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桥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去长山桥之前,做了一点相关功课,浏览了一些图片。其中一张远景图,桥身掩隐在茂盛的藤蔓中。在网上点击开这张图片时,这丛生的枝蔓一下子就点亮了这个略为有点萧条的冬季及我那平素过于淡然的心境,顿生的历史沧桑感促使我去亲临一睹。

  冬日,暖阳。我们坐在长山桥的条石栏板上。桥下是自古以来就从浙东平原入海的小浃江。它自东钱湖缓缓走来,拐经北仑小港的东岗碶,由义成碶出海。

  据光绪《镇海县志》记载,长山桥历史可追溯到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当初是一座木结构的浮梁,横架于小浃江口的两岸,初名永济桥。这就是长山桥的雏形。济者,渡也,顾名思义,永济就有了一层幽远的古意,内里蕴涵了多少百姓良好的愿望啊!只是那美好的愿望,敌不过一场暴风骤雨,“永济”终成“不济”。那以后的数百年间,小浃江仍以其汪洋湍急的姿势,肆虐于民间。

  小浃江曾是古鄮县的重要海运通道。据成书于1227年的《宝庆四明志》记载,当时的小浃江口的咸潮已渐退去,沿江的滩涂成了陆地,处于长山山麓的这块土地上的人口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样,形成了“江南市”的长山,就成为了东接穿山、南连鄞县、西往镇海的交通要道。平时渡船往返,一旦潮音大作不绝于耳时,过往客商于小浃江岸边,只能徒叹奈何。

  到明洪武年间(1368-1398),鄞人谢复荣等虽发起在长山村小浃江建桥之举,然汹涌浪潮使得木桥屡建屡毁。到了明成化年间(1465-1487),朱绅、杨暄两人牵头建造了石桥。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石桥在江水的猛烈冲击下又一次坍塌。后由镇海知县丁鸿明、朱一鄂等出资先后修葺。清顺治十五年(1658),倭寇从穿山登陆,永济桥又遭破坏。清康熙七年(1668),镇海知县王元士考虑到永济桥的重要性,由他出面主持,贡生谢泰履等捐钱、集资,召集各路能工巧匠重建永济桥,至清康熙九年(1670)工程结束,这才成就了小浃江上真正的“永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孔石拱桥就是那时所建。永济桥全长45米,面宽3.8米,中心桥孔跨度9.8米,拱矢高5米,两个边孔跨度7.2米,高4米,半圆形拱圈,用块石和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我们坐在长山桥上时,似被裹挟在永济桥古旧的肢体里。一位姓邵的老人站在桥中央,指着脚下桥面上的石板说,小时候这中间部位铺设的是青荷花石板,而且以前整座桥面光滑平整,在收获季节,农人会把金黄的稻谷晒在坡缓但平整的桥面上。而今,我们看到桥石板已凹陷在深深的车辙沟里,邵老先生说那是拖拉机的辙痕。桥身也有部分损缺。两侧的石栏板已显出大不一样的成色。对石块材质比较在行的邵老先生分辨着哪块是原始遗留下来的,哪块是后来补缀的梅园石。这其中的桥栏望柱,有一个看起来特别完整,是方形莲蓬头望柱,感觉那个是原汁原味的,其它的大多变了面目。

  往桥栏外张望,就看到了攀附在古石桥的薜荔,那天在图片中看到的藤蔓就是它了。它让从时间深处走来的古桥有了犹如历尽沧桑的耄耋老人般鹤发童颜的优雅风度。我喜欢这份优雅,特别是重创之后的这份优雅,有一种渡人渡己的韵味。再看石桥,中心桥孔与小浃江刚好合成一个满满的圆,我想那是永济桥与小浃江最好的结合,非常之完美。都说桥是水上的路,我要说“桥是河流的眼睛”。人与桥的对视,就是眼睛与眼睛的对视。当船只从桥孔驶过,就实现了“望眼欲穿”这样的一个心愿;而人从桥上走过,就实现了从此岸到彼岸的跨越。

  近日,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北仑小港的长山桥被选录进由当代桥梁泰斗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可知这桥梁确是我们一方文化的象征,或者说石桥里有我们古人集体智慧的凝结。


陈贺燕 2012-08-14 20:54:46

[新一篇] 董建華與他的“外婆橋”

[舊一篇] 戚繼光在北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