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极少人能欣赏这部电影,我也如此。
没高潮、没场面、没特效,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部黑白电影,但不是一部让人看完就忘的电影。
影评人从电影中看人生哲理,而我在这部电影中看到的不是人生哲理,而是影片哲理。
我们中国人看电影:三个骗子到农村骗钱,骗子衣着鲜丽农妇家境凄凉,骗了一次两次后肯定受良心的责备而悔改。遇到长大成人的女儿,为照顾女儿肯定最后改头换面从良。被骗家庭中有残疾悲惨的年轻女孩哭喊着请求这个假冒教士祈福,悲天悯人之心肯定会把骗来的钱归还,来个完美结局。然而我们被骗了,这个骗子不但没有改过将钱归还,还骗同伙说钱已归还。最后被搜出全部的钱,再遭到同伙的痛打并丢弃在山崖边。受伤的骗子经过两天努力,最终爬上山路时,几个行人刚好走远,而他已无力呼叫,结局了。结局了?就这样结局了?这完全不符合我们看电影的规律啊。他女儿那么漂亮无助,他又那么想照顾女儿以弥补以前的抛弃,而那残疾的女孩也快要打动他了,似乎这个骗子刚好在心灵的转折点上就这样死去,这样也太没有意义了吧。能有教育意义吗?
从中我发现,我们大陆的影片,都是有“意义”的:做好事,做好人,听党话,爱国,爱家,忠孝不两全时爱党不爱家大义灭亲等等,主题明确。影片中什么人都会被感化,没被感化的最终都将凄惨,以至于我一看这部电影时在心里就已将它的结局想好了。但结局并没有按预期的走,让我耿耿,难于忘怀。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拍摄于1955年,可是,里面多个场景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比如加油站,几乎这半个世纪来没改变过。
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2014-07-09 17:04:4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