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信用卡寅吃卯粮无以为继 是天使还是魔鬼?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小卡片 大理财

  信用卡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事实上,信用卡本身并无好与坏,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理财工具而已……

  □ 本刊记者 陈士新 l 文

  “卡奴”一词最先源于台湾,是指因为使用信用卡、现金卡透支消费,月薪或收入无法将支出部分摊平,首期只能缴部分的金额,之后需给付金融机构循环利息、违约金、手续费等费用而背负高额卡债的人。台湾金融主管部门将无力偿还银行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个月未能还款的人定义为“卡奴”。

  提前消费本不是国人的传统,但是自2003年以来,随着信用卡发卡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透支未来,享受生活”成为了一种新时尚,“卡奴”也日益成为国内一个备受关注的巨大社会问题。

  记者了解到,“卡奴”目前主要由白领阶层、大学生和部分工薪阶层构成。截至去年末,全国信用卡发卡量为2.3亿张,比2010年年初增长23.96%,相当于2003年的77倍,如果按照平均每人3张卡计算,大约有7000万持卡人。而相关调查显示,约四成上班族已沦为信用卡“卡奴”,超过8成的上班族拥有自己的信用卡,且使用率高达72.5%。

  一般而言,“卡奴”具有下述三项特征:卡多;每张卡的消费量和信用额度高;每月循环还款,但只是部分还款。其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主动型卡奴,他们需要用钱,如做生意、买房子、炒股票等,信用卡被用作融资工具;被动型的卡奴,他们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信用卡主要用作消费,欠款主要是因为冲动型消费。

  透视 “卡奴”的产生,除了经济、社会成因之外,个人理财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方面,他们过分地透支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其实他们成为卡奴的途径并不复杂,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种:发卡门槛低,不知不觉成卡奴;刷卡爽过头,眨眼成卡奴;以债养债,积累成卡奴。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一个个诱人的口号下,有人因为过度刷卡而入不敷出,有人因为无力还债而被银行告上法庭,还有人尚未走出大学校门就负债累累……时尚带来的虚荣心,提前消费产生的快感,以及金融机构滥发信用卡的“圈地”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日益壮大的“卡奴”族群。

  《金融理财》认为,较之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成熟的信用卡体系,尽管中国的信用卡行业发展迅速,但缘于银行没有履行告知风险的义务、消费者对这一消费支付工具理解不够,由此而产生的信用卡纠纷案件也日益增多。对银行来说,信用卡纠纷案件会导致呆账坏账的产生,资产不良率上升而影响盈利;对于持卡人来说,需要面对的麻烦则会更多,信用卡违约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信用卡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事实上,信用卡本身并无好与坏,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理财工具而已,如果用得好,不但能为持卡人带来很多方便,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能帮助理清你自己的账本,进而获得不菲的正收益。

 表面光鲜 皆是“负翁”

  “年费、滞纳金、取现费和超限费,是最为常见被消费者忽略的信用卡费用。”中国银联北京分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很多银行刷卡免次年年费,但是要求不同。

  □ 本刊记者 肖萍 l 文

  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看上一件心爱的物品但囊中羞涩无力购买而郁闷,而如今,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手里有卡,心中不慌。“穷人”和“富人”间的界限被模糊了——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

  人们青睐信用卡,不但因为其在消费时比现金更加方便,更因为其带来了可以提前消费——透支这一最大诱惑。在这种诱惑下,我们正进入一场狂热的透支消费大潮中,而由此引发的危机,被暂时的快感和表面的美丽浮华掩盖了。

  然而,当这种“提前型”消费,遇上日益庞大的“月光族”队伍,以及满眼皆是的“负翁”们,必将带来一个新的族群——“卡奴”。

  卡奴众生相

  “卡奴”字面意思为,信用卡的奴隶。又称卡债族,指因为使用信用卡、现金卡透支消费,月薪或收入无法将支出的部分摊平,首期只能缴部分的金额,之后需给付金融机构循环利息、违约金、手续费等费用而背负高额卡债的人。

  台湾 “卡奴”现象曾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因卡债高筑,有些人甚至流落街头。而如今,“卡奴”可能随时出现在你我的身边,陈圣(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圣,28岁,从事IT工作,目前单身,是个很会享受生活而且喜欢玩的女孩。表面上她过得非常光鲜,拥有多张信用卡,穿名牌衣服,用名牌化妆品,出入一些高档娱乐场所。然而每个月的8日一临近,她的心就要砰砰跳,因为这一天是她的信用卡还款的最后截止日。“这个月又有7000多元信用卡欠款要还”,唉……每月拿到刚发到手的8000多元工资,她一点也兴奋不起来,都会皱着眉头盘算这有限的8000元该如何分配,才不致于陷入财务危机。

