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选择:民主社会主义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选择:民主社会主义
1836 年至1852 年,德国有一个密谋起义的工人团体—共产主义者同盟。其思想领袖、
裁缝魏特林“口袋里装有一个能在地上建成天堂的现成药方”。(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
者同盟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 卷第249 页)这是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因
理论不完备,同盟会求助于知识分子马克思和恩格斯,于是就有了《共产党宣言》。
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虽然震撼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却没有为人民群众
所广泛接受。恩格斯后来回顾当时的情况时说:《宣言》“虽曾被译成法文、英文、法兰
德斯文、丹麦文和其他文字,但是它对其他民族却没有发生任何影响。”(梅林着:《马克
思传》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二版396 页)“从1852 年科伦共产党人被判决时起,便结束
了德国独立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第241 页)以共
产主义为旗帜的德国工人运动第一阶段从此画上了句号。
1849 年欧州革命失败后,德国的社会主义只能秘密地存在。只是在1862 年马克思的
学生拉萨尔才重新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正如我们看到的,拉萨尔的社会主义是非
常温和的,但是,它在舞台上的出现却标志着德国社会主义发展第二阶段的起点。
(恩格斯:《德国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 卷第288 页)
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改变曲高和寡的状况,1852 年11 月17 日解散了共产主义同盟,
他们没有建立共产党,转而支持拉萨尔领导的温和的社会主义运动,这是马克思、恩格
斯政治上的重大转变,由共产主义者向民主社会主义者的重大转变。在他们指导下,1869
年8 月,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诞生。这个德国工人运动第二阶段
就是民主社会主义阶段。
为什么叫民主社会主义呢?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李卜克内西解释说:没有民主
的社会主义是臆想的社会主义,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是虚伪的民主一样。民主的国
家,是按照社会主义原则组成的社会唯一可能形式。正因为我们弄清了社会主义同民主
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才称自己为社会民主党人。这个称呼,包含着我们的纲领。(《不
要任何妥协》三联书店1964 年版第七、八页)
此后,欧洲国家新建的工人政党都叫做社会民主党(个别的叫工党),而不叫共产党。
恩格斯在 1894 年1 月26 日致意大利劳动社会党领导人屠拉梯的信中引用《共产党
宣言》中的文字,将《共产党宣言》作了重要修改。
原文是: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整个
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为着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奋斗,但是他们在当前
的运动中同时还坚持着运动的未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479、502 页)
修改后的文字是: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社会主义者始终代表着整

个运动的利益。。。。他们为着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
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 卷515 页)
这一重要改动表明,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者”才是无产阶级眼前利益和长期利益
的真正代表,“共产党人”没有被欧洲工人运动所接受,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自从 1864 年成立国际工人协会以后,在马克思起草的各种文件中,“共产主义”这
个概念便被“社会主义”一词所取代。马克思不再拘泥于暴力革命,提出改造资本主义
社会有两条道路:
在新堡和巴塞罗那,在伦敦和柏林,工人的组织不可能在一切细枝末节上都是完全
一样的。例如,在英国,工人阶级面前就敞开着表现自己的政治力量的道路。凡是利用
和平宣传能更快更可靠的达到这一目的的地方,举行起义就是不明智的。在法国,层出
不穷的迫害法令以及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对抗,看来将使社会战争这种不良结局成为不
可避免,但是用什么方式来达到结局,应当由这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自己选择。国际不会
就这个问题下达什么命令,甚至未必提出什么建议。
(1871 年7 月3 日《马克思同“世界报”记者谈话的记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十七卷638 页)
1871 年巴黎公社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血战后,欧洲大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普遍采
取了让步政策,这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看到了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于是
他们多次发表关于和平过渡的意见,使他们的学说更全面、更能反映欧洲国家的实际生
活。1872 年9 月8 日马克思在阿姆斯特丹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说,告诉国际工人协会荷兰
支部的追随者和工人们:
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
国、英国—如果我对你们的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
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179 页)
1866 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危机过后,资本集中有了惊人的发展。大规模投资银行
和股份公司的出现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随着一个新的银行制度的出现,资
本积累不再依靠企业家个人的节俭、储蓄来自我筹集资金了,而是依靠全社会的储蓄。
吸收社会的资金办企业,股份公司就应运而生了。在欧洲大陆,首先是钢铁工业,接着
是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和纺织工业,一个部门接着一个部门变成了股份企业。马克思
非常看重这一变化,认为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把资本主义的私有产
业实行扬弃”。“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以内的扬弃,因而是一
个会自行扬弃的矛盾,那显然只是作为一个过渡点,以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生产形式中去”
(《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 年第二版,第504 页)资本家不再拥有私人企业,
而只是拥有私人财产,这份私人财产是用货币量化的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他们不再是企
业主,而只是企业的股东,公司利润中一定部分的合法债权人。股份公司造就了组织和
指挥生产的经理、厂长阶层,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管理者阶层掌握着企业
的经营权,使资产阶级的统治虚幻化。这一项分离是一场和平“革命”,使和平过渡到一

种新制度成为可能。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说:
“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捁。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
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削者就要被剥夺了。”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831 页)
这就是在教科书中我们常讲的“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在股份公司出现之前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因为除了无产阶级起来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
度,剥夺剥夺者之外,社会生活还没有提供解决这个矛盾的别的方法。
这是马克思写《资本论》第一卷时的历史局限性。股份公司打破了垄断,创造了与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社会化”相匹配的生产资料社会化的占有形式。马克思不是抱
残守缺、维护过时论断的“权威”学者,而是对历史负责任的革命家。在研究了股份公
司之后,他马上作出了新的结论:
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劳动也已经完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
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一个必然的过渡
点,以便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所有,不过这时它已经不是当作一个分立的生产者的私
有财产,而是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
(《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 年中文版第502 页)
股份公司的出现,使马克思不仅找到了把生产资料“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
直接的社会财产”的形式,而且找到了“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所有”,即“重新建立个
人所有制”的过渡点,这就是股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第三卷时所设想的实现生产
资料公有制的新形式,是让每个人都能占有一定的企业股份,具体地讲,这种公有制是
以职工持股和小股民持股与大股东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股份私有制来实现的,是
以全民持股制为实现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的经
济发展出现了社会主义的因素。恩格斯认为:“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不再
是私人生产,而是为许多结合在一起的人谋利益的生产。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
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
划性也没有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第270 页。)
政治上,英国、美国、德国等逐步实行了政党政治,工人阶级政党在议会中有了一
定的席位。例如,德国社会民主党所得的选票逐年增多。1893 年恩格斯说:“如果选举到
1895 年才举行,那么我们将会得到三百五十万张选票。全德国的选民是一千万,其中参
加投票的人数平均是七百万。如果在总数七百万选民当中有三百五十万选民拥护我们,
德意志帝国就不能再像现在这个样子存在下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第629
页)工人阶级利用合法手段掌握政权成为可能。恩格斯甚至预言德国社会民主党到19 世
纪末就可能担负起管理国家的使命。资本主义就这样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资
本论》第三卷是马克思皓首穷经研究资本主义几十年的最终结论,经过恩格斯十年的编
辑和修订,于恩格斯逝世的前一年—1894 年六月出版。

