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简史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简史
    校园民谣,从1974年到1980年的顶峰期,台湾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民谣,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1981年罗大佑的《童年》。同期,内战后(50后)的台湾婴儿潮,进入劳动大军,成为台湾财富创造的主力军。  1981年的《童年》到1990年的《恋曲1990》,是台湾经济,台湾房地产,台湾股市的黄金十年,也是很多台湾50后的财富丰收时期。

    1992-1995年,中国大陆校园民谣繁荣爆发,李春波凭借其表兄所写的《小芳》以及《一封家书》在1993年和1994年流行乐坛创下辉煌的成绩,高晓松的《同桌的你》也风靡全国。
    1992-1995年,中国的60后进入财富创造的起跑点,成为后来20年财富创造的中坚力量,创业板富翁里面,60后最多,进入财富的丰收期。

 
韩国经济发展简史(中文版)
 
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
转载并稍有改编: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率年均达各4.7%。此外,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对台湾实行经济援助,注人大量资金帮助台湾恢复经济。到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
 
 
(二)卖农业资源,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达71.5%,成为创汇主力。
   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形成了糖、茶、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替代工业。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由于台湾市场狭小,当时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台湾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如进行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对外销厂商实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
这个时期外资对台湾工业化和出口扩张起了重要作用,民间企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产业,成为经济成长的主力。台湾企业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台湾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
 
从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台湾省本地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湾工业建立起了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由此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转型时期(l986年-1992年),房地产大牛市,股市大牛市泡沫并破裂。自8O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1985年美国在逼迫德国马克,日元升值的同时,也逼迫新台币,韩元升值,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台湾工资也大幅上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国际比较优势,导致民间岛内投资意愿低落,资本向房地产,股市集中,岛内房价1986-1990,4年涨3,4倍,一套普通房子的价格从台湾家庭收入的4倍涨到10倍左右,股市涨5-10倍后跌80%,从1200点涨到12000点后跌到3000点之下。
 
    台湾当局于1986中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

    1992年大陆开始改革开放,部分地区的土地经常是免费的,厂房有时候建好了出租的,台湾一个普通中层经理,可以卖掉一套房子,到大陆投资建厂,和原来服务的东家竞争,而且成本优势巨大。   1992年是大陆经济大发展的起点,也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顶峰。

    1992年到2014年,基本是台湾经济失去的20年,台湾并未停止发展,但是发展缓慢,普通人收入增长非常慢,实际收入的购买力甚至是下降的,发财机会也远远比1963-1989年的黄金27年少很多,1992-2012的发财机会转移到中国大陆。

 


网载 2014-07-03 11:36:00

[新一篇] 那些有趣的國界線:這中國字誰寫的?

[舊一篇] 戒煙后身體出現的各種變化 網友回復神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