  几年来,她虽然收入一般,但是名牌衣服、高档化妆品、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高档家具一样不少,这些都极大地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刷卡时神采飞扬,还账时灰头土脸。”陈圣这样形容自己的“卡奴”生活。

  她的钱包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银行卡,其中光是信用卡就有6张。然而这些信用卡都有不同的用途,有专门用来日常消费的,有出去旅游消费用的,有用来购买类似笔记本电脑等“大件”的,还有用来分期付款买家具的等等。

  “我觉得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没有信用卡你根本就不能算一个真正的都市人!”陈圣起初使用信用卡时,体会到的是一种刷卡的快感与消费的满足。但最近,信用卡带来的还款压力已经让她透不过气来。“我现在简直就是在为信用卡打工。”

  工作6年,陈圣至今只有不到1万元的存款,这让她常常没有财务安全感。她每个月要收到6家银行寄来的信用卡对账单,总还款额每月不低于7000元。而一个月8000多元收入了还信用卡账单之外,还要应付房租、水电费、交通费用等,这让她时常感到捉襟见肘。

  与陈圣一样,江明(化名)拥有一份光鲜的职业——上海某着名财经媒体人,每个月拿着不低的工资——税后近15000元。在众人的眼中,江明是一个典型的白领,可以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然而,他的生活却因为小小的信用卡而抹上了一个难看的信用污点,因为拖欠卡债未还而成为被告。

  江明的收入虽然不低,但是依然挡不住他“不自觉”的刷卡记录。江明在2002年的时候,就申请了第一张信用卡,开始了他的“卡民”生涯。只是发展到最后,他变成了一个“卡奴”。

  他身上至少有8张信用卡,但自去年以来家中遭遇一些变故之后,使这位向来花钱如流水的“阔少”成了个吝啬的“葛朗台”。在上海某区法院所提供的材料中,江明最后一次还款,是2010年12月31日,金额是45000元,其中包含一个月的透支利息798.73元。在此后的3个月,直到因为未还款卡被冻结,他又消费了共44938.93元,至今都未还。2011年6月,银行一纸诉状将江明告上法庭。最后,法院判江明不但要偿还所欠的约45000元的信用卡透支额,还要支付近20000元的利息。

  “被人追债的日子太难过了,(银行)电话就像阎王爷催命一样,一天十几个,让你不得安宁。”为了逃债,江明甚至曾一度关掉手机,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呈几何级增长

  “卡奴”正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巨大社会问题,其人数也在呈几何级地增长。

  “自2003年以来,随着信用卡发卡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为此很多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专门成立了一支催债队伍。”某国有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在接受《金融理财》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持卡一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做到理性消费,有的甚至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

  据央行统计,截至去年末,全国信用卡发卡量为2.3亿张,比2010年年初增长23.96%,相当于2003年的77倍。如果按照平均每人3张卡计算,大约有7000万持卡人,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卡奴”。

  而相关调查显示:约四成上班族已沦为信用卡“卡奴”,超过8成的上班族拥有自己的信用卡,且使用率高达72.5%。拥有信用卡的上班族中,超过半数者不得不承担一部分利息和负资产,其中,超过20%的用卡人认为自己完全被信用卡“套”住,花了很多钱,还有两成的人尽管主观上知道信用卡的种种弊端,但每月都难免成为信用卡的“负翁”,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卡奴”。

  上述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慨叹,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新生代一族中的“卡奴”会愈来愈多,甚至会呈现出几何增长的态势。

  “这种情形很像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银行业通过广告大肆渲染一种刷卡、向银行借钱的‘时髦’风气,很多年轻人懵懵懂懂就刷卡上瘾了,很自然就沦为‘卡奴’,我们大陆的年轻人又何偿不是这样呢。”央行支付结算司一位负责人分析,80、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惯着,虽然收入不高,但花钱大手大脚,这样的人可能是今天的“卡奴”,也可能成为明日的“负翁”。

  这些“卡奴”又是谁的奴隶呢?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资”;二是持卡人自己成为了自己的“卡奴”。 “这部分人为银行贡献利息。只要能够按时还款最低额度以上,他们是银行的最好客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笑言。