经济上的股份公司—马克思认定:这是“生产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但
它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用股权分散的个人所有制代替寡头私有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
形式;政治上的议会道路—不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关,而是通过选举进去掌握它,这就是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虽没有明确写成文字,但已勾画的轮廓分明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1883 年逝世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达十二年之久,并于1889 年成立
第二国际。恩格斯具体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党进行合法斗争,强调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选举
中获得成功对整个国际工人运动将会有很大的意义:
可以设想,在人民代议机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只要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支
持就能够按宪法随意办事的国家里,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比如在法国和美国
那样的民主共和国,在英国那样的君主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第273 页)
1895 年3 月6 日,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
体系进行了最后的反思和修正:
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要做的还要更
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
年的斗争方法(引者注:指《共产党宣言》中说的暴力革命),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
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程度。。。。。。在1848 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袭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旧式的起义,在1848 年以前到处都起决定作用的筑垒的巷战,现在大都陈旧了。
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
变化,实行突然袭击的年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
经过去了。
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原来,
在资产阶级籍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利用来对这些结构
本身作斗争的。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业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
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只要在该职位换人时有足够的工人票数
参加表决。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
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在罗曼语国家里,人们也开始愈益了解到对旧策略必须加以修改了。德国所作出的
利用选举权夺取我们所能夺得的一切阵地的榜样,到处都有人模仿;无准备的攻击,到
处都退到次要地位上去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二卷第595,603,607 页)
说完这些话还不到五个月,1895 年8 月5 日他就去世了。如果盖棺论定,这是恩格
斯对欧洲各国革命策略问题的最后意见。他期待的是通过工人阶级的合法斗争取得政权,

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应该说,这是恩格斯对欧洲各国社会主
义运动的最后遗言,是对《共产党宣言》“旧策略”的重要修改。这样,在马克思恩格斯
着作中就有了两条社会主义道路:暴力社会主义道路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宣言》
和《资本论》第一卷是暴力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资本论》第三卷和《“法兰西阶级斗
争”导言》则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晚年是摒弃了暴力革命道
路主张和平进入社会主义的。把暴力革命说成是马克思主义正统是违背马克思和恩格斯
本意的。
恩格斯逝世前,指定他的忠实学生倍倍尔、伯恩斯坦为他的着作的遗嘱执行者。伯
恩斯坦发挥了恩格斯关于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在于“民主”,而不是“专政”,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而不是靠“暴力革命”进入
社会主义。1898 年和1899 年,以伯恩斯坦发表着名的《社会主义问题》和《社会主义的
前提和社会革命党的任务》为标志,第二国际社会主义政党内部开始反思以往的社会主
义运动和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十月革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胜利
大大加强了暴力革命派的地位,列宁另树旗帜,1918 年1 月18 日,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尔什维克派改名为共产党,并成立了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暴力革命派攻击“和平过
渡是修正主义道路”,批判伯恩斯坦说资本主义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
的背叛。其实伯恩斯坦只是重复了恩格斯说过的话。
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人忠实地执行了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的遗教,以民主社会主义
道路为正宗,保护私有制,团结资产阶级,实行以职工持股、小股民持股与大股东共同
占有生产资料的办法,体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这是他们成功的关键。社会民主党人尊
重马克思主义,但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没有意识形态的枷锁,一切从实际出发,广泛
吸收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改良社会的先进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主社会主义理
论。
1951 年6 月20 日在西德法兰克福召开了国家社会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社
会党国际的成立,通过了基本纲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通称《法兰克福宣
言》)。这个纲领系统地总结了社会党的理论和实践,第一次以“民主社会主义”的形式
表述了社会党国际的思想理论体系。《法兰克福宣言》认为:在许多西方国家“社会主义
社会的基础已经奠定。在这些国家中,资本主义的弊端正在消失,社会产生了新的活力。
社会主义原则的价值正在行动中得到证实。”即是说这些国家已经基本上不是资本主义国
家了,而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了。民主社会主义事实上是社会民主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其
他劳动阶级团结资产阶级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运动。代表们把这个新成立的
国际组织看作是“1864 年在卡尔·马克思参加下成立于伦敦的那个国际组织在历史上的
新阶段”。
列宁主义是布朗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布朗基(1805-1881)是19 世纪法国秘密社
团领导人。第一国际内的暴力革命派,巴黎公社的军事领袖。布朗基主义的要义是坚信:
不管生产力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只凭革命暴力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
新世界。恩格斯在晚年是厌弃布朗基主义的,他说:

由于布朗基把一切革命想像成由革命家所实现的突然变革,自然也就产生了起义成
功以后实行专政的必要性,当然,这种专政不是整个革命阶级即无产阶级的专政,而是
那些实现了变革的少数人的专政,而这些人又事先服从于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专政。
(《流亡者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第580-581 页)
列宁及其继承者斯大林发展了布朗基主义,把对一个国家的领导变成了无产阶级专
政,把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共产党专政,把共产党专政变成了党的领袖集团的专政,把
领袖集团的专政变成了最高领袖一个人的独裁(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奠定了暴力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体制。这种极权体制窒息了社会的生机,也窒息了执政
党的生机,导致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的全面衰退。前苏共党员、现俄共领导人久加诺
夫一语中的地指出:“苏联和苏共垮台的基本原因是对财产、权力和真理的垄断。”(1995
年8 月10 日答记者问)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从“左”面修正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后,
忽视或有意不执行马克思关于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832 页)这句最重要的话,是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失败的理论根源。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定制的那种政府垄断生产资料,名义上
属于全民实际上人民没份的占有方式,是对《资本论》的误解或曲解。取消“重新建立
个人所有制”这一条,就割断了人民群众与国家资产的血肉联系,所谓“全民所有”就
成了欺骗民众的空话。共产党不仅“代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而且在经济上“代
表人民”握有全部财富。人民中原来有财产的被剥夺了,没有财产的依旧没有财产。无
论怎样进行宣传鼓动,人民就是提不起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来,国家陷入停滞衰退的困
境。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执行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
一马克思主义的大政策。然而邓小平等改革开放的领路人却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被“左
派”指责搞了修正主义,犯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错误。我们要绕开那些并非马克思
主义传人的二三流的神殿,直接向马克思请教,向卓有成效地重建个人所有制、实现了
共同富裕、消灭了三大差别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理直气壮地、光明正大地走民主社
会主义道路。
两条社会主义道路经过一个世纪人类的选择,当暴力社会主义由于固有的理论阙失
以及在传播中扭曲变形,在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造成国家权力异化,专制独裁,官员
腐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彻底失败,经济衰退,民不聊生,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十月革命的灯塔熄灭,主流社会主义运动的大潮消退之后,原是社会主义运动一个支流
的欧洲民主社会主义以新的面貌、新的成就、新的实践和新的理论走上了历史的前台。
欧洲社会民主党人把他们开创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不卑不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条
道路不是宏篇巨着的经典文献,不是虚无缥缈的未来理想,是活生生的、现实的市民社
会。他们凭藉议会民主政治、混合所有制经济、社会市场机制和福利保障制度这四大法
宝,成功地实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对接,在西欧和北欧建设起了民主社
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民主社会主义的先驱考茨基说:
社会主义也只能从资本主义中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的职能发挥得愈好(资本主义是
构成社会主义的基础,是构成社会主义的出发点),社会主义就愈容易建立。
那种认为为了建立完全新的社会大厦,必须把一切现有的东西都消灭掉的说法是再

