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追求天堂的人所得到的是地狱 禁毒日书单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今天是“6·26”国际禁毒日,也是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在日前举行的“2015中国禁毒论坛”上,相关人员透露,目前我国登记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数量是2008年同期的6.5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累计登记的吸毒人员有295.5万名,估计实际吸毒人员超过1400万,这意味着我国每百人中就有一人吸毒。荣格曾说:“无论是酒精、吗啡,还是幻想,上瘾都不是好事”,今天推荐的这7本书,有关毒品、有关上瘾、有关人类的需求……




可卡因传奇

作者:[英]斯特里特费尔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1


“2000年前,很少有人会因为喝酒致死,因为没有人知道如何蒸馏酒精。他们酿造的酒劲儿很小,没什么危害。如今,在所有的地方都可以买到各种颜色和口味的纯度为100%的酒精,这样很容易让人喝的一醉不醒”,“吃水果和嚼甘蔗很少会使人体重超标,但糖一旦被提纯出来,只要你把它一吃到肚子里,几乎立刻就会导致肥胖。科学花费几个世纪的时间对种种消费品进行蒸馏和提纯,以便使人们从其中得到最大快感。对古柯和可卡因来说也使同样。无论是嚼食还是当茶喝,古柯本身并不危险。古柯叶中的可卡因含量很低,因此是无害的。但如果将可卡因从叶子中分离出来,吸入你的鼻孔或注入静脉,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古柯以可卡因的行头杀回美洲后,所到之处无不人仰马翻。政变、腐败、谋杀,美洲后院浓烟滚滚,山姆大叔自顾不暇。毒品向国家、社会和文明宣战。穷与富、白与黑、灵与肉,可卡因教唆着阶级的对峙,刺激着失落和渴望,将理性变回了兽性,上演了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血泪史。


✈✈



人造天堂

作者: [法]波德莱尔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8-12


1860年,《人造天堂》刚一出版就广获赞誉,它是作者发表于1851年的《酒与印度大麻》和1860年出版的《人造天堂》两篇文章的合集。七年之后,波德莱尔,这位法国最重要的象征主义诗人之一,在度过了悲剧性的一生之后,死于鸦片依赖。该书中,波德莱尔用极其细腻、抒情的语言,描述了酒、尤其是印度大麻和鸦片给吸食者带来的种种奇妙、精致、如梦如幻的体验,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他笔下那种时而美妙,时而混乱,时而庄严的迷醉感,恰似一座人造的天堂,一个辉煌但却虚假的世界……


“我要写的书不纯粹是生理学的,而是伦理学的。我要证明的是,那些追寻天堂的人所得到的是地狱,他们正在成功地准备着这个地狱,挖掘着这个地狱;这种成功,如果他们预见到的话,可能会吓坏他们的。”1864年,波德莱尔在布鲁塞尔演讲时如是说。


✈✈✈



上瘾五百年

作者: [美] 戴维·考特莱特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4-8


“哪儿的广告人都知道,要想吸收年轻的吸烟群,就得把香烟塑造成解决年轻人心理困惑与社会焦虑的东西。那时候的年轻人买烟并不是为了享受尼古丁,而是为了装点自我的门面。在他们看来,香烟象征独立、性感、不服从权威。为了摆出姿态而吸上烟的后果如何,十几岁的年轻人不会去看,即使看了,也是透过一知半解的模糊眼镜去看。他们正是拉风的品牌最理想的推销目标。”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你是“瘾君子”吗?也许你会说我不是,我不吸毒,可是只有吸毒的人才是瘾君子吗?本书中的瘾品,是中性词,泛指合法与非法、温和与强效、医疗用途与非医疗用途的麻醉及提神物质。三大宗:酒精、烟草、咖啡因;三小宗:鸦片、大麻、古柯叶。瘾品贸易盛行于一个饥渴心灵取代了饥饿肚皮的世界。日子过得无聊痛苦的人比忙碌满足的人更容易想要转换精神状态。近代早期90%的人口陷于痛苦贫穷之际,正是烟草等新兴瘾品成为大众消耗品的重要时机。这些东西是对抗难堪处境的意想不到的利器,是逃离现实桎梏的新手段。