  他认为,卡奴,即是使用大量的现金卡、信用卡,但负担不出缴款金额或是以卡养卡、以债养账等方式,一直在还利息钱的人,其具有三种特征:卡多;每张卡的消费量和信用额度高;每月循环还款,但只是部分还款。

  而卡奴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主动型卡奴。他们需要用钱,如做生意、买房子、炒股票等,信用卡被用作融资工具。这些用卡者知道自己的风险,“不乏持有十余张卡,套现数十万的情况。这种人最危险,一旦预期希望达不到,非常有动力放弃自己的契约。”第二种是被动型的卡奴。他们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信用卡主要用作消费。欠款主要是因为冲动型消费。“如果他们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消费预期,通过债务重组、可以很好地还款。”

  被忽略的费用

  “年费、滞纳金、取现费和超限费,是最为常见被消费者忽略的信用卡费用。”中国银联北京分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很多银行刷卡免次年年费,但是要求不同。

  记者了解到,有的银行刷卡3次免次年年费,有的刷6次;更有银行要求,需要有六个月,每月刷卡一次才能免年费,一旦持卡数量多,持卡人很容易遗忘。取现费用指的是从信用卡提取现金所付的费用。上述人士介绍,取现有两种。一种是透支取现,一种自由存款取现(溢缴款),后者有的银行免掉了,但前者一直存在。

  “通常1万元的额度要收1%-3%的取现手续费。但如果通过柜台取现,费用是千分之五。有一次我一个朋友取了7万元现金,顺手就存在信用卡里了,我给他算,以后这笔钱直接都取出来需要付2100元手续费,他当时就愣了。”他说。

  此外,还有一个“超限费”科目。即每张信用卡有一定的额度,但实际消费时刷卡金额一旦超过信用额度,超出部分会收取的费用。据央行规定,各银行制定的信用卡超限额度应控制在总额的10%以内,银行可按超额部分的5%收取超限费。

  滞纳金则是指当还款人没还够最低还款额时,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比例需支付的费用。但这些收费的规定,信用卡办卡人员多数不会明言,申请表后的收费说明也很快在表单填完后被收走,而且银行也不会事先提醒。

  这些被忽视的费用及复利,是卡奴现象的推手。对于信用卡制度建设,业内专家建议,首先要建立起全国个人征信和评分体系,“目前只是黑名单制度,要奖励信用良好的人。目前提供一个简单的报告,但缺少客观的评分。”此外,还应加强对银行直销和催收人员的管理。

 寅吃卯粮无以为继

  透视卡奴的成因,除了发卡门槛、消费观念之外,个人理财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方面:他们过分地透支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导致以债养债,积累成卡奴。

  □ 本刊记者 张萌 l 文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一个个诱人的口号下,有人因为过度刷卡而入不敷出,有人因为无力还债而被银行告上法庭,还有人尚未走出大学校门就负债累累……时尚带来的虚荣心,提前消费产生的快感,以及金融机构滥发信用卡的“圈地”运动,在一定度上催生了日益壮大的“卡奴”族群。

  透视 “卡奴”的产生,除了经济、社会成因之外,个人理财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方面:他们过分地透支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其实他们成为卡奴的途径并不复杂,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种:发卡门槛低,不知不觉成卡奴;刷卡爽过头,眨眼成卡奴;以债养债,积累成卡奴。

  “门槛”催化剂

  张浩(化名)至今仍然在信用卡的债务中不能自拔。

  2008年,他分别在招行工行、中信、光大、民生、广发银行办理了共6张信用卡。“第一张是工行的信用卡,额度2000元,广发银行额度是6000,招行额度是1万。”张浩坦言,除了工行卡是在银行网点办理的,其他卡都是在商场所摆的临时摊点办理,各行办理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只要求身份证信息,有的则需要工作与收入证明等。

  张浩的情形颇具典型性。若要分析卡奴成因,需从源头谈起,如信用卡发放的渠道、信用审核机制等等。

  记者了解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商场、地铁、社区、学校等人口集散之地,随处可见办理信用卡的代销点,方式简便的只要一张身份证,填写几张表格就行,还附带赠送价值不菲的礼品。

  尽管银行通过申请协议将信用卡的使用说明向持卡人尽到了“告知”义务,但是那些晦涩的文字、绕口的说明,不要说是对于一般申请人来说难读懂,大部分银行员工对于信用卡的了解和使用说明也是一知半解。

