穿得寒酸的穷秀才,便一眼相中了吕蒙正,管楼下的富家公子云集,一概无视,吕蒙正也没想过要娶小姐为妻,可偏偏这绣球落于他跟前,其他人见状纷纷扫兴地散开了。

丫头梅香带吕蒙正去到老爷跟前,刘员外一看这人一副穷书生相,甚是看不起,劝女儿悔了这门亲事,月娥说:“父亲说了抛绣球定亲,无论贫富的,这般又怎言而无信?”

刘员外拗不过,只好说:“你若要真答应这门亲事,你的嫁妆全免,一样也带不走,你跟着他去城南的破窑中生活吧!”

刘员外本是想让女儿吃些苦头,从小衣食无忧的她哪里受过这般苦,受不了自然就会回来,哪知女儿一去便不复返了,一心跟着夫君在破窑中过着清贫的生活。

刘月娥心想:“君子待时守分,一饮一啄,事皆前定,现下这般,也是我一生衣禄。只待安贫守分。”

寇准知道刘员外如此嫌贫爱富,连自家女儿都赶了出来,可怜此等无情物,则识衣衫不识人,于是找上门去替兄弟吕蒙正理论一番。

寇准一番话里金句连篇:

“我辈今日之贫,岂知他日不富?尔等今日之富,安知他日不贫?”

“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常贫久富家?秋到自然山有色,春来哪个树无花?”

“人怀才义终须贵,腹有文章志有余。君子守贫盼未遂,男儿不遇气长吁。”

“有朝但得风雷迅,方表人间真丈夫。得受贫时且受贫,休将颜色告他人。”

“梧桐叶落根须在,留着枝梢再等春。”

“公之富不可尽用,我之贫不可尽欺。”

寇准果然是好兄弟,但人贫不受富人待见也是常情,刘员外听得寇准说得再有理,也不过是穷君子的豪言壮语,在当下落魄的现实面前,没有半分说服的力量。

婚后的吕蒙正在干什么呢?他忙得每日在街市上去卖些诗文,换取到微薄的收入为娘子果腹,而自己每日则去白马寺里听趁免费的斋饭,寺院午饭的钟声一响,吕蒙正便去赶斋。

这事被刘员外知道了,刘员外跑去白马寺找到住持,让寺院以后先吃斋饭再敲钟,这样吕蒙正赶来就吃不上斋饭了,刘员外这样做只是想让吕蒙正不要贪图一时的安贫,能够在穷困中发愤考取功名。

吕蒙正连续几日都未赶上斋饭,便去询问住持为何如此?住持说:“满堂僧不厌,一个俗人多。你天天来吃,那一年要吃下多少呢?吃到何时是个头?”

吕蒙正觉连寺院的住持都不过是些嫌贫爱富的俗人,于是题了两句诗在寺院墙外愤愤离去。

男儿未遇气冲冲,懊恼阇黎斋后钟。

刘员外在家与夫人很是想念女儿,便相给一同去破窑中看望女儿,带了一套衣服和一些好菜来到破窑中,见女儿生活的环境着实凄苦,又劝她回去,可月娥是铁了心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何况她始终相信自己的夫君是有才华的,只是时运未通而已。

刘员外夫妇一番劝说还是撬不开女儿的铁头,气得一下子将破窑里的几个破碗和物什全砸了,说永不要女儿再回去。

待吕蒙正回家见到这般景象,问明原因后也是气愤不已,恰巧寇准过来见状,对吕蒙正说,自己在逛街市时遇到了位故交,看他贫困无依,好心给了他两个银子让他上朝去应举,让吕蒙正一同前往。

这一去就是十年杳无音信。两兄弟俩去应举皆一举及第,吕蒙正做了家乡的县令,寇准做了莱国公。

十年后,吕蒙正荣归故里,得知妻子月娥依旧住在那破窑中,独自过着贫苦的生活,他叫来官媒婆,让媒婆带一只金钗和一套新衣去破窑中试探妻子,就说她听人说,她的夫君吕蒙正已经死了,现下有一富商邀娘子去同饮一杯酒,问她是否愿意前往?