荒谬不过的了。这种消灭旧东西的做法只意味着消灭新东西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它不是
为新东西创造条件,而是强迫我们再一次重新建立旧东西。它不是使我们前进,而是使
我们后退。
(考茨基:《唯物史观》第一卷,1927 年德文版)
这就推翻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打碎旧世界,同一切传统的东西决裂、在“空地”
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极左理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不
是推翻和消灭的关系。这个真理已经为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的闪亮崛起和前苏联暴力社会
主义的黯然消失所充分证明。
二十世纪末,社会主义以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竞选执政、使欧洲和平进入民主社会主
义的历史性成就告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天之灵。欧盟15 国中英国、法国、德国、瑞典、
芬兰、奥地利、葡萄牙、荷兰、意大利、丹麦、希腊、比利时、卢森堡等13 个国家是社
会民主党或工党执政。社会党国际以红玫瑰为徽记,世人惊呼欧洲红潮涌动。2003 年4
月16 日,欧洲各国首脑云集希腊雅典。在卫城遗址的见证下,欧洲联盟成员国以及十个
新成员国的国家首脑共同签署了一项入盟条约。从此,捷克、爱沙尼亚、塞浦路斯、拉
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加入了欧
盟大家庭,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欧分裂的局面的终结。欧盟的魅力来自入盟国
人民对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一个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新欧洲的出现,
给纷扰的世界平添了几分亮色。全世界那些企图保留他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前途的改革者
们,都把目标转移到民主社会主义运动上来。
社会民主党人对人类历史贡献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化解了工人阶级与
资产阶级不共戴天的仇恨,化解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不共戴天的仇恨,使社
会主义运动成为和平地、理性地进化过程。社会民主党人成功地创造了在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的民主框架内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过去我们局限于暴力革命的狭隘经验,
指责人家是“修正主义”,现在看来应该给修正主义恢复名誉,因为社会民主党人不是对
资产阶级没有斗争,不是单方面的让步,不仅“修正”了社会主义,而且修正了资本主
义。1965 年,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长处,克服自身发展的困难,曾聚
集美国费城召开过一次震撼全球的“世界资本主义大会”,并发表《资本家宣言》提出:
借鉴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经验,实行从生到死包下来的福利资本主义;借鉴社
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验,实行国家干预的计划资本主义。
(卞洪登:《资本营运方略》,改革出版社1997 年版,第227 页)
我们习惯称之为发达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都已成为新资本主义,不同程度地民主
社会主义化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英、德、法、瑞典、挪威和美国纷纷出现全国
性的劳资协调,以阶级妥协取代原先势不两立的劳资对立,有识之士开始提倡用公共建
设来解决失业问题,也就是说以国家的积极介入来解决市场经济失灵的危机。领导美国
走出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罗斯福总统就大胆引进了民主社会主义政策。民主社会主义
又称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既是美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美欧巩固同盟国
关系的要求。以英国工党首相布莱尔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为代表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是修
订版的民主社会主义,2000 年6 月3 日,克林顿参加了在柏林召开的第三条道路(第三
次)首脑会议。他在会上说,“我们要经济增长又要社会公正。”把效率和公平作为第三

条道路的旗帜。
会议公报强调:
我们相信市场经济必须同社会责任相结合,从而创造长期的经济增长,稳定和全面
就业,而国家必须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维持稳定,支持健全的公共财务措施,坚决制止
通货膨胀;国家也应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高透明度和提倡公平竞争。
(阮宗泽着:《第三条道路与新英国》,东方出版社2001 年12 月,第一版,第290-291
页)
最近点算结果,美国参众两院有61 名民主党议员是“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美国
民主社会主义者(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 DSA)简称DSA,虽然目前还不是一个
政党,但结合了许多左翼组织。DSA 是社会党国际(Socialists International)及其附属青
年部(Young Democratic Scocialists)的成员】。美国民主党的经济理念,植根于马克思和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主张政府引导市场经济,适度的国有化,实行全民医疗保险,政府
办学校,减免穷人税收,提高福利,提高最低工资,更多地关怀弱势群体。共和党上台
后也不改变民主党的社会政策。这是因为社会福利制度具有能增不能减、能上不能下的
刚性特点,谁削减社会福利谁丢掉选票。工人和普通老百姓是能够通过投票阻止不利于
自己的政党上台的。民主社会主义把美国“赤化”了。2000 年冬,布什、戈尔竞选总统
的时候,记者访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里根时代的主要经济顾问弗里德曼,这位88 岁
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大师出语惊人:无论布什还是戈尔入主白宫,“美国都会溜向社会主
义”,区别只不过是,如果布什掌权,可能溜得慢一点,戈尔掌权,可能溜得快一点。(《南
方周末》2001 年11 月8 日第十五版)
民主社会主义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在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生产力的大发展和调节分
配,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体脑力劳动的差别,铸就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辉
煌。这一成就使苏联模式的暴力社会主义黯然失色。这是促成苏联和东欧国家“和平演
变”的根本原因。
社会革命党人用团结资产阶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办法,实现了差别日益缩小的共同
富裕。在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没有农村和农民了。据2003 年9 月一位旅行者随机采访
的资料,在法国小城波尔多市,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普通市民月收入为1500 欧元(欧元与
人民币的比价为1:9),在郊区和乡间工作的人(原来的农民)月收入为1000-1200 欧元,
白领阶层月薪为1800-2000 欧元,医生、律师、教授收入更高些,有的月薪达8000 欧元,
大企业的股东、上层管理人员、葡萄庄园主的收入则远远高于这个水平。随着知识经济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队伍的构成也在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体力
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急剧缩小,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迅速扩大。二十一世纪初,
德国蓝领工人只占工薪阶层的百分之六。被《共产党宣言》当作革命主力军与资产阶级
对峙的工人阶级变成少数了,这少数人的生活水平也超过了罗马尼亚总统。工人阶级用
不着起来革命,随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这样“解放”了。三大差别的缩小,不是寄托
在资本主义的彻底灭亡上,而是寄托在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上。
当过德国社会民主党顾问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家 J.A.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
义和民主主义》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永远不可能是静

止的,它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毁灭老的,又不断创造新的,资本
主义将向社会主义进化。他的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资关系的变化将导致资本主义
灭亡的论点、经理阶层作用的突显将导致资本家退出生产经营舞台的论点,都得到社会
民主党人的引用和阐发。他的创新理论和进化社会主义的完整表述,被战后社会民主党
人奉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社会民主党人认为,19 世纪30 年代到20 世纪20 年代英国曼彻斯特那样压迫工人阶
级的老资本主义社会是“野蛮的资本主义”。从20 世纪30 年代以后,经过社民党的能力,
不断改良的资本主义使“社会主义纲领的重要部分都付诸实施了”。这种已经变化的社会,
在社民党执政事情是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在其他党执政时期是新资本主义时候。这里举
一些数据说明这一点:2004 年,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险等公共开
支的比例,美国政府是42%,英国政府是49%,加拿大政府最好,是52%,中国政府财
政总收入中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险等公共开支的比例是多少呢?7.4%。就教育而言,
中国一年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才1500 亿元,而官员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年花
费达9000 亿元。2005 年12 月7 日《报刊文摘》报道:公车一年花销3000 亿元,“远远
超过我国的军费开支,超过全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在《2000 年世界卫生报告》
中,中国医疗财政分配的公平性在191 个国家中排名188 位。唯独行政管理费开支,中
国“赶超英美”:从1978 年至2003 年的25 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 倍。行政
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 年为4.71%,到2003 年上升到19.03%,而英国占
4.19%,美国占9.9%,加拿大占7.1%。我们还好意思讲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本质永不变,
只有我们中国才是社会主义吗?还好意思讲资产阶级政府都是压迫、剥削人民的,只要
中国政府才是“为人民服务”的吗?还好意思讲我国那些更多统治色彩、更少服务色彩
的官员特权是由于学了美国、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造成的吗?应该有勇气承认,美国政府、
英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在为百姓谋福利方面,比中国政府做得好!这些国家的政府官
员在清正廉洁方面比中国官员做得好!中国离民主社会主义差得远!中国的执政党一个
向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执政党学习,民主执政、廉洁执政,扎扎实实地为全体国民谋
福利,从善如流地完成向民主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这种和平演变将使百姓得到了越来
越多的福利,使官员丧失了越来越多的特权。以“保卫革命成果”的名义抗拒和反对这
种演变,所“保卫”的不是百姓的福利,而是官员的特权。这种和平演变不是输给了杜
勒斯,而是输给了恩格斯;不是输给了帝国主义,而是输给了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超越了意识形态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孰优孰劣的百年争论,把社会
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优点捏合在一起并消除了各自的弊端,兼顾了公平和效率,是被实际
生活证明行得通的办法、政策和道路,是积极的中性化。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和平、理
性、建设、不输出革命,不强加于人,没有批判的锋芒,只有示范点魅力,不损害任何
阶级、阶层的利益,不威胁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所以它赢得了全世界的青睐。美国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说:
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而社会主义的恐惧也使资本主义增加平
等,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就要碰头。
(《世界文明史》,东方出版社1999 年版第11 卷【下】第1180 页)
历史正在这样发展。这个碰头的交汇点就是民主社会主义(新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主义道路正在成为人类共同认可的道路,将人类带入一个和平发展的新世纪。