  “在一些发卡行人员手里,信用卡几乎成了一种免费的商品,时时诱惑着顾客上钩。‘卡奴’的大量出现,银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社科院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向记者表示,为了提高业绩,很多银行发行信用卡毫无门槛可言,有的甚至打出广告“只要会呼吸就能办卡”,还附带赠送礼品。

  在如此巨大的诱惑下,大量消费者纷纷落水,并进而造成了“卡奴”短期内急剧增加。

  提前消费时尚

  办卡之后就要用卡,提前消费产生的快感、时尚带来的虚荣心使信用卡在各个现代化大都市里,变成了时尚一族甚至是普工薪阶层、学生一族都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很多人拥有了一张、两张甚至更多的信用卡,“卡民”数量日益庞大,而“卡奴”族群也在日益壮大中。

  一项针对中国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调查表明,有57%的人表示“愿意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和以前一样,同样是刷卡,但是刷了之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以前刷的是借记卡,花的是已经挣到手的钱,看着卡里的钱少了,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刷的是信用卡,花的是以后的钱,因为看不见实实在在的数字,所以就没有了心痛的感觉。”张浩如是说,刷卡的一刹那感觉真的超爽!

  曹红辉分析说,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感觉,购买一件可有可无的物品,如果要自己从口袋里掏出现金,一定会权衡利弊,甚至会放弃。但如果是刷卡支付,则会很爽快,在他们心里,刷卡并不心疼,但是要把一张张的钞票数出去,则会有些不舍。这就是人的心理。

  一些年轻、冲动,敢花钱的人是银行最欢迎的一类客户,他们有一定的收入,好强,要面子,喜欢光鲜的生活,生活有滋有味,基本靠刷卡消费,买衣服和化妆品、下馆子泡吧,刷起卡来毫不眨眼,但是,只有等到自己拿到账单的时候,才发现发薪日变成还债日,刚刚拿到手的工资,一大半交给了银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卡的出现和普及,拉动和刺激了消费,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是,对持卡人来说,自己的超前消费,给自己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

  理财能力欠缺

  透视卡奴的成因,除了发卡门槛、消费观念之外,个人理财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方面:他们过分地透支了自己的支付能力,导致以债养债,积累成卡奴。

  由于很多人不懂得“量入为出”的道理,甚至有人将依次借债视为提前享受生活的方式,他们办有不同银行的信用卡,还有人一口气办了十几张,为的就是“以卡养卡”,这种貌似时尚的理财之道,实则已坠入循环利息的恶性循环中,最终是欠款数额不断增加。无度使用信用卡容易陷入“以债养债”恶性循环,让自己陷入到“卡奴”的怪圈里不能自拔。

  “信用卡的循环利息其实就是雪地里滚雪球,越滚越大。”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记者,以债养债、以卡养卡只能撑过一时,而不可能是一世,最终是要用自己的现金全额还款的。

  国外曾出现持卡人在刷爆多张信用卡后破产的例子。尽管中国目前还没个人破产的相关法律,一旦出现信用卡刷爆,连每期最低还款额也不能支付的情况,就意味着个人信用的破产,银行会视此类情况为恶意透支,对相关当事人银行会列入黑名单,限制其申办按揭贷款,或降低其最高贷款年限。对于所欠款项,银行也会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讨。

  “我们应该清楚信用卡基本的功能是用来消费的,是一种辅助的支付结算工具,切不可将属于债务范畴的信用额度当作收入来使用。我们通常比较鼓励刷卡消费,但并不鼓励用信用卡透支取现。因为和信用卡刷卡消费相比,信用卡透支取现由于没有免息期,所以成本要高得多。”郭田勇提醒,信用卡取现容易让人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中。

 用卡六大误区

  ①信用卡越多越好

  信用卡不是多多益善。首先,手头的信用卡太多,会导致消费过于分散,卡内的积分不易积累在一起,难以享受银行推出的积分换礼或者卡片升级等服务。其次,过多的信用卡会让持卡人混淆每张卡的消费金额、还款日期,若不能及时还款,还会给信用记录带来影响。建议持卡人保留一两张常用的信用卡即可。

  ②往卡里存钱和储蓄一样

  存在信用卡里的钱,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溢缴款,其实是不计任何利息的,也就是说,你白白把钱借给银行了,即使你再提取现金,也是需要计取款手续费的。

  ③利用信用卡做短线投资

  信用卡是一种消费信贷的工具,持卡人可以先消费后还款,享受一定免息期,也可以取现来应急。但是,持卡人利用信用卡作短线投资,忽略了正常的风险考虑,一旦造成无法正常还款,可能影响到今后个人的信用记录。

