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冬夜,到台北逛书店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33.jpg

台湾的诚品书店是家连锁店,遍布台岛各地,其中最大一家在台北敦化南路,所以又叫“敦南店”,也是“诚品”的总店。店面不是很大,比北京的“三联韬奋”小一半儿;跟西单的图书大厦比,更是小巫见大巫。但是逛一圈下来,会觉得大小正合适,恨不能要感叹多一平方米逛起来累,少一平方米又会不尽兴。不知这样的大小,是否有设计专家精心测算过。


店里的书很多,分门别类分区域摆放。分类方法与“三联韬奋”差不多。但是,每种图书一般只有两三册,不会出现一长排书架,只有两种图书比肩而立的情况。一方面可能因为寸土寸金,没那么多闲余之地供挥霍;另一方面,也是吸引读者和书再亲近些——书籍种类密度加大,就不可能远远地一目了然,必得凑上前去仔细观瞧。既然凑上来了,很自然地,就会伸手去摩娑,而那一刻,散发着墨香的书籍也仿佛有了生命,会与热爱它的读者朋友倾心交谈。


经商一道有商场如战场之说,战到最后都是拼细节,看谁能想人所未想,最终四两拨千斤,于细节处取胜。还说书籍的摆放,光分门别类还不够,比如现代文学吧,那么多大家那么多作品,不知要占去多少个书架,如有确定目标找本书,不说大海捞针,也是浪里淘沙。可在诚品搜寻起来却非常容易,因为每一门类中,又按作者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列。这就是细节了。顺便说一下,我逛一圈下来,意外地有个小发现,台湾作家中,姓林和姓陈的特别多。


“诚品”还处处显示着它的兼容并包、喜新不厌旧的特性。全世界各大语种的书都有,十几二十年前的旧书也编队其中。而在北京,书店太缺乏恋旧情怀了,稍有一段时间不去光顾,再去了,哪怕想买也就是去年出版的书,十之八九会空跑一趟。



现在北京的书店也逐渐注重读者的坐卧停留问题,大兴开茶馆或者咖啡馆之风,书店一角辟出一块地方,放几套桌椅,卖些茶水。“诚品”也有专门的咖啡区。但你并不一定要到那里,才得小憩,全店的地面,一律铺的实木地板,又有义工蹑手蹑脚于你不经意间随时清洁,所以真是走累了,看累了,大可席地而坐。只是你要注意,别因此挡了书架,影响其他读者看书。“诚品”里每个书架的下层隔板上,都嵌着一条告示,只要在书架前坐下就会看到,提醒你不要只顾自己的一时痛快。


说了这么多“诚品”的优秀之处,还没有说我最喜欢它的原因:它是二十四小时昼夜营业的。



书迷们大致都有点恶习难改,总是夜猫子居多。我在北京,就常常半夜想找个书店逛逛,可是纯属痴心妄想,整个社会都是朝九晚五,半夜想闹个性?去酒吧啊。可是哪家酒吧会有书呢?


“诚品”满足了像我这样毛病太多的书迷的需要,当台北笼罩在夜色之中,当辛勤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沉入黑甜乡,我揉揉因为注视电脑太久而略嫌滞涩的双眼,披上外套,锁上房门,坐电梯下楼,走上大街,坐夜班公车,奔赴敦化南路诚品书店,去找我的亲密朋友,那些平整可人的书籍,还有那些与我一样的书籍爱好者。


至于说冬夜,没错,是冬夜,但是台北的冬天,T恤外边加件薄外套足矣,那就如同北京的春天了。何况还有对书的向往,在你心中时刻温暖着周身上下,冬夜又怎样呢?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真是这样,冬季的台北老下雨,大多是毛毛细雨,扫在身上柔柔的,轻轻的,恰似临睡前读几页好书带给人的那种舒心,那种快乐,那种难舍难分。



本文转载自作家,出版人杨葵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gkui1968



杨葵 2015-05-16 15:36:28

[新一篇] 為何中國經濟下行、股市暴漲?

[舊一篇] 為什么我們掙的錢總是不夠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