走瑞典人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打破由于极左理论长期灌输造成的干部队伍中坐井观天、
夜郎自大、唯我独左、唯我独革的精神状态,邓小平派出许多高级干部出国考察,考察
的地方主要是欧洲和美国。他非常重视民主社会主义的成就和经验。许多到过西北欧的
高级干部不由击节三叹:“人家这才叫社会主义!”
英国是个什么国家?我们定型的认识是老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1945 年第二次世
界大战结束后举行的大选中,工党大获全胜,工党领袖艾德礼成为英国首相,他领导了
一场民主社会主义改革。主要措施是:矿山、银行、交通运输、钢铁生产及社会服务性
企业实行国有化,使经济领域中国有成分达到20%;通过级差明显的累进所得税,使总
收入的五分之二由国家实行再分配;采取“全民福利”的方法,对所有人实行疾病、事
故、老年、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等广泛的保险,并对所有的人提供免费医疗;中小
学生享受免费教育。艾德礼说:工党政府正在英国建立一种优于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
义的最好的制度。这种制度叫做“民主社会主义”。如果我们尊重英国工党领袖的自我陈
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就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了。工党政府在五十年代建立起来
的国家福利体制,对英国和欧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后来保守党执政并不改变工党的
社会福利政策。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副总理王震访问英国。他带着“访贫问苦”的明确意向要
求访问一位失业工人。中国驻英大使柯华陪同王震来到一个失业工人的家。王老有点眩
晕,这是失业工人吗?他看到了什么呢?
这个失业工人住着一栋一百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有餐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机,
装饰柜子里有珍藏的银器,房后还有一个约50 平方米的小花园。由于失业,他可以不纳
税,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柯华:《在马克思的墓前》)
王震看后感慨良多。原来想当然地以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国工人,生活水平竟
然比中国队副总理都高。柯华大使告诉他:“我曾经问过一个清洁工人,他每周的收入约
一百英镑;一个开电梯的工人,每周收入为一百五十英镑。”按照当时英镑对人民币汇率
1:5.91 概算,清洁工的周工资相当于人民币591 元,电梯工周工资相当于人民币886 元。
王震那时的每月工资不到400 元,周工资不到100 元,相当于英国一个清洁工周工资的
六分之一,电梯工周工资的八分之一。中国的贫穷社会主义太相形见拙了。如果不是拿
中国高官与英国工人相对比,而是两国百姓作对比,那差距就更大了。据专家计算,1978
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参见刘国平:《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比较》,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175-176 页)就是说,英国普通百姓的收入比中国普通百姓的
收入高42 倍。
据我国驻英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于日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已是十一届三中
全会之后,当时主管工业的王震副总理访问英国,对英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了较全
面考察,我参加了部分接待工作。访问后期有人问王副总理对英国有什么观感,王出人
意料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看英国搞得不错,物质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基本消灭,社会

公正,社会福利也受重视,如果加上共产党执政,英国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王震对英国的评论在驻英使馆引起了震动,也促使大家更加关注英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
社会生活状况。”
王震访英归来,成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支持者。
一位市委书记访问了瑞典,回来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是消灭有产者,让大家都变
成无产者;人家搞资本主义,是消灭无产者,让大家都变成有产者。”这位市委书记对“人
家”搞的那一套,有些羡慕,又有些迷茫,为了与修正主义划清界限,不敢承认“人家”
搞的是社会主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瑞典正在推行《雇员投资基金法案》,试图让工
人占有企业的股份,成为有产者,从所有制方面解决公平问题。《法案》规定:每年从资
方超出五十万克朗利润之外的超额利润中,提取20%交给本企业职工设立的基金会,再
将资方为职工代缴的养老金增加1%,就能将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从资本家手中转移到工人
手中,进行生产投资,让职工成为股东,成为有产者。据《法案》的设计者麦德内尔计
算,只要企业的利润率为百分之十至十五,转移到职工名下的“雇员投资基金”可在25-30
年内占有企业股份的一半。随着“雇员投资基金”在企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可以从经
济制度上改变占统治地位的私人资本构成,实现社会民主党生产资料社会化的理想。通
过“无声的革命”,工人阶级就掌握了企业的部分所有权。这并不是为争取选票糊弄工人
阶级的甜言蜜语。1982 年社民党竞选胜利,社民党主席帕尔梅正是在台上执政的首相,
而社民党在议会又是第一大党。所以,尽管资本家反对,1983 年10 月4 日以六票的微弱
多数通过了《雇员投资基金法案》,于1984 年1 月1 日起开始实行。第一年提取十五亿
二千四百万克朗,1985 年提取了十二亿三千一百万克朗,1986 年提取二十七亿一千万克
朗,三年累计工人股份基金五十四亿六千五百万克朗。瑞典民主社会民主党实行“让大
家都变成有产者”的政策是真的,他们把这一政策叫做“基金社会主义”。1991 年保守党
等四党联合政府上台后取消了雇员投资基金,这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严重斗争;
但这时候工人阶级已普遍成为本企业的股票持有人,尽管是小股东,在1994 年的大选中
瑞典民主社会党以百分之四十五的得票率夺回执政地位。社民党上台后,没有再恢复雇
员投资基金,推出科技福利社会主义。他们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和教育对于经
济增长、劳动就业以及社会公平来说至关重要。为了纠正现存的社会不公平,公平的分
配受教育的机会比事后再分配社会财富更有效。瑞典社民党不屈不挠地为工人阶级和绝
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斗争。
在瑞典社会民主党的党史展览馆中,悬挂三位国际领袖照片:马克思、恩格斯、拉
萨尔,尊重他们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导师。第四位才是瑞典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布兰亭。
瑞典社会民主党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模式是科学理论。同所有其他科学理论一样,
其能否成立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2001 年11 月6 日威斯特罗斯代表大会通过的瑞典社
会民主党党纲)
1920 年,瑞典社民党和人民党联合执政,建立一批国有企业,因效率低下,引发经
济困难,1924 年下台。由于政治上存在优胜劣汰的民主选举机制,所以,生产资料公有
制由于自身“效率低下,引发经济困难”的内在弊病而被自然“劣汰”了。民主政治机
制能够保证及时纠正错误。
瑞典社民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在生产效率低下,社会财富递减的情况下,