  ④只还最低还款额

  大部分银行对于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比例设置为10%,只要按期偿还最低还款额,你的信用记录就不会被影响。事实上,如果在未全额还款的情况下,都要从当月第一次刷卡购物之日起收取万分之五的利息。

  ⑤信用卡是免费午餐

  信用卡一般都收年费,除非刷卡达到一定次数。如果长期不用又未办理任何销卡手续,银行可以直接在卡里扣款,如果卡内没有余额,就算作透支消费,超过免息期后,就会把免息期间的利息一同算上。若一直不交款将被视作恶意欠款,严重的还会构成诈骗罪。

  ⑥只支付逾期天数的利息

  如果发生逾期,利息是从刷卡消费之日开始计算,而不是只是逾期那些天才收取利息。事实上,如果在未全额还款的情况下,都要从当月第一次刷卡购物之日起收取万分之五的利息。同时,信用记录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全额还款。

 前不久,湖北女子黄某因涉嫌信用卡“恶意透支”,被宁波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拘留期间其在看守所非正常死亡。据了解,黄某是典型的“卡奴”,共拥有4张信用卡,且都存在过度透支的现象,累计未偿信贷本息8万多元。

  尽管黄某的死有些蹊跷,但其仍然是众多“卡奴”所遭遇情形的一个缩影,并更进一步地表明,国内整个信用卡产业普遍存在的滥发、滥用现象已到非惩治不可的地步。

  那么,信用卡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日益增多的“卡奴”背后,到底会给“卡奴”自身、发卡行乃至社会带来哪些影响与风险呢?

  《金融理财》认为,较之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成熟的信用卡体系,尽管中国的信用卡行业发展迅速,但缘于银行没有履行告知风险的义务、消费者对这一消费支付工具理解不够,由此而产生的信用卡纠纷案件也日益增多。对银行来说,信用卡纠纷案件会导致呆账坏账的产生,资产不良率上升而影响盈利;对于持卡人来说,需要面对的麻烦则会更多,信用卡违约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威胁银行资金安全

  一些银行在审核和发放信用卡时,无底线地降低审查门槛,对申请人的经济能力、信用程度、还款能力、信息真实与否等都缺乏足够的评估与审核。更有甚者,仅凭一张身份证就能申请到信用卡,给不法分子骗取信贷资金以可乘之机;信用卡额度的多少既根据提供的材料,也根据不同时候的信贷情况,除重复授信、授信浮动区间太大外,虚报收入和工作年限也会导致银行错误评估卡片申请者的实际经济能力;一人多卡,加上POS机等受理渠道监管不严,为信用不足的持卡人进行多卡套现、恶意透支等行为提供了方便,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威胁银行资金安全。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信用卡欺诈损失金额11788万元,较上年下降32.38%,信用卡欺诈率0.0038%,较上年下降0.004个百分点;境内各发卡行的信用卡延滞账户余额总计为15.99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末下降21.4%。

  尽管上述数据表明,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有所下降,但仍是信用卡领域面临的两大主要风险。“信用风险与客户自身的偿付能力密不可分,而欺诈风险主要与社会的信用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相关。在信用卡产业发展初期,欺诈风险是主要的风险形式,而随着国家相关法律的完善,个人信用违约风险将成为更加主要的风险形式。”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解释说,作为信用卡的发行和管理方,银行责任重大,需要进一步完善资信审核制度,严格发卡标准,合理确定授信额度,从源头上遏制风险。

  个人违约成本高

  在国外,信用卡消费被誉为个人破产的头号“杀手”,而在国内,其所带来的破坏作用也愈加显着。

  “尽管信用卡本身是非常方便又可靠的个人资源,但如果过度透支既会增加手续费和利息支出等持卡人的财务成本,也会形成寅吃卯粮的不良消费习惯,使自己的经济陷入困境,甚至还会影响个人的信用。”广发银行北京?a href="http://q.stock.sohu.com/cn/601988/index.shtml" target=_blank>中行庞每ú扛涸鹑讼蚣钦弑硎尽?/p>

  “不少人还没成为房奴,就先当了卡奴。” “卡奴”如果经常拖欠还款,那么个人不良信用被记录后对以后办理房贷、车贷甚至求职找工作都会有影响。具体而言,信用卡透支逾期还款的后果主要有:信用卡滞纳金;逾期利息;诉讼费用等。而对有不良记录的客户,在今后的贷款办理中银行将慎重对待,可能会要求客户提供抵押、担保,可能会降低贷款额度,或提高贷款利率,甚至拒绝贷款。相反,如果信用报告里是良好记录,在今后的信贷业务中,将可能在金额、利率上享受优惠。