媒婆来到破窑中,对月娥说:“听人说,你那夫君已经死了,你一个寡妇生活不易,有位客官看上了你,不如你去见个面?”

月娥说:“休要胡说!你从哪儿听说的?就算是夫君没了,那我也不会再嫁。”

媒婆又说:“汉子犹如南来雁,去了一千有一万。

月娥一气之下将她赶了出来。

媒婆回了吕蒙正的话以后,吕蒙正来到破窑中见妻子,说自己这些年在外面东奔西走,依旧未取得一官半职,他日只好再继续考取功名吧。

月娥劝夫君说:“今日不行,他日再考便是,若始终不行,那清贫一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把日子过好就行了,从前还有张良弃印,陶潜罢职,范蠡归湖呢!”

吕蒙正在试探下,见妻子品性极佳,跟着自己从未有怨言,又是个贞洁女子,于是对她说出了实情,两人坐着轿子离开了破窑,从此享权贵生活去了。

寇准受皇恩允许他随处降香,于是寇准来到了白马寺,刘员外听说有贵人前来,当地乡绅们也都来了,吕蒙正和月娥当然也来了。

吕蒙正来到白马寺,见当年自己所提在墙上的那两句诗,居然用碧纱笼罩住了,住持说,因为来看的人多了,地上都不长青苔了,所以就用碧纱罩住,怕弄坏了。

吕蒙正心想,这住持好不势利,真是“麻鞋破脚难抬,布衫破手难揣,牙关挫口难开,画皮冷泪难揩。”

于是又在墙上写下后面两句,补完了这首诗:

男儿未遇气冲冲,懊恼阇黎斋后钟。十年前时尘土暗,今朝始得碧纱笼。

刘员外见女婿荣归故时在,便去认女认婿,哪知这小两口犹记当年的薄情,都不肯相认,寇准见状,对月娥严词批评,说哪有女儿不认父亲的道理,你若不认,我就治罪于你,将你拿下。月娥逼于无奈,只好认了父亲,寇准心想,劝说无用,哪里有威胁好使。

然后转身对心怀怨恨的吕蒙正道出了十年前的实情,寇准当日说在街市上遇到了一位故交,给了他两个银子,那个故交就是刘员外,刘员外见吕蒙正每日在街市上卖些诗文,还去白马寺赶斋,如此下去,人就这么废了,整日不思进取,男儿不胸怀大志,不考取功名,如何养家?没办法之下,他只好去找到白马寺的住持用斋后钟的办法驱赶了吕蒙正不再来趁饭,又无名资助了他俩两个银子去上京赶考,这才有今日之辉煌,能衣锦还乡,何以忘恩负义,不思老丈人的苦衷?他也是爱女心切,恨铁不成钢。

吕蒙正听完寇准道出了这么多真相以后,深感惭愧,夫妇俩拜谢了刘员外,从此一家团聚,和睦相处,吕蒙正也步步高升,最终做了北宋初年宰相。

倚仗胸中七步才,攀蟾稳步上天阶。布衣走上黄金殿,凤池夺得状元来。

民间流传着一篇吕蒙正写的《寒窑赋》,里面可谓是句句透露出时运对人一生的影响,大概是吕蒙正因为有破窑中居住,又看尽了世态炎凉的体会,才能写出如此有深度的见解。

王实甫的这篇《吕蒙正风雪破窑记》虽说是戏曲,但里面处处是金句,又处处含人生哲理,似乎跟吕蒙正的那篇《寒窑赋》里的思想多少有些相似。

曾读前书笑古今,耻随流俗共浮沉。


2013-07-23 10:23:46

[新一篇] 呂蒙正趕齋

[舊一篇] 數卷:西周的禮法和西歐的習慣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