社会主义是建设不起来的。社会主义的关键,不是所有制,而是分配方式。他们得出的
结论是生产资料必须私有化,这种私有化是以职工持股和小股民持股与大股东共同占有
生产资料为特征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以鼓励私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财富分配必须社
会化,由政府和工会来掌管,就是说由政府(在工会监管下)通过税收把一部分企业利
润分配给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别,建设福利型国家。这样一种认识成为他们的新的施
政纲领,1932 年再次上台时,大得人心,既得到了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拥护,又得到
了资本家的拥护,竟连续执政44 年!
瑞典社会民主党以创新方式来解决企业的劳资矛盾问题。摒弃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或
国有化政策后,致力于劳资妥协。1936 年,工会联合会(LO)和雇主联合会(SAF)开
始进行谈判,到1938 年双方签订了《萨尔茨耶巴登协议》。这个协议规定了解决劳资纠
纷的程序、机构等等,对企业主的管理特权作了一些限制。协议规定双方代表进行谈判,
最后达成为期一至三年的协议,共同遵守。如果协议到期以前两个月内,双方中任何一
方没有提出异议的话,就继续有效;如果一方提出异议,争执不下,达不成协议,就由
政府指派一名调停人介入谈判,促成问题的解决。这个协议被认为是瑞典劳资关系史上
的转折点,开辟了劳资协调合作的新时代,对以后瑞典社会关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起
了重要作用。1976 年又通过了《劳动生活共决法》,废除雇主联合会章程的第32 款,就
是原来由雇主单独决定问题,改由劳资双方共同决定、工会有权参与决定投资、生产战
略等过去由资方单独决定的问题。其要点是:(1)企业主在决定对企业经营作出重大改
变之前和决定雇员劳动条件以前,要和工会进行谈判,工会可以要求对任何其它问题,
举行地方一级的谈判或中央一级的谈判,这种要求一经提出,企业主就应推迟作出决定
或推迟决定的实施,直到谈判结束为止。(2)要求企业主将经济技术情报以及人事政策
的指导原则,经常向工会通报。(3)工会有权查询帐目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关文件。《劳
动生活共决法》大大提高了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
瑞典工人阶级队伍共有四百二十万二人,占总人口的一半。产业工人有三百万,体
力劳动者百分之九十都参加了瑞典工会联合会;白领人员另外组织“中央职员组织”,有
七十万人。瑞典的中央工会联合会是最大工会组织,有二十五个分会,二百五十万会员。
三十多年来,每次大选,百分之七十的产业工人投社会民主党人的票,它是社会民主党
的阶级基础和坚强后盾。多数的社会民主党领导人是在工人运动当中涌现出来的,二分
之一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出身产业工人家庭,三分之一的议员本身过去就是产业工人,这
个比例比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的比例都大。
瑞典的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比它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多四倍,瑞典
的机械设备甚至高出十四倍,它的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瑞典的工业企业92%都
是私营的。国营企业的比重并不影响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全部交通、能源、卫生、教
育等公用事业,大部分采矿、炼钢、造船业,一个最大的银行,共同组成一个由每个部
门行业参加的全国企业委员会,职工达一百四十万。社会民主党在教育、卫生、环保和
社会福利等方面不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管理,而是由公共部门来管理。瑞典的学校全
部是国立的,没有私营的,医院也没有私营的,教育卫生部门没有盈利任务。
瑞典的农业基础是十一万户家庭农场,所雇佣的农业工人只有一万二千人,主要的
重担落在农场主机器家庭成员身上。瑞典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8%,而从
事农业加工、储存和食品生产的人员则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三倍。瑞典农产品自给

绰绰有余。粮食、肉类、油类等有30-50%的剩余,出口给波罗的海国家。瑞典也有合作
社组织,是为家庭农场服务的。每个农场主可以同时参加几个合作社,比如种子合作社、
奶业合作社、林业合作社等等,社员自己推选领导机构。农民有自己的组织—瑞典农场
主联合会。国家向农场主联合会协商农产品的价格、补贴、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的重要问
题。在国家和合作社之间签订经济合同。国家在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利润或降低消费者
的支出的时候,才对价格的形成进行干预。这时国家往往要从国家预算当中拿出数十亿
克朗用来补贴。国家通过经济政策,扶持小农场主,“管束”大农场主。
2002 年瑞典人均GDP 为25400 美元。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民社会福利制
度。一个瑞典公民,从出生到16 岁,一直享受政府给予的未成年补贴,生病享受医疗保
险,上学从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到高校都不用交学费,成年人就业后又纳入了社会保险体
系,直到耄耋之年进入养老院,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瑞典是个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收入最高的 10%国民与收入最低的60%国民,税前
收入差距有的高达144 倍,政府这个平衡杠杆竟做到了税收后人的绝对平均差距是三倍。
目前产业工人的月工资是2000 美元。,教授的月工资是四千美元以上,人均住房面积四
十平方米,四分之三的家庭有汽车。瑞典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制,也就是收入越高,赋
税越重;收入越低,赋税越轻,远远低于穷人所享受到的福利。瑞典的高赋税是一种有
利于劳动人民的制度,它保证了社会全体成员都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有效避免
了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导致的种种不公正现象,有效地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实现了社
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
瑞典是个最廉政的国家。据一位瑞典检察官说,三十二年没有一起官员贪污受贿案
件。“透明国际”每年都按各国政府的廉洁程度进行一次大排行。在2002 年排行榜上,
瑞典排在第五位,满分为十分,它得了九点三分。瑞典特别强调社会公正,其官员乃至
首相绝不允许搞特权。首相住居民区,平时没有保镖,出入不带随从,家中没有国家配
备的公务员和厨师,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开私家车,平时除非履行国务不允许使用公车。
整个社会和谐安宁,是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瑞典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混合经济、社会福利制度以及阶级合作政策是独特而成功的。
英国学者库尔特·萨缪尔森曾这样评价瑞典:“人们常把瑞典看成异乎寻常的国度。因为
她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发达的福利政策,劳动市场的安稳与和谐,和平政策,一致与妥
协。这是一个田园诗般的国家。”(《瑞典社会发展300 年》,第225-226 页)瑞典模式包
括以下要点:
A. 瑞典社会民主党恪守民主宪政,但依靠自己的政策正确和人民拥护,连选连
任长期执政,主导社会进步,实现自己的纲领。瑞典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89 年,1917
年大选后参加联合政府,1920 年单独执政。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以来,通过竞选,一
次一次地得到选民的认可,从1932 年到1976 年,曾连续执政44 年,短暂在野后又
重新执政,把瑞典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富裕、最公正、最廉洁、
最稳定的国家。
B. 解决公平和效率这一对矛盾的瑞典经验是:生产资料必须私有化(这种私有
化是以职工持股和全民持股与大股东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生产资料私有制),
以鼓励私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财富分配必须社会化,由政府和工会来掌管。把消