  ①经济成本。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初衷可不是学雷锋,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赚钱盈利,所以对于信用卡违约,他们对持卡人设定的第一成本自然是经济成本。

  比如说持卡人没有按时还账、或者超限刷爆卡之类的,银行都会按照规定收取一定比例的罚息或者滞纳金等,如果卡奴不想继续陷入信用卡违约纠纷的话,那就乖乖的按照银行的规定去把所有的钱都给补上。

  这个经济成本一般可不轻啊,罚息一般都是日息万分之五,而且还是复利模式,利滚利的话能够在短期内累积其巨额的信用卡卡债。卡奴应该认真想想,银行是靠算钱为生的,普通人怎么可能在经济方面算计得过他们?如果只是经济违约,那就尽快了结吧。

  ②信用成本。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信用是一份极其重要的资产,如果没有信用,那就意味着你在社会上,尤其是经济领域寸步难行。中国历来也崇尚“诚信”,但是社会实际中这方面却呈现出一种危机化趋势。

  不过随着中国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信用问题也必须要重视起来。信用卡的信用记录是构成个人信用档案的重要部分,如果信用卡违约的话,若是没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上了信用黑名单。

  在当代经济社会,可不要小看这个信用黑名单,不管你是去申请房贷、车贷,还是消费贷款,只要入了银行的信用黑名单,审批基本上都不可能通过。卡奴千万不要进入信用黑名单,那样的话信用卡不能用,涉及到信用的金融活动再也不会有主动权,这样的话会很艰难,除非有本事绝不跟金融系统打信用交道。

  ③法律成本。在一些传统思维的影响下,一些卡奴认为,自己是个人,银行是公家,银行不可能为了公家的利益而对个人赶尽杀绝,因此就抱着侥幸的心理。可能在卡奴信用卡负债数量不多的时候,银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催债,即打电话提醒客户还款。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卡债会越滚越多,银行就会采取其余的方法来催债了。

  有些银行会采取雇人催债的方法,虽然这种方式不被法律所许可,但是的确存在,不少卡奴面对这些催债人的紧逼,往往只能想办法还账。

  当然这肯定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卡债数目较大,银行还可以直接动用法律,对卡奴提起相关诉讼。而败诉的一方将要承担案件的诉讼费用,银行起诉要求用户还款的官司一般都是银行胜诉,所以这一部分费用都由用户承担。如果卡奴继续拒绝履行还债义务,那么银行就可能会像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样的话卡奴被拘留的可能性就会较大,直到屈服为止。

  如果伤不起,那就尽量少用信用卡;若是要用卡,那就认真的按规则办事。在信用卡的问题上,不要存侥幸心理,不要试图挑战规则,因为那样的成本太高,卡奴承担不起。

  台湾“卡奴”的悲惨生活

  “卡奴”一词最先源于台湾,是指没有能力偿还透支信用卡的卡民。亚洲金融风暴后,从2000年开始,使用“信用卡”、“现金卡”透支消费几乎成为台湾的一时风尚。银行为推销“信用卡”、“现金卡”,也在制造“借钱是高尚行为”的生活观念,鼓励民众大量使用“信用卡”甚至透支,扩大消费。

  那时,各家银行在马路上摆着小摊,消费者只要填表,基本就能办卡。消费者办卡不用缴交任何费用,甚至还可领一堆赠品回家。办卡容易,但贷款利率很高,一般都在15%到18%之间。很多人面对金融机构循环利息、违约金、手续费等费用,最终入不敷出,背负高额卡债而沦为“卡奴”。2006年,据估计,台湾有70万卡债族,平均每人负债190万元新台币。

  关于“卡奴”暴增的原因众多。有调查发现,62%的人认为是过度消费造成的,其中因创业或经商周转需要透支而欠债的比率为29%;因家庭变故或失业等生活困难引起的合计也占29%。

  沉重的债务压力,让“卡奴”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隐患。“失业青年当街抢劫,只为3万元卡债”、“某女大学生欠卡债10多万,上吊自杀!”“70多岁老父亲因儿子20多万元的卡债,被讨债公司逼得走投无路!”……此类新闻屡见诸台湾报端。

  据统计,在“卡奴”问题最高峰时期,台湾合法的讨债公司就达900多家,这还不包括大量的非法讨债公司。根据2006年台湾警方的调查统计,每个月至少有40个以上的“卡奴”,因卡债而走上绝路。

