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五服”“三长两短”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说说词中的“数”




五服


在一些闭塞的农村,适龄男女谈婚论嫁的时候,家中的老人总要查查家谱,看双方是否出了五服;缔结婚约,宴请宾朋,也要通知到五服之内的亲友。 “五服”是什么意思?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我国古代的丧礼制度讲起。



在我国礼制中有为逝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据《仪礼·丧服》记载,丧服按照服丧期限长短和布料粗细不同分为五种。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不同,服丧的轻重程度不同,穿戴的丧服也不同。最重的如子女为父亲,妻子为丈夫等,最轻的则如男子为外孙、外甥等。亲属关系超出这个服丧范围的,叫做“出服”或“出五服”,不必服丧。虽然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服丧制度有所变化,但是“五服”区分血统亲疏远近的作用没有变。习惯上以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出了五服,说明亲属关系比较疏远,即使同姓,也是可以通婚的。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所谓“远亲”并不一定意味着距离上住得远,而是说出了五服。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也是说把丑事的传播范围限制在本宗族之内。





三长两短


这个词来指遭遇灾祸、事故或死亡。有一种说法认为,它跟棺木有关。古时候的棺木不用钉子钉,而是用皮条把棺材底和盖捆在一起。横向捆三道,纵向捆两道。横向的木板较长,纵向的木板较短,“三长两短”由此而来。因为棺木是装尸体用的,“三长两短”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灾祸、死亡等不吉利的意思产生了关联。只不过后来人们用钉子钉棺木,捆棺材的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而且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三长两短”源于春秋时代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铸的五把宝剑。它们的名字分别叫做:纯钧、胜邪、湛卢、巨阙和鱼肠。其中,纯钧、巨阙和湛卢是长剑,胜邪和鱼肠是短剑。据说,这五把神剑都锋利无敌、无坚不摧,取人性命更不在话下。因此,“三长两短”就成了灾祸和死亡的代名词。





(统筹:启正 编辑:松露)


中华书局1912 2015-08-23 08:46:52

[新一篇] 關閉太陽:日本如何制造出自己的“消失的一代”

[舊一篇] 周五人物 梁啟超與李鴻章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