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台北市三大观光景点之一的中正纪念堂,主体建筑的夜景。(摄影:李德良)
蒋介石的一生,几乎在戎马生涯与战火岁月中度过。从1924年成立黄埔军校担任第一任校长,1926年随之展开北伐,1928年底统一中国。从中国史上看,这是很大的军事成就,历史上几乎没有从南往北打,能够打赢的,绝大部份都是从北往南征服神州大地。撇开功绩不论,能够在成军不久,就能打败雄据各地的军阀,如果不是在练兵、治军上有一套,有卓越的战略战术,还得有领导人气魄、风范与人格特质,否则3年北伐统一中国,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战争年代中生活的人,特别是军人,随时可能没有明天。尽管身为统帅,有时为了激励士气,也得亲赴战场前线。即使在后方,也要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暗杀行动。能够存活下来,除了自身的谨慎与机智之外,套句民间俗话,“八字也要够强”! 四月五日是蒋介石逝世四十周年,但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除了国民党人至慈湖竭陵外,社会上没有多少纪念活动。反倒是中国大陆的“陆客”,川流不息地在中正纪念堂、士林官邸、慈湖等地“观光”!
中正纪念堂大门牌楼的夜景。(摄影:李德良)
中正纪念堂基地面积高达25万平方公尺,除了高达70公尺的中正纪念堂外,还有国家戏剧院、国家音乐厅,以及广场、回廊、庭院、光华池及云汉池等。除了供民众休憩外,广场也成为群众运动的集会地点,解严之后,许多学运或民运都在中正纪念堂广场举办集会游行,较着名的有野百合学运。
中正纪念堂广场上的国家音乐厅,像不像是紫禁城里的太和殿?(摄影:李德良)
中正纪念堂主体拥有丰富的象征语汇。外表以蓝、白2色为主,纪念堂平面为方形格局。仿效北京天坛的八角流璃瓦顶代表八德,而隐藏其中的人形象征天人合一。纪念堂正面共有花岗石84阶、大厅阶梯5阶,合计89阶,表示蒋介石享年89岁。台阶中间为国徽图案的“御路”,在中国传统建筑上,只用于宫殿或庙堂。
蒋介石用毛笔写了55年的日记,图为蒋介石墨宝之一:事天自安箴。(中正文教基金会)
综合 2022-01-09 18:59:0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