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读书〗追求与命运——读《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640.jpg

追求与命运

――读《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

这是一本美国人写的书。

他是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的教授齐纳森·D·斯潘思。由于景仰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先生,他又为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史景迁。

作者用“天安门”来作为对中国近代史的一种象征,好像是有些道理的。天安门是明清王朝皇城的正门,代表的是皇权和专制,是家天下。辛亥革命后,最后一个皇帝被“革命”掉了,清王朝覆灭了,但天安门却被保留了下来,但它却不是作为文物或者古建筑而存在,而是成了新一轮革命的象征和真理的中心,成了“红太阳”偶然升起照耀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依然高高在上,依然写满了权力和统治的暗红符合和争斗,演绎着下面“须仰视才见”的普通老百姓们永远无法知道的,或神秘或凶险的传说和故事。它也不仅仅是众多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它就是历史事件的一部分或者本身。

作者的这本书初版于1981年,所以他书中涉及的时间是1895-1980年。他以康有为、鲁迅和丁玲三人为主线人物,将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知识分子与主要历史事件相串联,讲述这些人在推动改良和革命中的作用,根据他们遗留下来的大量文学作品和资料,描述他们的生活和心路历程。书中除了三个主线人物外,还写到了一些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如梁启超、谭嗣同、沈从文、秋瑾、陈独秀、瞿秋白、梁漱溟、徐志摩、闻一多、王实味、胡也频、老舍等。他写出了这些人物不同的追求和命运。

虽然作为历史学家,作者描述的也都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他却放弃了传统学者那种严肃面孔和引经据典的写作方式,而是如一位冬天围坐在火炉旁讲故事的老人,向人们讲述了一些生动感人的故事,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在他的故事中越走越远,最后猛然站下来时,早已满眼含泪沉思着而发不出任何声音了。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那些激情的作家、诗人们,他们在梦想和追求中,不断与现实世界冲突着。他们怀着希望前进,又在风雨黑暗中迷失和痛苦。他们是觉悟的早醒者,但在光明来临前,往往首先成为牺牲者。

但是,透过书页中的历史,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虽然作为个体生命的知识分子,大多很难改变悲剧性的命运,如瞿秋白,如闻一多,如老舍,他们或被杀或自杀,结局令人心痛。但作为知识分子的整体命运,在经历了前进和倒退的许多次反复后,还是在不断挣扎着向光明的方向移动和靠近着,虽然这个过程显得太漫长,太曲折,有时甚至令人在等待中几近绝望。但我们要相信事物的变化规律:变化是无处不在的,不变才是不可能的。

应该说,作者对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和事件的描述,基本上是客观和公正的。作为一个外国人,他不必有我们通常的顾虑和“无须言说的原因”。他也不用担心因为说了某些真话过激话而遭遇逮捕或其他麻烦。

然而,在我读完该书之后,还是不能不有一些“遗珠之憾”,那就是一些近现代同样很重要的知识分子被忽略了,如章太炎、蔡元培、太虚等,特别是在中国的另一部分----台湾,大量的知识分子,如胡适、柏杨等等,都没有进入作者的关注视野。特别是胡适博士,不但在台湾,他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欧美学界,提到中国的文化人物,第一是孔丘孔老夫子,第二个就是胡适胡博士了。

当然,作者在选材上用什么不用什么,写谁不写谁,那是他自己的自由,但既然说的是“中国”,既然说的是这块地面上的“知识分子”和“革命”,就不该将最重要的遗而不顾吧,这也应当是一个常识。不过,当我回头又读了“编者的话”时,也就无话可讲,或者说是非常无奈或者悲哀地明白了。编者说:“在翻译和编辑过程中,我们对个别不适宜的段落作了一些必要的删除和技术处理。”这当然是有着“无须言说”且“可以理解”的“原因”的。是不是在这“作了一些必要的删除和技术处理”的地方,正有一些我们不可忽略且理应知道的人物和故事?但愿在我此后读到的翻译着作中,这类“作了一些必要的删除和技术处理”的地方,不是太多太滥。

本书是从19世纪末的康有为写起,到20世纪的80年代止,最后却用北岛《太阳城札记》中的《命运》一诗作结尾,很有点耐人寻味。北岛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现在却远离了“她被铸在青铜的盾牌上/靠着博物馆发黑的板墙”的《祖国》,在异国他乡过着流亡的生涯。本书的作者史景迁教授就引用了北岛的《命运》结尾:


孩子随意敲打着栏杆

栏杆随意敲打着夜晚

 


网载 2015-09-26 21:43:59

[新一篇] 【解讀】楊連寧:中國人為什么只恨貪官,不改制度?

[舊一篇] 許紀霖:碎片化閱讀導致“毀三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