灭生产资料私有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大误区。在生产效
率低下,社会财富递减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是建设不起来的。由于政府推行充分就业、
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三大政策,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贫困、不平等,建立劳
资双赢的和谐社会。
C. 瑞典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但主要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基础是广
泛的,但主要是工人阶级。“社会民主党致力于建立一个以民主理想和人人平等为基
础的社会。自由、平等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团结的社会里,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在
资本与劳动的冲突中,社会民主党始终代表劳动的利益。社会民主党现在是、而且永
远是反对资本主义的政党,始终是资本对经济和社会进行统治的反对者。”(2001 年
11 月6 日威斯特罗斯代表大会通过的瑞典社会民主党党纲)
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执政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对资产阶级采取了又团结又斗争的正确
政策:讲团结时不忘为工人和全社会谋福利,不允许资本家对社会进行统治;讲斗争时
又不损害私有制,保护资本家的正当权益,保护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前者保证相对公平,
社会和谐;后者保证绝对效率,经济发展。从一个企业到一个国家,经济的每一步发展
都是双赢的结局。
这就是“瑞典模式”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瑞典虽是小
国,瑞典社会民主党虽是小党,但它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它的经验具有普世价值,
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在民主宪政框架内,瑞典社民党依靠自己政策的正确,代表
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得以连选连任、长期执政的经验;在经济建设中把效率和公平统一
起来,实现同向分化、共同富裕的经验,正确处理劳资关系,调动工人和企业家两个积
极性,实现劳资双赢的经验;有效地防止特权阶层出现,杜绝官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
长期保持廉政的经验,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是有历史渊源的。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民主
社会主义的雏形。毛泽东于1940 年1 月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政治上主张联合政府,
反对一党专政,经济上保护私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对资产
阶级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毛泽东这时已经有了新资本主义和老资本主义的概念。
他认为新民主主义就是新资本主义,他说:
现在我们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但又是人民大众的,不是社会
主义,也不是老资本主义,而是新资本主义,或者说是新民主主义。
(1944 年3 月22 日《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毛泽东文集》第三卷)
据当时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思回忆:“1944 年8 月,毛泽东就不止一次地向
来访的美国记者许诺说:‘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只是自由主义的政策’,‘即使最保守的美国
商人,也不会再我们的纲领中发现可持异议的东西’。为了与美国的合作,共产党人还考
虑过要不要改变自己的名称的问题。所有这些,说到底都是为了‘中国必须工业化’中
国目的。因为他们这时相信:‘在中国,这只有通过自由企业和外资援助才能做到’。
(谢伟思:《在失掉的机会》,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 年版,第260 页)

到“七大”时,毛泽东提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路透
社记者问,“自由民主党新中国”如何解说?毛泽东回答:
“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
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
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毛泽东文集》第四卷,第27 页)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带有很严重的自由主义色彩,一下子就把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
体的广大中间势力吸引过来了,这是中国革命迅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新民主主义建
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借鉴欧洲民主社
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路线,开辟了中国的民主
社会主义道路。
2004 年三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护私
有制的重要条文载入宪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改革,私财产有制是民
主政体的基础,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由消灭资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
到团结资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是因为经过反复和对比,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资产
阶级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给工人农民和整个社会带来了比消灭资产阶级大得多的物质利
益。团结资产阶级,不是支持它“剥削”,而是把它作为经济管理层使用,以提高生产效
率,为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作出贡献。二十世纪末,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整体
性失败、制度性失败,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资产阶级采取
了错误的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民营企业家,宪法中不称之为“资本家”或“资
产阶级”,而称之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就是给民营企业家摘掉“剥削”的帽子。
对资产阶级政策的根本改变,对他们的社会属性的重新定位,是中共第三代领导人和第
四代领导人对国际共产主义一定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最深刻的总结,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
大发展。从今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对资产阶级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讲团结时不忘
调节分配,为工人农民和整个社会谋利益;讲斗争时不忘保护私有制,以促进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怎样中共在新时期处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关系,企业家与整个社会的关
系问题上就找到了一个正确的立足点,一切过“左”过右的政策均不能达到既发展生产
又实现社会公平、既繁荣经济又改善人民生活这样两项目的。要把社会各阶层团结起来,
使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和谐地、理性地进化过程,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在社会财富总
量不断增加中,调节分配,实现同向分化,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剥夺有产者,而是
让工人、农民富起来,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工人农民的社会福利保障是
民主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这是政治长期稳定的关键,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像中
国这样的大国不能走依附于国际市场而不是民族市场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的出口总额
在GDP 中只占20%,而GDP 中80%要由“内需”来消化。如果没有本国广大农村对工
业产品的需求,中国的工业民族市场就是一句空话。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大国能够在本国
农民大量破产、生活持续恶化中崛起。所以中国对“三农”(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给
予了特殊的关注。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和谐社会,实现
和平崛起,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这次修宪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衔接,意义重大。过去纠“左”,
每次都是在承认“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这次修宪,从
根本上纠正了暴力社会主义的错误,回到了建国时的政治基础—和资产阶级合作。1950
年6 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说:
和资产阶级合作是肯定了的,不然《共同纲领》就成了一纸空文,政治上不利,经
济上也吃亏。“不看僧面看佛面“,维持私营工商业,第一维持了生产;第二维持了工人,
第三工人还可以得些福利。当然中间也给资本家一定利润。但比较而言,目前发展私营
工商业,与其说对资本家有利,不如说对工人有利,对人民有利。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根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修改宪法,是对《共同
纲领》的继承和发展。这个继承和发展表现在:
(1) 恢复我们建国的政治基础,承认和保护私有制,恢复和资产阶级合作
的政策。
(2) 承认民营企业家(资产阶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不是暂时
允许存在,若干年后就要被消灭的剥削阶级。
(3) 承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民营企业代
表新建的生产关系,对他们不再是利用、限制、改造,而是鼓励、支持、引导。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改革开
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将像今日欧洲那样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文明、
公正和谐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向民主社会主义转变,是服膺马克思
恩格斯晚年遗教,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传统,彻底脱离苏联模式,回归与时俱进
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
重新评毛,此其时矣!
建国以后,毛泽东最大的失误是抛弃了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急于实现建立大同社
会的梦想。他自称是马克思+秦始皇,以宣传加暴力实施社会改造。《共产党宣言》的空
想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封建主义传统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暴力社会主义模式。从1956 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起,
到1976 年毛泽东去世、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二十年是民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突飞猛进的二十年,也是毛泽东的暴力社会主义草率形成、恶性发展和彻底崩溃的二十
年。
1981 年6 月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纠正毛泽东建国以后
的错误,扭转中国的历史方向,使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是有伟大功绩,起了历史
作用的;但又有它的历史局限性,即由于斗争策略的需要所遗留的“纠左“不彻底性。
1993 年1 月15 日,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了一次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除
中共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全体常委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
锦涛外,还有邓小平、陈云、彭真、万里、薄一波、杨尚昆、王瑞林。邓小平在会上作
了关于若干年后对毛泽东历史地位和一生功过,要作出科学、全面评价的讲话。当时江
泽民在会上提出,对小平同志这一谈话纪要及其他同志的发言纪要,作为一次政治局常

