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大师》:耍了贱,就别再立牌坊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簡體     傳統

各种电影理论、群众反馈来衡量,《分手大师》都不算好电影,但我得说,它深深地娱乐到了我,这是最近第二次我对华语片与主流评价形成大分歧,已经做好了挨砖的准备。上一次是《私人订制》,该片口碑扫地,骂声如雷,可我偏偏觉得有趣之极,尤其是开头部分。这两部影片,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表演游戏,印象最深的“剧目”是包青天和人犯,奥特曼和怪兽,人犯要跪下受刑,怪兽要被奥特曼打,但谁也没觉得受了委屈,笑呵呵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年之后,自然找不到愿意这么玩耍的小伙伴了,但还是可以口头过瘾一把,找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时无意间就角色扮演起来,你是皇帝,他是大臣,管你叫朕,管他叫尚书什么的,情景假设一番,全身心投入进去,脑洞开得跟陨石坑那么大,以假乱真,胡天海地吹一通,也是挺杀时间的聚会游戏。

  
  去年看完《私人订制》,我同意该片是三段小品拼接,现在想想,比起小品段子,该片更接近的是相声,你看德云社那些荒唐开局离谱走向的讲故事型相声,逗哏和捧哏的知道全是假的,逢场作戏,煞有其事,笑果就从这里面来,观众明知扯得不行,心理上也是当真事来欣赏,这才会乐不可支。《私人订制》里,这是订制小组和客户的默契,双方都知道是在演戏,努力使自己身临其境,加载各种角色属性,本质上这跟小时候玩的游戏毫无二致,那种过把瘾的效果确实值昂贵的服务费,白百合和郑恺有一场坟头哭着垒麻将的戏,连客户都不在场,这跟咱们的聚会吹牛更相仿,总之看得我非常爽,还有什么比成年人戴上面具大玩角色扮演更娱人娱己的消遣呢,要是在长途火车上碰上一个精于此道的座邻,即使坐的是雪国列车,我也会嫌路程太短。
  
  《分手大师》的观影快感,与《私人订制》异曲同工。邓超热衷于挤眉弄眼,扯着嗓子,手舞足蹈地犯贱,东西方谐星外加一串精神病们齐齐上了身;除此之外,他卯足了劲,变足了花样,在各种身份、职业、肤色、性别、外貌、年龄间疯狂跳跃,不排除是邓超自恋企图过盛,向外行炫耀演技,当然,这种表演课作业集锦式的角色跨度骗不了稍有经验的影迷,否则演演员、骗子,多来几场戏中戏,岂不是最容易得影帝。但撇开这一点,确实具有非凡的娱乐性,我的脑海里不断闪过那些一起演戏的小学同学,以及成年后一起吹水的嘴炮烂友们。更重要的是,虚拟世界的邓超有我们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条件,换装速度快到咂舌,各种天赋集于一身,杂技,热舞,篮球,极限运动上手就精通,游刃有余的穿梭于不同的角色,这只可能出现在电影世界,以及我们最深层的幻想里。都说电影是拿来造梦的,最起码这种荒诞之极的故事设定,让我们的角色扮演之梦,得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满足。走出影院时,我看到好几人咯咯笑着,模仿邓超的抽风表情。
  
  遗憾的是,跟《私人订制》一样,《分手大师》也太把电影,太把讲一个有内涵、有人情的完整故事当回事了,可是,这本来就不是此类意淫狂欢电影该遵循的准绳。《私人订制》三个故事演得挺脱线的,结尾突然拐到正儿八经的环保上去了,不伦不类;《分手大师》也毁在这把刀上,骗着骗着,乐着乐着,瞬间奔好莱坞30年代就用滥的浪子回头套路去了,邓超又是遍体鳞伤又是泪水泛滥的苦情戏,前面变脸快过洗脸,后面真情流露,难免让观众怀疑还在演戏,根本深情不起来。更糟糕的是,前面那种随心所欲的演法,是高度风格化的,最大前提就是藐视一切合理性,之后却舍本逐末,硬要从逻辑上把故事编圆了,有多别扭可想而知,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能想象周星驰的电影后半部转成沙马兰风格吗?节操已经碎了一地了,何必捡起来,又拼不回去,既然贱了,就一贱到底,向《王牌大贱谍》看齐,岂不美哉。又要耍贱,又要立牌坊,只成就半场娱乐,因此好评也只能给一半了。(文/方聿南)


网载 2014-07-03 22:22:49

[新一篇] 馮小剛 馮人訂制 有人贊美聰慧,有人則不

[舊一篇] 鷹之重生 新興的旗幟 繼往開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