✈✈



流行音乐与毒品的历史

作者: (英)哈里·夏皮罗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年: 2014-4


若是不理解“药物”的作用,我们便不可能理解近百年来的英美流行音乐史。药物和流行音乐的纠葛,早在唱片工业尚未发明的年代便已存在,可惜面对这样至关重大的题材,真正深入浅出、命中要害的论着始终付之阙如。


这本书生动地论述了不同的“药”对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乃至于乐手的人格与生活起了哪些具体作用,也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年来,“药”与“毒”的界线,是如何随着政客的口水、舆论的风向而与时俱变、此消彼长。它让我们明白“药”从来都不只是“个人选择”、“误入歧途”,而永远都和巨大的文化图景有着盘根错节的牵扯。流行音乐作品中的“药物风景”,则往往诚实地映照出音乐人的逞强、脆弱和矛盾,它们有时坦白得令人不忍,有时“编码”成自己人的语言。这本书可以是一把“解码”的钥匙,让你我得以近身窥看那些音乐所从出的情境,这里没有口号式的标准答案,却有远比神话传奇更复杂、更生动的人间实景。


✈✈



迷幻异域

作者:马修·柯林/约翰·高德菲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年: 2002


打从一九七七年出版以来,《迷幻异域》一直是跳舞文化最重要的论述。本书奠基于扎实的背景研究,以及针对关键人物的第一手访谈。它深入探索快乐丸文化的文本、意识型态与迷思,细细描绘初尝快乐丸的狂喜经验与从高峰跌下的低落期,也剖析了这场英国最重要的青年文化的社会历史背景。


当快乐丸的能量逐渐耗尽,乌托邦梦醒,却不是电音文化的死亡。当这个由快乐丸点燃的瑞舞文化所建构的团结不可避免地沿着阶级、种族和地域分裂开来,或者被主流体制收编时,创作者也不断投入开发更多元的电音舞曲,运动者则不断寻找新的DIY反抗模式。


✈✈



迷药

作者: 迈克·米勒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07-4


墨西哥人则将热带雨林中生长的兰花取名为阴兰,有“太阳之母的阴部”的意思。当地的原住民男性会说:“我的妻子身上有阴兰的香味,让我全身发热。”而墨西哥的女性则将阴兰的果实当作迷药中的极品,她们相信阴兰在身体中消化后,精髓便会窜遍全身,从皮肤发出香味,直达爱侣的鼻内。


作者从人类最普遍的官能享受和最隐秘的心理体验入手,写了四千多年来迷药如同暗夜中的巫女幻化出诸般形态,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作者毫不避讳享乐与情色,直接引用伊壁鸠鲁的话为享乐正名:“人难道该暴殄天物吗?人出生难道只是为了采撷最苦的果实吗?在凡人脚边盛开的花朵究竟为谁绽放……纵情于神暗示我们的种种欢愉,乃是取悦神的方式,我们的需要乃是源自她的法则,面我们的欲望则是来自她的灵感。”迷药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你没有那么害怕去碰触这个题目的话,这本书实在是很有趣的一本书。


✈✈



搜寻忘却的记忆

作者: [英]理查德·达文波特-海因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8-9


毒品本身并没有驱使瘾者犯罪,而是对毒品的需要令他们犯罪;并不是毒品的供应使一个吸毒者变成罪犯,而是供货的不合法性;对吸毒者强制戒毒和惩罚性治疗通常效果不佳。毒贩不讨厌法律的施行所带来的风险,而且始终都不讨厌,因为高风险总是带来高回报。对毒品交易犯罪的制裁或许用意是好的,或许会取得一时或局部的成功,但总体来说,这些法律的主要作用却是刺激交易……


该书讲述了五个世纪以来瘾君子和吸毒者的故事。其中有君主、首相、伟大的作家和作曲家、伤兵、过劳的医生、压抑的家庭主妇、筋疲力尽的劳工、精力充沛的商人、花花公子、性工作者、流行歌星、衣衫褴褛的失败者、身心疲惫的青少年、反叛的学生、贫民区的穷人、狂欢中兴高采烈的年轻人。书中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城市和郊区,发生在伦敦和巴黎,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乡村,尤其是在南美洲、东欧、西北非和东南亚。


李二号整理自网络


凤凰读书 2015-08-23 08:56:18

[新一篇] 柴靜:周云蓬永遠不聽話 鳳凰副刊

[舊一篇] 在幻覺和夢囈造成的錯亂中接近冥冥的真實 詩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