  因“卡奴”风暴已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台当局也开始介入解决。2007年6月8日,台“立法院”通过“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此“条例”当时被视为“卡奴”解放的福音。不过,“条例”中也设有“反奢华条款”,对欠债的“卡奴”生活有严格的限制。

 巧理账本也能钱生钱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沦为卡奴,那首先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信用卡。

  □ 本刊记者 程刚 l 文

  当下,信用卡几乎成了每个人的“通行护照”,让你摆脱了一时囊中羞涩而只能做“橱窗购物”的尴尬,可你在享受“轻轻一刷、便利贴心”之时,有没有想到其实你只“开发”了信用卡的冰山一角?

  倘若你正为玩不转手上的信用卡而苦恼,下面的“卡通”高手心得也许能为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远离卡奴式生存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沦为卡奴,那首先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信用卡。

  信用卡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是某百货公司的常年顾客,这个公司刚好有和银行的联名信用卡,那你就办这张联名卡。一般这样的卡,除了一般的信用卡功能,还能作为会员在这家百货公司消费积分,获得折扣什么的。如果你是商务人士,经常飞来飞去,就办可以累积航程的信用卡。有些卡可以在指定商户打折,吃饭可以便宜,还有看电影优惠,还有什么律师服务、拖车服务、高尔夫俱乐部会员服务什么的,明堂五花八门,根据你的需要选择,不要因为办信用卡有礼物就办,办好了不用或明天退卡。信用卡要善用,也要善选。

  其次是不要同时持有太多信用卡,卡多了就难于管理,哪张卡什么时候还款非常容易搞混,容易造成逾期还款,留下不良记录;多卡刷卡积分分散不利于积分兑换礼品;多张信用卡可能造成部分卡不常使用,也是浪费,还容易丢失,一旦丢失可能损失更大,因此建议只要1~2张信用卡就足够了。

  第三是刷卡消费量入为出。有的朋友有了透支卡就无限制刷下去,直到把卡刷爆,造成不良记录为止,在没有达到这一地步前,请在刷卡前慎重考虑,这件东西到底需要不需要买,是不是真正需要,是因为便宜还是因为优惠,或者根本不需要;每个月给自己一个刷卡额度,不要没有节制刷卡,否则还款日时会很难看。

  第四是保留刷卡凭证。保留刷卡凭证是一个很好的习惯,然而大多数持卡人不在乎单据,也不会保留,大多随手丢弃,这是十分不好的习惯。保留刷卡凭证这有两个好处:一、你随时可以知道你上个月刷卡消费的情况,有问题可以跟银行查询,刷卡也要明明白白,不要认为银行百分百正确。二、随意丢去刷卡凭证可能导致信用卡被盗。

  第五是在刷卡消费最高限内尽可能刷卡。每张信用卡都是有额度的,在这个最高限内刷卡,你是安全的。那么,在这个可控的范围内,请尽可能多刷卡。因为信用卡相当于你买东西时,有银行给你先付款,那何乐而不为,你到还款日还给银行就是了。你刷了卡,你就能累积信用,银行也能从你的刷卡额中向商家收取收续费,可谓双赢。

  第六是尽量不要提现透支。提现是要手续费的,即便你把自己的钱存到信用卡里,也要收费。信用卡是银行用来赚钱的,不是存折。提现对你没好处。你可能不在乎那点手续费。可是,请把手续费除以你的提现金额,再和利率对照一下吧,我保证你也会“心痛”的。

  第七是到还款日才还款。这就是利用最后还款日多赚些利息,毕竟钱放在你的账户里,产生的利息是你的。给了银行,利息就是银行的了。此外,如果还款日那天,你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无法还款,那请打电话给银行的信用卡客服热线,说明一下情况,要求延迟还款1至2天,一般都可以的。

  第八是关注相关信用卡的活动。现在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竞争激烈。办卡一般都有小礼物,有的礼物还相当不错。用卡有积分,还有各种抽奖啊、折扣等活动。都打听清楚,能得到的礼物都要得到,积分能使用的也尽量使用,活动和抽奖什么的,能参加也都参加。这样就让我们的信用卡发挥了最大的功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巧理自己的账本