委扩大会议通过的议题存案。会上举手表决,一致通过。
邓小平坦诚地说:
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及功过的评价,是受到当时党
内、社会上形势的局限的,部分历史是不实的。不少同志是违心地接受的。历史是我们
走过来的,不能颠倒,不能改变。对毛泽东一生功过评价,一直是有争议的。我对彭(真)
老、(谭)震林、(陆)定一说了:你们的意见是对的,但要放一放,多考虑下局面,可
以放到下世纪初,让下一代作出全面的评价嘛!毛泽东的功过是摆着的,搬不掉,改不
了。有人担心对毛泽东全面评价会导致中国共产党历史功绩被否定,会损害共产党的领
导地位。我看,不必担心。我建议,对毛泽东一生的评价,可以在我这一代走后,做全
面评价。到那时,政治环境会更有利,执着意见会少些。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对过
去的错误、过失和违心、不完整的决议作出纠正,是共产党自信、有力量的表现,要相
信绝大多数党员,相信人民会理解、会支持的。
这件事过去了十三年,党内外都有强烈的呼声,重新评毛的时机成熟了。
《决议》最大的后遗症是肯定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所谓“社会主
义改造”,给了它一个历史正统地位,从而使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背上了“复辟资本主义”
的原罪。从实施“包产到户”到把保护私有制写入宪法,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突破“三
大改造”的框框进而完全否定它的历史。为了和《决议》保持一致,改革开放每前进一
步,都要“打左灯,向右拐”,步履蹒跚,邓小平和他的继承者们在“复辟资本主义”的
攻击声中战战兢兢地领导着这个国家。
以《决议》为根据写出的《毛泽东传》,仍然肯定“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
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空前的创举。”(《毛泽东传》(1949-1976)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年12 月版上卷第461 页)给回归“左”倾路线、推行第二次“社
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左派”看来只要你承认这个“空前的创举”,改革开
放就是“背叛了毛主席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复辟资本主义。”大大鼓舞和增强了他们推
翻改革开放新政的信心。这像一把利剑悬在民营企业家头上。许多做大的民营企业家把
总部移往香港或境外,表明他们的惶恐和疑虑,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近
些年国内众多民企借道英属维尔京等国际避税地纷纷“外资化”,摇身变为境外企业后转
而收购境内企业。整个面积仅154 平方公里的西印度群岛,已连续数年成为仅次于香港
的中国内地第二大外资来源地,超过了美欧发达国家。
2005 年4 月16 日李成瑞等七十三名“左派”上书中央总书记,提出所谓《关于加强
党的思想建设的建议》,采用拉胡捧毛贬邓批江的策略,分裂党,企图全面恢复毛泽东的
极左理论和极左路线。配合这种要求,“左派”网站发表大量文章,颠倒黑白,歪曲历史,
把那个饿死几千万人的悲惨年代描绘成世外桃源。说改革开放把事情搞坏了,鼓吹回到
毛时代去。
毛泽东的暴力社会主义,在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的心目中早已声名狼藉,彻底破产;
现在最重要的要把毛泽东时代的真相告诉青年。

改革开放是对“三大改造”、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一条极左路线的否定而不是对它
的继承。划清这个界限改革开放路线才有拨乱反正、开辟新道路的历史正统地位。维护
毛泽东的错误既不能加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又不能给改革开放带来合法性。
从“三大改造”完成到拨乱反正前夕,消灭私有制的结果是整个国家、全国人民的
绝对贫困化。这期间中国搞了20 年运动“抓革命,促生产”,每次运动都说是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中国的生产力发展道路哪步田地呢?人民的生活改善了多少呢?从吃的方面
看,1956 年人均消费粮食408 斤(市斤,每市斤合半公斤),1976 年为380 斤,减少28
斤;食用植物油1956 年人均消费5.13 斤,1976 年为3.19 斤,减少1.94 斤。从穿的方面
看,1956 年各种布的人均消费量是29.17 尺(市尺,每市尺折合三分之一米),1976 年为
23.55 尺,减少5.62 尺。其中1968 年每人只发了9 尺布票。(《中国统计年鉴》,(1984 年)
第477 页)从1957 年到1978 年二十年间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工资非但没有提高,反而
实际下降5.7%。职工的年平均工作从1957 年的582 元下降到1978 年的549 元。(《奠基》,
刘仲藜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年版,第176 页)据国家农林部1973 年统计,
有72 个县的粮食产量还停留在解放初期的水平;近一百万个生产队(约占全国生产队总
数的百分之二十)每人年平均分配在40 元以下。这些队基本上没有现金分配。有的队甚
至连维持简单再生产也很困难。
曾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是这样说的:“1977 年6 月,党中央派我到安徽当第一书记。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又是“左”倾错误的重灾区。“四人帮”在安徽的代理人推行学大寨
的那一套“左”的东西特别积极,农村问题特别严重,农民生活特别困难。。。。。。吃不饱,
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样子,门窗都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
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 我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么
原因?这还能算是社会主义吗?人民公社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农民的积极性没有
了?”“我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 万多个生产队,只有百分之十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
百分之六十七的生产队人均收入低于60 元,40 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怎
么能不犯愁啊?”“人民公社化后发生的三年困难时期,到处浮肿病,饿死人。据了解,
光安徽省的所谓非正常死亡人口就三四百万。”(见1998 年4 月30 日《中国经济时报》)
据比较准确的统计,三年大跃进安徽73 个县饿死633 万人,是全国饿死人比例最高的省
份。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暴力社会主义的恶性发展。大跃进三年,全国有 3755
万人被活活饿死。损失约一千二百亿元。文革十年,照叶剑英1978 年12 月13 日在中共
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说法,整了一亿人,死了两千万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如
果再加上李先念(1977 年12 月20 日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说的国民收入损失五千亿,
浪费和减收共计一万三千亿人民币。从新中国成立到1976 年毛泽东去世,没有内战,没
有重大自然灾害,非正常死亡在5755 万人以上,经济损失一万四千二百亿元。近三十年
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六千五百亿元,两次大折腾的损失,是我国前三十年基本建设
投资总额的两倍多。就是说,本来可以用于建设国家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宝贵资金,有三
分之二以上被毛泽东折腾掉了。这就是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国家的总成绩单。
有人瞎起哄,罗列一些计划经济时代虚夸的国民经济发展数字为毛泽东时代粉饰。
判别制度优劣,政策好坏,一看人民生活的改善,二看发展速度。当年毛泽东发动大跃
进正是要在速度上超英赶美。赶超的结果是:1955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7%,

到 1980 年跌落到2.5%。1955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2 倍,1960 年与日本相当,
到1980 年只相当于日本的四分之一。195 年中国人均总产值是日本的二分之一,1980 年
不到二十分之一。1960 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出中国四千六百亿美元,到1980 年这个数
字变成了三万六千八百亿美元。夸下海口赶英超美,落后的却越来越远。大跃进变成了
大跃退。历史宣告了“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为代表的毛泽东的空想
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的彻底破产。
毛泽东想让国家和人民富起来,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经常提出
“解放生产力”的口号,急切地想把生产搞上去,办法却是批判“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具体政策上跟一切有利
于发展生产的办法过不去,如反对“三自一包”(三自是自由市场、自留地、自负盈亏,
一包是包产到户),割资本主义“尾巴”。连给工人发奖金,八级工资制他都反对。在经
济领域中,自发资本主义倾向(即人们追求多劳多得的发财致富的努力)是先进生产力
的活的灵魂,灭了这个灵魂永远不会有先进生产力。要想富必须给这个批了多少年的“自
发资本主义倾向”正名。“掐尖灭富”(即不许有人先富起来)是暴力社会主义的死穴,
是毛泽东领导经济失败的根源。他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正道”,决不改弦更张。可为
什么按他的一套理论去发展生产,生产就是上不去呢?按《共产党宣言》去改造国家,
越改造国家越穷,人民越苦呢?他至死也没有弄明白。这是一个想为人类做好事的空想
社会主义者的悲剧。
奥地利学者哈耶克 1944 年在他的成名之作《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善意地提醒全
世界的社会主义者:“当我们有意识地按照高尚的理想塑造我们的未来的时候,是不是存
在着一个更大的悲剧,我们很可能不知不觉中走向了我们所欲追求追求目标的反面。”毛
泽东就是这样一位理想主义者,他想把人民带入天堂,却“不知不觉中”把人民送入了
地狱。
当这位“大救星”死去,解散了人民公社,农民能够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小农经
济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充分发挥的时候,农民才真正得救。摆脱了公社的桎捁,单
干的农民实现了毛泽东费尽移山心力也没有达到的产量九千亿斤的梦想。1996 年粮食产
量超过一万亿斤,棉花产量超过八千四百万担,至此中国的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
给已经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而丰年有余,中国用占世界近10%的耕地,供
养了占世界21%的人口,并自1997 年以后,每年农产品出口达50 亿美元。河南上蔡县
在大跃进中饿死了四万人。在2006 年除夕之夜,这个县的杨集镇李桥村,一个只有七百
多人口的普通村庄,村口竟然停放了四十多辆豪华轿车,而这些轿车的车主,全是富起
来的外出务工村民。(据2006 年2 月5 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共和政府必须摆脱“替
农民作主”、“为农民指路”的思维定势,不要总觉得比农民高明。只要把应有的权利和
自由还给农民,他们自己会现在自己的发展道路,自己会创造自己的灿烂未来。
应该实事求是地作出结论:毛泽东所主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以及公社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是空想社会主义,是暴力社会主义给
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为痛心的损失,迟滞了社会的发展,延缓了现代化的进程,
是子孙万代应该牢牢记取得惨痛教训。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领导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这是足以统