  很多卡奴因为囊中羞涩,到了最后还款日时不得不选择只偿还最低还款额,而一旦无法全额还款,就会产生利息。信用卡的利息是复利,非常高,很多卡奴接到账单后往往不敢相信。

  为此,持卡人一定要搞清楚信用卡“利滚利”的计算过程。的确信用卡的透支利息计算是个挺麻烦的事情,简单的结论就是: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非全额还款。万一非全额还款,出现利息而自己又算不明白之时,就相信银行吧,他们一般是不会算错利息的。

  与此同时,你还可以用信用卡来记账、算账。在北京某央企工作的汪清(化名)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隔三差五和同学朋友出没在酒吧、KTV,一不小心就成了“月光族”。再加上后来结交了一位心仪的女孩,为了追她更加入不敷出了,直至沦落到要向父母伸手。

  在万般无奈之下,汪清想到了用信用卡代替记账、算账来控制自己的收支平衡。他去餐厅刷卡,买花刷卡,选购DVD也刷卡,就是去超市买生活用品仍是照刷不误。每月银行都会给他寄一份月结单,上面详细列出了他的每笔消费支出。如果这个月购买服装超支了,那下个月就省着用一点;这个月省下几百块,那下个月就可以提前透支买点东西来奖励自己。

  正所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自此之后,他不但不再向父母伸手,而且每月还可以多出数百元以备不时之需,就连女朋友也被他“哄”得团团转。

  也能“钱生钱”

  较之于汪清,在某中央级媒体工作的殷鹏(化名)可谓更精于“算计”。

  他巧妙利用信用卡多达一个月的免息期,领到工资后并不急于还款或存银行,而是去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然后在免息期内用信用卡消费。等到信用卡免息期结束的前两天,就把货币市场基金赎回去还款。

  虽然只赚到0.2%左右的月收益,以及用积分换点哈根达斯代金券、毛绒玩具之类的礼品,但他从此不自不觉地学会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理财,而且还是用银行的钱。

  如今一些基金公司相继与银行联合发行信用卡,货币市场基金可以设定在固定日期自动赎回转入信用卡还款账户,让这样的“套利”行为更为方便。

  殷鹏告诉《金融理财》记者,在信贷全面紧缩的大背景下,目前国内有七八家银行推出一种新业务——信用卡预借现金,持卡人无需复杂的手续,即可轻松获得小额贷款,其操作模式是将客户持有信用卡的授信额度转到客户名下的储蓄卡内,客户通过信用卡分期的形式按月对预借现金还款。

  而且与信用卡提现相比,这项新业务有很大的优势:“无息”、“免息”,只需支付分期手续费,借款额度接近于信用额度;而信用卡提现之后,银行将按万分之五的日利率收取利息,提现额度也只能是整体信用额度的30%-50%,同时单日可提现金额也有限制。

  事实上,信用卡分期的手续费也可看作利息,年息8%说低也不低,且随着借款期限延长,其年息会更高,但与取现年息18.25%相比,仍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现在银行的真实贷款利率这么高,而且钱一般都很难借出来,年息8%的资金成本已经很低了,随便做点什么操作也能收益不菲。”某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坦陈。

  但他同时提醒,上述“套利”行为也伴随着如果不能在免息还款期及时还款将会面临的风险。因此,必须选择相对稳定的投资品种。此外,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禁止用于购房、炒股、期货市场等,而且银行会定期对客户进行抽查,如果一旦发现客户的资金用于银行禁止的用途,提供不出相应的单据,那么银行有权收回资金。

  不妨测一测你的账单

  若不想让自己沦为卡奴,不妨透过九大财务检测项目,帮助你重新控制财务状况。一般而言,如果账单金额一直增加,但收入却没有增加,那就有麻烦或快要有麻烦了:

  ①是否用信用卡预借现金来支付另一份卡债;

  ②不知道自己的债务总额;

  ③接到债权人来信或来电通知逾期付款;

  ④时常逾期缴纳账单;

  ⑤最近曾经申请信用卡被拒;

  ⑥收入不够支付现在所有的账单;

  ⑦因为超过信用卡额度,刷卡消费被拒绝;

  ⑧有3张以上的信用卡,全部都有使用;

  ⑨至少持有3张信用卡,而还在申请更多信用卡。

  九大财务检测项目中,一旦同时符合两件以上者,代表已开始陷入财务危机,此时就必须严肃检讨自己的财务状况了,并重新控制财务状况,若无法透过自我调整,亦可请银行协助,一起找出解决方案。


《金融理财》杂志 2014-11-10 11:16:57

[新一篇] 東極旅游三島 海上布達拉宮

[舊一篇] 彭德懷元帥坎坷的一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