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的“硬道理”。2004 年5 月26 日温家宝在世界银行全球扶贫大会
上宣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1979 年到2003 年,国民生
产总值有3624 亿元,增加到116900 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8.4 倍;同期,全国居
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90 美元,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水平”,中国的标准是(1)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2500 元(按1980 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 元相当于900 美元);(2)城镇人均可
支配收入达到2400 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 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 平
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 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 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 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
数(食品类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
命70 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见2002 年11
月18 日《人民日报》:《全面小康什么样?--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1979 年至 2003
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从1979 年的400 元上升到一万余元,增加了25 倍;中国农
村人均收入由1979 年的150 元提高到2003 年的2800 元,增长近20 倍。1999 年,世界
银行根据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将中国的级别从“低收入”国家提升到了“中低收入”国家。
这种魔幻似的生产力来自哪里?来自混合经济共同发展,主要来自民营经济,也就是改
革开放前我们要想赶尽杀绝的那个资本主义经济。有人说今日之成就全赖毛泽东时代打
下的基础。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事实:1958 年大跃进发动9000 万人砍树炼钢,浪费23 亿
人民币,炼了600 万吨海绵铁,凑足1070 万吨,圆了毛泽东的面子。到毛去世的1976
年全国钢铁产量不超过2600 万吨,而2003 年全国钢产量已经达到2.2 亿吨,连续8 年世
界第一,到底伟大的工业革命什么时候完成的还需要论证吗?!苏钢(苏南某国营钢厂)
是一家大型国营钢厂,职工12000 人,总资产53 亿,永钢(全国十大民营企业之一江苏
永钢集团)有职工2000 人,总资产15 亿。苏钢对国家贡献的利税不到永钢的一半。据
调查,民营企业的生产率至少是国营企业的四倍以上。中国城乡人民1993 年告别票证经
济时代。国内市场物价稳定,商品丰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我们走进百姓家
庭看一看,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话、手机、电脑,哪一件是毛泽东时代完成
的?毛的暴力社会主义阻碍了、阻滞了、滞缓了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
改革开放造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2005 年6 月30 日,第一部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问世。根据全国工商联对上规模民营企业的调研结果,
从三次产业划分的角度看,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79%)和第三产
业(20%),第一产业企业仅占1%。在第二产业中。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74%)
和建筑业(3%);在第三产业中,主要集中在商业、餐饮业、综合类和房地产业。蓝皮
书预测,在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未来5-10 年我国民营经济将会保持年
均10 以上的增长速度,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也将保持在60%以上;二是民营
经济领域的工业增加值也将保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三是民营经济每年将吸纳1000 万
左右的新增从业人员;四是民营经济的出口将保持30%的增长速度。民营经济已经取代
传统国有经济成为出口的主力。
对农民最大的德政是减免农业税。农业税在历史上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建国初期农民缴纳的税费支撑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期积累。近年来,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
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税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逐渐变小。全国财
政收入中来自农业税的收入从1950 年代41%下降到2004 年的不到1%。据新华社报道,
截至2005 年1 月17 日,已有22 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停征农业税,预料明年全国将实现全

面停征农业税。这种德政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安徽省来安县邵集乡松呈村 67
岁农民葛美和2005 年春节写的春联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25 年来,
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中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目前中国粮食、棉花、
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粮食年产量从三亿
吨增长至五亿吨,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
变。
据国家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的
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78 年的2.5 亿(只是继承毛泽东的公社化“遗产”)减少到2003 年
的2900 万,25 年里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88.4%,贫困发生率从30%下降到3%左右,贫
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5 年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指
标说,中国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从2005 年春季开学开始,592 个国家扶贫开
发工作重点县对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免除了杂费和课本费,并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因
贫困辍学的孩子又回到了课堂;同时,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共同支持下,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到2005 年6 月底,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641 个县
(市、区)的2.25 亿农村人口中,已有76%的人自愿参加了这项制度,让更多的农民尝
到了看病报销的甜头。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起来。能有这样的财力物
力,实事求是地说,就是实行了民主社会主义政策,团结资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生
产上了一个大台阶的结果。
据美国专家预测:“到了2030 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大体达到美国和欧洲的水平。
每个中国人的收入也许只有美国人收入的五分之一,但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会比现在有
显着提高,上亿的中国人会在旅游、教育、文化和住房等方面感受到中国的变化。”(美
国《财富》杂志2001 年5 月号《变化的中国》)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走苏联式道路,实行暴力社会主
义,消灭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越搞越穷,失败了;走瑞典式的道路,实行民主社会
主义,团结资产阶级,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个成功表现在2003 年创造了高于1978 年33
倍的劳动生产率(据国家统计局计算,1978 年一年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2003 年11 天的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新制度战胜旧制度,正确路线战胜错误路线,民主
社会主义战胜暴力社会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改革开放是从经济领域做起的。在一定时期内对“左”的意识形态的挑战采取“不
争论”的对策是正确的。发展是硬道理。许多事情是经济发展以后才能说清楚的。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具备了说清楚的“硬道理”。胡锦涛及时地提出在意识形态上正本
清源,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性任务。从马克思主义遗产中,扬弃
暴力社会主义(即空想社会主义和封建社会主义)糟粕,提取民主社会主义精华,清理
毛泽东思想,让新民主主义理论发扬光大,应成为这一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核心部分。
废止了暴力社会主义路线和政策,不触动产生和维护这些路线和政策的极左理论是不行
的,要进行一场深刻的意识形态变革。明确地、大张旗鼓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布:抛
弃误导中国几十年,给国家带来贫穷、动乱和专制,至今仍否定改革开放的理论—从马
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到毛泽东的“左”的教条。2005 年6 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
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
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他说: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把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
法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
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以人为本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精髓。在意识形态的改革中,要以胡锦涛以人为本的科
学发展观为总纲,以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民主社会主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以及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础,吸收社会民主党民主执政、廉洁执政和缩
小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劳动差别)的治国经验,构建与世界民主潮流
相和谐的意识形态,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宜国情的执政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应命名为民
主社会主义理论,载入党章和宪法;从今以后,不再把任何人都名字列入党和国家的指
导思想,以消除个人崇拜的遗风和影响,建立改革派的话语权。中国共产党改名为中国
社会民主党,参加社会党国际,以承续马克思、恩格斯所建立的社会民主党的历史源流,
确立广告怕的历史正统地位,让国人耳目一新,让世界耳目一新。走了这一步,对于统
一中华,对于改进中国与欧盟、美国、俄罗斯和一切民主国家的关系,将产生重大影响,
为中国腾飞创造最好的国家环境。


网载 2015-06-02 23:34:17

[新一篇] 結束語:團結資產階級建設社會主義

[舊一篇] 《金瓶梅》和情色小說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